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92)
2023(12934)
2022(10793)
2021(9956)
2020(8196)
2019(18417)
2018(18205)
2017(34045)
2016(18457)
2015(20839)
2014(21068)
2013(20730)
2012(19572)
2011(18150)
2010(18096)
2009(17117)
2008(16811)
2007(15141)
2006(13544)
2005(12695)
作者
(54570)
(45922)
(45369)
(43561)
(29203)
(21700)
(20622)
(17724)
(17279)
(16254)
(15981)
(15197)
(15094)
(14802)
(14690)
(14073)
(13535)
(13320)
(12974)
(12913)
(11779)
(11213)
(11042)
(10465)
(10225)
(10183)
(10142)
(9799)
(9241)
(9108)
学科
(94488)
经济(94368)
管理(55672)
(47460)
(38845)
企业(38845)
方法(32883)
数学(28912)
数学方法(28695)
中国(25694)
(21775)
(20674)
(19921)
地方(19711)
(18774)
业经(18353)
(15839)
(15836)
贸易(15827)
(15423)
(15320)
金融(15313)
(15244)
银行(15222)
(14732)
环境(13676)
地方经济(13388)
农业(12697)
(12149)
财务(12112)
机构
大学(277102)
学院(273894)
(128320)
经济(125961)
研究(104137)
管理(97917)
理学(83103)
理学院(82118)
管理学(80898)
管理学院(80369)
中国(80152)
(60565)
(59241)
科学(58732)
(52947)
研究所(47699)
财经(47409)
中心(45521)
(44138)
(43125)
经济学(42251)
(41027)
北京(37977)
经济学院(37693)
(37160)
业大(36718)
财经大学(35208)
农业(34549)
(34547)
师范(34170)
基金
项目(176280)
科学(139917)
基金(131089)
研究(129111)
(115118)
国家(114255)
科学基金(96796)
社会(86444)
社会科(82135)
社会科学(82118)
基金项目(67504)
(65279)
自然(59500)
教育(58908)
自然科(58120)
自然科学(58101)
自然科学基金(57127)
(55921)
资助(54223)
编号(48878)
成果(41775)
(41182)
重点(40445)
(38513)
国家社会(37832)
(36660)
(36212)
课题(35747)
教育部(35675)
(35097)
期刊
(148714)
经济(148714)
研究(90233)
中国(59982)
(47755)
学报(43383)
(41198)
科学(40210)
管理(39834)
大学(33536)
学学(31780)
(28643)
金融(28643)
农业(27747)
教育(27414)
财经(25857)
经济研究(25603)
技术(22918)
(22503)
业经(19740)
问题(19378)
(17415)
世界(16846)
国际(15918)
(15298)
技术经济(14208)
统计(13181)
(12448)
经济问题(11885)
(11657)
共检索到4327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诚  
在世界市场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和资产价值崩溃等现象的背后,是市场经济体制性失效。资源性商品价格会因为投机性活动的失范和泛滥而暴涨暴跌。因此在世界范围内,当前应当着手的不是仅仅调节供求,更不是供求力量双方相互指责,而是为如何克服世界市场经济的体制性失效,克服美国等发达国家为了自身的眼前利益而利用这种体制性失效,放任美元市场、借贷市场、证券市场、期货市场等虚拟经济部门中垄断力量的盲目扩张和操纵市场造成的困难,从而为建立一个更为完善的世界市场经济体制而共同努力。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金存  
世界经济研究中的一项开拓性成果──评《比较经济体制学》一书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王金存比较经济体制学是比较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世界经济研究中的一门新兴学科。过去,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国家,虽然许多人都力图对不同类型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进行...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陆磊  
关于中国未来一段时间的经济增长,一般存在两种极端认识。一是"下台阶论",即中国经济经历了20-30年的高速增长将不再可能继续保持8%以上的年均增幅,未来将退守到6%左右;即便如此也是全球的"一枝独秀"。二是"长期高速增长论",即中国作为投资拉动型经济体,只要投资在未来仍然保持高增长(比如20-25%),则没有理由认为中国经济增长会低于8%,此种观点往往特别强调行政周期对投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志铭  
自然垄断与政府垄断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垄断形式,但是人们却常常将两者混为一谈。在很多情况下,政府是以自然垄断为由对本不属于自然垄断的行业或不再是自然垄断的行业施加进入限制的。自然垄断理论因此往往被一些部门或行业用作政府垄断的理由。在我国,这种情况更为普遍。在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我国的垄断现象具有特殊性,经济生活中的垄断行为主要不是来自于经济力量,而是来自政府认为的制度或政策性安排,同时存在以行政性审批为主的过度规制现象。因此,反对政府垄断行为以及改革行政性审批制度,成为我国当前改革的重要内容。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志华  
本文旨在说明个人收入变化与经济体制变革之间的关系。在改革前 ,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战略导致个人收入水平低 ,增长慢 ,差别小 ;而改革后 ,转向由市场配置资源 ,收入向个人倾斜 ,个人收入增长快 ,差别大。这要求政府转变职能 ,深化金融改革 ,引导资金流向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卢新波  
