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08)
- 2023(15446)
- 2022(13019)
- 2021(11934)
- 2020(9729)
- 2019(21734)
- 2018(21389)
- 2017(39524)
- 2016(22141)
- 2015(24598)
- 2014(24596)
- 2013(24081)
- 2012(23022)
- 2011(21403)
- 2010(21939)
- 2009(20156)
- 2008(19802)
- 2007(17835)
- 2006(16100)
- 2005(14892)
- 学科
- 济(104572)
- 经济(104451)
- 管理(57630)
- 业(54021)
- 企(41545)
- 企业(41545)
- 方法(34680)
- 中国(30047)
- 数学(29170)
- 数学方法(28897)
- 地方(27948)
- 农(26585)
- 学(25922)
- 业经(22247)
- 财(20894)
- 贸(18864)
- 贸易(18851)
- 制(18614)
- 农业(18208)
- 易(18182)
- 融(18081)
- 金融(18072)
- 银(17094)
- 银行(17025)
- 行(16534)
- 地方经济(16458)
- 理论(15756)
- 环境(15505)
- 发(14592)
- 和(14410)
- 机构
- 大学(325260)
- 学院(324001)
- 济(135770)
- 经济(132931)
- 研究(125487)
- 管理(113689)
- 理学(96365)
- 理学院(95033)
- 管理学(93248)
- 中国(92900)
- 管理学院(92663)
- 科学(78618)
- 京(71042)
- 所(67051)
- 农(65525)
- 研究所(61106)
- 财(61008)
- 中心(54517)
- 农业(51668)
- 业大(51517)
- 江(51016)
- 财经(47552)
- 范(46452)
- 师范(45853)
- 北京(45495)
- 院(44744)
- 经(43090)
- 经济学(41885)
- 州(40506)
- 省(39306)
- 基金
- 项目(210010)
- 科学(162615)
- 研究(149350)
- 基金(149173)
- 家(133618)
- 国家(132421)
- 科学基金(109647)
- 社会(94767)
- 社会科(89577)
- 社会科学(89555)
- 省(83336)
- 基金项目(78396)
- 划(70911)
- 自然(70446)
- 自然科(68775)
- 自然科学(68745)
- 教育(68675)
- 自然科学基金(67519)
- 资助(60630)
- 编号(58753)
- 发(50607)
- 成果(49649)
- 重点(48587)
- 部(45639)
- 课题(43480)
- 创(43396)
- 创新(40640)
- 科研(39877)
- 计划(39745)
- 发展(39707)
- 期刊
- 济(164033)
- 经济(164033)
- 研究(102224)
- 中国(72772)
- 学报(60935)
- 农(60646)
- 科学(52945)
- 财(44997)
- 大学(44327)
- 管理(44264)
- 学学(41754)
- 农业(41142)
- 教育(40505)
- 融(32490)
- 金融(32490)
- 经济研究(26998)
- 技术(26695)
- 业经(25905)
- 财经(24232)
- 业(22170)
- 问题(21295)
- 经(21075)
- 贸(18454)
- 国际(18276)
- 世界(17285)
- 版(16841)
- 技术经济(15951)
- 科技(15885)
- 业大(15620)
- 商业(15450)
共检索到5139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马跃
不同发展水平的国与国之间,国家与国家集团之间所组成的经济有机整体称为世界经济。世界经济是由世界市场、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和国际经济协调等构成。至今世界经济经历了三个时期:统一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萌芽时期;新出现的社会主义经济打破了统一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从而导致世界经济一分为二后形成两个对立的经济体系时期;随着冷战的结束,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世界经济进入到一个新发展阶段。随着科技的发展,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体制改革已成为世界经济迅速发展的潮流;世界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并共同运动,各国经济按照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发展。国际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国际政治、国际经济如何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学问。国际关系这门新生的学科,也因此逐步走向成熟。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赵敏
