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12)
- 2023(5171)
- 2022(4335)
- 2021(4203)
- 2020(3408)
- 2019(8203)
- 2018(7795)
- 2017(14492)
- 2016(7320)
- 2015(8634)
- 2014(8209)
- 2013(8364)
- 2012(7980)
- 2011(7570)
- 2010(7294)
- 2009(6828)
- 2008(6720)
- 2007(5528)
- 2006(4959)
- 2005(4684)
- 学科
- 济(38377)
- 经济(38347)
- 贸(23096)
- 贸易(23086)
- 易(22584)
- 方法(18029)
- 数学(16363)
- 数学方法(16320)
- 管理(15230)
- 业(14194)
- 中国(13614)
- 出(13429)
- 口(10343)
- 出口(10336)
- 出口贸易(10336)
- 企(9477)
- 企业(9477)
- 关系(8728)
- 农(8484)
- 财(7916)
- 制(5976)
- 融(5622)
- 金融(5622)
- 业经(5531)
- 银(5509)
- 银行(5506)
- 行(5452)
- 对外(5326)
- 地方(5285)
- 环境(5217)
- 机构
- 大学(112943)
- 学院(109480)
- 济(63314)
- 经济(62717)
- 研究(46252)
- 管理(37813)
- 中国(36108)
- 理学(32469)
- 理学院(32081)
- 管理学(31811)
- 管理学院(31619)
- 财(25287)
- 京(24261)
- 科学(23521)
- 所(23004)
- 经济学(22653)
- 研究所(20967)
- 财经(20711)
- 经济学院(20676)
- 经(19307)
- 中心(18941)
- 农(16830)
- 贸(16450)
- 院(16417)
- 北京(16082)
- 财经大学(15640)
- 科学院(15014)
- 农业(13547)
- 江(13497)
- 业大(13157)
- 基金
- 项目(71682)
- 科学(57174)
- 基金(56169)
- 研究(52729)
- 家(49715)
- 国家(49436)
- 科学基金(41005)
- 社会(37476)
- 社会科(35901)
- 社会科学(35895)
- 基金项目(28196)
- 资助(23985)
- 自然(23920)
- 自然科(23406)
- 自然科学(23400)
- 自然科学基金(23041)
- 教育(22967)
- 省(22607)
- 划(20683)
- 中国(19607)
- 部(18546)
- 编号(18300)
- 国家社会(17888)
- 重点(16625)
- 发(16333)
- 教育部(16249)
- 成果(15056)
- 人文(14841)
- 社科(14798)
- 创(14781)
共检索到1729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秦臻
在全球谷物贸易中,玉米贸易量仅次于小麦,居第二位。近年来中国玉米出口持续上升,至2002年中国玉米出口量跃居世界第二。世界玉米贸易和中国玉米出口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之一。本文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和美国农业部的最新统计资料,对世界玉米贸易水平和格局做出了详细评述。分析了当代世界玉米贸易发展的新趋势。阐述了中国玉米出口竞争力状况,一方面从竞争优势入手详细评述中国玉米出口竞争力,另一方面从比较成本入手指出了中国当前玉米出口存在的潜在问题及对策。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郭修平 刘帅
2010年以来,中国玉米进出口波动曲线呈W型变化,波动振幅近300万吨。玉米贸易逆差与国产玉米供大于求及产业结构优势相矛盾。本文基于恒定市场份额模型,分析了近十年中国玉米进出口的贸易规模效应、贸易结构效应和贸易引力效应。研究表明:世界玉米贸易规模增长促进了中国玉米贸易量增加,贸易结构效应对中国玉米进口波动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贸易引力效应是现阶段影响中国玉米贸易最大的因素。其中,在贸易结构方面存在玉米进口来源国(地区)过于集中的问题,而贸易引力方面也存在中国玉米贸易竞争力不足和受贸易摩擦影响的问题。中国应在共建"一带一路"背景下,进一步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打造"适度"玉米进口、保障粮食安全的良好贸易格局。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闫丽珍 石敏俊 闵庆文 成升魁
玉米是中国大陆地区"北粮南运"的主要农产品品种,玉米区际贸易量约占玉米总产量的1/3。玉米区际贸易通过隐含在其中的"虚拟资源"流动对区域水土资源平衡产生的重要影响。玉米虚拟水和虚拟耕地资源流动量分别达到(387~500)×108m3和(929~1125)×104hm2,两者占到玉米流出区和流入区水、土资源总量的2.6%~10%左右,说明玉米虚拟资源流动已经成为我国区域水土资源配置的重要形式。虚拟资源流动缓解了南方地区的耕地短缺,提高了全国的水土资源生产效率,却因虚拟水资源的逆向配置拉大了水土不平衡的差距。其原因主要有:①北方玉米生产的比较优势提高了平均生产效率,这种高效率通过玉米这一载体的流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赵明正 朱思柱
本研究利用FAO的GAEZ数据库资料测算了世界潜在耕地数量及分布,探讨玉米主要出口国潜在耕地开发限制因素,确定了具有较大玉米出口潜力的国家,在各国土地开发法律政策限制、土地复种等条件下测算了玉米潜在出口国玉米生产的外延式潜力和内涵式潜力,并根据FAO的研究对未来增产模式进行了预测,计算了综合潜力。研究发现世界主要的潜在玉米出口国为阿根廷、巴西、美国、乌克兰等17个国家,其中9个国家属于"一带一路"战略国家。这些国家拥有的潜在耕地可用于玉米生产的面积有1.78亿hm2,这些土地的外延式玉米生产潜力为8.44亿t。如果根据FAO预测认为非洲和南美洲依靠外延式增长而世界其他地区依靠内涵式增长,玉米潜...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玉米生产潜力 “一带一路”战略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陈叶盛 潘华斌
本文在回顾加入WTO 10年来中国玉米基本供求状况的基础上,首先对中国玉米进出口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并指出需求的不断增长可能导致玉米净进口成为常态;其次对玉米进口常态化对相关产业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最后给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玉米 生产 消费 进出口 进口常态化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艳涛 秦富
