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03)
2023(10483)
2022(9356)
2021(8863)
2020(7351)
2019(17357)
2018(17181)
2017(33156)
2016(18177)
2015(20406)
2014(20273)
2013(20188)
2012(18349)
2011(16533)
2010(16275)
2009(14709)
2008(14090)
2007(12013)
2006(10402)
2005(8995)
作者
(51887)
(43065)
(42701)
(40774)
(27346)
(20685)
(19362)
(17197)
(16225)
(15163)
(14692)
(14377)
(13579)
(13396)
(13185)
(13039)
(12857)
(12809)
(12246)
(12013)
(10581)
(10398)
(10295)
(9670)
(9649)
(9427)
(9425)
(9326)
(8606)
(8474)
学科
(72357)
经济(72285)
管理(50011)
(48908)
(40244)
企业(40244)
方法(35575)
数学(30912)
数学方法(30607)
(19201)
(18415)
贸易(18405)
(18028)
中国(17709)
(17279)
业经(15817)
(15429)
地方(14452)
农业(12803)
(12658)
(11811)
理论(11805)
技术(11548)
环境(11312)
(11028)
(10126)
财务(10068)
(10061)
财务管理(10049)
教育(9621)
机构
大学(253954)
学院(251478)
管理(103808)
(100800)
经济(98721)
理学(90968)
理学院(89971)
管理学(88513)
管理学院(88089)
研究(83957)
中国(60654)
(54087)
科学(53290)
(42933)
(42346)
(42045)
业大(39902)
研究所(38732)
中心(37509)
财经(35281)
(34627)
北京(33956)
农业(33518)
(32906)
师范(32614)
(32302)
(30489)
经济学(29688)
(28234)
经济学院(26995)
基金
项目(179871)
科学(140994)
研究(130929)
基金(130844)
(114388)
国家(113482)
科学基金(97260)
社会(81597)
社会科(77405)
社会科学(77383)
基金项目(70181)
(69647)
自然(64157)
自然科(62653)
自然科学(62641)
自然科学基金(61508)
教育(59181)
(58800)
资助(53975)
编号(53371)
成果(42198)
重点(39911)
(39738)
(38210)
(37519)
课题(35946)
创新(34936)
科研(34477)
教育部(33914)
大学(33486)
期刊
(104614)
经济(104614)
研究(72865)
中国(44017)
学报(41206)
(38154)
科学(37508)
管理(37022)
大学(30794)
(30426)
学学(28795)
农业(27586)
教育(27210)
技术(21665)
(17401)
金融(17401)
业经(16893)
经济研究(16739)
财经(16150)
(15143)
图书(14456)
问题(14230)
(13704)
理论(13019)
科技(12886)
技术经济(12652)
(12399)
实践(12120)
(12120)
现代(11391)
共检索到3572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赵明正  朱思柱  
本研究利用FAO的GAEZ数据库资料测算了世界潜在耕地数量及分布,探讨玉米主要出口国潜在耕地开发限制因素,确定了具有较大玉米出口潜力的国家,在各国土地开发法律政策限制、土地复种等条件下测算了玉米潜在出口国玉米生产的外延式潜力和内涵式潜力,并根据FAO的研究对未来增产模式进行了预测,计算了综合潜力。研究发现世界主要的潜在玉米出口国为阿根廷、巴西、美国、乌克兰等17个国家,其中9个国家属于"一带一路"战略国家。这些国家拥有的潜在耕地可用于玉米生产的面积有1.78亿hm2,这些土地的外延式玉米生产潜力为8.44亿t。如果根据FAO预测认为非洲和南美洲依靠外延式增长而世界其他地区依靠内涵式增长,玉米潜...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钟昌松  吕巨智  石达金  范继征  闫飞燕  卢生乔  弓雪  陈坤  刘亚利  张述宽  
