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93)
2023(6759)
2022(5593)
2021(5227)
2020(4081)
2019(9380)
2018(9035)
2017(16829)
2016(8634)
2015(10146)
2014(9876)
2013(10154)
2012(10029)
2011(9642)
2010(9535)
2009(8995)
2008(8583)
2007(7416)
2006(6946)
2005(6555)
作者
(26475)
(22284)
(22258)
(21460)
(14345)
(10578)
(9965)
(8777)
(8570)
(8102)
(7683)
(7303)
(7265)
(7254)
(7153)
(6933)
(6645)
(6396)
(6324)
(5838)
(5741)
(5382)
(5346)
(5128)
(5098)
(5096)
(4668)
(4414)
(4395)
(4366)
学科
(67358)
经济(67313)
方法(21225)
管理(20695)
数学(19605)
数学方法(19556)
中国(17049)
(16790)
地方(15867)
地方经济(12199)
(11539)
贸易(11532)
(11466)
企业(11466)
(11353)
(11231)
(10973)
业经(10109)
环境(9193)
(8419)
金融(8419)
(8350)
(8074)
(8001)
关系(7996)
(7595)
银行(7583)
(7486)
农业(7408)
经济学(7351)
机构
大学(142891)
学院(139592)
(80411)
经济(79418)
研究(61312)
管理(48177)
中国(47661)
理学(40783)
理学院(40197)
管理学(39811)
管理学院(39532)
科学(32907)
(32068)
(31413)
(31368)
研究所(28571)
经济学(28203)
财经(25913)
经济学院(25196)
中心(24979)
(23827)
(21687)
北京(21019)
科学院(20149)
(19749)
财经大学(19294)
(18678)
(18004)
师范(17906)
社会(17236)
基金
项目(88311)
科学(71009)
基金(68431)
研究(64011)
(60445)
国家(60075)
科学基金(50413)
社会(45944)
社会科(43819)
社会科学(43810)
基金项目(34933)
自然(29702)
自然科(29003)
自然科学(28996)
(28979)
资助(28693)
自然科学基金(28507)
教育(27285)
(25984)
中国(22130)
编号(22076)
(21549)
国家社会(21456)
(21140)
重点(20669)
教育部(18731)
(18702)
经济(18556)
发展(18139)
成果(17981)
期刊
(93557)
经济(93557)
研究(50988)
中国(27001)
(22353)
科学(20361)
管理(19739)
学报(19229)
(17983)
经济研究(17541)
大学(14925)
财经(14678)
(14267)
金融(14267)
学学(14168)
(13002)
世界(12754)
(12720)
农业(12691)
问题(12493)
国际(12050)
技术(10704)
业经(10318)
技术经济(9037)
统计(8140)
资源(8049)
(7956)
教育(7705)
经济问题(7650)
(6585)
共检索到2254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霍建国  
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世界经济正处于震荡调整之中,中国和新兴经济体崛起的同时也导致了全球新一轮竞争的加剧,欧美经济所暴露的深层次矛盾在短期内难以调整到位,但这并不意味欧美主导地位的终结。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同欧美主导势力的消退将是一个长期的过渡。把握新的发展机遇、妥善处理自身的发展难题和增长的矛盾对中国来说至关重要,核心是要加快调整发展战略,努力构建新的竞争优势。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智艳  
受贸易摩擦、地缘政治和衰退风险等重大不确定因素的共同影响,2019年的世界经济面临着不断下行的压力。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速出现了同步放缓。展望2020年,随着中美贸易摩擦和英国"脱欧"紧张局势缓解以及各国继续运用货币与财政手段进行"政策托底",世界经济有望弱势回稳。其中,发达经济体的增长势头趋缓。美国将迎来大选,政府有动力刺激经济实现温和的增长;欧洲的增长会更为缓慢,部分南欧国家爆发债务危机的可能性仍然存在;日本的经济增长可能会因为消费税上调而出现负面影响。新兴经济体的增长动能有望增强,但部分国家面临着债务、汇率及民粹主义风险,各国经济走势也将出现分化。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力度的增强,中国经济将持续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核心推力与稳定器。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宏观分析组  张广婷  
2018年是世界经济曲折发展大变局的一年,全球贸易摩擦升温、金融环境收紧、政策不确定性加剧以及新兴经济体金融市场波动等将拖累全球贸易和投资增长,导致全球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和包容性深受挑战。展望2019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乐观程度降低,经济企稳仍将面临多重挑战,增长将放缓。其中,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势头趋缓,美国经济增长步伐将随着政府财政政策作用力减弱而回归平庸常态;欧元区因"内忧"(重债高位)和"外患"(全球贸易摩擦冲击)等,经济增长面临不可持续;日本将因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和贸易摩擦升温,较快增长势头或将被打破。新兴经济体因国际贸易、投资和金融环境的不确定性加剧,经济和政治风险总体偏高,增长势头或将减弱,各国经济走势也将明显分化。中国因追求高质量、更健康的经济增长方式,增长势头将有所减弱。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程极明  
21世纪已经过去6个年头,世界经济的格局发生了新的显著的变化。其主要特点是,以金砖四国(BRICs)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经济有了较快和稳定的增长,经济实力有了增强,从而改变了发达国家经济和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力量对比。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芳  
