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51)
2023(8424)
2022(7126)
2021(6271)
2020(4813)
2019(10846)
2018(10707)
2017(19988)
2016(10561)
2015(11710)
2014(11952)
2013(12164)
2012(11995)
2011(11479)
2010(11915)
2009(11024)
2008(10821)
2007(9752)
2006(9191)
2005(8920)
作者
(32167)
(26970)
(26923)
(25613)
(17495)
(12804)
(12216)
(10419)
(10345)
(9801)
(9433)
(8911)
(8875)
(8815)
(8571)
(8337)
(8001)
(7787)
(7732)
(7389)
(7114)
(6648)
(6573)
(6438)
(6183)
(6136)
(5943)
(5844)
(5552)
(5326)
学科
(72431)
经济(72376)
管理(26728)
(24988)
地方(23545)
中国(20491)
(18285)
企业(18285)
方法(17705)
地方经济(15220)
(14878)
业经(14742)
数学(14740)
数学方法(14638)
(12716)
(11547)
金融(11547)
(11304)
农业(10710)
(10433)
银行(10425)
(10289)
(9857)
环境(9727)
(9447)
贸易(9436)
(9325)
(8955)
(8444)
发展(8297)
机构
学院(164693)
大学(163851)
(80633)
经济(79090)
研究(66883)
管理(57393)
中国(51145)
理学(47365)
理学院(46723)
管理学(46119)
管理学院(45793)
科学(37247)
(36305)
(35160)
(34615)
研究所(30761)
中心(28545)
财经(26766)
(26303)
经济学(25795)
(24556)
北京(24309)
(24254)
(24109)
师范(24073)
(23469)
经济学院(22713)
(21086)
科学院(20556)
财经大学(19447)
基金
项目(95452)
科学(75235)
研究(73221)
基金(67741)
(57827)
国家(57302)
社会(48540)
科学基金(48474)
社会科(46086)
社会科学(46077)
(37299)
基金项目(34831)
教育(32331)
(30951)
编号(29120)
(27996)
资助(27847)
自然(27710)
自然科(26970)
自然科学(26966)
自然科学基金(26479)
成果(24936)
发展(23410)
(23027)
重点(21896)
课题(21541)
(21059)
国家社会(20181)
(19361)
(18520)
期刊
(107894)
经济(107894)
研究(61806)
中国(39263)
管理(25849)
(25210)
(24351)
科学(21332)
学报(21021)
教育(19780)
(19776)
金融(19776)
经济研究(18227)
农业(16754)
大学(16523)
业经(16062)
技术(15384)
学学(15244)
财经(14148)
问题(13401)
(12492)
世界(10824)
(10500)
技术经济(10055)
国际(10016)
商业(8859)
(8751)
经济问题(8740)
经济管理(8456)
现代(8215)
共检索到2827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阳  丁骋骋  
经济失衡是世界经济运行中的一种特殊现象,已经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从第三次世界经济失衡的表现及特征、成因及持续性、调整方式等方面,对经济失衡的国内外相关研究最新成果进行总结。世界经济不能长期失衡,需要及早进行调整以避免经济失衡对世界经济的冲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玺  
本文着重评述了基于知识的企业能力理论最新发展的三个主要学派:动态能力、吸收能力和转化能力,并综合三个学派的优点和当前的时代特点,提出今后研究的一个很有意义的方向——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组织知识和能力系统创造过程及其演化机理。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周志方  李晓青  
排污权交易作为一项有效的环境经济政策,自设立以来在各国企业间迅速推广。随着交易规模的扩大和制度的健全,尤其是对企业财务影响的加剧,排污权交易的会计处理已成为近几年环境财务会计的热点与难点之一。本文系统研究了排污权交易会计研究的历史进程,介绍了欧盟、美国、日本等各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及相关机构在排污权会计指南与实务上取得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我国排污权会计准则体系的构建提供借鉴。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珺  
本文构建了全球电脑生产网络作为分析全球生产和贸易失衡的框架,剖析了处于高低不同层级的国家在网络中的地位和权力、从事的价值链环节、在市场上的地位和应对市场波动的能力以及利润分配和发展前景等方面存在的失衡。针对全球生产网络中透视出的世界经济发展的失衡,提出了作为发展中国家代表的中国在全球化背景下更好地参与全球竞争应选择的路径。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如海  