【目的】分析不同生态类型玉米品种的高产潜力及生长特性,为热区玉米品种合理布局和提高玉米生产能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我国北方和广西生态区域玉米品种(分别为XY335、DH11和DK008、GD688)为材料,在广西南宁市参考北方高产玉米增密栽培措施,从各品种玉米叶面积指数(I_(LA))变化规律、干物质积累特性、产量形成和计算机模拟技术(Hybrid-Maize模型)产量潜力等角度分析两个生态类型玉米品种的产量潜力。【结果】利用多项式模拟两个生态类型玉米品种I_(LA)曲线的拟合效果较好,其I_(LA),max和I_(LA)衰减速度不一致,其中灌浆期的I_(LA)表现为广西生态类型品种(GD688和DK008)优于北方生态类型品种(XY335和DH11);密度和品种互作(D×V)对干物质积累无显著影响(P>0.05,下同),品种间干物质积累量主要在开花—成熟期阶段表现差异显著(P<0.05,下同);GD688和DK008的干物质生产能力明显优于XY335和DH11;增加种植密度对参试品种的穗长、穗粗和穗粒数负面影响显著,对提高产量效果不显著,其中产量与开花期—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和成熟期植株干物质重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广西生态类型玉米品种的产量潜力较北方生态类型高20.60%~24.20%;增加种植密度后,两个生态类型玉米品种的产量潜力增幅为14.30%~22.65%,产量潜力实现效率下降6.20%~15.90%,但北方生态类型玉米品种的产量潜力实现效率较高。【结论】在玉米生产上合理布局品种应充分考虑品种的生长特性和生态适应性。增加种植密度是提高玉米生产潜力的重要举措,广西生态区域玉米新品种的产量水平、耐密特性仍需进一步改良和提高。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桂国  杨在宾  董树亭  
【目的】评价不同玉米(Zea mays L.)+苜蓿(Medicago sativa L.)间作模式下饲料干物质、营养物质生产能力和养分瘤胃降解率等的差异,为生产应用玉米+苜蓿间作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设苜蓿、玉米行数比分别为2﹕2、3﹕2、4﹕2和5﹕2,共4个间作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以玉米、苜蓿单作为对照组。测定各处理干物质及营养物质产量、养分瘤胃降解率、可降解营养成分产量,以及苜蓿、玉米茎秆在瘤胃中降解前后解剖结构的变化和收获产物用作绵羊全日粮时瘤胃细菌总数的变化。【结果】玉米苜蓿间作系统及苜蓿单作干物质、营养物质及可利用营养物质产量均随苜蓿栽培年限的增加而显著提高(P<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居煇  李三爱  严昌荣  李康  
针对我国北方水资源匮乏日益严重的状况,利用CERES-Maize作物模型模拟分析了北方旱区玉米自然降水生产潜力及其时空分布规律。研究表明,我国北方旱区玉米的水分生产潜力大小排序依次是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半湿润区的玉米自然降水生产潜力大约为11000kg/hm 2,干旱区大约在5000kg/hm 2,但同时半湿润区潜力的年际间波动性也最显著,干旱区则相对较为稳定。我国北方旱区东部的玉米生产潜力高于西部,但南北方向潜力差异不明显。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世坤  蔡焕杰  王健  
【目的】分析石羊河流域种植玉米的光合生产潜力、光温生产潜力和气候生产潜力,探索影响石羊河流域玉米产量的主要限制因素,为当地的玉米生产提供参考。【方法】利用石羊河流域1980-2005年的气象数据,采用机制法分析该流域玉米的光合、光温和气候生产潜力,并结合ArcviewGIS软件分析其空间分布规律;利用FAO的CROPWAT模型,分析玉米生育期蒸发蒸腾量的变化规律,提出相应的灌溉建议,发掘作物生产潜力,提高流域玉米的产量。【结果】石羊河流域玉米光合、光温生产潜力分别为22 704.79~25 732.44和10 665.73~17 189.27kg/hm2,二者的空间分布规律大致为由北向南逐渐降...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周美君  李飞  邵佳琪  杨海娟  
