- 年份
- 2024(12989)
- 2023(18469)
- 2022(15024)
- 2021(13655)
- 2020(11427)
- 2019(25501)
- 2018(25031)
- 2017(47625)
- 2016(25442)
- 2015(28477)
- 2014(28119)
- 2013(27881)
- 2012(25529)
- 2011(23155)
- 2010(23351)
- 2009(22553)
- 2008(21774)
- 2007(19725)
- 2006(17862)
- 2005(16765)
- 学科
- 济(127124)
- 经济(126959)
- 业(94585)
- 管理(87617)
- 企(82988)
- 企业(82988)
- 方法(46836)
- 数学(37832)
- 数学方法(37637)
- 中国(37271)
- 财(36022)
- 业经(35248)
- 农(35002)
- 融(29369)
- 金融(29367)
- 制(29017)
- 银(27852)
- 银行(27814)
- 地方(26907)
- 行(26854)
- 农业(24805)
- 务(23998)
- 财务(23957)
- 财务管理(23925)
- 企业财务(22753)
- 贸(22304)
- 贸易(22283)
- 易(21742)
- 体(21165)
- 学(19792)
- 机构
- 学院(373562)
- 大学(370756)
- 济(173718)
- 经济(170733)
- 管理(143144)
- 研究(130311)
- 理学(121995)
- 理学院(120772)
- 管理学(119292)
- 管理学院(118609)
- 中国(108032)
- 财(81790)
- 京(77688)
- 科学(73526)
- 所(65402)
- 农(64744)
- 财经(64266)
- 中心(59561)
- 研究所(58645)
- 经(58431)
- 江(56541)
- 经济学(55374)
- 业大(52416)
- 农业(50558)
- 经济学院(49760)
- 北京(49250)
- 财经大学(47492)
- 院(45951)
- 州(44275)
- 范(42806)
- 基金
- 项目(237966)
- 科学(189357)
- 基金(176948)
- 研究(173590)
- 家(154133)
- 国家(152805)
- 科学基金(131637)
- 社会(117276)
- 社会科(111410)
- 社会科学(111384)
- 基金项目(92902)
- 省(91035)
- 自然(82083)
- 自然科(80206)
- 自然科学(80180)
- 自然科学基金(78862)
- 教育(77259)
- 划(75686)
- 资助(71477)
- 编号(66524)
- 成果(53898)
- 重点(53777)
- 部(53703)
- 发(52516)
- 创(52111)
- 国家社会(50341)
- 制(48206)
- 创新(48189)
- 业(47315)
- 教育部(46675)
- 期刊
- 济(201922)
- 经济(201922)
- 研究(117705)
- 中国(76057)
- 财(66164)
- 农(61625)
- 管理(59233)
- 学报(55388)
- 科学(53327)
- 融(49555)
- 金融(49555)
- 大学(43211)
- 学学(41359)
- 农业(41019)
- 财经(34060)
- 经济研究(33403)
- 业经(31422)
- 技术(31143)
- 经(29487)
- 教育(28266)
- 问题(26217)
- 业(24028)
- 贸(22241)
- 世界(21685)
- 技术经济(21203)
- 国际(20617)
- 现代(18106)
- 商业(17438)
- 版(16883)
- 统计(16545)
共检索到5839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吕民乐 汪星星
为探究人工智能对制造业企业金融化的影响,文章选取2009—2019年中国A股主板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结合国际机器人联盟(IFR)分行业工业机器人安装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智能有利于降低中国制造业企业金融化程度,且在多重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然有效;理论分析和机制检验表明,人工智能对制造业企业金融化的影响,是通过提高企业主营业务利润率、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和增加企业政府补贴实现的;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人工智能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效应在劳动密集型企业和融资约束较强的企业中更加明显。据此,建议政府从供给侧、需求侧加大对人工智能与制造业融合的支持力度,以缓解制造业企业过度金融化的问题。
关键词:
人工智能 金融化 制造业企业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聂飞 李剑 毛海涛
制造业企业依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服务化转型成败,关乎其在金融部门与主业部门之间的资本配置。本文从经营利润视角阐释了制造业企业服务化对金融化的影响,并采用2007—2014年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数据进行检验。研究发现,我国制造业企业服务化转型显著抑制了金融化;服务化主要通过利润率上升来推动生产性资本由金融部门向主业部门回流,进而降低制造业企业金融资产持有率。制造业企业服务化主要降低了知识密集型行业和国有企业对高风险的长期金融资产持有份额。因此,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致力于制造业服务化来提升企业经营利润,并辅之以必要的金融监管来规范制造业企业金融投资行为,从而保证企业资金"蓄水池"的安全性。
关键词:
制造业服务化 非金融企业金融化 经营利润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郭丽婷
