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19)
2023(8352)
2022(7573)
2021(7260)
2020(6049)
2019(14220)
2018(14308)
2017(27900)
2016(15199)
2015(17145)
2014(17142)
2013(16995)
2012(15367)
2011(13735)
2010(13470)
2009(12078)
2008(11486)
2007(9715)
2006(8287)
2005(6970)
作者
(43241)
(35650)
(35390)
(33609)
(22734)
(17121)
(16071)
(14232)
(13590)
(12595)
(12359)
(11802)
(11140)
(11110)
(10977)
(10815)
(10683)
(10642)
(10096)
(9981)
(8882)
(8581)
(8489)
(8052)
(7944)
(7921)
(7886)
(7774)
(7115)
(7096)
学科
(57935)
经济(57871)
管理(43412)
(40960)
(34786)
企业(34786)
方法(29413)
数学(25445)
数学方法(25164)
(14819)
中国(13922)
(13742)
(13535)
业经(12900)
地方(12012)
理论(10389)
(10206)
农业(9972)
(9964)
贸易(9959)
(9651)
技术(9622)
环境(9506)
(9187)
财务(9130)
财务管理(9116)
(8946)
企业财务(8637)
教育(8588)
(8378)
机构
大学(211686)
学院(209627)
管理(88948)
(78437)
理学(78234)
理学院(77402)
经济(76613)
管理学(76108)
管理学院(75745)
研究(66662)
中国(47346)
(45060)
科学(43521)
(34039)
业大(32900)
(32837)
(32021)
研究所(30379)
中心(29943)
北京(28366)
财经(28314)
(28262)
(27916)
师范(27684)
(25809)
农业(25165)
(24535)
(23732)
师范大学(22544)
商学(22403)
基金
项目(152097)
科学(119117)
研究(111488)
基金(109912)
(95267)
国家(94472)
科学基金(81575)
社会(68025)
社会科(64365)
社会科学(64347)
基金项目(59779)
(59546)
自然(54548)
自然科(53235)
自然科学(53224)
自然科学基金(52245)
教育(50722)
(50097)
编号(46314)
资助(45111)
成果(36837)
重点(33294)
(33078)
(31671)
(31670)
课题(31011)
创新(29402)
科研(29214)
项目编号(28892)
大学(28386)
期刊
(81421)
经济(81421)
研究(59325)
中国(34157)
学报(33678)
科学(31188)
管理(31011)
(28505)
大学(25168)
(23831)
教育(23720)
学学(23583)
农业(20612)
技术(17988)
(13878)
金融(13878)
业经(13832)
图书(13010)
财经(12632)
经济研究(12427)
理论(11616)
科技(11208)
实践(11018)
(11018)
问题(10582)
(10513)
情报(10266)
技术经济(10039)
(10032)
现代(9663)
共检索到2870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思政  黄桔  宋吉皂  宣立锋  王方晓  
本文阐述了世界笠扁蜡蝉属分类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并从笠扁蜡蝉属的多型现象入手讨论了这个类群特异的形态特征.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思政  黄桔  宣立锋  宋吉皂  王方晓  
本文根据大量标本和资料,对世界笠扁蜡蝉属所有种类的同物异名,老种分离及新种确立作了详尽评述,并提供了一个包括外生殖器特征在内的种类检索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林江  张雅林  王应伦  
【目的】研究蜡蝉雄性生殖系统的整体结构,以发现更多的分类特征,为其所属类群乃至蜡蝉总科的分类及系统发育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在Leica MZ125解剖镜下,对缘蛾蜡蝉(Salurnis marginella(Guérin-Menev-ille))、八点广翅蜡蝉(Ricania speculum(Walker))及斑衣蜡蝉(Lycorma delicatula(White))3种蜡蝉的雄性生殖系统进行解剖观察,应用QImaging Retica 2000R CCD数码相机进行照相,并对3种蜡蝉的雄性内生殖器官进行比较研究。【结果】3种蜡蝉的雄性生殖系统的形态结构基本一致,射精管端部膨大,生殖附...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方晓  王思政  
本文记述了产于我国海南岛尖峰岭自然保护区的瓢蜡蝉科一新种——海南尼瓢蜡蝉(Nilalohitahainanan.sp)。附有全体图及雄外生殖器特征图。模式标本保存在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石家庄果树研究所。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思政  宋吉皂  王方晓  
在从事中国蜡蝉总科区系研究中,发现中国蜡蝉科一新种,即海南梵蜡蝉──AphaenahainanensisWang新种;该种隶属于蜡蝉总科(Fulgoroidea),蜡蝉科(Fulgoridae),梵蜡蝉属(Aphaena),附有特征图。蜡蝉总科的成若虫大都是林木、果树及农作物的重要害虫,故对其研究有重要的经济价值。该种模式标本保存在石家庄果树研究所昆虫标本室。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正学  龙见坤  陈祥盛  
