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51)
- 2023(15795)
- 2022(13471)
- 2021(12404)
- 2020(10489)
- 2019(24184)
- 2018(23938)
- 2017(46160)
- 2016(24812)
- 2015(27868)
- 2014(28015)
- 2013(27757)
- 2012(26012)
- 2011(23492)
- 2010(23363)
- 2009(21453)
- 2008(21271)
- 2007(18847)
- 2006(16252)
- 2005(14759)
- 学科
- 济(108235)
- 经济(108057)
- 管理(67791)
- 业(66859)
- 企(52368)
- 企业(52368)
- 方法(46069)
- 数学(40538)
- 数学方法(40021)
- 农(31284)
- 中国(29908)
- 财(25824)
- 地方(25751)
- 学(23738)
- 业经(23099)
- 农业(20792)
- 贸(19388)
- 贸易(19377)
- 制(19028)
- 易(18750)
- 银(17109)
- 银行(17073)
- 融(16876)
- 金融(16873)
- 行(16391)
- 务(15954)
- 技术(15892)
- 环境(15872)
- 财务(15870)
- 财务管理(15827)
- 机构
- 学院(355089)
- 大学(353702)
- 济(145377)
- 经济(142329)
- 管理(134822)
- 研究(123629)
- 理学(115772)
- 理学院(114403)
- 管理学(112259)
- 管理学院(111609)
- 中国(93459)
- 科学(77459)
- 京(75632)
- 农(66370)
- 财(66101)
- 所(63434)
- 中心(57899)
- 研究所(57669)
- 业大(55679)
- 江(54179)
- 财经(52503)
- 农业(52287)
- 经(47756)
- 范(47658)
- 北京(47179)
- 师范(47099)
- 院(44633)
- 经济学(44411)
- 州(43151)
- 经济学院(40083)
- 基金
- 项目(238940)
- 科学(187598)
- 基金(172717)
- 研究(172129)
- 家(151993)
- 国家(150697)
- 科学基金(128374)
- 社会(108881)
- 社会科(103153)
- 社会科学(103127)
- 省(94443)
- 基金项目(91340)
- 自然(83789)
- 自然科(81817)
- 自然科学(81785)
- 自然科学基金(80313)
- 划(79861)
- 教育(79188)
- 资助(70759)
- 编号(69443)
- 成果(56178)
- 发(55210)
- 重点(54578)
- 部(52867)
- 创(49583)
- 课题(48346)
- 科研(46547)
- 创新(46445)
- 国家社会(45126)
- 教育部(44714)
- 期刊
- 济(160787)
- 经济(160787)
- 研究(100687)
- 中国(73472)
- 农(61332)
- 学报(58093)
- 科学(53614)
- 财(51567)
- 管理(48668)
- 大学(43803)
- 农业(42225)
- 学学(41411)
- 教育(37705)
- 融(32855)
- 金融(32855)
- 技术(31652)
- 业经(28235)
- 财经(25671)
- 经济研究(25638)
- 业(22507)
- 经(22074)
- 问题(21659)
- 版(17567)
- 技术经济(17300)
- 统计(16747)
- 贸(16546)
- 资源(16543)
- 商业(16282)
- 科技(16276)
- 世界(16218)
共检索到5290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向丽
生物燃料发展往往对粮食安全存在着负面效应,生物燃料发展和粮食安全保障矛盾的根源在于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统筹生物燃料发展和粮食安全要求现有的土地资源生产出足够多的农产品。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当前世界土地资源在兼容生物燃料发展与粮食安全保障上的生产潜力,探讨生物燃料发展与粮食安全保障兼容的可行性,分析表明:当前世界仍存在着一定比例闲置且适合种植的土地,可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增加土地的种植面积实现农作物粗放型扩张;世界土地资源在集约型农作物扩张上仍存在较大的潜力空间,通过技术进步、灌溉和增加投入可以大幅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农作物产量。因此,从农业生态角度上看,生物燃料发展与粮食安全保障是可以统筹兼...
