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59)
2023(3964)
2022(3342)
2021(2849)
2019(4754)
2018(4486)
2017(8426)
2016(4180)
2015(4781)
2014(4752)
2013(4911)
2012(4906)
2011(4812)
2010(5058)
2009(4827)
2008(4465)
2007(4025)
2006(3948)
2005(3776)
2004(3386)
作者
(13626)
(11643)
(11570)
(11237)
(7444)
(5377)
(5234)
(4473)
(4427)
(4326)
(4020)
(3891)
(3769)
(3694)
(3655)
(3616)
(3407)
(3309)
(3288)
(3091)
(2905)
(2787)
(2785)
(2783)
(2701)
(2654)
(2382)
(2336)
(2249)
(2235)
学科
(47913)
经济(47890)
地方(14589)
地方经济(11606)
管理(11024)
方法(11016)
数学(9929)
数学方法(9912)
中国(8114)
(7588)
(7365)
业经(7068)
经济学(6096)
环境(5587)
(5504)
(5222)
企业(5222)
(4972)
(4812)
金融(4812)
产业(4679)
资源(4275)
(4257)
(4234)
(4219)
世界(4193)
农业(4100)
总论(4041)
信息(3899)
(3841)
机构
大学(74722)
学院(74498)
(45724)
经济(45061)
研究(31952)
管理(25292)
中国(23356)
理学(21158)
理学院(20848)
管理学(20628)
管理学院(20478)
(17483)
科学(16705)
(16123)
经济学(15940)
(15420)
研究所(14471)
财经(13952)
经济学院(13948)
中心(13025)
(12571)
(11087)
(11046)
科学院(10431)
财经大学(10115)
北京(10110)
(9972)
师范(9940)
社会(9734)
经济研究(9465)
基金
项目(43543)
科学(35070)
基金(32778)
研究(32113)
(28100)
国家(27907)
科学基金(23912)
社会(23833)
社会科(22733)
社会科学(22726)
基金项目(16855)
(15970)
教育(13392)
自然(13251)
资助(13167)
(12966)
自然科(12916)
自然科学(12914)
自然科学基金(12670)
(11725)
经济(11628)
(11308)
编号(11191)
国家社会(10742)
重点(10052)
发展(9908)
(9800)
(9643)
成果(9131)
中国(8853)
期刊
(60054)
经济(60054)
研究(29066)
中国(13216)
(12523)
管理(11189)
经济研究(11076)
科学(8989)
学报(8256)
财经(8216)
(8152)
问题(7450)
(7337)
(7198)
金融(7198)
技术(6736)
大学(6717)
业经(6693)
学学(6452)
世界(6322)
技术经济(5875)
农业(5574)
(5508)
国际(5244)
统计(5154)
经济问题(4811)
经济学(4703)
经济管理(4346)
(4259)
改革(4244)
共检索到1247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格林·斯蒂文思  
我们需要用新的眼光来审视世界经济格局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并通过多边谈判来达成共识,减少会球失衡无论以什么标准度量,纽约目前仍然是世界最主要的金融中心。从市值上讲,纽约股票交易所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同样,美国的公司债市场也使其他国家相形见绌。纽约是世界上一些最大金融机构的所在地。另外,美国目前仍然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而且比其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萧琛  
80年代以来,世界上发生了一系列惊天动地的大事。这些大事的背后隐藏着一场政治、经济和技术方面的深刻变革。世界经济无论是从新技术的性质、生产过程、微观产出机制、宏观调整机制,还是从国际生产关系或曰“世界经济新程序”等角度看,都发生了一场大的变革。现代资本主义生产力的社会化进程正在国际领域进入新阶段。世界经济正在从一个倚重自然资源和制造业的国别经济时代转向一个倚重信息资源和服务业的国际经济时代。时代的变革要求我们不仅应当进一步强调斗争、平等和有形财富,而且要求我们进一步强调合作、效率和无形财富。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陈继勇  刘威  
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经济的发展对美国、欧盟、日本、中国、拉美和非洲经济带来了巨大变化,也给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格局带来了深刻影响,即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由于知识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相互间的经济差距在不断扩大;美、日、欧经济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随各自知识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不断微调,但世界经济中的三极格局仍然存在;在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的作用下,一些发展中大国或地区,如中国、拉美地区的经济实力迅速提高,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程极明  
21世纪已经过去6个年头,世界经济的格局发生了新的显著的变化。其主要特点是,以金砖四国(BRICs)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经济有了较快和稳定的增长,经济实力有了增强,从而改变了发达国家经济和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力量对比。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吴正龙  
