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44)
2023(7871)
2022(6909)
2021(6342)
2020(5630)
2019(13277)
2018(13051)
2017(24969)
2016(14002)
2015(16207)
2014(16297)
2013(16677)
2012(15859)
2011(14703)
2010(14847)
2009(13963)
2008(14234)
2007(13057)
2006(11412)
2005(10273)
作者
(46651)
(39039)
(38965)
(37162)
(24672)
(19020)
(17801)
(15520)
(14801)
(13800)
(13457)
(13261)
(12681)
(12569)
(12555)
(12277)
(12255)
(11597)
(11474)
(11438)
(9998)
(9773)
(9746)
(9064)
(8947)
(8764)
(8716)
(8695)
(8071)
(7967)
学科
(59894)
经济(59830)
管理(37639)
(35515)
方法(28930)
(28041)
企业(28041)
数学(25430)
数学方法(25180)
(17023)
(16390)
中国(14988)
(14280)
地方(11852)
(11567)
贸易(11560)
业经(11354)
(11212)
(11026)
农业(10949)
(10809)
环境(9315)
理论(8876)
(8445)
银行(8390)
(8374)
财务(8356)
财务管理(8328)
资源(8271)
(8200)
机构
大学(215939)
学院(212550)
(84026)
经济(82111)
研究(80731)
管理(76821)
理学(65623)
理学院(64733)
管理学(63379)
管理学院(62990)
中国(60656)
科学(55171)
(48289)
(47119)
(44851)
研究所(41313)
农业(37853)
(37464)
业大(37413)
中心(36558)
(33807)
北京(30759)
财经(29667)
(29119)
(28915)
师范(28710)
(26918)
(26234)
(26004)
科学院(25754)
基金
项目(142806)
科学(109652)
基金(102373)
研究(96478)
(93450)
国家(92721)
科学基金(75858)
社会(58058)
(55419)
社会科(54832)
社会科学(54810)
基金项目(54273)
自然(52521)
自然科(51094)
自然科学(51069)
自然科学基金(50160)
(48563)
教育(44073)
资助(43049)
编号(38877)
重点(33800)
成果(32010)
(31401)
(31364)
计划(29526)
科研(28515)
(28354)
课题(27322)
创新(26631)
科技(26622)
期刊
(91906)
经济(91906)
研究(59070)
学报(43687)
中国(43408)
(40872)
科学(37861)
大学(30478)
(29043)
学学(28598)
农业(27519)
管理(26276)
教育(20286)
技术(16826)
(16663)
金融(16663)
(16253)
经济研究(14649)
财经(14638)
业经(14091)
资源(13784)
问题(12674)
(12627)
图书(11956)
(11667)
业大(10885)
技术经济(10704)
(10212)
统计(10027)
科技(9985)
共检索到3190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周总瑛  
油气资源量是一个动态的量值,世界油气资源评价结果总体上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呈逐渐增多的趋势,而且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经济条件的改善,扩大了油气资源的领域,世界油气储量和产量保持了持续增长的态势。1991年-2008年期间,世界石油和天然气剩余可采储量分别增长了39.80%和39.56%,石油和天然气产量分别增长了24.27%和53.16%。随着勘探、开发、储运和加工配套技术的进步,天然气将继续得到快速发展,21世纪初是天然气发展的黄金时期,预计在2025年前后世界能源消费将由石油时代进入天然气时代。预计今后相当长时间内,世界油气剩余可采储量仍将保持上升态势,21世纪世界油气资源总体上是充足的,不会...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赵永敢  李玉义  逄焕成  任天志  王龙昌  
耕地复种指数是耕地利用集约程度的一个量化指标。基于1978~2007年统计资料,对西南地区耕地面积、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粮食播种面积和耕地复种指数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并采用最大复种指数与热量、水资源之间的定量化关系模型计算分析了该地区的复种指数理论潜力和可挖掘潜力。结果表明:1978年以来西南地区耕地面积不断下降,农作物总播种面积总体上呈上升态势,耕地复种指数也在缓慢上升。与此同时,西南地区粮食播种面积总体上在减少,粮食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重也不断减少。在现有基础上西南地区复种指数可挖掘潜力为36.1%,其中最大的是云南,其次是广西、四川、重庆和贵州,分别为45.2%、44.0%、4...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郭柏林  
解放后,我国复种指数以中亚热带增幅最大,亚热带和热带是我国复种指数差异最大的地区,若能缩小这一差异,就是发挥复种潜力,进一步提高我国复种指数。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周德平  宫福久  张淑杰  班显秀  
