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37)
2023(4259)
2022(3551)
2021(3099)
2019(5847)
2018(6056)
2017(11047)
2016(5750)
2015(6282)
2014(6456)
2013(6297)
2012(6028)
2011(5879)
2010(6221)
2009(6022)
2008(5796)
2007(4994)
2006(5161)
2005(4914)
2004(4478)
作者
(16312)
(13857)
(13769)
(13553)
(8971)
(6355)
(6314)
(5321)
(5280)
(5066)
(4899)
(4712)
(4637)
(4481)
(4478)
(4273)
(4020)
(3994)
(3882)
(3833)
(3481)
(3329)
(3323)
(3317)
(3206)
(3184)
(2955)
(2822)
(2771)
(2742)
学科
(50818)
经济(50779)
地方(14820)
管理(14059)
地方经济(11591)
方法(11203)
数学(10038)
数学方法(10000)
中国(9932)
(9331)
(8796)
业经(8534)
(7878)
(7733)
企业(7733)
(7497)
(6592)
金融(6592)
(6473)
经济学(6284)
(5988)
体制(5737)
(5542)
银行(5542)
(5507)
(5463)
环境(5316)
产业(4701)
(4659)
农业(4358)
机构
大学(88593)
学院(87961)
(51647)
经济(50829)
研究(38358)
管理(29471)
中国(28782)
理学(24014)
理学院(23712)
管理学(23471)
管理学院(23271)
(23111)
(19376)
科学(18989)
(18726)
经济学(17667)
财经(17117)
研究所(17079)
中心(15547)
(15407)
经济学院(15383)
(14303)
(13261)
北京(12694)
财经大学(12368)
(12161)
师范(12106)
社会(11945)
科学院(11511)
经济研究(11012)
基金
项目(47983)
研究(38116)
科学(37940)
基金(34546)
(29130)
国家(28884)
社会(26719)
社会科(25362)
社会科学(25355)
科学基金(24402)
(17921)
基金项目(17195)
教育(17094)
(14471)
编号(14406)
资助(14278)
成果(12851)
自然(12473)
(12435)
(12348)
经济(12337)
自然科(12110)
自然科学(12107)
自然科学基金(11880)
国家社会(11772)
重点(11132)
课题(11102)
(11049)
发展(10998)
(10860)
期刊
(70346)
经济(70346)
研究(38250)
中国(20772)
(17449)
管理(13896)
经济研究(12716)
(11055)
金融(11055)
教育(10481)
财经(10145)
(10092)
科学(9736)
学报(9167)
(9037)
技术(8738)
问题(8673)
业经(8213)
大学(7858)
学学(7210)
世界(6975)
技术经济(6292)
(6289)
农业(6278)
改革(6131)
(6131)
国际(5994)
经济问题(5648)
统计(5562)
经济管理(5257)
共检索到1588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詹姆士·波顿  
二战即将结束时,为了建立一个良好的多边贸易和金融体系,IMF诞生了。60年来,世界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IMF的成员国也扩展到了184个,其职能和工作也相应地有了发展。但是,IMF变革的能力囿于其自身的章程和权力,且受到习惯的阻碍。这不可避免地导致理想和现实之间发出不和谐的声音。该文原刊登于《金融与发展》2004年第9期,有删节。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洪钟  杨攻研  
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对于全球经济而言意义重大,它将带来全球经济格局的重塑,其强大的贸易实力将促进全球经济引擎的多元化,不断提升的金融实力将推进国际货币与金融体系的巨大变革。然而新兴经济体崛起的过程将具有长期性和曲折性:其经济未来的可持续增长能力和国内金融市场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将成为这一过程的羁绊,需要政府努力提高本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开发国内需求,同时推行金融改革,提高效率;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的改革,加强国际合作,建立适应全球经济新格局的治理方式,减少未来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萧琛  
80年代以来,世界上发生了一系列惊天动地的大事。这些大事的背后隐藏着一场政治、经济和技术方面的深刻变革。世界经济无论是从新技术的性质、生产过程、微观产出机制、宏观调整机制,还是从国际生产关系或曰“世界经济新程序”等角度看,都发生了一场大的变革。现代资本主义生产力的社会化进程正在国际领域进入新阶段。世界经济正在从一个倚重自然资源和制造业的国别经济时代转向一个倚重信息资源和服务业的国际经济时代。时代的变革要求我们不仅应当进一步强调斗争、平等和有形财富,而且要求我们进一步强调合作、效率和无形财富。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盛垒  权衡  
走过十年"新平庸"的世界经济似乎已逐渐摆脱危机阴霾,从危机以来的持续衰退开始走向更积极的复苏增长。但从长周期视角来看,目前世界经济总体仍处于上一轮发展周期的衰退期,全球经济持续行进在中低速增长轨道的"结构性低迷期"。走出"结构性低迷"的出路,依赖于世界经济迈向新的发展长周期。着眼于21世纪世界经济的长期发展,"三大变革"将引领世界经济走向发展新周期:一是新科技革命重塑世界经济增长新动力,二是"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重构全球化发展新格局,三是全球治理体系变革重建世界经济发展新规则。值得一提的是,在世界经济周期性转换过程中,中国新时代将带给世界新机遇,既有助于促进全球经济的有效复苏和增长,也有助于推动世界经济迈向新一轮长周期的孕育和增长新阶段。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亨利·基辛格  