一、世界经济发展重心正向亚洲转移。亚洲地域面积约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3,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3/5,堪称世界第一大洲,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有过自己的辉煌。20世纪继日本和亚洲四小龙腾飞之后,中国在70年代末、越南在80年代中、印度在90年代初开始的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吕瑶  
伴随着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蔓延,全球经济萎靡不振。当前,世界经济整体倾向于东亚地区投融资,各国对中国经济的依赖度逐步增强,中国在国际经济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同时,中国经济形势面临空前挑战,尤其在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把握新的发展机遇,强化对外贸易竞争优势至关重要。从产业总量和贸易结构两方面分析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出口贸易,进而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继勇  郭夏杰  黎珊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和2009年欧债危机的爆发使世界经济面临全球性衰退,主要发达经济体和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力发生了此消彼长的变化。在这场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中,中国的经济发展面临着哪些机遇与挑战并应如何应对?在深入分析上述问题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中国应对世界经济格局演变的几点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燕芳  
随着新时期世界经济格局的不断发展,中美之间进出口贸易总额不断增加,贸易水平逐年提高。自2013年以来中国成功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仅次于经济实力最强的美国。在此背景下,正确开展中美之间的进出口贸易,提升我国贸易战略水平成为进一步增强我国经济实力的关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韩秀晨   周永生  
由于苏联的解体,原以美苏为代表的两极世界格局,变成了多极世界格局。从世界经济格局角度,可以概括为“一、二、三、四、六”格局。具体表现如下:一个超级大国:美国。美国无论在世界经济、世界政治和世界军事方面,都占有绝对优势,都显示是一流的超级大国。两种制度: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苏东剧变后,社会主义国家只剩5个,但作为一种经济制度它是“一球两制”中的一制。尽管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在“一球两制”中居中心地位,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代表着新生制度、人类光明的未来。三大集团:欧共体、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欧共体现有12国,正向欧盟过渡,在世界经济格局中是最大一个经济集团。北美自由贸易...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怀宁  
决定世界经济格局的主要因素是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规模。战后长期存在的两极格局结束之后,世界经济格局步入了多极化的时期。这种多极化的格局在进入21世纪后将延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随着世界经济的不平衡发展,世界经济多极化的格局会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的主要特点是一超多强,这种格局打破了一二个大国对世界经济的垄断,加强了竞争,从而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但由于需要对原有的国际经济秩序进行必要的调整,也会给世界经济带来一些不稳定因素。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程极明  
在21世纪头5年的世界政治与经济格局中,有三个重要的焦点。一是美国经济平稳发展,它的单极独霸战略遇到障碍,在策略上有所调整;二是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成为一种推动力;三是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十分强劲。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雷达  朱丹  
TPP试图建立的高标准的国际贸易制度,主要是以公平贸易理念为基础,针对全球价值链分配所提出的一系列的边界内规则,并建立与统一规则相关的运行机构和争端解决机制。但是,在公平贸易的理念下,边界内政策的协调和统一会改变国际贸易的基础,即从比较优势转化为绝对优势,世界贸易的规模会因此而下降。这一变化趋势不仅与主流经济学的原理相冲突,也同美国所主导的世界经济格局相冲突,这种冲突主要体现在美国再平衡的思路以及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所一直倡导的多边协调机制的理念等方面。因此,这套国际贸易规则最终的实施效果一定会与文本所体现的目标之间存在着差距。这一分析思路既源于经济学的一般理论,同时也是在战后美国经济史的...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志乐  
一九九三:东亚的崛起与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王志乐(外经贸部国际经济合作研究所副研究员)1993年,东亚(传统的西方地理学把日本、朝鲜半岛和中国以及蒙古称做东亚、本文所指东亚包括东北亚(日本、朝鲜半岛、蒙古和中国)以及东南亚。--作者注)经济依然高速发展...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霍建国  
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世界经济正处于震荡调整之中,中国和新兴经济体崛起的同时也导致了全球新一轮竞争的加剧,欧美经济所暴露的深层次矛盾在短期内难以调整到位,但这并不意味欧美主导地位的终结。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同欧美主导势力的消退将是一个长期的过渡。把握新的发展机遇、妥善处理自身的发展难题和增长的矛盾对中国来说至关重要,核心是要加快调整发展战略,努力构建新的竞争优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