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96)
2023(9210)
2022(7732)
2021(6796)
2020(5676)
2019(12599)
2018(12558)
2017(23485)
2016(12730)
2015(14581)
2014(14936)
2013(14473)
2012(13638)
2011(12787)
2010(13120)
2009(12630)
2008(12247)
2007(11352)
2006(10422)
2005(9807)
作者
(38385)
(32125)
(32002)
(30663)
(20525)
(15010)
(14503)
(12455)
(12162)
(11503)
(11195)
(10722)
(10614)
(10404)
(10302)
(9889)
(9480)
(9387)
(9105)
(9016)
(8405)
(7881)
(7840)
(7512)
(7186)
(7148)
(7112)
(7023)
(6497)
(6284)
学科
(73111)
经济(73020)
管理(43045)
(35216)
(30765)
企业(30765)
方法(21328)
地方(18116)
数学(17800)
数学方法(17683)
中国(16636)
(16510)
(15759)
业经(15177)
(13910)
(13468)
(13383)
地方经济(12757)
(10884)
金融(10877)
(10595)
银行(10578)
环境(10257)
(10204)
理论(9825)
体制(9609)
(9291)
(9098)
(9094)
贸易(9088)
机构
学院(195487)
大学(195426)
(91458)
经济(89613)
研究(71022)
管理(70809)
理学(59460)
理学院(58820)
管理学(57991)
管理学院(57617)
中国(54038)
(43882)
(41070)
科学(39098)
(35751)
财经(33639)
研究所(31779)
(31416)
中心(31270)
(30170)
经济学(29632)
(28666)
经济学院(26176)
北京(25992)
(25433)
业大(24800)
财经大学(24507)
(24197)
(23997)
师范(23940)
基金
项目(120939)
科学(95566)
研究(91216)
基金(87633)
(75276)
国家(74686)
科学基金(63968)
社会(60549)
社会科(57420)
社会科学(57410)
(47271)
基金项目(45218)
教育(41662)
(38781)
自然(38083)
自然科(37148)
自然科学(37136)
自然科学基金(36472)
编号(36086)
资助(35847)
成果(31097)
(27667)
重点(27595)
(27267)
(26910)
课题(26559)
国家社会(25642)
(24778)
教育部(23855)
(23736)
期刊
(114479)
经济(114479)
研究(65535)
中国(43478)
(35597)
管理(30366)
学报(27782)
(27199)
科学(25864)
大学(22065)
学学(20916)
教育(20478)
(19962)
金融(19962)
经济研究(19070)
财经(18583)
技术(18189)
农业(17822)
(16199)
业经(15970)
问题(14377)
(11064)
世界(11036)
技术经济(10839)
国际(10032)
统计(9343)
经济问题(9060)
改革(9036)
(9036)
经济管理(8973)
共检索到3157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肖勤福  
世界经济竞争也是体制竞争中共中央党校肖勤福世界经济竞争,包含着一个有关现代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挑战。世界范围内愈演愈烈的产品质量竞争、产品标准和差异竞争、价格竞争、市场营销策略竞争、服务竞争、原料来源竞争、投资机会竞争、科技竞争等令人目不暇接的经济竞...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化龙  
中车发展到今天,能够成为中国高铁名片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经验与体会是"通过振兴高端制造,提升实体经济竞争力"。其中最核心的部分就是两个字:品质。品质分为两层:一是对企业提供的产品要高端、高质;二是企业本身应该是高品质的,应该是受到社会各界尊重的公司。我们要立足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化龙  
中车发展到今天,能够成为中国高铁名片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经验与体会是"通过振兴高端制造,提升实体经济竞争力"。其中最核心的部分就是两个字:品质。品质分为两层:一是对企业提供的产品要高端、高质;二是企业本身应该是高品质的,应该是受到社会各界尊重的公司。我们要立足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菲利克斯·劳耐尔  
以国际标准衡量,双元制职业教育属于一种迄今只在少数几个国家达到较高发展水平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形式。但近年来,很多国家对于引进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兴趣越来越高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李俊江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性的新技术革命浪潮蓬勃兴起,西欧与美国等发达国家为了能在未来的技术竞争中占据优势,都积极开发新技术,研制新产品。特别是西欧国家。目前正在为振兴经济和恢复科学技术优势进行积极的努力。它们的战略目标是:通过西欧内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欧阳新辉  陈建树  
