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59)
- 2023(14648)
- 2022(12290)
- 2021(11386)
- 2020(9087)
- 2019(20713)
- 2018(20114)
- 2017(37606)
- 2016(19982)
- 2015(22078)
- 2014(21716)
- 2013(21718)
- 2012(20853)
- 2011(19456)
- 2010(19639)
- 2009(18165)
- 2008(17929)
- 2007(15912)
- 2006(14580)
- 2005(13663)
- 学科
- 济(106727)
- 经济(106633)
- 管理(55200)
- 业(54859)
- 企(42662)
- 企业(42662)
- 方法(35731)
- 中国(32669)
- 数学(31187)
- 数学方法(30965)
- 地方(27476)
- 农(25550)
- 业经(21911)
- 财(20652)
- 学(20478)
- 贸(19585)
- 贸易(19569)
- 易(18971)
- 制(18745)
- 技术(17926)
- 融(17772)
- 金融(17771)
- 银(17653)
- 银行(17623)
- 农业(17558)
- 行(17225)
- 地方经济(16754)
- 发(14893)
- 环境(14764)
- 和(13784)
- 机构
- 大学(295772)
- 学院(294327)
- 济(139106)
- 经济(136655)
- 研究(114988)
- 管理(105970)
- 理学(89647)
- 中国(88721)
- 理学院(88511)
- 管理学(87240)
- 管理学院(86657)
- 科学(65988)
- 京(63849)
- 财(61723)
- 所(58919)
- 研究所(53191)
- 中心(49805)
- 财经(48490)
- 农(48037)
- 经济学(45412)
- 江(44293)
- 经(44221)
- 北京(41692)
- 院(40997)
- 经济学院(40640)
- 范(39925)
- 师范(39531)
- 业大(38883)
- 农业(37235)
- 财经大学(36006)
- 基金
- 项目(188408)
- 科学(149876)
- 研究(138954)
- 基金(138449)
- 家(121564)
- 国家(120561)
- 科学基金(102259)
- 社会(93119)
- 社会科(88582)
- 社会科学(88565)
- 基金项目(71554)
- 省(71519)
- 自然(62061)
- 教育(61971)
- 自然科(60685)
- 自然科学(60667)
- 划(60545)
- 自然科学基金(59672)
- 资助(56654)
- 编号(52588)
- 发(46759)
- 成果(43858)
- 重点(43321)
- 部(42788)
- 创(41031)
- 国家社会(40489)
- 创新(38848)
- 课题(38265)
- 发展(38201)
- 展(37612)
- 期刊
- 济(163620)
- 经济(163620)
- 研究(99529)
- 中国(65462)
- 农(45599)
- 财(45560)
- 学报(45166)
- 管理(43400)
- 科学(43330)
- 大学(34556)
- 融(33639)
- 金融(33639)
- 学学(32123)
- 农业(31191)
- 教育(30795)
- 经济研究(28721)
- 财经(25720)
- 技术(25004)
- 业经(24436)
- 经(22515)
- 问题(21321)
- 贸(19056)
- 世界(18151)
- 业(17832)
- 国际(17435)
- 技术经济(16719)
- 统计(14101)
- 科技(13784)
- 商业(13707)
- 图书(13590)
共检索到4729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权衡
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增长更加充满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全球化方向变得扑朔迷离。在经济低迷增长过程中,世界经济出现了一系列内在的"悖论"。"悖论之谜"在于上一轮发展周期内形成的结构性困境制约了全球经济复苏和增长。走出"悖论"的出路依赖于世界经济迈向新的发展长周期。当下的世界经济正处在旧周期的衰退和新周期的孕育阶段;世界经济已告别上一轮发展长周期,将进入一个新的增长周期。在周期性转换过程中,世界经济需要从传统的斯密型增长模式走向熊彼特式增长新模式。值的一提的是,在世界经济新旧发展周期转换过程中,中国提出的五大发展新理念,既有助于引领中国经济新一轮发展,也有助于推动世界经济转型调整和复苏增长,更有助于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亚瑛 张亮亮
当前,世界经济周期错配日益演化,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潜在的安全压力。同时,我国经济已进入"新常态",结构性矛盾突出。在世界经济周期错配和国内结构性矛盾双重压力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文章首先分析了世界经济周期错配的演变格局,然后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对实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在需求,最后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着眼点和保障点,包括坚持"五大"发展理念,围绕"五大"任务以及发挥财政和货币的威力,以保证经济平稳运行。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沈子荣
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和金融贸易自由化的深入发展,各国经济越来越紧密地交织在一起,中国经济不可避免地受到他国和世界经济周期波动的冲击。本文在分析世界经济周期的趋势与现状的基础上研究中国与世界经济的互动,从正反两个方面辩证地探讨世界经济周期对中国的影响,最后为中国应对世界经济周期提供政策建议,以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世界经济周期 中国经济 双重影响 对策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传江 聂华
与时俱进是十六大报告的精髓,充满创新精神是十六大报告的一大特点,尤其是在经济理论创新方面有重大突破和贡献,这主要体现在明确提出并系统论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型工业化道路、城镇化和“三农”、社会主义收入分配以及民营经济发展等五个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
十六大报告 经济理论 创新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赵红军 高帆
本文将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推动经济发展、减少贫困、维持社会稳定和增加人民富裕的一系列宝贵经验,总结在主流经济学中发展治理的经济学分析框架下,并进而分析了这一概念框架的内涵与外延;概括了改革以来中国发展治理所体现的若干核心经济学特征,并进而探讨了它未来现代化的必要性与方向以及这种发展治理对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以及全球治理的影响。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周维富