中国经济体制的二元特征及评价卢新波中国的经济体制经过十八年改革后已呈现出明显的二元特征,即国有经济和非国有经济并存。并且这种体制特征还将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继续存在。因此,正确认识国企改革的成效和非国有经济在整个改革中的作用(特别是后者)以及两者的发...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俞忠英  
所谓“资源配置费用”是指资源配置方式本身的所费。这种费用是资源配置方式变动及其选择的基本依据,因而,也成了中国经济体制变动及其选择的基本依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皓若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展望张皓若(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副主任)举世瞩目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在十多年的时间里,大体经历了以农村为重点、以城市为重点和全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个阶段。特别是第三阶段,即中国共产党十四大及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关于建立社会主...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沈大勇  
如果说,要准确地理解、认识和把握"入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那末,首先应该是体制变革的深远影响,然后才是部门行业的利弊得失。而这种体制性的挑战,则大体上由5个既互相联系又彼此制约的关键环节所构成。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汪海波  
2018年9月/168.00元ISBN 978-7-5201-2516-8《中国经济体制改革(1978~2018)》对1978~2018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以及取得的成就进行了分析论述和经验总结,内容包括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市场取向改革的起步阶段(1979~1984年)、市场取向改革的全面展开阶段(1985~1992年)、市场取向改革的制度初步建立阶段(1993~2000年)、市场取向改革的制度完善阶段(2001~2011年)、以市场取向改革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江春泽  
经济体制转轨之可以进行国际比较,是因为我们这里所谓的经济体制转轨,是特指原来采用中央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如何从中央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对转轨进程进行国际比较,主要是比较各国转轨的战略选择是否正确,包括具体的目标模式、转轨的速度、具体方法与途径是否符合本国国情。而检验转轨战略选择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是经济效果,因为体制转轨就是把"体制优选"作为一个重要手段来达到发展生产力的目的,毫无疑问,发展目标实现的程度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丁菊红  邓可斌  
传统的分权理论将分权作为一个外生变量,忽视了转型经济中分权的内生性特质,因而难以回答分权因何而变迁这个根本性问题。文章在对相关文献进行深入归纳与剖析的基础上,建立了经济增长、分权与经济体制改革之间关系的分析框架,认为中国式分权由经济发展内生而出,并且内生的分权通过对各级政府不同的激励和约束作用,对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分权的变迁直接影响着中国各方面经济体制改革的变迁。由于中国的改革形成了较为合理的路径依赖,在各级政府与经济主体顺应市场经济规律进行理性博弈的条件下,这种变迁的结果会促使政府体制进行更为有效的变革。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华民  
中国在过去的25年中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经济增长,从而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中的“邓小平效应”,所谓邓小平效应是指,中国罕见的经济增长是在邓小平倡导的改革开放的环境下实现的。中国的改革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是因为中国的改革坚持走内生与渐进的道路,并且始终坚持把改革置于开放的环境之下。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经济增长开始遇到一些来之于基本制度方面的障碍,它们主要是:土地的国家所有、企业的国家所有(国有企业)、以及金融体系的国家控制。这样一些制度安排不仅遏制了民间经济的发展、而且还造成了普遍的市场扭曲、带来了政府部门比较严重的腐败问题。因此,改革现行的土地制度、深化国有企业和金融体系的改革已经成为关系到中国...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宗益  康继军  罗本德  
经过20多年市场化取向的改革,中国的经济体制已经发生了深刻地变化,如何对经济体制的市场化进程做出科学的量化测度是一项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工作。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四个方面、19个指标为基础构造了刻画中国改革以来经济体制市场化相对进程的市场化指数。从数据特征来看,本文构造的市场化指数较好地描绘了中国经济体制的市场化进程,可以作为制度变量应用于宏观经济建模。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吴敬琏  
现在中国面临的问题是如何确立合乎我们愿望的新常态。目前在中国,普遍认为合意的新常态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乃至中速增长",二是"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益型集约增长"。其中的第一个已经成为事实,第二个还有待实现。确立这种新常态的主要条件是改善结构、提高效率,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中国提出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已经整整20年,之所以至今尚未实现,是因为存在体制性的障碍,所以,全面深化改革是今日中国的重中之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