为了解我国颖蜡蝉科29属123种昆虫的区系分布情况,探讨其起源和演化原因,依据中国颖蜡蝉科地理分布数据,研究其区系组成特点,并运用SPSS 20.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颖蜡蝉科昆虫属级、种级阶元在世界动物地理区划中以东洋区所占比例最高(属级占96.55%,种级占91.86%),在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中以华南区和华中区分布为主(属级分别占89.65%和68.96%,种级分别占54.47%和49.59%).此外,聚类分析显示华南区和华中区物种相似性最高,区间联系最为密切,推测这两个区为我国现生颖蜡蝉科昆虫分化中心和汇集中心.中国颖蜡蝉科区系起源和演化的基础主要归因于地质构造,而我国现生颖蜡蝉科目前的分布格局则主要受植被分布、复杂的地理环境和诸如第四纪冰期活动等气候因素的影响.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丁永顺  常志敏  杨琳  陈祥盛  
[目的]介绍发生在贵州省龙里县乌桕上的一种新害虫——中华卡扁蜡蝉的形态及分子鉴定的方法。[方法]对中华卡扁蜡蝉卵、若虫(5龄)及成虫3个虫态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记;同时通过PCR扩增,获取了中华卡扁蜡蝉的线粒体COI基因序列。利用MEGA 6. 0软件对其序列组成及遗传距离进行分析,以竹鳎扁蜡蝉、红线鳎扁蜡蝉、勐仑鳎扁蜡蝉为外群,采用邻接法(NJ)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系统发育树显示中华卡扁蜡蝉10个样品的COI基因序列能较好地聚为一枝;中华卡扁蜡蝉的种内遗传距离为0. 000 0. 065,4种扁蜡蝉科昆虫种间遗传距离为0. 142 0. 202,种内遗传距离与种间遗传距离不存在重叠现象。[结论] COI基因序列可作为DNA条形码片段,实现中华卡扁蜡蝉快速、准确的物种鉴定。初步调查了中华卡扁蜡蝉的发生规律及危害状况。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肖子豪  王文倩  秦道正  
【目的】探究蜡蝉科及其各亚科的分布格局与起源。【方法】根据世界动物地理分区,以搜集到的标本和权威文献记录为依据,建立蜡蝉科物种及地理分布数据库,采用Arc-GIS软件的地理信息处理功能对地理分布数据库进行运算,得到蜡蝉科物种地理分布图,用区系相似系数分析区域间物种的相似性。【结果】(1)蜡蝉科在新热带区分布的种类最多,达290种,其次是东洋区、非洲区和澳洲区,在新北区和古北区较少;(2)新热带区分布的属和特有属最多,非洲区次之,东洋区的特有属比例小于前2个大区,澳洲区分布属较少,但特有属比例很高,古北区分布的特有属明显较少,新北区无特有属分布;(3)新北区和新热带区蜡蝉科物种的相似系数为4.38,古北区与东洋区的相似系数为2.29,其他各区之间的相似系数都较低。蜡蝉科中Lyncidinae、Phenacinae、Poiocerinae和Strongylodematinae 4个亚科均起源于新世界;Aphaeninae、Xosopharinae和Zanninae 3个亚科起源于旧世界;Amyclinae、Dichopterinae、Enchophorinae和Fulgorinae 4个亚科可能分别起源于新世界和旧世界。【结论】各大区间蜡蝉科种类相似性系数高低与该科的地质演化历史密切相关。蜡蝉科可能起源于新世界和旧世界,起源时间可能在白垩纪早期,距今约135 Ma。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赵嘉平  梁军  吕全  张星耀  
本文系统论述了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Ces.&De Not.)及其无性型的系统分类现状。首先概述了Botry-osphaeria真菌模式种的建立及无性型分类的演化过程,主要介绍了Botryosphaeria真菌系统分类的一个重要观点:即Botryosphaeria代表了两个不同的系统发育单元的集合,其无性阶段可能分别对应于色二孢属(Diplodia)和壳梭孢属(Fusicoccum)。同时介绍了真菌多无性型(pleoanamorphy)、同等无性型(synanamorphs)概念和Fusicoccum真菌座腔壳砖隔孢属(Dichomera)同等无性型的主要特征。分析了一些重要...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怀豫  丁士军  陈传波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祥盛  李子忠  蒋书楠  
本文记述采自我国西南地区竹子上的飞虱科昆虫 2新种 :翅斑竹飞虱BambusiphagamaculataChenetLisp .nov .和江津短头飞虱EpeurysajiangjinensisChenetChiangsp .nov .,与近似种进行区别 ,附主要特征图。该 2新种以刺吸汁液和产卵等方式危害竹子 ,危害较为严重。模式标本保存在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田润刚  张雅林  袁锋  魏永平  
 研究了蟪蛄(为重新研究)(Platypleurakaempferi(Fabricius)),蚱蝉(Cryptotympanaatrata(Fabricius))和东北山蝉(LeptopsaltaadmirabilisKato)3种蝉的染色体。结果表明,3种蝉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18+XO。蝉科的减数分裂过程类似于角蝉科、沫蝉科和叶蝉科,与蜡蝉科显著不同的是其减数分裂前期无弥散期。蝉科已知核型的种类较少,其核型特征较为保守。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王义平  吴鸿  徐华潮  
对菌蚊科研究现状进行了详细概括 ,其中包括其生物学、分类与鉴定、地理分布、分类的系统地位和系统发育等 ,同时还提出存在的问题与展望。依据最新的资料 ,菌蚊科应由5个亚科构成 ,即真菌蚊亚科、粘菌蚊亚科、邻菌蚊亚科、滑菌蚊亚科和菌蚊亚科 ,其中菌蚊亚科包括 2个族 ,即伊菌蚊族和菌蚊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思政  黄桔  李慧  宣立锋  宋吉皂  
中国柑桔新害虫——柿广翅蜡蝉研究初报*ANewSpeciesofInsectPestonOrangeTree-RicaniaSublimataJacobi广翅蜡蝉类大多为经济果木的害虫,自90年代以来在湖南等省大规模为害柑桔园的广翅蜡蝉种类,经我们鉴...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耿玉清  孙向阳  
根据1995年《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修订方案),卧佛寺地区土壤的诊断层为淡薄表层、雏形层,诊断特征为温性土壤温度状况、半干润土壤水分状况、落叶有机土壤物质、铁质特性、盐基呈饱和状态.该土壤应属雏形土纲、干润雏形土亚纲、铁质干润雏形土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