我国淡水资源短缺,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与水资源短缺的矛盾日益加剧,已严重影响着我国部分地区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人工增雨、开发空中云水资源是缓解水资源短缺的一个重要途径。文章利用辽宁省气象台站网的常规探空、云和降水的观测资料,计算、分析了辽宁云水资源的分布状况及开发潜力,结果显示全省云水资源总量年均为4.83×1011m3,具有较多的作业机会和较大的人工增雨潜力,开发云水资源大有可为。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柴晨好  周宏飞  朱薇  
[目的]研究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气候生产潜力的时空分布特征,对于合理利用农业气候资源,促进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选择1901—2000年哈萨克斯坦24个代表气象站点的月平均气温和降水资料,采用Thortwaite Memorial、Miami模型估算气候生产潜力,并运用气候倾向率、M-K检验以及ArcGIS空间插值等方法对气候生产潜力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1)1901—2000年哈萨克斯坦气候生产潜力总体表现为增长趋势,不同时段气候生产潜力差异明显,相对于其他研究时段(T1,T3),T2(1936—1970年)时段气候生产潜力及增长速率最大,并且水热匹配状况最好;(2)哈萨克斯坦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分布地域性明显。Y_P(降水生产潜力)和Y_E(蒸散生产潜力)总体表现为自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趋势,Y_T(气温生产潜力)表现为自西南向东北递减的趋势,气候生产潜力高值区主要位于天山北麓及东部山区的河谷地带,低值区位于西部和南部荒漠区;(3)气候生产潜力对降水更为敏感,当气温保持不变,降水量增加(减少)10%、20%,Y_E将增加(减少)9.6%、19.94%。[结论]哈萨克斯坦东部气候生产潜力大于西部,天山北麓及河谷地区气候生产潜力大于平原地区,哈萨克斯坦气候生产潜力主要受降水量的制约,未来"暖干型"变化将会使研究区气候生产潜力下降。为提高农业生产潜力,必须加强对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提高水资源的调配能力。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滕瑜  李天祥  于之倩  
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以来,面对劳动力成本上升、政策调控等一系列不利因素的影响,中国就业形势依然总体良好,就业数量逐年上升。就业增长是经济增长、产业就业吸纳能力变动及产业结构调整三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采用IDA指数分解方法系统测算了上述三种因素对中国就业增长的影响与贡献程度。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就业增长主要依赖经济增长的拉动,但近年来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增长的正向作用开始显现。同时,通过与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对比发现,未来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仍具有很大的空间,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就业潜力巨大,产业结构调整有可能成为今后推动中国就业新的增长点。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莉  周宏飞  包安明  
根据中亚5国100个气象站1901—2000年月平均温度和降水资料,运用Miami、Thornthwaite Memorial模型对中亚地区气候生产潜力进行了计算,用气候倾向率、Mann-Kendall法、并结合ArcGIS和SPSS对其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中亚地区100 a降水气候生产潜力(Yr)和蒸散气候生产潜力(Ye)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温度气候生产潜力(Yt)趋势相反,Yr和Ye均发生了4次突变,Yt没有发生突变;②气候生产潜力区域差异明显,其中,Yt呈从西南向东北减少的趋势,Yr和Ye变化比较复杂,大致具有东部大于西部的规律;③增温增湿的气候变化趋势有利于中亚...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陈秋计  
农用地整治潜力分析是土地整治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实际工作中对农用地整治潜力的统计特征相关信息利用的还不充分。根据调查资料及潜力评价模型,结合设定的集约利用水平,利用蒙塔卡洛对农用地整治潜力进行模拟,取得有关潜力的统计信息并分析影响农用地整治潜力的主要敏感性因素,最终给出潜力分布的区间及其概率特征,研究成果为科学合理制定土地整治规划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曹守峰  马惠兰  
近年来,中国水果出口对印度尼西亚的依存程度日益增强,2009年,印度尼西亚已成为中国第一大水果出口市场。文章选取产业内贸易指数和出口依存度分析了中国与印度尼西亚的水果贸易特征,然后测算了两国水果显示性比较优势,贸易互补性以及贸易强度。得出如下结论:中国与印度尼西亚均具有优势水果,且有较明显的差异;两国水果贸易具有较强的的互补性;中国水果出口印度尼西亚市场前景不错,但同时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周美君  李飞  邵佳琪  杨海娟  