近年来,我国实体经济发展存在三大较为突出的结构性失衡,即制造业供需结构性失衡、二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和制造业发展失衡、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结构失衡。未来,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需要以支持产业有机融合为手段,化解产业结构性失衡,构建国际竞争力强、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经济效益良好的现代化经济体系;以全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从产业、企业、产品三个层面全面提升制造业整体水平和竞争力,提高高端制造业和产业链高端环节的占比,化解制造业供需结构性失衡;构建化解"虚实结构失衡"的体制机制,夯实实体经济发展根基,推动虚拟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傅殷才 文建东
发展经济学的新贡献──读谭崇台主编的《西方经济发展思想史》武汉大学傅殷才,文建东武汉大学谭崇台教授主编、几位经济学博士参加撰写的《西方经济发展思想史》,是“经济发展理论研究丛书”之一,属1991-1995年国家重点图书。在我国,谭崇台教授对“发展经济...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宋玉华 徐前春
大量研究发现 ,世界经济周期是客观存在的 ,是开放经济条件下经济运动的内生形态 ,具有不同于封闭经济条件下的特征。各种冲击的综合作用和特定国家或地区经济周期的跨国传导生成了世界经济周期 ,在这个过程中 ,世界贸易和金融交易提供了传导的渠道 ,而“锁模”是一种重要的传导机制。本文的综述发现 ,制度和世界经济周期具有重要联系
关键词:
世界经济周期 生成机制 传导机制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同斌 王树贞 鲍曙明
研究目标:测度并分解了"中国制造"在全球价值链不同生产环节上对世界各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方法:将中间品贸易结构嵌入全球价值链分析框架中。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为发达国家贡献的经济产出增量大于新兴经济体国家,但是其为发达国家创造的增加值增速却显著小于新兴经济体国家。随着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增强与技术水平提升,"中国制造"参与全球生产网络中产品内水平分工的程度也不断提高。研究创新:将"中国制造"对于世界经济的贡献进行合理测算,对其如何影响世界经济的内在机理进行深入挖掘。研究价值:为推动"中国制造"和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形成经济增长新动力提供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
制造业 价值链 增加值 投入产出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同斌 王树贞 鲍曙明
研究目标:测度并分解了"中国制造"在全球价值链不同生产环节上对世界各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方法:将中间品贸易结构嵌入全球价值链分析框架中。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为发达国家贡献的经济产出增量大于新兴经济体国家,但是其为发达国家创造的增加值增速却显著小于新兴经济体国家。随着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增强与技术水平提升,"中国制造"参与全球生产网络中产品内水平分工的程度也不断提高。研究创新:将"中国制造"对于世界经济的贡献进行合理测算,对其如何影响世界经济的内在机理进行深入挖掘。研究价值:为推动"中国制造"和中国经济转
关键词:
制造业 价值链 增加值 投入产出表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卢精诚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社会经济情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客观形势迫切要求社会经济统计学,首先是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有一个较大的发展。《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教程》(以下简称《原理教程》)一书的出版,为欣欣向荣的统计理论百花园又增添了一朵新花。通读全书,感到其中洋溢着开拓精神和时代气息,它在许多方面对社会经济统计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海因茨·D.库尔茨 李酣
本文为经济分析史这一经受了多年边缘化,再次在经济学专业中获得重要地位的学科对象提供了一个批判性的分析。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一些当今主流经济学中很成问题的特征已经在最近的金融和经济危机期间凸显出来。如此严重的经济危机要求经济学专业重新审视它的一些信条,抛弃不再成立的观点,回归到那些曾经被埋没和遗忘但却有用的观点,或者创造出适用于当前环境和问题的新观点。本文首先评价了顾海良和颜鹏飞两位教授主编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编经济思想史》丛书的卓越成就;然后报告了西方学者对这一领域的一些新贡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旸 李天德 陈少炜
一、增强经济发展的内动力。经济波动的传导主要通过贸易渠道和金融渠道进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主要以出口导向型为主,并积极引进外资,这导致了经济的发展对外依存度较高,外部经济环境发生变化之后,必将对本国经济的发展产生较大冲击。因此,随着世界经济波动同步性趋势日益显著,中国必须增强经济发展的内动力,以抵御外部冲击。首先,中国作为资源需求大国,其经济增长受到澳大利亚、巴西、南非等资源出口国经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彭定贇 王磊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居民收入差距也在持续扩大,对我国社会稳定与经济持续发展带来日益严重的负面影响。通过测算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东北部等四大地带的泰尔指数,描绘出我国1980年代以来四大地带内部收入差距以及四大地带之间收入差距的变化轨迹,进而实证分析财政政策对福利均等化、收入差距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税收政策中直接税负比间接税负更能影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财政支出政策中,转移性支出并没有有效地起到降低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社会保障支出以及科教文卫支出都能有效降低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且作用效果明显。对此,本文提出了缩差距、促和谐的充分重视提高劳动报酬、大力加强税收和社会保障调节力度的"一主...
关键词:
收入差距 财政政策 泰尔指数 福利均等化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旸 李天德 陈少炜
随着世界经济发展中不确定性的增强,研究世界经济周期波动的新特征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选取了中美等6个国家作为样本。运用VAR模型以及最小二乘法对样本国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各国之间的经济联动性加强,非周期性波动因素的作用加大,政府的宏观政策在经济周期中的作用提高。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中国应对世界经济周期波动新特征的对策,即增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建立健全非周期性波动因素的安全预警机制并合理有效地使用政府的政策调控工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