本文先从定性的角度,分析中国玉米进口量与国际市场价格存在同向变化的现象,然后运用市场协整理论与误差修正模型,分别对中国玉米市场与国际市场的相关性、中国玉米进口量与国际市场价格的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中国玉米期货市场与国际玉米期货市场之间不具备短期协整关系,只具备单向引导关系,国际玉米期货市场引导我国玉米期货市场,反之不成立。第二,误差修正模型结果显示,国际玉米价格对国内玉米进口量的影响程度大于国内玉米进口量对国际玉米价格的影响程度,二者之间存在非对称性。最后,为提高中国玉米在国际市场上的话语权,提出促进中国玉米期货市场发展、提高玉米产业集中度以及实施进口多元化战略等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中国玉米进口量 国际玉米价格 相关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恩和 苏日古嘎
利用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和显示性对称比较优势指数等各种指标的先行研究中都显示中国玉米的出口竞争力在下降。因此,确定中国玉米出口竞争力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解决当今中国玉米出口困境的关键。本文通过运用贸易引力模型分析了中国玉米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并对解决中国玉米出口竞争力下降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
玉米贸易 国际竞争力 引力模型 面板数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伟锋 刘新娇 李秋枫 卢小雨 郑耘 余道坚
近几年,国际玉米市场交易持续走强,各国之间的玉米贸易频繁。中国玉米的消费不断增长,已经出现供不应求现象,为满足中国玉米的消费需求,玉米进口量将会不断增长。本文分析了2008—2012年世界玉米生产以及贸易等情况,阐述了进口玉米贸易带来的一些潜在问题,为中国进出口玉米贸易提供参考。
关键词:
玉米 生产 贸易 品质 转基因 有害生物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贾伟 杨艳涛 秦富
本文利用1991—2010年世界主要国家玉米贸易数据,分析主要玉米国家的贸易特征。总体来看,世界玉米贸易主要集中在少数国家,贸易总额在不断增长。从具体国家来看,美国、巴西、阿根廷是主要的玉米产品出口国,日本、韩国是主要的玉米进口国;主要玉米贸易国家的贸易伙伴数目在不断增加,然而其主要玉米贸易伙伴比较固定。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玉米贸易 主要贸易国家 贸易特征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贾伟 秦富
文章通过对1991~2010年世界主要国家玉米贸易数据进行比较,利用CMS(恒定市场份额)模型对影响世界玉米贸易的主要国家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世界主要玉米市场的贸易伙伴数在逐渐增加,主要贸易伙伴较为稳定,玉米贸易结构较为稳定;世界玉米增长的主要因素在于对于世界玉米进口需求的持续增长,市场效应并没有对世界主要国家的玉米贸易产生一致性影响,竞争力效应对于世界主要玉米贸易国家而言,正在逐步由负到正转变;2006年以后,需求效应、结构效应、竞争力效应对于世界主要玉米国家贸易的影响基本为正。对世界主要玉米国家贸易的分析,将为中国玉米发展提供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
玉米 贸易伙伴 CMS模型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龙江 Michael R.Reed
推动玉米持续增产的核心是主攻单产,而影响单产的诸多因素中,种子质量的提升至关重要。采用玉米主产区20个省(市)2002—2012年的分省数据,实证评估了种子质量改进对中国玉米单位产出的影响。采用两种种子质量评估指标的估计结果均表明,种子质量水平的提升显著地促进玉米单位产出的增加,但是品种质量改善的促进作用近年有所弱化。因此,应大力支持优良新品种选育,健全生产质量标准体系,提高种子品种和生产质量,并通过健全社会化技术服务体系,加快农户品种选用的更新换代。
关键词:
玉米单产 种子质量 品种选育 粮食供求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贾利军 杨静 马雪剑
当前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全球范围内的粮食生产及流通势必会受此影响。中国作为粮食净进口的发展中国家,粮食贸易已经成为中国粮食安全战略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近年来,玉米成为中国粮食进口量最多的主粮品种,进口来源国主要是美国,美国的碳排放政策和贸易战略的变化直接影响着中国的粮食贸易及安全。美国的碳排放与中国的玉米进口量呈现显著的负向相关关系,两国的GDP及人口、中国的碳排放量等与中国的玉米进口量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随着美国碳排放量的变化,中国玉米进口量也将随之发生改变,20172025年我国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碳排放 玉米贸易 粮食安全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马文才 刘芳
玉米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在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2010年以来,我国玉米贸易面临着小规模经营,竞争力薄弱;进口量突破配额上限,制约后期正常进口;单一国家进口比重大,国际风险高;存在贸易壁垒,出口难度大等多重问题。基于此,我国应该实施支持规模化经营,提升竞争力;有序适度调增配额,保证正常进口;实施多元化进口,降低国际风险;推动技术创新,提升产品品质等应对策略,保障我国的玉米产业安全。
关键词:
玉米 贸易 问题 策略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朱俊峰
中国玉米的国际贸易由于政府政策的变化,起伏较大,没有很好的连续性和稳定预期。本文主要就中国玉米贸易政策的变迁过程、影响因素及得失作一梳理和分析。并指出贸易限制措施的利弊与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