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70)
- 2023(7921)
- 2022(6744)
- 2021(6013)
- 2020(4978)
- 2019(11602)
- 2018(11428)
- 2017(22102)
- 2016(11551)
- 2015(13124)
- 2014(12971)
- 2013(13028)
- 2012(12602)
- 2011(11598)
- 2010(11598)
- 2009(10880)
- 2008(10348)
- 2007(9006)
- 2006(8454)
- 2005(7790)
- 学科
- 济(70216)
- 经济(70163)
- 管理(26029)
- 业(21893)
- 方法(21466)
- 地方(20539)
- 贸(19473)
- 贸易(19461)
- 易(18777)
- 数学(18637)
- 数学方法(18486)
- 企(15607)
- 企业(15607)
- 农(14088)
- 中国(13974)
- 学(13468)
- 地方经济(13099)
- 业经(12108)
- 农业(9830)
- 财(9696)
- 环境(8821)
- 关系(8652)
- 制(8505)
- 融(8018)
- 金融(8016)
- 经济学(7846)
- 出(7813)
- 和(7669)
- 理论(7271)
- 发(7246)
- 机构
- 大学(171480)
- 学院(169761)
- 济(83463)
- 经济(81974)
- 研究(68911)
- 管理(56309)
- 中国(50307)
- 理学(47413)
- 理学院(46745)
- 管理学(45975)
- 管理学院(45651)
- 科学(40174)
- 京(37488)
- 所(35681)
- 财(34223)
- 研究所(32201)
- 农(29977)
- 中心(29528)
- 经济学(27361)
- 财经(26810)
- 江(26805)
- 院(25248)
- 经济学院(24379)
- 经(24150)
- 业大(24068)
- 北京(23961)
- 农业(23735)
- 范(23548)
- 师范(23289)
- 科学院(21109)
- 基金
- 项目(107390)
- 科学(82850)
- 研究(77995)
- 基金(77091)
- 家(68216)
- 国家(67673)
- 科学基金(55712)
- 社会(50422)
- 社会科(47755)
- 社会科学(47744)
- 省(41206)
- 基金项目(39984)
- 划(34922)
- 自然(34646)
- 教育(34348)
- 自然科(33722)
- 自然科学(33710)
- 自然科学基金(33088)
- 资助(32252)
- 编号(30231)
- 发(25884)
- 成果(25339)
- 重点(24793)
- 部(23729)
- 课题(22006)
- 创(21454)
- 国家社会(21417)
- 发展(21036)
- 展(20749)
- 科研(20409)
共检索到2775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陈淑梅
随着中国等新兴经济体迅速融入世界经济,经济实力的对比变得越来越不利于美国等发达国家,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逐步形成,既而助推了新一轮区域主义浪潮。21世纪以来,欧盟和美国等发达经济体正引领着此轮跨域经济一体化。本文以美国主导TPP和TAP谈判为例,探讨世界经济多极化背景下,美国采取跨域一体化战略的动机、目标和影响。研究表明,通过推广其自由贸易区范式,美国正在建构国际贸易新规则,并力求以自由贸易区驱动其经济增长。如果应对不当,美国采取的"中国除外"的跨域一体化战略将对我国经济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关键词:
经济多极化 跨域经济一体化 贸易红利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宋杰 王炳春
本文阐述了当代世界经济新旧格局交替并向多极化发展过程中,美国、西欧、日本三大经济中心的出现和激烈争夺及其对当代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的影响;并以北美、欧盟和亚太三大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发展壮大为佐证,提出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将成为未来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的主体;预测了当代世界经济格局的发展趋势。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晓东 赵勍升
运用面板数据灰色关联理论和工具,基于GVC关键指标各国(地区)增加值出口的关联度对世界经济体系的中心国家(地区)进行了鉴别。从前向和后向分解两个维度测量了世界各国(地区)之间的经贸合作紧密程度及趋势,并对推动全球价值链中心国家(地区)形成的关键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世界经济体系不是以单个国家(地区)为中心的环状结构,而是互联互通的网状结构,正在向地缘多极化发展,包括中国在内的29个国家(地区)是世界经济体系的中心国家(地区),全球价值链的深化、国民富裕程度、国家(地区)基础设施是推动一国(地区)成为世界经济体系中心的基础,国家(地区)之间的地理和经济距离影响深远,地理距离与价值链嵌入深度呈“倒U形”关系,并对FDI和价值链嵌入深度起非线性调解作用;经济地理复合距离引致相邻国家(地区)间的价值链嵌入整体上呈现正向空间外溢效应,但在单个因素层面上,资本存量、研发投入、ODFI、国家(地区)制度质量对前向和后向价值链呈现不同的空间外溢效应。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陈德铭
