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13)
- 2023(6998)
- 2022(5668)
- 2021(5203)
- 2020(4139)
- 2019(9405)
- 2018(9081)
- 2017(17012)
- 2016(8694)
- 2015(10174)
- 2014(9928)
- 2013(10303)
- 2012(10128)
- 2011(9666)
- 2010(9615)
- 2009(9089)
- 2008(8698)
- 2007(7624)
- 2006(7155)
- 2005(6830)
- 学科
- 济(68627)
- 经济(68571)
- 管理(22260)
- 方法(21490)
- 数学(19838)
- 数学方法(19786)
- 业(18576)
- 中国(17877)
- 地方(16150)
- 企(12950)
- 企业(12950)
- 地方经济(12346)
- 贸(11835)
- 贸易(11826)
- 农(11788)
- 易(11526)
- 业经(10657)
- 学(10025)
- 制(9123)
- 环境(8995)
- 财(8925)
- 融(8711)
- 金融(8711)
- 发(8185)
- 关系(7891)
- 农业(7859)
- 银(7846)
- 银行(7846)
- 行(7743)
- 体(7582)
- 机构
- 大学(144046)
- 学院(140530)
- 济(82961)
- 经济(81935)
- 研究(59777)
- 管理(49955)
- 中国(46563)
- 理学(42271)
- 理学院(41765)
- 管理学(41424)
- 管理学院(41145)
- 财(34094)
- 京(31028)
- 科学(30079)
- 所(29704)
- 经济学(29019)
- 财经(27275)
- 研究所(26748)
- 经济学院(25950)
- 经(25083)
- 中心(24655)
- 院(20883)
- 北京(20810)
- 财经大学(20301)
- 江(19049)
- 科学院(18879)
- 农(18628)
- 社会(17800)
- 范(17490)
- 师范(17397)
- 基金
- 项目(86769)
- 科学(70265)
- 基金(67483)
- 研究(65036)
- 家(58633)
- 国家(58260)
- 科学基金(49392)
- 社会(47525)
- 社会科(45346)
- 社会科学(45337)
- 基金项目(33960)
- 省(28614)
- 资助(28412)
- 教育(27952)
- 自然(27690)
- 自然科(27060)
- 自然科学(27053)
- 自然科学基金(26639)
- 划(25052)
- 编号(22430)
- 国家社会(22293)
- 中国(21745)
- 部(21602)
- 发(20832)
- 重点(19844)
- 教育部(19168)
- 济(19166)
- 经济(19016)
- 成果(18912)
- 发展(18217)
共检索到2304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赵伟
一、未来世界经济:很可能走走停停当前世界经济走势严峻而微妙,未来几年很可能呈W型演进态势,即经济低迷与短暂复苏交替出现。总的态势是衰退长期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振 乔光华 苏日娜
文章采用1995年1月至2009年7月中国宏观经济预警指数的月度数据,采用一个两状态三阶自回归均值和方差马尔可夫状态转换模型,对2008年中国经济衰退的拐点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2008年的中国经济衰退出现在2008年6月至2008年11月,拐点出现在2008年11月,从2008年12月开始,中国经济已走出衰退,进入新一轮扩张期。另外,我们也发现中国经济的波动性存在非对称性,即中国经济处于扩张阶段时的波动远大于衰退阶段的波动。
关键词:
经济周期 拐点 马尔可夫状态转换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振
文章使用1993年1月至2009年7月中国宏观经济预警指数和一致指数的月度数据,采用一个二元马尔可夫状态转换模型,对2008年至2009年中国经济衰退的拐点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2008年至2009年的中国经济衰退出现在2008年7月至2009年2月,从2009年3月开始,中国经济已走出衰退,进入新一轮扩张期。另外,我们也发现中国经济的波动性存在非对称性,中国经济处于衰退阶段时的波动大于扩张阶段的波动。
关键词:
经济周期 拐点 马尔可夫状态转换模型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胡天民
江苏省世界经济研究会于1992年12月24日在南京召开了世界经济形势讨论会。于会40余名专家学者,对"1992年的世界经济形势"及"关贸总协定与中国和江苏"两个专题进行了讨论。现将部分同志的口头或书面发言摘登如下。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吴扬
世界经济综合实力前两名的美国和日本近几十年来还没有同时出现经济不景气,然而刚刚进入新世纪这两个国家就都进入了经济衰退。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这对其他国家经济的不利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而我国正处于经济建设的关键时期。因此考察美、日两国经济衰退的原困和走势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借鉴意义。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杨帆 滕建州 颜蒙
把握局部经济衰退与全球经济衰退的动态转化规律对于预测经济衰退走势和合理规避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实证分析了1961年—2013年局部经济衰退与全球经济衰退间的转换关系。研究结论如下:首先,美、日、英三国共同的经济衰退是世界经济衰退的先导因素;其次,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印度和巴西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周期协同变动趋势开始显现,由此导致的共同衰退将直接转换为世界经济衰退;最后,东亚地区和拉美地区的局部经济衰退将通过发达国家和三个较大发展中国家间接导致全球经济衰退。此外,东亚和拉美的经济衰退之间无明显转换关系。