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区域化、集团化及其不断强化的趋势,是由于世界经济运动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同时,世界及各地区、各国的政治、军事、科技、文化等因素的变化对这种趋势起着不同程度的“催化”或“阻燃”的作用。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发展到资本主义萌芽的阶段,才要求把分工扩大至国际范围,消除市场的国界障碍。现代化交通、通讯工具的发明,为一国的生产、流通扩大到世界范围提供了物质条件,这些工具既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它产生后又成为推动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巨大力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金赛男  苏良军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杰  
制度金融理论近年来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其研究框架正日趋成形,本文试图对此领域的若干新进展进行初步梳理。本文发现,在Merton等提出的"功能与结构金融学"框架中,制度金融理论的独特面目渐趋清晰。Stiglitz等通过将一些关键制度因素"内生化"于既有的货币经济分析框架,为长期行进于宏观路径的货币经济学找回了微观(制度)基础,不过,他们并未触及货币经济运行背后的金融权利内涵。所幸Soto发现并强调了货币金融所有权的制度涵义。Borland和Yang则将分工、货币与信贷以及法律、政府等多种因素引入一般均衡模型,揭示了货币的性质以及货币制度演进的深层涵义;而在金融中介理论初步接纳了金融企业家因素之后...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雯  唐绍欣  
60年代以前的西方发展经济学强调资本的作用,认为资本存量的规模,尤其是资本积累的快慢,是促进或限制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新古典发展经济学批判了这种片面性的观点,作出了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和决定性因素的分析。以科斯(R.Coase)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刘钻石  
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对世界经济失衡做出综述,通过当今世界经济失衡与历史上五次失衡的纵向对比,以及当今美国经济失衡与近三十年世界各国失衡的横向对比,找出世界经济失衡的一般规律。对于当今失衡形成了两种观点:崩溃论、调整论。笔者认为,当今失衡能否维持取决于美国能否保持快速的经济增长。如果美国经济出现下滑、世界各国不能协调解决失衡,必然会引起世界经济动荡,在危机来临之前需要中国做好经济结构的调整。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宋世方  
微观经济学的两个基本领域是生产和消费。生产在企业中进行 ,而消费是在家庭中进行的。正像科斯将目光投向企业内部而打开企业这个黑箱一样 ,贝克尔 (Becker)则将目光投向家庭内部而试图打开家庭这个黑箱。继他之后 ,一批经济学家如Chiappori,Bergstrom ,Rosenzweig ,Browning等沿着他开创的领域在家庭性质、家庭内部分配、利他主义等方面不断探索 ,使家庭经济理论成为现代经济学研究中一个活跃的领域。本文将介绍西方家庭经济理论研究的基本轮廓及最新研究成果 ,为家庭经济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背景材料。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冯金华  
进入七、八十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学界对经济周期理论的研究又重新活跃起来,出现了许多新的经济周期模型。本文简要介绍一下在这方面的主要发展。 一、突变周期理论 突变论是在60年代后期出现的一种数学理论。它的创始人包括托姆和齐曼等。该理论最初是由于研究生物过程而产生的,随后便被广泛地运用于分析物理和社会现象。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徐龙炳  
根据经济计量学的创始人之一弗里希教授的定义,经济计量学是“量化了的经济理论与统计观测之相互融合的结晶”(Frisch,1933),它运用数理统计和统计推断工具对经济理论所假定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1936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赵学民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加剧,创新经济的涌现,外部经济的不确定性陡然增加,一个国家必须能够科学核算自身经济体的运行情况,才能有效抵抗内部和外部经济环境突变带来的冲击。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这些需求,美国政府率先在Jorgenson教授等人2006年发布的美国国民核算账户的新架构体系(New Architecture,本文中简称N A)的基础上,对G D P等数据的核算方式进行了调整。这是继2008SNA发布后,世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发展的一件大事,对世界经济的认知会产生重大影响。本文从N A的调整、目的、意义和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总结,并对中国国民核算体系的修订提出针对性的意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