关键词:
粮食安全 能源安全 土地潜力 统筹 路径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吴方卫 沈亚芳 张锦华 许庆
生物质能源由于其清洁、无污染和可再生而受到青睐,开发利用生物质能源已成为世界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以燃料乙醇为代表的生物质能源的发展引起了关于粮食安全的巨大争议。本文研究表明,从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农业生产和燃料乙醇产业发展趋势看,以玉米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受到土地要素的约束,从而对我国的粮食安全具有一定的影响,且其对车用汽油需求的替代潜力并不大,应从挖掘内部潜力与寻找替代来源等途径解决燃料乙醇发展问题。
关键词:
生物燃料乙醇 粮食安全 土地约束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付青叶 毕玉平
中国生物燃料乙醇发展一直因粮食安全而存在巨大争议。文章基于生物燃料与粮食安全关系的理论分析,运用中国粮食安全的评价结果和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分析生物燃料乙醇的发展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近期中国生物燃料乙醇发展对粮食安全有积极的影响,有利于粮食安全保障水平的提高,但从远期的耕地压力来看依然存在粮食安全的风险。
关键词:
生物燃料乙醇 粮食安全 灰色关联分析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何蒲明 黎东升
由于石化能源的短缺和价格上涨,各国将生物能源作为发展替代能源的重要战略,但其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与人争粮、与粮争地的现象,危机粮食安全。因此生物能源产业的发展需要从以粮食为主要原料向以非粮食为主要原料进行转型,而利用边际性土地发展生物能源有很多优势,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我国"边际性土地"资源丰富,能源作物品种多,发展生物能源前景广阔,但仍然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边际性土地 生物能源 粮食安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晓俐
生产生物能源最初是为了消化过剩的粮食,随着能源的紧缺,农产品开发生物能源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其中粮食就是生物能源最好的原料之一,但是在开发生物能源的同时抬高了粮价,影响了粮食安全。因此,在开发生物能源,解决能源安全的同时,如何处理好粮食供给,保障粮食安全,成为重要问题。
关键词:
保障 粮食安全 发展生物能源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杨静 陈亮 冯卓
确保粮食安全始终是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然而,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以新自由主义农业政策为利器,不断推动本国农业垄断资本国际化,凭借技术优势、规则优势与资本优势破坏发展中国家的粮食生产体系,引发发展中国家粮食生产的困局,逐步渗透和控制发展中国家的粮食生产与贸易,力图蚕食发展中国家的粮食主权,达到控制全球粮食产业的目的。而近些年来,国际农业垄断资本更是利用粮食的金融化、能源化趋向为发展中国家粮食危机的爆发埋下伏笔。因此,为避免重蹈其他发展中国家的覆辙,积极应对国际农业垄断资本带来的风险和挑战,中国应在经济新常态下实施粮食安全新战略,以科技创新推进农业现代化与粮食生产结构调整为基础,以合理运用WTO规则和政策规制国际农业垄断资本为抓手,以金融制度支持农业、促进农村发展为依托,尽快实现中国粮食生产的现代化,切实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和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粮食安全 国际农业垄断资本 新自由主义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杨静 陈亮 冯卓
确保粮食安全始终是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然而,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以新自由主义农业政策为利器,不断推动本国农业垄断资本国际化,凭借技术优势、规则优势与资本优势破坏发展中国家的粮食生产体系,引发发展中国家粮食生产的困局,逐步渗透和控制发展中国家的粮食生产与贸易,力图蚕食发展中国家的粮食主权,达到控制全球粮食产业的目的。而近些年来,国际农业垄断资本更是利用粮食的金融化、能源化趋向为发展中国家粮食危机的爆发埋下伏笔。因此,为避免重蹈其他发展中国家的覆辙,积极应对国际农业垄断资本
关键词:
粮食安全 国际农业垄断资本 新自由主义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雅鹏 邓玲
在能源与环境危机的背景下,生物质液态燃料开发利用应运而生。同时,丰富的生物质液态燃料资源和生物质液态燃料利用的良好经济、环境效益,也吸引和推动了生物质液态燃料的发展。但是,它的发展对粮食安全具有积极和消极影响的两面性,必须因势利导,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其合理、有序、协调发展,以实现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环境安全的多赢。
关键词:
生物质液态燃料 粮食安全 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鸣 宋嘉豪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必须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全面深化改革。基于新发展理念视角,本文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阐释了高质量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可行性,深入剖析了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现实基础,进一步提出了高质量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实现路径和优化对策。新中国成立以来,粮食安全领域在生产、加工、流动等环节取得了突出成就,但仍然面临产能提升后劲不足、区域差距日渐显现、产品收益普遍偏低等现实挑战,与高质量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仍有差距。