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739)
- 2023(4154)
- 2022(3425)
- 2021(3396)
- 2020(2760)
- 2019(6525)
- 2018(6270)
- 2017(11629)
- 2016(6055)
- 2015(7268)
- 2014(6839)
- 2013(7238)
- 2012(7081)
- 2011(6770)
- 2010(6861)
- 2009(6778)
- 2008(5762)
- 2007(4577)
- 2006(4093)
- 2005(3843)
- 学科
- 济(31046)
- 经济(31019)
- 管理(14786)
- 方法(13987)
- 数学(13160)
- 数学方法(13120)
- 业(12883)
- 中国(11674)
- 贸(9358)
- 贸易(9353)
- 易(9273)
- 农(8456)
- 企(8124)
- 企业(8124)
- 融(6196)
- 金融(6196)
- 关系(5616)
- 银(5529)
- 银行(5529)
- 行(5463)
- 制(5425)
- 出(5423)
- 财(5349)
- 农业(5191)
- 发(4612)
- 业经(4582)
- 环境(4536)
- 学(4533)
- 口(4497)
- 出口(4491)
- 机构
- 大学(95368)
- 学院(91677)
- 济(51967)
- 经济(51503)
- 研究(40967)
- 中国(33388)
- 管理(33205)
- 理学(28337)
- 理学院(28028)
- 管理学(27785)
- 管理学院(27615)
- 京(21481)
- 科学(21239)
- 所(20655)
- 财(20221)
- 研究所(18977)
- 经济学(17944)
- 中心(17035)
- 财经(16708)
- 农(16345)
- 经济学院(16187)
- 经(15750)
- 北京(14405)
- 院(14180)
- 科学院(13337)
- 农业(13078)
- 财经大学(12781)
- 业大(11965)
- 研究中心(11911)
- 社会(11281)
- 基金
- 项目(60712)
- 科学(48769)
- 基金(48014)
- 研究(44448)
- 家(43004)
- 国家(42753)
- 科学基金(35494)
- 社会(31689)
- 社会科(30266)
- 社会科学(30263)
- 基金项目(24245)
- 自然(21002)
- 资助(20555)
- 自然科(20534)
- 自然科学(20526)
- 自然科学基金(20213)
- 教育(19366)
- 省(18264)
- 划(17232)
- 中国(17154)
- 部(16017)
- 编号(15311)
- 国家社会(15307)
- 重点(14061)
- 教育部(13865)
- 发(13213)
- 成果(12971)
- 重大(12424)
- 人文(12412)
- 社科(12074)
共检索到1440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铮
世界粮农组织(FAO)对于"粮食安全"的衡量标准有三:一是国家粮食的自给率必须达到95%以上;二是年人均粮食达到400公斤以上;三是粮食储备应该达到本年度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徐振伟
世界粮食危机预示着高粮价时代的到来,各国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粮食安全。全球人口膨胀和消费需求不断增加打破了供需之间的平衡,而美国推行的生物燃料政策和美元霸权进一步加剧了这种不平衡。因此,美国要为世界粮食危机的加剧负主要责任,但美国同时也是世界粮食危机的最大受益者,国际粮价的高涨体现了美国粮食武器的威力。面对形势严重的世界粮食危机,中国应该保证自给自足,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力保粮食主权,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粮食危机 美国 中国 生物燃料 粮食寡头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刘艳
粮食安全是重要的民生问题,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的粮食安全不仅关系到国内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而且还是国家战略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粮食安全形势严峻的背景下,有必要对中国粮食安全的现状和问题进行梳理,并分析其他国家的粮食安全保障制度,从而巩固中国粮食安全,力保粮食主权,维护社会稳定。
关键词:
粮食危机 粮食安全 保障制度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雅鹏
我国粮食产量在2007年再次超过5000亿kg,供求矛盾有所缓解。但粮食安全的潜在性危机依然存在。本文分析了我国粮食安全的潜在性危机及其形成的原因:劳动力、耕地、水等粮食生产要素及资源供给的不可持续性;科技创新与推广滞后,对科技成果和科技人员业绩评价偏误,以致粮食生产发展得不到有效的科技支持;政府粮食补贴政策的局限性和效应的有限性,导致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不高;粮食需求扩张的刚性和用途多元化,引致的对进口的依赖性,及其可能产生的"经济租"和出口国的寻租行为,使供给具有了风险性和经济上的不利性。
