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95)
- 2023(11185)
- 2022(9479)
- 2021(8803)
- 2020(7305)
- 2019(16284)
- 2018(16391)
- 2017(31174)
- 2016(16850)
- 2015(18642)
- 2014(18539)
- 2013(18077)
- 2012(16795)
- 2011(15745)
- 2010(16048)
- 2009(15544)
- 2008(15056)
- 2007(13165)
- 2006(12356)
- 2005(11463)
- 学科
- 济(88239)
- 经济(88160)
- 管理(45057)
- 业(40705)
- 企(32615)
- 企业(32615)
- 方法(30242)
- 数学(26936)
- 数学方法(26724)
- 中国(24195)
- 地方(20015)
- 财(19442)
- 制(19094)
- 农(18991)
- 学(16989)
- 业经(16776)
- 银(14779)
- 银行(14757)
- 行(14302)
- 融(14259)
- 金融(14258)
- 体(14078)
- 贸(13722)
- 贸易(13713)
- 地方经济(13613)
- 易(13292)
- 农业(11972)
- 体制(11028)
- 环境(10856)
- 和(10377)
- 机构
- 学院(247136)
- 大学(246902)
- 济(114161)
- 经济(111942)
- 研究(90949)
- 管理(87744)
- 理学(74377)
- 理学院(73469)
- 管理学(72273)
- 管理学院(71784)
- 中国(69624)
- 财(55367)
- 科学(52099)
- 京(51930)
- 所(46712)
- 财经(42851)
- 研究所(41858)
- 中心(39041)
- 经(38772)
- 农(37916)
- 江(37290)
- 经济学(37266)
- 北京(33485)
- 经济学院(33290)
- 范(32637)
- 院(32328)
- 师范(32310)
- 业大(32143)
- 财经大学(31751)
- 州(29638)
- 基金
- 项目(151558)
- 科学(119134)
- 研究(112107)
- 基金(110021)
- 家(95864)
- 国家(95102)
- 科学基金(80253)
- 社会(73334)
- 社会科(69603)
- 社会科学(69584)
- 省(58331)
- 基金项目(56825)
- 教育(51679)
- 自然(49248)
- 划(49083)
- 自然科(48055)
- 自然科学(48037)
- 自然科学基金(47199)
- 资助(45650)
- 编号(44550)
- 成果(37413)
- 重点(34888)
- 部(34217)
- 发(34207)
- 课题(31973)
- 创(30945)
- 国家社会(30893)
- 性(30675)
- 教育部(29609)
- 创新(29183)
- 期刊
- 济(137608)
- 经济(137608)
- 研究(84793)
- 中国(48835)
- 财(41766)
- 学报(36073)
- 管理(35111)
- 农(35102)
- 科学(33635)
- 融(28313)
- 金融(28313)
- 大学(27547)
- 教育(26449)
- 学学(25992)
- 经济研究(24566)
- 农业(23279)
- 财经(22828)
- 业经(20824)
- 技术(20694)
- 经(19872)
- 问题(18043)
- 贸(15120)
- 技术经济(13220)
- 国际(13084)
- 商业(12646)
- 统计(12533)
- 世界(11993)
- 理论(11813)
- 业(11623)
- 现代(11278)
共检索到3901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亚瑛 张亮亮
当前,世界经济周期错配日益演化,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潜在的安全压力。同时,我国经济已进入"新常态",结构性矛盾突出。在世界经济周期错配和国内结构性矛盾双重压力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文章首先分析了世界经济周期错配的演变格局,然后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对实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在需求,最后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着眼点和保障点,包括坚持"五大"发展理念,围绕"五大"任务以及发挥财政和货币的威力,以保证经济平稳运行。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汪红驹 汪川
2015年,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通过灵活运用货币金融政策,中国成功抵御金融风险;财政政策加力增效,经济增长平稳减速;生产部门物价低迷,但避免了消费领域通货紧缩;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为创新创业提供了新的动力。2016年,全球经济有望继续缓慢复苏,但经济周期错配格局将加大经济下行风险。作为"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2016年中国经济增长仍有下行压力,需要加大供给侧改革力度,并从供需两端共同发力,实现经济稳中求进的目标,保证经济增长运行在中高速的合理区间。
关键词:
国际经济周期错配 供给侧改革 中高速增长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沈子荣
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和金融、贸易自由化使得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各国的经济周期波动越来越呈现出同步性。本文依照世界经济周期理论的定义对二战后世界经济周期进行了划分,发现世界经济周期的转折点常常是股票、大宗商品、房地产危机。世界经济周期波动呈现出扩张期变得越来越长,衰退期相对越来越短。通过进一步对各个时期的世界经济周期同步性进行比较研究,发现G7为代表的世界主要工业国家经济周期趋同性较好,但随着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世界经济越来越呈现出多极化的趋势。
关键词:
世界经济周期 长周期 中周期 同步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许光建 许坤
今年上半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企稳回升,主要原因是:PPP模式引导民间投资效果显现,民间投资增速触底迅速回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发力,"三去一降一补"措施效果明显,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涨,我国工业企业经营效益改善,并带动制造业投资回升;国际经济缓慢复苏促进国际需求上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消费需求趋于稳定。随着此轮经济周期性回暖的到来,能源和工业品价格和利润率逐步回调,下半年"稳增长"压力依然较大。为以优异的经济表现迎接党的十九大召开,建议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以保证经济回暖动力持续存在,抓住当前价格平稳的"窗口期",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我国经济注入长期动能。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叶琪