基于我国"脱实向虚"的经济现状,本文利用中国制造型企业上市公司2007~2016年的数据,实证检验制造业企业金融化、融资约束与创新投资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制造业企业金融化会抑制企业的创新投资;当企业面临较大的融资约束时,金融化对创新投资产生"挤出效应";反之,金融化对创新投资产生"蓄水池效应"。本文为制造业企业进行金融化、提高创新投资水平及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萍 黄瀛舟
本文以2012—2020年沪深两市A股制造业企业为研究对象,探究运营能力、环境规制与企业金融化三者内在关联,实证检验得出: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对企业金融化具有显著抑制作用,而命令控制型和群众参与型环境规制则对企业金融化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该促进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中更为显著;无论股权性质如何,运营能力的提升均有利于抑制企业金融化;运营能力显著强化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对企业金融化的抑制作用,同时弱化命令控制型和群众参与型环境规制则对企业金融化的促进作用,但该弱化作用在国有企业中并不显著。
关键词:
运营能力 环境规制 金融化 制造业企业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谢家智 王文涛 江源
制造业日益显现的金融投资倾向和行为,深刻影响公司的经营决策与技术创新能力。制造业过度金融化将加剧"去工业化"和资产泡沫化矛盾,削弱制造业发展基础。本文构建了制造业金融化影响技术创新的理论分析框架,以欧拉方程为基础建立企业的技术创新投资行为模型,并利用中国上市公司数据,采用一步系统GMM等估计技术,实证制造业金融化对技术创新影响的理论假设。研究发现,制造业过度金融化抑制了技术创新能力,而政府控制进一步放大了金融化对创新的消极影响。本研究提供了制造业金融化影响技术创新的微观基础,拓展了技术创新理论,并为政府引导制造业创新发展提供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化 政府控制 技术创新 制造业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悦玫 丛龙娇 方聪聪
以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2010-2019年的数据,在利用文本方法衡量企业转型升级程度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制造业企业金融化与其转型升级之间的关系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制造业企业金融化显著抑制其转型升级;(2)在风险收益框架下研究企业金融化的作用机制发现,企业创新和经营风险存在部分中介效应;(3)国有性质产权削弱了企业金融化对其转型升级的抑制作用。研究结论为高质量发展目标下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金融资产配置提供了建议和启示。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郭丽婷
构建非对称演化博弈模型来刻画制造业面临金融投资与创新投资的行为决策过程,并以我国2007-2016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制造业金融化对创新投资影响的动态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总体而言,制造业金融化对企业的创新投资存在"挤出效应";然而,随着企业经营业绩的不断提高、企业融资约束的不断缓解,金融化对创新投资的"挤出效应"逐渐变为"蓄水池效应"。
关键词:
制造业金融化创新投资经营业绩融资约束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田梓青 李胜楠 杜洋洋
目前中国金融市场发展迅猛,制造业企业纷纷投资金融资产,资产金融化的趋势逐渐涌现,对企业实体经营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基于2013年至2017年沪深A股制造业企业数据,本文实证分析发现:中国制造业企业资产金融化会抑制企业创新活动,同时宏观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提高会削弱企业资产金融化对创新的挤出效应。考虑到产权性质的影响,本文发现非国有企业金融化对创新影响显著,而国有企业并不明显。基于上述分析,我们为应对过度金融化发展实体企业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宏观经济政策不确定性 金融化 企业创新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广奇 王瑞
防范企业过度金融化,抑制企业“脱实向虚”,推动制造业上市公司合理配置金融资产、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对促进其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10-2020年我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制造业企业金融化对代理成本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制造业企业金融化与代理成本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降低企业金融化有利于降低代理成本。加入会计信息透明度作为路径变量,实证结果表明:防范企业过度金融化通过提高会计信息透明度缓解代理的问题、降低代理成本。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金融化对代理成本的影响在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以及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低的公司更为显著。因此,制造业企业应避免“脱实向虚”,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从而提升公司治理效应,防范企业过度金融化,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贺正楚 蔡湘杰 潘红玉 刘亚威
