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99)
- 2023(7291)
- 2022(5527)
- 2021(4623)
- 2020(3656)
- 2019(7851)
- 2018(7940)
- 2017(15441)
- 2016(8109)
- 2015(9256)
- 2014(9495)
- 2013(9215)
- 2012(8519)
- 2011(7885)
- 2010(8044)
- 2009(7650)
- 2008(7318)
- 2007(6825)
- 2006(6669)
- 2005(6128)
- 学科
- 济(62984)
- 经济(62840)
- 管理(21453)
- 业(18238)
- 地方(17482)
- 方法(16704)
- 中国(15599)
- 企(14773)
- 企业(14773)
- 业经(14282)
- 数学(12635)
- 农(12592)
- 数学方法(12591)
- 地方经济(12243)
- 学(10169)
- 和(8793)
- 发(8699)
- 农业(8516)
- 理论(7950)
- 制(7791)
- 产业(7698)
- 财(7486)
- 环境(7116)
- 发展(6942)
- 展(6932)
- 经济学(6890)
- 融(6852)
- 金融(6851)
- 体(6775)
- 信息(6646)
- 机构
- 大学(127087)
- 学院(126852)
- 济(65706)
- 经济(64582)
- 研究(48932)
- 管理(44773)
- 理学(37778)
- 理学院(37336)
- 管理学(36738)
- 管理学院(36494)
- 中国(36018)
- 财(27619)
- 京(26434)
- 科学(26340)
- 所(24261)
- 经济学(22180)
- 财经(21860)
- 研究所(21664)
- 中心(20920)
- 江(19734)
- 经(19710)
- 经济学院(19534)
- 农(17563)
- 范(17470)
- 师范(17363)
- 北京(16938)
- 院(16925)
- 财经大学(15872)
- 社会(15725)
- 州(15265)
- 基金
- 项目(77486)
- 科学(62045)
- 研究(59350)
- 基金(56865)
- 家(48286)
- 国家(47874)
- 社会(43305)
- 科学基金(41317)
- 社会科(39928)
- 社会科学(39912)
- 省(29627)
- 基金项目(29208)
- 教育(26061)
- 划(23887)
- 编号(23166)
- 自然(22615)
- 资助(22284)
- 自然科(22085)
- 自然科学(22081)
- 自然科学基金(21705)
- 成果(19541)
- 发(18823)
- 国家社会(18435)
- 重点(17618)
- 部(17118)
- 课题(16549)
- 发展(16249)
- 展(16024)
- 济(15453)
- 经济(15303)
共检索到2071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周天勇
本文认为需要区分国家资本、私人资本和社会资本。改革的第三个阶段核心是国家资本的社会化 ;另一方面 ,第三阶段的改革取向是从政府经济转向社会经济 ,基础是将大量的国有资本改造为社会资本 ,在此基础上 ,将国家在投资企业家就业风险承担等方面的政府经济模式转向社会投资风险社会承担 ,企业家有市场选择、自我创业、自我就业等的社会经济模式。
关键词:
资本社会化 政府经济 社会经济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栾贵勤 孟伟 周雯瑜
进入"十二五",将是中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中国城镇化进程快速发展时期。中国的城镇化归根到底是人的城镇化,而农民工市民化将是城镇化的重要任务。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出发,意在应用最基本的经济学原理解释农民工的产生、农民工就业与三次产业的相互关系,以及农民工市民化与城镇化的相互作用关系,从而为更好地推动农民工市民化提供有效路径。
关键词:
农民工 农民工市民化 经济社会效应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谢俊贵
一个以知识为基础的知识经济社会的行将到来,人类的经济社会生活将发生新的巨大的变化。在消费领域,将会出现一种新型的消费类型,这就是知识化消费。知识化消费在社会消费活动领域中将处于中心地位。本文试图对知识经济社会的知识化消费问题作一粗略的探讨。一、知识化...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何志扬
无论从国外的历史经验还是从中国的实践来看,快速城市化阶段往往伴随着种种复杂的城市经济与社会问题。能否解决好这些问题,决定着城市发展的前景是迈入现代化的殿堂还是陷入"拉美化"的陷阱。因此,认为必须审视并调整当前的城市化战略,由数量扩张型转向质量提升型,由城市自我发展型转向区域城市协作型,由二元结构型转向一元结构型,由资源浪费型转向可持续发展型,由传统管理型转向现代管理型。
关键词:
城市化 阶段 问题 战略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少和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马秉琪
知识经济是相对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而言的新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社会中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社会的信息化。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能够使人类社会发展进步。从总体上说 ,我国社会信息化还处于初始阶段。我国已经确立并将实施宏伟的信息化战略。
关键词:
知识经济 信息化 信息社会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冯淑凤
本文概述了在知识经济社会,知识是一种无形资本。掌握了知识,就是掌握了一把开启未来大门的钥匙。软件是一种科技含量高、知识密集的无形资本,它具有引发和促进创新的作用。它可以提高设计师的创造性,监测外界市场及竞争走势,使用户参与方案修改,扩大创新的合作领域,迅速推广新技术和新产品,以及减少创新风险等。