玉米作为中国第一大粮食作物,探究其生产潜力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时空变化特征对中国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论文结合全球农业生态区模型、极点对称模态分解方法和集对分析方法,探讨了中国玉米生产潜力的周期性波动特征及长期变化趋势,进而分析了其空间格局演变过程。结果表明:1960—2010年间,中国玉米生产潜力呈增加趋势,由1960年代的9.10亿t增至2000年代的9.45亿t左右。在年际尺度上,中国玉米生产潜力主要以准3 a和准5 a的周期进行波动;在年代际尺度上,存在准10 a和准20 a的波动周期。其中,准3 a的周期波动是中国玉米生产潜力长时间变化的最主要特征,这主要是受年降水量变化的影响。从空间格局来看,中国玉米生长适宜区主要集中在加格达奇—锡林浩特—临河—西宁—天水—中甸沿线以东;1960—2000年间,玉米生产潜力界线在中国东北部和临河—西宁沿线发生了较为明显的移动。华北平原、辽河平原、四川盆地等地区的玉米单产潜力变化趋势具有较强的一致性,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关中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等地区的玉米单产潜力变化过程与上述地区恰好相反。在这2类地区,玉米单产潜力的变化均较显著,但变化方向在年代际尺度上具有交替性。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黄繁华  张湘莎  
本文将中国对拉美出口置于经济全球化新的国际分工体系之下,按照"总量-贸易方式-商品结构"的研究路径,运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利用相关统计面板数据,就中国对拉美地区出口的特征和潜力,进行了一系列不同角度和不同层面的研究。论文研究发现,尽管近年来中国对拉美出口增长迅速,但是与贸易引力模型推导出的模拟值相比,仍旧存在很大的增长潜力,特别是其中的墨西哥、委内瑞拉、哥伦比亚、阿根廷等国家,应该成为中国扩大拉美出口的重点。有关实证检验结果也显示,中国对拉美地区出口受到众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但是在不同的贸易方式和不同的贸易商品下,上述因素的影响程度存有明显差异。另外,通过对比同期中国对其他贸...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常平凡  李莉  
各国枣进口潜力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世界枣出口的去向和规模,对出口国的枣营销战略有重要影响。本文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资料对部分国家枣进口宽度、进口深度及进口潜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法国、德国、俄罗斯是中国枣出口的首选目标市场,美国、英国、印度是中国枣出口的重要目标市场,摩洛哥、阿联酋、巴基斯坦是枣生产大国,枣进口潜力有限。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正峰  陈百明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土地整理必然从增加耕地面积的单目标向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多目标方向发展。因此,科学分析土地整理潜力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科学编制土地整理专项规划及进行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的需要。从内涵上讲,土地整理潜力是相对于一定土地整理标准而言的潜力,是经济、生态条件约束下的潜力,其实质是土地利用潜力。从来源上分析,耕地整理潜力主要来源于农村道路、排灌沟渠的整治与完善、田块的合并与规整、限制因素的改造与消除、农田防护林网的修建与完善。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主要来源于居民宅基地用地量的降低、建筑容积率的提高、闲散土地的再利用、自然村向中...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周扬  吴文祥  胡莹  刘光旭  
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人类减少化石燃料的消费及温室气体的排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研究某一区域太阳能资源的时空分布及稳定性对于开发利用太阳能资源至关重要。论文从区域的角度,利用西北5省西安、西宁、兰州等27个辐射站逐日太阳总辐射(1961—2008年)和延安、乌鲁木齐、安康等163个气象站逐日日照时数资料(1958—2008年),用统计分析和规则样条函数插值相结合的方法,采用太阳总辐射和日照时数作为评价指标,分析了西北地区近50 a来太阳能资源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太阳能资源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基本一致,中部青海地区日照时数最长和太阳能总辐射最为丰富,属于资源丰富区,陕西南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郭良才  白虎志  岳虎  罗晓玲  曹玲  
根据祁连山及其周边地区11个探空站的1981年~2002年1月~12月每日2个时次(北京时间08时和20时)的资料,运用动力气象学原理计算和分析了祁连山区四季的平均水汽输送、辐散辐合以及区域内的空中含水量等。结果表明,祁连山区大气中的水汽年输入总量为9 392.5×108t,水汽年输出总量为8 031.5×108t,表明在输入该区的水汽总量中只有14.5%成云致雨或留在该区域上空,其余85.5%的水汽成为过路水,即潜在开发的水资源量较大;区域内年空中含水量为331.2×108t,夏季最多,冬季最少,对比特征约5∶1;四季中水汽的辐合中心基本维持在甘肃省的河西走廊和青海省的东北部一带,夏季最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