玉米作为中国第一大粮食作物,探究其生产潜力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时空变化特征对中国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论文结合全球农业生态区模型、极点对称模态分解方法和集对分析方法,探讨了中国玉米生产潜力的周期性波动特征及长期变化趋势,进而分析了其空间格局演变过程。结果表明:1960—2010年间,中国玉米生产潜力呈增加趋势,由1960年代的9.10亿t增至2000年代的9.45亿t左右。在年际尺度上,中国玉米生产潜力主要以准3 a和准5 a的周期进行波动;在年代际尺度上,存在准10 a和准20 a的波动周期。其中,准3 a的周期波动是中国玉米生产潜力长时间变化的最主要特征,这主要是受年降水量变化的影响。从空间格局来看,中国玉米生长适宜区主要集中在加格达奇—锡林浩特—临河—西宁—天水—中甸沿线以东;1960—2000年间,玉米生产潜力界线在中国东北部和临河—西宁沿线发生了较为明显的移动。华北平原、辽河平原、四川盆地等地区的玉米单产潜力变化趋势具有较强的一致性,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关中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等地区的玉米单产潜力变化过程与上述地区恰好相反。在这2类地区,玉米单产潜力的变化均较显著,但变化方向在年代际尺度上具有交替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赖荣生  余海龙  黄菊莹  
根据宁夏中部干旱带盐池县、同心县和海原县气象站1961—2011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资料,分析该区域气候变化特征和规律,应用Miami和Thornthwaite Memorial模型探讨该区域春玉米生产潜力及其变化特征,并深入研究气候变化对春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研究区气候呈气温明显升高、降水波动减少的"暖干型"趋势变化。2)春玉米温度生产潜力呈逐年增加,降水和气候生产潜力呈波动中减少的趋势。3)研究区春玉米气候生产潜力平均值为5 037kg/(hm2·年),气候生产潜力与年平均降水量有着极其显著的线性相关,与年平均气温没有明显的线性相关,表明降水条件是制约研究区春玉米气候生产潜...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秀芬  尤飞  杨艳昭  
【目的】分析30年来黑龙江省玉米生产潜力和增产空间的变化趋势,为提高当地玉米的生产水平提供参考。【方法】以黑龙江省1980-2009年共30年的气象资料为基础,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农业生态区法(AEZ)计算了黑龙江省玉米的光温生产潜力和气候生产潜力,在此基础上计算了玉米的增产空间,并对黑龙江全省和典型县(市)域的增产空间进行了分析。【结果】1980-2009年的30年间,黑龙江省光温生产潜力呈增加趋势,而气候生产潜力则呈减少趋势;相对于光温生产潜力和气候生产潜力上限值而言,黑龙江省玉米的增产潜力空间均表现为减小趋势,但增产空间仍较大,相对于光温生产潜力而言还有66%的增产空间,相对于气...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葛亚宁  刘洛  徐新良  张学霞  袁兰兰  张晓峰  
以2010年我国耕地空间分布遥感监测数据为基础,在1960—2010年的长时间序列气象数据、土壤数据等数据基础上,采用GAEZ(Global Agro-Ecological Zones)模型综合考虑光、温、水、CO2浓度、农业气候限制、土壤、地形等多方面因素,估算了中国玉米生产潜力,进而分析了近50 a来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玉米生产潜力的时空格局特征。研究表明:12010年中国玉米生产潜力总量是8.34×108t,玉米生产潜力空间差异显著,总体呈现东高西低的趋势,东北平原区的玉米生产潜力总量最高,达到1.97×108t,青藏高原区玉米生产潜力总量最小;2近50 a来中国玉米单产潜力和生产潜力总量...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秦臻  