一、全球经济与服务贸易发展当今世界,服务贸易已经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强劲、平衡、可持续增长的重要动力。世界经济已经步入服务经济时代。当前,服务业占世界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磊
中国加入WTO十年,在世界贸易组织中成功实现了从规制遵守者到规制制定者,从新加入成员到核心成员,从默默无闻到有所作为的华丽蜕变。在前期实践的基础上,中国应充当世界贸易组织中灵活务实的核心决策方,重视依靠谈判集团维护国家利益,更加积极地在WTO各类机构中发挥作用。
关键词:
中国 世界贸易组织 决策机制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于洋 王雅彤 钱强
本文运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了我国人口红利、贸易自由化及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它们互为因果关系,其中人口红利的劳动力数量结构效应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U型关系,人口红利的劳资匹配效应及贸易自由化对经济增长的效应一直表现为正向促进。同时,研究还发现:劳动力数量结构效应是贸易自由化的格兰杰原因,即人口红利能够促进对外贸易水平进而推动经济增长;贸易自由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会随着贸易自由化水平的提高而有所减缓。
关键词:
人口红利 贸易自由化 经济增长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商务部国际贸易研究院课题组
2004年以来,世界经济继续呈现良好增长势头。美国仍是引领世界经济增长的主力。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双重刺激下,美国的生产和投资活动继续扩张,消费开支稳定增长,就业市场摆脱长期低迷态势。在内需和出口的强劲推动下,日本经济也持续强劲复苏,企业收益提高,设备投资增加,个人消费出现回升,为世界经济增长增添了积极因素。欧元区经济增势得以巩固,投资、生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吕健
文章以一种地理空间的视角,采用空间杜宾模型,考察了经济结构性减速、人口红利下降背景下全国和东、中、西部地区1995-2012年对外贸易增长速度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中国对外贸易增长速度具有空间相关性;东部地区对外贸易增长已经开始减速并收敛,西部地区正在加速,而中部地区呈现出加速与减速并存的多元化局面;全国对外贸易增长总体上仍处于减速,但分化的格局业已形成;对我国对外贸易增长速度影响较大的是经济增长速度、第二、三产业比重增速和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增速,另外,来自各个变量的空间溢出效应的影响也较为显著,其他因素的影响相对较小。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孙中才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李天德 宗建亮 熊豪
在1979-2005年度经济数据基础上,用协整、VAR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等计量方法,以美国为例实证分析世界贸易是如何影响和传导世界经济波动的。结果表明,美国的贸易额和GDP的波动周期存在高度的协动性;美国经济的波动是美国贸易的Granger原因,而美国的贸易波动不是其经济波动的Granger原因;美国GDP方差分解中自身的解释成分高于贸易的解释成分,贸易方差的分解中自身的解释成分低于经济的解释成分;美国经济波动通过国际贸易对世界经济的传导作用呈正相关关系。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江川晓夫 杨盼盼
2013年,日本在多个贸易协定谈判中都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尽管降低关税对于日本经济的积极作用并不大,但是这些协定对促进日本贸易和投资发展大有好处。日本不应当退出TPP谈判,因为TPP谈判还为其他贸易协定谈判增加了讨价还价的筹码。贸易协定对日本宏观经济的影响2013年,日本共展开了四项经济协定谈判,包括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TP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 agreement,RCEP)、中日韩自贸区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陈启清 庄少君
2003年11月2日,万众瞩目的博鳌亚洲论坛2003年年会召开。亚洲国家和地区的政要、学者和商界人士聚首海南博鳌,就“亚洲寻求共赢;合作促进发展”的主题展开了讨论。在此次会议上,中国经济以及中国经济增长对亚洲和世界的作用成为一个焦点话题。如何看待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如何看待中国经济对世界的影响再一次引起了人们的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妍
美国经济的“软着陆”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巨额的逆差数字是其中最大的症结。本文试图从美国贸易逆差的形成机理入手,指出美国以逆差为代价推动“新经济”的做法无异于饮鸠止渴,逆差问题的解决只能依赖于全球经济的互动,从经济学的角度支持了世界政治的“多极稳定论”。
关键词:
美国贸易逆差 全球化 多极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