产业协同集聚是否成为优化制造业创新资源配置和推动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为此,基于2013~2018年面板数据,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对长江经济带11个省份制造业创新效率进行测度,采用面板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探究金融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称之为“两产业协同集聚”)对长江经济带制造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两产业协同集聚对制造业不同创新效率指数影响结果不一,两产业协同集聚与技术进步指数呈现正相关关系,与技术效率指数呈现负相关关系。进一步分解技术效率指数得出,两产业协同集聚能有效促进制造业纯技术效率的提升,但不利于规模效率的提升。进一步得出的启示是:应该积极引导金融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发挥产业协同集聚对制造业创新效率的积极作用,提高金融业服务制造业能力,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同斌 王树贞 鲍曙明
研究目标:测度并分解了"中国制造"在全球价值链不同生产环节上对世界各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方法:将中间品贸易结构嵌入全球价值链分析框架中。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为发达国家贡献的经济产出增量大于新兴经济体国家,但是其为发达国家创造的增加值增速却显著小于新兴经济体国家。随着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增强与技术水平提升,"中国制造"参与全球生产网络中产品内水平分工的程度也不断提高。研究创新:将"中国制造"对于世界经济的贡献进行合理测算,对其如何影响世界经济的内在机理进行深入挖掘。研究价值:为推动"中国制造"和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形成经济增长新动力提供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
制造业 价值链 增加值 投入产出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同斌 王树贞 鲍曙明
研究目标:测度并分解了"中国制造"在全球价值链不同生产环节上对世界各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方法:将中间品贸易结构嵌入全球价值链分析框架中。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为发达国家贡献的经济产出增量大于新兴经济体国家,但是其为发达国家创造的增加值增速却显著小于新兴经济体国家。随着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增强与技术水平提升,"中国制造"参与全球生产网络中产品内水平分工的程度也不断提高。研究创新:将"中国制造"对于世界经济的贡献进行合理测算,对其如何影响世界经济的内在机理进行深入挖掘。研究价值:为推动"中国制造"和中国经济转
关键词:
制造业 价值链 增加值 投入产出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曾玲玲 徐学仕 韩梦琼 周华峰
创新投入的多寡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创新能力的高低,对企业未来成长具有重要影响。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社会背景下,如何用有限的投入实现创新能力的最大化提升,一直是制造业企业探索的重点。本文在借鉴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对融资约束、金融化与制造业上市企业创新投入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通过研究发现:金融化与企业创新投入呈负相关关系;融资约束与企业创新投入呈负相关关系;融资约束能够增强金融化对企业创新投入的逆向影响。
关键词:
融资约束 金融化 创新投入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赤平 孔莉霞
从技术创新角度引导制造业企业回归主业,对推动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7—2017年全国1763家上市制造业企业的面板数据,分析了制造业企业金融化、技术创新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研究发现:制造业企业金融化对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其中国有企业和低盈利企业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进一步通过中介效应检验发现,企业金融化通过“挤出”技术创新导致全要素生产率降低,技术创新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而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企业金融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消极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