关键词:
知识经济 知识 资本 软件 创新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肖美丰
代理制产权安排的经济分化功能、主体承担者的社会分化功能和角色分化象征表现的功能,及由此产生的社会整合和社会流动功能是代理制的经济社会功能。这些功能的研究是深化代理制研究的重要方面。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春燕 郭海生 王灿
本文以上海为例,从认识和探讨老龄化对地区经济社会影响及其相关要素之间的作用关系出发,采用SD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了人口老龄化的地区影响模型,并在不同的情景模式下,研究分析了伴随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趋势。研究结果显示:(1)本研究老龄化地区影响模型能够有效模拟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地区经济社会的影响及政策调控效果;(2)不同的情景模拟清晰了不同政策的调控区间,表明任何单一政策对改善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影响作用有限,应对老龄化需要不同政策的协调采取综合措施应对;(3)老龄化地区影响模型的参数设计和基础数据源于地区统计,因此若对其进行调试可用于其他地区的老龄化问题研究,为不同地区的政策设计和制度安排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支撑。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陶涛 王楠麟 张会平
文章构建同原点比较模型,跨时间比较中国、法国、日本等9个国家自暴露于老龄化社会"风险"后的老龄化发展路径,并考察各国在老龄化社会"风险"存续期内老龄化的深化对其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各国老龄化发展或急或缓,都在持续加深;近10年中国老龄化发展速度已经快于日本;中日韩劳动年龄人口老化将在2035年左右达到顶峰并维持45%左右的高水平至21世纪末;在控制了经济发展水平的情况下,老龄化并不必然导致一国人均医疗卫生支出的增加,但多数国家高龄老人占比与人均医疗卫生支出呈显著正相关,呈现出"接近死亡效应";人均储蓄受老龄化的影响未呈现一致规律;多数国家男性劳动参与率随老龄化水平上升而下降,但部分国家的老龄化显著促进了女性劳动参与率的提升。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慧 甄峰 梁作强 郑俊 魏宗才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信息化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影响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西方经验研究表明,1990年代以来,信息化对发达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不同国家信息化产生影响的特征不尽相同。文章分析了近10年来信息化对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认为信息产业发展迅速,信息服务业对经济总量增长的贡献比信息制造业更为显著。通过对边际贡献的分析,江苏省信息消耗对GDP的边际贡献远远大于全国平均水平,信息对经济发展有较强的拉动作用。通过分析失业率和区域差异的变化,探究了信息化对江苏省社会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全省失业率表现出驼峰曲线的特点,并且区域差异表现出扩大趋势。
关键词:
信息化 信息技术 经济社会发展 边际贡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白永秀
我国已进入后改革时代,后改革时代的关键是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包括城乡建设规划、城乡市场体系、城乡产业发展、城乡经济主体、城乡公共服务、城乡基础设施、城乡社会管理、城乡生活方式等"八个一体化"。当前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重点是:(1)加快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载体建设;(2)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模式的形成;(3)夯实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基础;(4)培育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生活方式;(5)强化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中的人文关怀。
关键词:
后改革时代 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 重点任务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任保平
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是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在分工基础上,通过城乡协作而形成的城乡之间互为市场、相互带动的关系。综合发展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形成机制有聚集扩散机制和市场互动机制。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实现条件是传统农业得到根本改造、工业化的发展、城市化的发展和制度基础的完善。从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内涵与外延出发,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度量纬度有城乡空间联系、城乡经济联系、城乡生活联系、城乡环境联系、城乡体制联系和城乡社会联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