20世纪70年代后,国际政治经济关系成为学术界研究热点。主流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沿袭重商主义传统,无法揭示国际关系内在矛盾从而丧失了对许多国际现象的解释能力。受马克思影响的西方左翼学者,在强调资本主义国际关系历史性与不平衡性的同时,在不同程度上偏离马克思唯物史观方法论及其政治经济学分析范式,存在不同程度的理论缺陷。国际关系因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和发展而产生,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所产生的阶级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国际关系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应从资本本质出发,基于资本在运动中形成的资本—劳动、资本—资本的经济关系进一步探讨资本—国家、国家—国家关系。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杰
经济全球化作为世界性的趋势,不仅外化于世界经济领域,在主权国家仍然构成国际社会最基本的行为主体的今天,经济的全球化必然会投射到政治、安全和文化等领域,外化出浓厚的政治和战略色彩。简言之,经济全球化给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带来的影响和冲击是双重的:一方面,它具有破坏性和解构性,从根本上动摇了传统以“国家中心主义”为基础和前提的国际关系理念,国际关系中日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非国家行为主体;另一方面,它也具有建设性和再造性,经济的全球化无论是主观上还是客观上都推动着国际关系在体系结构、秩序模式、制度规范和决策程序的全方位变革,这就不仅直接推动了国际秩序的结构性重构,也为国际关系在制度和机制层面的创新注入了...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国际关系 结构性衍变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幼文 梁军
中国在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进程中获得了发展,中国的发展反过来又对世界经济体系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文论述了中国发展对世界市场价格、世界产业、世界市场竞争、国际综合国力竞争、世界经济增长、世界经济均衡、全球多边贸易、世界经济运行等诸多体系的影响,力图通过剖析中国发展对世界经济体系的影响,探讨中国发展的世界意义。
关键词:
中国发展 世界经济体系 要素集聚能力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卢光盛
地缘经济学是近年来的一个热门词语,但人们对于它的理解和认识存在差异和误解。到目前为止,关于地缘经济学的定义是模糊的,其主要观点的归纳也是零散、缺乏系统的。本文考察了对地缘经济学概念的不同理解,辨析其合理性和局限性,提出了自己的地缘经济学的定义,然后对地缘经济学的主要观点进行了归纳和分析。文章最后就地缘经济学的性质和作用进行了总结,并对地缘经济学的未来发展作了几点思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屈凯
我国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继承和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新发展理念,作为指导思想,在经济领域的具体实践表现在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上,具体包括产业均衡、城乡区域、绿色生态、开放经济、收入分配、市场体系和经济体制七个方面的内容。政治经济学通过新发展理念指导现代化体系的构建,二者的内在逻辑环环相扣,主要内容紧密联系。通过阐释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政治经济学内涵,可以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这一体系对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实施绿色低碳发展、实现人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李宝林
在无政府状态下的国际社会 ,相互联系的行为体之间纷纷通过区域化手段参与经济一体化并进行“博弈”。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角度看 ,世界经济区域化是机制、利益、文化等综合作用的结果。作为资源整合的产物 ,它是解决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要素自由流动与国家界分产权之间矛盾的有效手段。国际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规律 ,亦将继续成为经济区域化与全球化并行发展的理论依托。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晓东 赵勍升
运用面板数据灰色关联理论和工具,基于GVC关键指标各国(地区)增加值出口的关联度对世界经济体系的中心国家(地区)进行了鉴别。从前向和后向分解两个维度测量了世界各国(地区)之间的经贸合作紧密程度及趋势,并对推动全球价值链中心国家(地区)形成的关键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世界经济体系不是以单个国家(地区)为中心的环状结构,而是互联互通的网状结构,正在向地缘多极化发展,包括中国在内的29个国家(地区)是世界经济体系的中心国家(地区),全球价值链的深化、国民富裕程度、国家(地区)基础设施是推动一国(地区)成为世界经济体系中心的基础,国家(地区)之间的地理和经济距离影响深远,地理距离与价值链嵌入深度呈“倒U形”关系,并对FDI和价值链嵌入深度起非线性调解作用;经济地理复合距离引致相邻国家(地区)间的价值链嵌入整体上呈现正向空间外溢效应,但在单个因素层面上,资本存量、研发投入、ODFI、国家(地区)制度质量对前向和后向价值链呈现不同的空间外溢效应。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周雨风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与新发展理念紧密相关,是新时代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重大举措,是对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进一步丰富。现代化经济体系由"六个体系一个体制"组成,其关键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实体经济以及完善"三有"经济体制。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提出丰富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谢震