在全球谷物贸易中,玉米贸易量仅次于小麦,居第二位。近年来中国玉米出口持续上升,至2002年中国玉米出口量跃居世界第二。世界玉米贸易和中国玉米出口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之一。本文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和美国农业部的最新统计资料,对世界玉米贸易水平和格局做出了详细评述。分析了当代世界玉米贸易发展的新趋势。阐述了中国玉米出口竞争力状况,一方面从竞争优势入手详细评述中国玉米出口竞争力,另一方面从比较成本入手指出了中国当前玉米出口存在的潜在问题及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周曙东  赵明正  陈康  肖宵  
本研究利用FAO的GAEZ数据库资料测算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国潜在耕地数量及分布,探讨主要粮食出口国潜在耕地开发限制因素,通过分析确定具有较大粮食出口潜力的合作国,并在各国土地开发法律政策限制、土地复种等条件下测算这些国家的潜在粮食产量、生产波动性、投资政治风险,归纳不同国家的收获季节差异和粮食禁止出口风险。研究发现,阿根廷的大豆和玉米、澳大利亚的小麦、法国的玉米和小麦、巴拉圭的小麦和大豆、乌克兰的玉米和小麦、美国和南非的玉米生产波动性较高。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褚清河  王成己  潘根兴  刘振钰  任志华  
探讨土壤养分平衡因素是否影响玉米产量潜力的发挥,进而阐明不同养分供应下玉米品种生物学性状和产量潜力变异及其育种意义,为品种选育与区试中应用科学的施肥技术和手段提供依据。采用田间品种对比试验,在山西汾阳碳酸盐褐土上研究不同养分供应对15个全国区试玉米品种产量潜力变异的影响。结果表明,和常规施肥相比,调控施肥改变了玉米的生物学性状,显著增加了单穗粒重和产量;不同养分供应及平衡状况下玉米品种的产量潜力有较大差异,平衡施肥使高养分潜力型品种的产量潜力得到明显提高。土壤养分与作物施肥的养分供应状况显著影响玉米产量潜力的发挥。因此,在玉米高产育种中,应该根据土壤-养分平衡原理来筛选生态适应性品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管俊娇  肖植文  杨晓洪  张建华  张惠  王江民  刘艳芳  黄清梅  
采用均匀设计方法,研究了在云南不同生态条件下氮肥施用方式和种植密度对3个玉米新品种(云瑞8号、云瑞6号、云瑞88号)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生态条件下,玉米的产量水平和经济性状不同。高密度不影响品种特有的株高、穗位高和穗位系数,茎粗、叶宽随密度增加而显著减小。3个品种的穗长、行粒数和千粒重随着密度的增大显著减少,产量随着密度的增大而显著增高。高密度对穗部性状造成了不利影响,而高密度的增产效应补偿了密度对穗部性状的不利影响。控制施肥时间和施肥空间(时空)的施肥方式,施用较少的氮肥即可有效的增加产量。云瑞88号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较高的耐密植性,为3个品种中最具潜力的高产品种,应大力推广种植。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崇桃  李少昆  韩伯棠  
按现实产量、理想条件产量和光温理论产量估算,我国玉米主产区每亩依次有290.45、966.06和2127.79公斤增产潜力,经专家参与式研讨评估,当前限制潜力实现的主要因素是耕作栽培管理粗放,技术到位率低等种植技术问题;其次是以干旱为主的自然因素和玉米品种多乱杂。加强栽培技术研究和推进科技入户是近期政府制定相关产业政策时应考虑的重要领域。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钟新科  刘洛  宋春桥  徐新良  游松财  
在1981年-2010年中国东北地区108个农业气象站逐年气象数据基础上,本文通过运用AEZ模型模拟其春玉米光温潜力、气候潜力变化过程,分析了其春玉米气候潜力年际变化特征和变化趋势。研究中以1年为单位的模拟实验减少了玉米气候潜力变化分析的不确定性,而全区尺度的模拟从宏观角度揭示了玉米气候潜力变化空间格局。结果表明:东北地区春玉米气候潜力年际变化大,标准差为3.05t/hm2,大兴安岭南部和东北平原西部为全区高值区。气候潜力年际变化大的主要影响因子是水分条件,其次是光照和热量。近30年东北地区春玉米气候潜力明显减少且减少趋势空间差异明显,呼伦贝尔高原-大兴安岭南部-吉林西部一带减少最快。气候潜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