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82)
- 2023(16110)
- 2022(13772)
- 2021(12906)
- 2020(10636)
- 2019(24233)
- 2018(24103)
- 2017(46450)
- 2016(24901)
- 2015(28021)
- 2014(27587)
- 2013(27026)
- 2012(24774)
- 2011(22538)
- 2010(22976)
- 2009(21176)
- 2008(20301)
- 2007(17787)
- 2006(15685)
- 2005(13906)
- 学科
- 济(116604)
- 经济(116500)
- 管理(75237)
- 业(69727)
- 企(59928)
- 企业(59928)
- 方法(48433)
- 数学(42078)
- 数学方法(41379)
- 中国(27196)
- 农(25489)
- 地方(25195)
- 业经(24427)
- 学(24023)
- 财(23217)
- 技术(20498)
- 理论(18623)
- 制(18386)
- 农业(17117)
- 贸(16946)
- 和(16934)
- 贸易(16932)
- 环境(16545)
- 易(16341)
- 融(15411)
- 金融(15409)
- 地方经济(15277)
- 银(15098)
- 银行(15050)
- 划(14930)
- 机构
- 大学(355686)
- 学院(354351)
- 济(147378)
- 经济(144338)
- 管理(142183)
- 理学(123450)
- 理学院(122053)
- 研究(120409)
- 管理学(119750)
- 管理学院(119107)
- 中国(88834)
- 京(75975)
- 科学(73870)
- 财(64297)
- 所(59848)
- 研究所(54607)
- 中心(53301)
- 财经(51771)
- 农(51525)
- 江(50943)
- 业大(50472)
- 北京(48270)
- 经(47002)
- 范(46987)
- 师范(46621)
- 经济学(44442)
- 院(44150)
- 州(41449)
- 农业(39953)
- 经济学院(39636)
- 基金
- 项目(242086)
- 科学(191502)
- 研究(177357)
- 基金(175794)
- 家(152965)
- 国家(151715)
- 科学基金(131214)
- 社会(112672)
- 社会科(106849)
- 社会科学(106817)
- 省(94578)
- 基金项目(92651)
- 自然(85118)
- 自然科(83170)
- 自然科学(83156)
- 自然科学基金(81647)
- 教育(81469)
- 划(79294)
- 资助(72495)
- 编号(71610)
- 成果(57515)
- 重点(54403)
- 创(53136)
- 部(52673)
- 发(51696)
- 课题(49723)
- 创新(49008)
- 国家社会(46302)
- 教育部(45526)
- 科研(45519)
- 期刊
- 济(165165)
- 经济(165165)
- 研究(106715)
- 中国(66978)
- 管理(55365)
- 学报(52866)
- 科学(50798)
- 财(47731)
- 农(46528)
- 教育(40765)
- 大学(40639)
- 学学(38178)
- 技术(33254)
- 农业(32689)
- 融(28594)
- 金融(28594)
- 经济研究(27479)
- 财经(25406)
- 业经(25346)
- 经(21821)
- 问题(20325)
- 技术经济(19693)
- 科技(18228)
- 图书(17662)
- 业(17451)
- 统计(17351)
- 理论(16508)
- 策(16326)
- 现代(15974)
- 商业(15667)
共检索到5215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卢江 许凌云 梁梓璇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各国面临巨大的生命健康风险,造成世界经济全面衰退,全球GDP增速首次出现负值,人们对未来经济预期普遍悲观。再加上气候变暖、粮食减产、全球债务危机、通货膨胀等一系列问题,世界往哪里去?人类面临怎样的抉择?回答这些“时代之问”需要深刻把握世界经济格局新变化,解析世界经济发展困境的因素,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陈文玲 颜少君
受主要发达国家主权债务风险和经济增长不确定性等综合因素影响,2011年世界各国经济出现集体减速的征兆,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增加,总体形势十分严峻,但世界经济有望维持低速增长态势。与此同时,世界经济格局也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加速推动全球经济增长格局和发展路径出现新的变革,亟需构建一个新的全球经济治理结构。
关键词:
世界经济格局 债务危机 全球治理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程极明
21世纪已经过去6个年头,世界经济的格局发生了新的显著的变化。其主要特点是,以金砖四国(BRICs)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经济有了较快和稳定的增长,经济实力有了增强,从而改变了发达国家经济和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力量对比。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胡必亮 周晔馨 范莎
本文重点对近年来全球经济格局的新变化以及引起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并简要地提出关于中国经济发展新战略的基本思路。世界经济格局的新变化主要表现为中国经济总量赶超美国,"新七国集团"经济总量赶超"七国集团",世界经济中心从大西洋转向太平洋以及新兴经济体群体崛起等几个方面。全球经济格局发生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发展中国家后发优势的不断显现、比较优势所带来的红利效应以及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化。为适应全球经济格局的新变化,中国应相应地实施经济发展新战略,即确立面向全球的、更加开放的经济大循环战略。继续加强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合作,努力加深与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的经济合作,积极实施以...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刘勇 张译文
中国作为新兴崛起的发展中大国,在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议题设置、规则变革、机制建设、公共品供给过程中,创造性地提出了诸如“一带一路”建设、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亚太自贸区等倡议,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格局的修正和完善,获得一定的国际赞誉。中国作为全球经济治理的建设者和变革者,需进一步加强与国际经济秩序的对接,推进全球经济治理体制变革;进一步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建设,实现全球经济可持续的包容性增长;进一步加强全球经济治理公共品的供给,争取更大的制度性话语权。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全球经济治理 中国贡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刘勇 张译文