关键词:
局部经济衰退 全球经济衰退 转换关系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庄尚文
当前世界经济处于衰退阶段,国际资本竞争异常激烈,地缘政治冲突此起彼伏。提升国家治理效能是应对复杂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基本途径。应着眼于发挥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优越性,坚持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与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相结合,形成国内投资主体的稳定预期,通过持续地投资活动形成产业价值创造与分享的能力基础,为国内产业发展创造更多的吸收借鉴世界范围技术进步的机会,从而逐步提升以国家汲取财政能力和再分配能力为核心的国家治理效能,促进"政府—市场—社会"的协调互动。提升国家治理效能的关键在于政策的有效供给,即政策内容契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并且能够得到切实执行。本文在分析政策有效供给面临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将...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夏斌
只要政策及时调整到位,中国经济在2009年仍然存在经济平稳增长的可能财力和需求。中国应以金融危机为契机,走上内需为主的格局和形成大国消费市场,基本完善民生制度框架,使得经济结构更加合理,经济总体实力更加强大。同时,要不失时机地抓住参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重要历史机遇。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杨文进
在市场经济中,决定宏观经济运动方向的是经济系统中的微观机制,即由厂商行为、利润、相对价格组合、投资和结构变动等因素组成的经济调节机制,这种机制具有促使经济作周期运动的客观性。我国现有各方面的经济条件,如投资规模的下降、产出品价格的上升速度慢于投入品的上升速度,企业效益的下降,货币供给的减少,比例结构的失调等等,都说明我国经济面临衰退过程。同时,总供求的变化也反映了这种趋势。由于衰退过程在一定范围内具有累加性质,因此可能加剧我国经济今后数年都将处于疲软之中。
关键词:
经济形势 经济衰退 经济增长率 利润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曹宏成
美国巨额的贸易逆差与来自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的贸易盈余构成了世界经济失衡的表面特征。美中两国各自经济结构的差异是世界经济失衡的内在动因。美国巨额贸易逆差有利于美国产业结构调整和高级化,有利于美国充分利用其他国家的资源发展本国经济,是美国跨国公司全球范围内组织生产销售的结果,是美国经济强大的表现。美国世界领先的竞争力为经济提供了保障。
关键词:
贸易逆差 结构性失衡 竞争力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朱民
最近我们观察到世界经济的一些变化,在这个基础上得到了一些直观的结论:美、欧、日经济将会进入L型衰退,中国经济将会进行V型的调整。我想强调的是:L型衰退并不意味着世界末日,而V型调整也同样蕴藏着大风险。所有的一切将取决于:在此关键时刻,政府面对未来的政策选择。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朱民 王家强
2008年9月以来,随着雷曼兄弟的破产及此后一连串重大金融机构事件的发生,美国次贷危机急剧恶化,并迅速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各国政府,特别是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紧急救市行动,由于这些政策措施只是暂时稳定了市场信心,未能解决引发危机的根本性问题,因此全球金融危机仍在继续发展,金融市场仍将巨幅波动。金融危机进一步冲击了实体经济增长。基于此次危机的特殊性和严重性,我们认为G-3(美、欧、日,下同)经济体将会陷入"L型"衰退。尽管中国金融体系受到金融危机的直接影响较小,但是危机却通过出口和投资等间接渠道对中国实体经济产生了较大影响。随着中国政府及时出台系列重大应对措施,中国经济有望走出与G-3经济体不...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吴涛
日本经济,目前正处于自第一次石油危机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之中.尽管经济衰退过程已持续了三年,但民间设备投资减少,居民消费低沉的局面依然在持续,企业库存调整缓慢,整个经济还看不到复苏的曙光.这次经济衰退的原因:(1)"平成景气"中旺盛的民间投资进入了存量调整;(2)以股价和地价暴跌为中心的泡沫经济的破灭使企业财务状况恶化,金融机构贷款能力下降;(3)政府经济对策的迟缓造成了衰退长期化等.因此,可谓是"综合的、深刻的不景气.""泡沫经济"的破灭不仅是此次经济衰退的直接原因,而且加速了危机的进程,加重了其严重程度.本文仅就"泡沫经济"破灭对经济衰退的作用加以分析,并对日本经济近期动向提出粗浅...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何晴
进入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陷入了严重的长期衰退,而美国经济由于以知识经济为标志的“新经济”的出现保持了持续增长。从知识经济发展的角度分析日本经济的增长机制和增长模式,可以发现日本的经济衰退不是由暂时和偶然的因素造成的,促成战后经济发展奇迹的“日本模式”已经成为知识经济时代日本经济发展最大的阻碍。日本的教训对我国迎接知识经济挑战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
知识经济 日本模式 创新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