休闲与经济有着内在的联系,休闲需求刺激休闲产品的生产和休闲产业的诞生、增长,形成一定规模后推动经济社会向新的空间发展。经济发展到一定高度,又反过来激励新的休闲需求和更大的休闲消费。文章从经济学角度对休闲经济的评价和运用进行了模型构建,指出休闲也可以创造价值。最后文章针对休闲体育对休闲经济的应用进行了说明。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许竞  
技能是人力资源的核心价值要素。技能形成体系作为一种实然的类生态环境,影响着每一位社会成员,并决定着国家经济的竞争力。文章通过比较英德经济竞争力表现,并对两种人力资源形态进行成因分析,发现义务后教育阶段业本职业教育的本质和业界雇主应对技能短缺的方式是导致两国中级技能落差的主因,其根源则在于两国经济在工业化初期所处的历史境遇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国家角色。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海军  岳华  
创新引领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新格局的重要内容,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对提高地区经济竞争力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文章在测算地区科技创新水平和地区经济竞争力指数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固定效应模型探讨了科技创新水平与经济竞争力提升之间的影响关系,并运用交互项回归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了全要素生产率和产业结构优化路径。研究发现:(1)科技创新对经济竞争力提升具有较强的直接和间接效应,存在全要素生产率和产业结构优化路径;(2)科技创新的经济竞争力提升效应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总效应上体现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部地区,故通过提升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科技创新水平能显著地缩小地区经济竞争力差距,并提高整体竞争力水平。(3)地区的营商环境、工业化程度、实体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都会影响地区的经济竞争力。基于此论断,提出加大科创资金投入、进一步深化改革等针对性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侯经川  钱文荣  黄祖辉  
就本质而言,经济竞争力就是经济主体在博弈均衡状态所能赢得的比较利益分配份额,包括经济主体与其贸易伙伴之间的合作性竞争能力(即经济"合争力")和经济主体与其同行之间的非合作性竞争能力(即经济"分争力")两个方面。在没有同行竞争者的情况下,分工双方的经济竞争力("合争力"),在总量水平上总是势均力敌,而在要素平均水平上则与双方的总投入水平成反比(亦即与生产率水平成正比)。在存在同行竞争者的情况下,各方的竞争力主要与同行竞争者之间的合作程度和生产率水平这两大因素有关;但就同行竞争者之间的"分争力"而言,生产率水平仍然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戴颖  
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的加快 ,发展小城镇的迫切需要以及深远意义业已获得全社会的共识。实践表明 ,专业镇是一种小城镇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成功模式。本文研究了专业镇的形成及演进机制和发展对策 ,也探讨了专业镇的产业选择、政府角色的设计和定位、专业镇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相关问题。籍此探索和论证了一条小城镇的专业化发展之路 ,为全国各地小城镇的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宝贵的经验。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沈立  倪鹏飞  张洋子  曹清峰  
采用OLS和空间计量分析等方法对中国284个50万以上人口城市的经济竞争力数据进行了分析,重点考察了经济新常态下影响中国城市经济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和动力机制。结果显示:科技创新和金融服务对城市经济竞争力的提升至关重要;科技创新和金融服务在提升城市经济竞争力的过程中能够相互促进;科技创新对城市经济竞争力处于较高水平的城市贡献较大,对城市经济竞争力处于中低水平的城市贡献相对较小;金融服务对经济竞争力处于较低或中高水平的城市贡献较大。在此基础上,就如何提升中国城市经济竞争力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申恩平  
分析了我国块状经济形成的特点和目前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提出了我国西南山区、西北地区、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中间性地域,不易套用沿海地区的块状经济发展模式,应顾及环境、资源和城市化发展,通过人口、地理、交通、资源等全方位评价,完善本地的块状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