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在粮食安全领域仍有可探索的新空间与新动能。进一步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还需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高质量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深化粮食购销和储备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因此,在具体对策上需要筑牢粮食安全人才支撑,健全粮食生产收益保障机制;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健全耕地“三位一体”保护制度;完善涉粮领域多元投入机制,健全粮食安全支持保护体系;因地制宜发展粮食领域新质生产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等。
关键词:
新发展理念 高质量 粮食安全 保障能力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鸣 宋嘉豪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必须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全面深化改革。基于新发展理念视角,本文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阐释了高质量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可行性,深入剖析了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现实基础,进一步提出了高质量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实现路径和优化对策。新中国成立以来,粮食安全领域在生产、加工、流动等环节取得了突出成就,但仍然面临产能提升后劲不足、区域差距日渐显现、产品收益普遍偏低等现实挑战,与高质量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仍有差距。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在粮食安全领域仍有可探索的新空间与新动能。进一步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还需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高质量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深化粮食购销和储备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因此,在具体对策上需要筑牢粮食安全人才支撑,健全粮食生产收益保障机制;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健全耕地“三位一体”保护制度;完善涉粮领域多元投入机制,健全粮食安全支持保护体系;因地制宜发展粮食领域新质生产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等。
关键词:
新发展理念 高质量 粮食安全 保障能力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张志新 王迪 唐海云
随着居民消费结构转型升级,粮食安全要求已从数量安全转变为结构安全。文章基于2002-2019年中国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分品种投入法与总量核减法相结合测算各省份不同用途粮食消费量。研究发现,饲料粮与工业用粮消费量增长显著,粮食消费结构呈现出“以口粮为主”向“以饲料粮为主”转变的特征;且除去西藏、甘肃等8个省份,东中部地区21省均实现了粮食消费结构转型升级。借鉴粮食安全贡献系数,从总量与不同用途角度分析各省份粮食安全保障程度发现,中国口粮安全得到保障,但间接用粮保障程度为负,饲料粮与工业用粮面临较大缺口,导致中国粮食安全保障程度整体为负。分地区来看,黑龙江、内蒙古等北方省份主产区对粮食安全与间接用粮安全的保障作用突出;而南方地区因为饲料粮需求旺盛导致其间接用粮保障程度为负,但口粮安全保障程度位居前列。因此,要坚持“以我为主”,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因应粮食消费结构变动合理调整粮食进口策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包节
粮食安全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政府应当采取必要战略措施来增加粮食供给能力,以有效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研究阐述了我国粮食安全的内涵及意义,从政府执政绩效考核问题、政府土地政策问题集政府财政税收问题等角度深入剖析人口发展视域下政府治理粮食安全政策体系的若干问题;给出建构与粮食安全挂钩的政府绩效考核模式,完善以粮食安全为导向的政府土地政策及创新以粮食安全为导向的政府财政政策等有效治理策略。
关键词:
粮食安全 政府监管措施 土地财政
[期刊] 改革
[作者]
蒋和平 蒋辉 詹琳
我国农业保险在国家有关政策扶持下得到了较快发展,但仍然面临五大问题:当前农业保险创新有效激励不足;农业保险产品设计不合理;缺乏大型灾害风险分散和防范机制;农业保险理赔程序复杂;农业保险专业人才匮乏。“十四五”时期要确定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新思路,通过准确把握农业保险定位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选择好的重点项目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通过创新农业保险模式来打造发展新机制,通过构建新的保险产品体系来满足各类主体需求,通过与绿色生产相结合来发展生态高值粮食产业。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沙振江
在 2 1世纪 ,电子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等新形态图书馆和传统图书馆各自的优势 ,将得到集合 ,图书馆的承载功能、信息资源采集、检索手段和运行机制等 ,都将呈现出兼容性。与之相适应的是对兼容性图书馆人才的迫切需求
关键词:
21世纪 图书馆 发展形态 兼容性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朱振中 吕廷杰
兼容性是网络产业和网络经济的重要特征,在网络产业发展和改革的关键时期研究兼容性的相关经济问题很有意义。本文对兼容性相关概念、兼容性实现方式、企业兼容性战略和兼容性的政策意义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