经济首先是在目标动力层面上影响国际关系。但经济推动国际关系发展过程中存在不合情理的反常,它是生存困境和实力野心双重心理机制作用的结果,即经济影响国际关系的原动力来自人类心理。就国际关系的产生、发展、丰富和繁荣的过程而论,经济对国际关系的影响是基础性、决定性的:财富欲求刺激行为体的经济外扩,国际关系因之得以产生和发展,又通过克服国家间的种种障碍演绎出国际关系的基本内容。生产的相互合作、相互依存的内在要求和经济关系中的竞争与分配情况则规定国际关系的性质和状态,并使国际关系得以丰富和繁荣。
关键词:
经济 国际关系 心理 过程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任琳 郑海琦
近期欧洲形势的变化聚焦在政治、经济社会和安全议题方面,主要表现为大选稳中有变、难民和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隐患频现、经济复苏与潜在危机并存、英国脱欧进程缓慢艰难等方面。大选结果整体稳定,为经济复苏带来利好消息,但深层问题并未解决,不确定性依然存在。欧洲形势的变动将深刻影响国际政治的权力格局、世界经济和全球治理的基本图景。就权力格局而言,欧盟作为一极的能力和影响力将有所削弱,美欧关系更为务实,俄欧关系有改善空间,中欧关系前景看好。就全球治理而言,各国仍需在货币、贸易、发展、安全领域加深合作以共同应对各种挑战。作为与欧洲存在广泛共同利益的行为体,中国需要积极应对欧洲变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培育中欧信任关系,推动"一带一路"与欧洲国家发展战略的对接,共谋包容性发展和互利共赢的局面。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庄宗明 陈琛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完整体系应当包括两大部分,一是研究一国国内市场与经济运行方式的国民经济学,二是研究世界市场与世界经济运行方式的世界经济学。《资本论》所阐述的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国民经济学部分,我们说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石,通常是就这一部分而言的。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的世界经济学部分是以国际价值论为基础的,因此,我们把国际价值论称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第二基石。不论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完整性来看,或者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需要来看,新编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材都应该包括以国际价值论为基础、研究世界市场经济的世界经济学部分。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徐明棋
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取得的成绩和中国国力的增强已经使中国成为世界经济举足轻重的参与者,中国在现行国际经济体系中的角色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已经由一个原体系的反对者和怀疑者转变为重要参与者和改革的推动者。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中国提出了建设和谐世界的战略目标,为中国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角色做了基本定位,这将引导中国为国际经济体系的改革和完善做出更多的贡献。本文试图从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两个子体系层面对此进行阐释。
关键词:
和谐世界 国际经济体系 中国的角色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林琳
互利共赢是维系国际经济合作长久稳健的重要保障,是实现各国繁荣稳定的重要基础。因此,从国际政治经济学角度出发,论证构建互利共赢新的国际关系格局之必要性,揭示当前国际经济交流中的不公平、不合理现象及其原因,探讨我国在新时代国际关系中应扮演怎样的角色、发挥怎样的作用,是当下新时代国际政治经济学应当关注的重点任务。由李滨撰著的《新时代国际政治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年2月)一书,基于当下全球治理格局建设不合理,国际关系有待重构的事实,
关键词:
国际政治经济学 《新时代国际政治经济学》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菲利普·基弗 黄相怀
本文讨论了政治经济学中的三大派别——集体行动理论,制度理论,及政治市场不完善理论——是如何回答这个问题的:为什么有些国家发展了,而其他国家却没有?总的来说,每一学派都增进了我们对于政府决策中谁赢谁输的理解,但只有部分文献有助于我们回答这个问题。
关键词:
利益集团 产权 制度 政治市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