2023年世界经济在金融环境收紧、地缘政治冲突加剧等挑战下超预期放缓,美欧等发达经济体间增长出现分化,高通胀缓解、服务业复苏等是年度亮点。展望2024年,世界经济仍旧面临复杂发展格局,如大国选举年叠加地缘政治危机、利率持续高位运行等,这将导致全球经济增速继续放缓,债务金融风险累积,但随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基本摆脱滞涨困境,货币政策有望转向,预计国际贸易将有所改善。中国经济总体处于回升向好的复苏周期当中,服务消费与服务业增长支撑2023年国民生产总值实现较快反弹,预计2024年贸易投资将进一步企稳,重点行业与新兴领域将出现新亮点。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王信  
近期,欧元区经济有所好转,经济重现增长,市场信心有所增强,财政整固和经济调整取得一定成效,经济失衡有所改善,金融重组和改革迈出重要步伐,金融分割受到遏制。但结构调整、经济货币联盟制度建设之路依然漫长:一是受困国财政状况依然严峻,债务等问题极大地制约经济增长;二是结构调整依然任重道远,难度日益增大;三是金融调整较为滞后,对实体经济支持能力偏弱;四是经济货币联盟前景未明,制约欧元区的持续发展。欧洲经济调整给中国带来了新机遇:扩大对欧投资的机遇;扩大人民币在中欧贸易投资中使用的机遇;借鉴欧洲调整的经验教训,积极推动中国改革和调整的机遇;推动与欧洲协调合作、提高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机遇。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韩文秀  
展望未来,新机遇、新红利、新优势具有可能性,但没有必然性,能否变成现实、为我所用,还需要我们用极大的勇气和智慧去创造、追求、利用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发生了变化。我们必须抓住新机遇、营造新红利、增创新优势,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经济社会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志乐  
一九九三:东亚的崛起与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王志乐(外经贸部国际经济合作研究所副研究员)1993年,东亚(传统的西方地理学把日本、朝鲜半岛和中国以及蒙古称做东亚、本文所指东亚包括东北亚(日本、朝鲜半岛、蒙古和中国)以及东南亚。--作者注)经济依然高速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周军  
(一)三极化趋势的明朗化冷战的一个间接结果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三极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美国、日本以及以德国为首的西欧成为支撑世界经济大厦的三根支柱,它们彼此在实力上相互抗衡,在经济活动中表现为合作与斗争相交错,在发展上极不平衡,在联系上又极为密切。它们今后之间的关系将会如何呢? 国际关系理论中“现实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汉斯·摩根索在其名著《国家间的政治》中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栗亮  
2009年,美国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最早提出"新常态(New Normal)"这一概念,以描述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欧美发达经济体很难回到之前经济稳定增长的状态,其主要含义是:低增长率、高失业率或将长期持续、企业利润缩减、资本回报率将降低。但是经过了五年的时间,世界经济的发展态势已经偏离了经济"新常态"特征的描述,此时亟需对世界经济新常态赋予新的含义。在此背景下,中国经济也面临着"双重新常态"的机遇与挑战。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张广斌  杨永华  韩赟  
世界经济未来发展形势如何?如何看待中国经济增长前景以及在金融领域面临的挑战?如何解读TPP规则及其经济影响?人民币国际化和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进展如何?在世界经济研究领域,中青年学者以及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与跨国公司、世界经济理论与现实问题、开放经济与中国现实、一带一路等方面的研究者取得了哪些研究进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陶大镛  
冷战结束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①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明显加快;②世界经济正处于一个新的调整阶段;③世界经济活动的重心向环太平洋转移;④世界经济向一体化方向发展。世界经济格局的重大变化,必将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多方面影响,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加快中国经济现代化的进程。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课题组  张占斌  
本研究基于对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变化的分析和判断,着眼于我国经济增长速度逐渐放缓和质量效益提高,从新挑战与新机遇、新特征与新趋势、新理念与新思维、新动力与新举措等视角,对中国经济新常态所涉及的若干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和阐释,内容包括: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经济全方位优化升级、保持战略定力与平常心、全面深化改革等。提出,要依靠全面深化改革实现政府职能转变新常态、创新驱动发展新常态、产业迈向中高端新常态、消费扩大与升级新常态、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常态、区域协调与陆海统筹新常态、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常态、人民共享改革红利新常态。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庆萍  
改革开放带动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仍然保持着中高速增长,中国人正在不断创造和积累大量财富。据胡润百富榜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9月末,中国个人总资产超过600万元人民币的有290万人;超过1亿元人民币的有6.7万人。据波士顿咨询预测:2017年,全球私人金融财富规模预计将达到171.2万亿美元,除日本外的亚太地区年均增速将达到11.4%,总规模达到48.1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