在适应和引领新常态的过程中,构建更加开放、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新格局不仅可以拓展我国经济成长的战略空间,而且可以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的构建提供了新的思路,清晰地定位我国在对外开放中的目标和地位。同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要求我国在对外开放中要按照高标准和新要求,从对外优势、市场开拓、国际分工与合作、开放区域等方面进行角色转换。在全球治理格局变动中,我国应该在供给层面深化对市场结构、产业结构、企业结构、产品结构和要素结构等结构的调整优化,不断开拓我国对外开放的新局面、新空间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叶琪
在适应和引领新常态的过程中,构建更加开放、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新格局不仅可以拓展我国经济成长的战略空间,而且可以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的构建提供了新的思路,清晰地定位我国在对外开放中的目标和地位。同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要求我国在对外开放中要按照高标准和新要求,从对外优势、市场开拓、国际分工与合作、开放区域等方面进行角色转换。在全球治理格局变动中,我国应该在供给层面深化对市场结构、产业结构、企业结构、产品结构和要素结构等结构的调整优化,不断开拓我国对外开放的新局面、新空间。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宋玉华 吴聃
来自经济体系外部的冲击,通过国际经济纽带在各国之间传导,并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引起世界各国经济的大致同步波动,从而生成一轮世界经济周期,这种机制可以概括为“外部冲击—部门传导—国际传导”。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晓峰 陈志斌 陈华
本文采用带马尔科夫区制转换的VECM模型在多国经济框架下有效地识别和分析了从1991年至2008年世界经济周期的演化特征,进而研究了世界经济周期演化对中国经济的非对称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世界经济在"经济增长"阶段的持续性要强于"经济衰退"阶段,世界经济由"经济衰退"转向"经济增长"的概率为0.34,而由"经济增长"向"经济衰退"转换的概率为0.16。世界经济周期的转换一般是在一个季度以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程度最深,进而经过七个季度后影响逐渐消失;对此,当期中国经济增长率将做出不同程度的反应,如果世界经济是由"经济增长"向"经济衰退"阶段转换时,那么中国经济增长率将下降0.1个百分点。同时本文还...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丁守海
关于就业周期与经济周期的波动关系,国外最新研究成果表明:(1)一致性波动的传统观点并不能反映问题的全貌,需要从几个维度对其进行补充和修正。(2)相对于非生产型工人、大企业、公共部门,生产型工人、中小企业、私人部门的就业周期与经济周期更加吻合。(3)经济周期的不同冲击源会对就业产生不同后果,即便同一冲击源,在不同的政策环境下也会产生迥异的结果。
关键词:
就业周期 经济周期 波动关系 结构性差异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陈晓东 金碚
在推进节能减排过程中,由于没有充分考虑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存在节能减排指标分配"一刀切"、长效机制缺乏等问题。当前,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西部资源型省区在我国清洁能源输出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妥善处理西部资源型省区节能减排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使节能减排指标分配与各省区发展阶段相匹配、与国家产业政策相协调。建议设立国家能源保障经济区,推动资源型省区解决转型升级中的共性问题,尽快实现我国经济转型升级。
关键词:
节能减排 转型升级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军荣
经济周期影响一切经济活动,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FDI也必然受经济周期的影响。本文以实证方式利用世界FDI和世界GDP增长率的历史数据分析了FDI与经济周期的相关性,并作了相应解释。
关键词:
周期性 相关性 解释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天德 宗建亮 熊豪
本文以1971-2005年的世界油价、世界经济增长率及美国等8个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率数据为基础,并利用单方根检验、VAR模型和Granger检验分析了石油价格波动与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关系。结果表明,石油危机或剧烈的价格波动初期与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有紧密的关联,加深了世界经济波动的幅度,拉长了世界经济波动的周期,但在滞后期对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影响正逐步减弱,并由最初的异向变动转为同向变动。
关键词:
波动影响 石油危机 世界经济周期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宗建亮 李天德 熊豪
石油危机或剧烈的价格波动初期与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有紧密的关联,加深了世界经济波动的幅度,拉长了世界经济波动的周期,但在滞后期对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影响则逐步减弱,并由最初的异向变动转为同向变动。
关键词:
波动影响 石油危机 世界经济周期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马丹 何雅兴
本文构造世界经济周期联动性指数,从区域和个体角度分析了经济危机传递路径,探讨近年来经济周期联动性新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全球经济周期联动性经历了"倒U型"的发展过程。世界经济周期联动性并不是风险的传递载体,风险的传递链条集中在低联动性区域以及低联动性经济体。中国无论是在全样本还是危机中,均处于传染链条之外,相对独立。危机后,非关税壁垒和关税壁垒是降低世界经济周期联动性的主要原因。此外,贫富差距的扩大、贸易增长率放缓也对世界经济周期联动性具有显著负向影响。结果表明:积极推动世界经济一体化,增强经济体之间的经济联系是避免危机在局部扩大和深入发展的重要途径。维持稳定有序的世界经济环境、形成非关税的贸易争端解决协商机制、促进收入分配公平是推进经济一体化的核心动力。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郑宝银 林发勤
源于美国次贷危机,进一步向欧洲、亚洲、美洲扩散蔓延的世界经济衰退,是世界经济第五次长周期的下降长波,将使美国、日本、欧盟的经济增长较长时期处于低迷之中,并对我国的出口贸易增长产生长期巨大的负面影响。我国需要加快转变经济和社会发展模式、培育国内消费市场、有效科学投资、培育规模经济、加强监管、调整结构、制度创新,以应对这次百年一遇的世界经济衰退。
关键词:
经济周期 经济衰退 出口贸易 模式 市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