关键词:
粮食安全 潜在性危机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贾大林
本文在论述了中国农业用水危机的现状和分析中国未来粮食供给的变动趋势及粮食增长对水的需求后。提出了21世纪中国粮食安全和水问题的对策:全面节水,充分利用降水,加强科研和管理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玲 潘朝相
粮食是事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大事。最近一轮的粮食危机对国家安全和国际关系造成了重要的影响,本文从多方面分析了此次全球粮食危机的深层次原因以及对我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保证粮食安全和粮油价格稳定所应采取的策略。
关键词:
粮食危机 粮食安全 价格稳定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郭亮
世界现在仍有约1/8的人口处于贫困和饥饿之中,非洲和南亚地区粮食安全形势尤为严峻,要实现2001年世界粮食首脑会议提出的到2015年世界饥饿人群比例减半的千年发展目标任重道远。与营养不足并存的另一严重问题,是营养失调,其所造成的巨大经济、社会代价令收入水平各异的国家难以承受。因此,国际社会和各国在近期内必须将解决营养不足与营养失调视为最大的优先事项。未来10年,国际粮食贸易预计将不断增加,其中大部分出口增长来自于发展中国家;粮食种植面积和生产率增速将更加缓慢,农产品产量增长在中期有可能减速;在价格预计维持在相对高位时,供给增长应该跟上需求增长速度。在这种背景下,提高生产率、减少食物浪费,以及可...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毛学峰 刘靖 朱信凯
本文重点从粮食结构、粮食流通与贸易环节等方面评估国内粮食安全状况。研究发现,当前所谓"十一连增"准确的说是传统意义上的粮食总量实现了"十一连增",而且是相对于粮食产量一个历史低点(2003年)粮食产量水平,主要来源于玉米产量提高,口粮增加有限,而且中国粮食进口状况发生了实质性变化,从之前调剂余缺向大规模进口转变;从粮食产品结构来看,口粮,尤其稻米,面临更大贸易风险;未来粮食不安全更多表现为粮食流通与贸易问题。因此,政府在重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同时应当更加关注粮食流通与贸易能力建设。
关键词:
粮食安全 流通 贸易 粮食结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文龙
从沿海蔓延到内地的日益严峻的民工荒与国内日趋严重的粮食安全危机预示着中国经济的刘易斯拐点已经到来。它对中国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如果不能充分利用刘易斯拐点提供的历史机遇,积极促进中国农业生产模式由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向现代的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变,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就可能进一步恶化,城乡差距将进一步扩大,现代化努力也将可能功亏一篑;如果能够抓住刘易斯拐点提供的历史机遇,克服各种转型挑战,积极地创造条件顺利地实现中国农业生产模式的转型,就能逐步缓解中国的粮食安全危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早日实现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徐振伟
面对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的多重压力,中国应适时调整农业发展战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粮食安全的可持续性取决于生态安全,而粮食安全又是食品安全的基础,只有实现数量的安全,才能保证质量的安全。可以说粮食安全、生态安全、食品安全这三者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因果关系。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粮食安全的概念应该被重新定义,它不仅包含数量的安全,还应该包括生态安全、食品安全、粮食主权安全等一系列新的内涵。
关键词:
粮食安全 食品安全 生态安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傅龙波 钟甫宁 徐志刚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孙玉娟 孙浩然
我国粮食进口规模逐渐扩大,进口市场越来越集中,严重影响我国粮食安全。通过分析发现,形成我国粮食进口现状的原因包括:我国粮食产需存在一定缺口,粮食生产人工成本及土地成本比重大,进口粮食价格低于本土粮食价格,《农业协定》所规定的权利与义务不平衡,我国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存在一定的不科学性。依据结论提出要增强粮食自给能力与防范风险能力,衔接"一带一路"建设,充分发挥WTO的作用,坚持粮食价格支持制度,从而更好地维护我国粮食安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