我非常荣幸来到北京出席第二届全球智库峰会,见到如此多的朋友和同事。2009年的时候,我有幸在首届全球智库峰会上发言。再次来到这里见到老朋友,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我们意识到世界形势是非常严峻的,面临的诸多挑战具有复杂性,要求我们具备创造性地思考世界发展方向的责任感。在讨论未来挑战之前,让我们先来看看历史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吴勇  
世界经济新纪元和英国社会的变革吴勇所谓"富不过三代",此言不仅适用于家族,国家、地区亦如此。百年前霸业遍及全球的大英帝国,战后身份由豪富变为小康。穷则思变,英国朝野上下认识到:"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英国面对的竞争不仅仅来自德国、法国和日本,韩国、马...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基恩斯·魏德曼  劳川奇  何乐  
我们处在一个困难的时刻,全球经济结构正面临着一次重大转变。这种转变包含着未来经济繁荣的潜力,但前提是世界各国必须适应新的环境经济实力星换斗移当前新兴市场经济体的持续崛起和金融危机的爆发,犹如地球板块构造运动及与之相伴出现的火山喷发,虽然其过程或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柴尚金  
韩国总统金大中上台后决心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出的要求进行(IMF式)经济改革。他的思路是以改革金融体制为突破口,推进经济、政治全面改革。改革得到韩国国民的大力支持,但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杨洋  
该文以中国和美国等世界主要经济体的GDP变量组成全球宏观经济的协整系统,基于长期协整关系分解中国和美国等世界主要经济体的长期增长趋势与短期周期波动,再进一步运用因子模型提取世界经济周期因子。协整检验的结果表明,中国与美国等世界主要经济体具有长期的共同增长趋势,而提取的世界经济周期因子可以解释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53%,说明世界经济增长具有很强的长期和短期协同关系。现阶段中国和美国等世界主要经济体的长期趋势增长率出现了明显的下滑,其中2012年至2015年中国年均潜在经济增长率下降为7.16%。为应对金融危机,中国与世界主要经济体出台了大规模的经济刺激政策,促进了短期需求并形成周期成分,但并没有逆...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关建中  
2008年以来,尽管国际社会对全球信用危机采取了一系列救助行动,但其蔓延深化态势前景未卜,世界经济走势难料。探究危机的复杂成因,抉择世界经济的正确复苏之路是当代人类社会最为紧迫的任务。从信用关系入手研究全球信用危机形成、发展和结束的内在规律,发现生产与信用、信用与评级是推动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对矛盾。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琮  
世界经济改革浪潮与中国李琮自从80年代以来,世界掀起一股改革浪潮,这一浪潮席卷西方发达工业国、前苏联、东欧国家和广大亚非拉美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经济改革是这个世界浪潮的一部分。所谓经济改革,主要是指经济体制,特别是所有制以及经济关系其他各方面的变革,但...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晓晨  
入世在即,我们应在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全面接轨的新形势和大前提下,从新的角度、以新的思维、在更高的起点上,制定国有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策略。宏观上,按照市场经济运行规则调整国有企业布局,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微观上,采取“差异优势”、腹地海外双向拓展等经营策略,增强企业竞争实力。与此同时,加速政府职能的转变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营造和完善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外部环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西鹏  
随着商贸流通方式的不断变革,世界经济集团化成为当今全球经济发展的主流。为此,本文针对商贸流通方式变革下世界经济集团化发展新格局及未来展望进行深入研究。首先,对当前商贸流通方式变革的内涵与内容进行充分分析,从五项变革中得出对世界经济集团化发展趋势的影响。其次,阐述世界经济集团化均衡性发展的演变历程,从不同层次视角下了解世界经济集团化发展新格局的开展,并制定促使均衡性发展的有效策略。最后,采用因子分析方法构建世界经济集团化均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预测出世界经济集团化发展的稳定性。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峥萍  
本文采用产出增长、CPI和经常项目三个经济变量,分别从数据预测和趋势预测两个方面考察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世界经济预测的准确性;同时作了IMF与其他预测的准确性横向比较,以期对IMF的《世界经济展望》(WEO)的预测准确性作尽可能的全面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WEO预测偏差的可能性原因。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肖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