中国作为新兴崛起的发展中大国,在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议题设置、规则变革、机制建设、公共品供给过程中,创造性地提出了诸如"一带一路"建设、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亚太自贸区等倡议,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格局的修正和完善,获得一定的国际赞誉。中国作为全球经济治理的建设者和变革者,需进一步加强与国际经济秩序的对接,推进全球经济治理体制变革;进一步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建设,实现全球经济可持续的包容性增长;进一步加强全球经济治理公共品的供给,争取更大的制度性话语权。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全球经济治理 中国贡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查日升
作为全球价值链治理者的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他们直接或间接地控制着分布于全球的占据全球价值链低端环节的成千上万的地方产业集群,中国正遭受发展中国家低成本竞争和发达国家核心要素控制的双重阻击。积极参与乃至成为全球价值链的治理者当是中国主导企业、政府和学者考量的重大课题。为此,中国要培育一批跨国领导企业,聚集创造核心能力的高级和专业化生产要素、铸造基于国内外的专业化市场、政府需要强化顶层设计和整合资源。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闫坤 张鹏
2013年第一季度,世界经济形势总体进入"后危机时期"的复苏阶段,但进度上表现不一。中国、印度、东盟等亚洲国家是"高速"复苏的地区,美国、瑞典、加拿大等国家处于"中速"复苏阶段,欧盟、日本等国家(集团)仍处于危机风险的消化期,经济处于"低速"复苏期。面对"三速"复苏的国际经济形势,处于"高速"阶段的我们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机遇和挑战,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是我们把握主动、迎接挑战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
宏观经济 财税政策 创新驱动战略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赵夫增
出口导向的亚洲经济体依赖美国市场来弥补需求,美国依赖亚洲的廉价出口和官方储备来抑制通胀和实现低成本融资,二者形成共生模式,经常账户失衡是其枢纽。但失衡格局不断腐蚀美元信用,使得共生模式不可持续,因此利益各方将会追求渐进式调整。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赵夫增
本文认为,出口导向的亚洲经济体依赖美国市场来弥补需求,消费过度的美国依赖亚洲的廉价出口和官方储备来抑制通胀和实现低成本融资。这二者形成共生模式,经常账户失衡是其枢纽。这一模式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世界经济结构性变化,即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膨胀。经济全球化造成的竞争加剧和廉价出口抑制了商品通胀,为货币扩张政策提供了空间,后者转而推动了金融膨胀。基于金融膨胀的负债消费扩大了美国的需求、进口和经常账户赤字。但失衡格局不断腐蚀美元信用,使得共生模式不可持续,因此渐进式调整符合双方利益。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金碚
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全球化格局,在学术范式上,以新范式思维认识和应对出现的新问题、新变化、新情况,不仅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深刻的学术价值,甚至关系到人类发展的前途。在现代主流经济学的微观—宏观范式中,引入包含经济理性、价值文化和制度形态三个维度的域观范式,可以从多维度观察和认识现实,这也是经济学发展的必然方向。因此,要构建中国特色经济学体系,增加理论上的指导力和理论对实践的阐释力,应遵循微观—宏观—域观范式思维来进行研究,通过实践提炼理论,在马克思主义指引下发展中国经济学,探索进行经济学范式的重大创新。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胡键
全球经济治理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经济全球化既是技术推进经济向外拓展的客观趋势,更是资本在世界范围内追逐利润的现象。资本的对外扩张引起战争,但战争与资本的本性是矛盾的。鉴于此,不同资本之间会达成暂时的妥协,形成一种瓜分殖民地的全球经济治理的"分赃制",但这并不会根本避免战争。因此,资本的治理根本无法使全球经济治理走向"善治"。战后以来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及其机制,依然打上了殖民主义时代的深深烙印,中国融入之后,在尊重既有体系的前提下,主张对既有体系、机制进行改革和创新,从而为全球治理提供一种可选择的新机制。当然,为了使中国更好地发挥全球经济治理的作用,理论研究需要化解矛盾,引导国际舆论、进行国际价值创新等。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友骏
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完成了由"被动反应型"向"主动合作型"的姿态转变,并升格为全球经济治理的主要参与者,担当起富有建设性作用的关键角色。而且,中国是全球经济治理的直接受益者,更是全球经济治理的主要"授益者"。与此同时,国际经济格局的演变及中国经济内生条件的嬗变,对中国经济软硬实力的建设、内外部统筹协调等提出新要求。在此背景下,"中国梦"的提出以及中国全球经济治理观的输出,为中国经济的发展与国际经济体系的完善明确了的核心交汇点———改革创新。改革创新的核心理念是中国治理国内与全球两个不同层级经济对象的同一精神纽带,更是中国转换经济物质优势为发展理念优势,促使其更好服务于全球经济治理良性发展的重要...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冰冰
通过分析三种经典的国家创新政策互动模式及四种新型模式,探讨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创新政策如何利用彼此之间的互动模式,提高政策作用效果、扩大政策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模式的预测结论不尽相同。目前,国际上仍缺少从中斡旋的专业机构,而各国之间的战略互动又鲜有涉及创新政策,致使国家间创新政策难以协同发挥作用。因此,需要从全球战略互动角度,重新审视国家创新政策。
关键词:
创新政策 创业政策 全球化 战略互动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杜人淮
经济的周期性波动通常与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存在密切联系,并一定意义上规定着经济周期性波动的特点和规律。"滞涨"、"泡沫经济"和"中等收入陷阱"等问题的产生,是战后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新变化呈现出的显著特征。战后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出现的"滞涨"、"泡沫经济"和"中等收入陷阱"等问题,很大程度上由某些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的内在缺陷所致。为了规避中国经济陷入"滞涨"、"泡沫经济"和"中等收入陷阱"等风险,有必要采取有效举措,加快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
关键词:
经济周期性波动 经济发展模式 缺陷 转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