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09)
- 2023(6630)
- 2022(5734)
- 2021(5379)
- 2020(4472)
- 2019(10297)
- 2018(10071)
- 2017(20123)
- 2016(11004)
- 2015(12339)
- 2014(12059)
- 2013(12069)
- 2012(11783)
- 2011(10643)
- 2010(11114)
- 2009(10280)
- 2008(10205)
- 2007(9561)
- 2006(8785)
- 2005(8152)
- 学科
- 济(46993)
- 经济(46944)
- 业(31555)
- 管理(30251)
- 企(24948)
- 企业(24948)
- 方法(17447)
- 数学(14974)
- 数学方法(14771)
- 农(14266)
- 中国(13557)
- 财(12126)
- 地方(11468)
- 策(11205)
- 贸(10094)
- 贸易(10086)
- 易(9846)
- 学(9719)
- 业经(9667)
- 农业(9619)
- 制(9343)
- 税(8127)
- 银(7955)
- 银行(7927)
- 税收(7888)
- 收(7842)
- 及其(7681)
- 行(7651)
- 融(7575)
- 金融(7574)
- 机构
- 学院(158645)
- 大学(157819)
- 济(70232)
- 经济(68778)
- 研究(64561)
- 管理(57285)
- 中国(48275)
- 理学(47994)
- 理学院(47427)
- 管理学(46645)
- 管理学院(46331)
- 科学(38234)
- 京(34942)
- 所(34763)
- 财(33325)
- 农(32945)
- 研究所(31317)
- 中心(28156)
- 江(26815)
- 农业(26393)
- 财经(24936)
- 业大(24468)
- 院(23138)
- 经(22615)
- 北京(22269)
- 经济学(21007)
- 省(20960)
- 州(20324)
- 范(20115)
- 师范(19848)
- 基金
- 项目(99255)
- 科学(77139)
- 基金(71212)
- 研究(71037)
- 家(64096)
- 国家(63590)
- 科学基金(52239)
- 社会(43948)
- 社会科(41695)
- 社会科学(41685)
- 省(38584)
- 基金项目(35819)
- 自然(34373)
- 自然科(33539)
- 自然科学(33527)
- 划(33382)
- 自然科学基金(32982)
- 教育(32385)
- 资助(30931)
- 编号(28169)
- 成果(24628)
- 重点(23335)
- 发(23192)
- 部(22298)
- 课题(21159)
- 创(20482)
- 创新(19167)
- 计划(18821)
- 性(18783)
- 科研(18718)
共检索到2605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平培元
本文分析了当前世界水稻需求增加、产量增幅变小、库存减少、价格走高的供求形势;提出了加速普及新品种,积极推广杂交稻;加强田间管理,改进种植技术;推行先进收后技术,减少水稻后期损失;提高水稻育种水平,突破产量制约因素;加快品种资源研究,掌握水稻遗传信息;培养新一代水稻人才,建设高水平研究团队;加强自然环境治理,保护农业基础资源;增加农业投入,改善水稻研究和发展条件等增产策略。
关键词:
水稻 供求形势 分析 策略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龙晓柏 赵玉敏
一、世界稀土供求发展形势分析(一)全球稀土战略地位将进一步增强,"十二五"全球稀土需求增速将超7%在世界产业经济技术的快速演化背景下,尤其在后工业化时代,世界发达工业国家将工业经济增长的引擎转向了高新前沿技术与国防工业领域,而稀土作为"工业黄金"在高新技术与国防的30多个工业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全球经济增长中,航空航天、新材料、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广春 孟维韧 全东兴 金成海 南钟浩
分析了近年来吉林省水稻生产的现状,稻作科技不断进步,水稻产量逐年提高,从20世纪60年代总产56.9万t、单产4005kg·hm-2,到2011年总产623.5万t、单产9019kg·hm-2,但同时水稻生产面临现实单产不同程度的下降、自然灾害严重、技术集成度不高和互补性不强等问题,制约了水稻产量提高和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针对上述问题,分析了从单产、品种、区域优势等方面挖掘增产潜力的措施,并讨论提高水稻产量的策略。
关键词:
水稻生产 吉林省 增产潜力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建平 李俊杰 李文娟 周振亚 王秀芬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口粮作物,随着稻谷总需求量增长,保持其稳产增产能力对确保我国口粮绝对安全意义重大。"十三五"期间我国水稻播种面积明显先下滑后回升、单产增速减缓,产量呈稳中略降趋势,增产形势严峻。稻田基础地力、灌排条件是水稻高产的重要基石,高产育种和栽培技术配套是实现水稻单产飞跃的主要推力,经济效益是种植结构调整的核心动力,政策导向是水稻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根据"十四五"期间水稻生产面临的形势,采用CAMES模型预测,2025年我国稻谷产量为21797万吨,与2020年相比增加611万吨。保障增产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具体实现路径为划定水稻面积红线不低于3000万公顷,力争全国2/3的稻谷产自高标准农田,突破水稻生产种子和机械两大技术瓶颈,通过政策调整稳定水稻种植主体受益预期。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迟道才 卜凡刚 吴奇 孙一迪 陈涛涛
为进一步研究沸石对水稻的增产及环保效应,确定最优氮肥与沸石施用量,于2014年5月~2014年10月进行测坑试验。试验采用裂区试验设计,2个因素(不同氮肥施用量、沸石施用量),8个处理,2次重复。主区为氮肥设置4个水平,依次为0,52.5,105,157.5kg·hm-2;副区为沸石设置4个水平依次为:0,5,10,15t·hm-2。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设计范围内,除水稻土CEC之外,氮肥对本试验测量指标均有显著影响,水稻产量、水分生产率、干物质积累量、叶面积指数、水稻土CEC及土壤全氮均随氮肥的增加而增加,其中;沸石具有较强的离子交换性、吸附性,适量沸石(5~10t·hm-2)施入增加水稻的...
关键词:
水稻 沸石 产量 离子交换量 全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春花
水稻、玉米施锌增产技术,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等12个协作单位,于1982—1986年,根据土壤理化结构和作物生理机制,在全国经过2000多个实验和取得5万多个测试数据基础上,研究成功并达到国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荣发 陈爱珠 唐德强
采用浅沟渗灌技术,对南方直播水稻的节水增产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水稻浅沟渗灌栽培技术既可大幅度节水,又能显著提高产量,与常规淹灌栽培相比,浅沟渗灌技术在早稻的整个栽培过程中,可节水3129m3/hm2,节水率达48.1%;同时显著减少土壤中的还原物质,提高根系活力,使白根数量增加32.62%,黑根和黄根数量分别减少20.04%和12.58%;浅沟渗灌栽培可降低田间的空气湿度,增强通风透光性,减少水稻病害,从而提高叶片的生活力;浅沟渗灌还能促进水稻分蘖,使有效穗增加11.53%,谷粒千粒重提高1.0g,使产量增至10845kg/hm2,增产1320kg/hm2,增产...
关键词:
直播水稻 浅沟渗灌 常规淹灌 增产机理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徐富贤 洪松
根据连续3年对旱育秧技术的系统研究,结合1993~1994年旱育秧和水育秧多点同田对比试验资料,揭示了旱育秧的增产原理,探讨了旱育秧的增产效果与海拔、水育秧产量和稻作类型的关系。为在四川大面积推广旱育秧的合理布局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水稻,旱育秧,增产原理,增产效果评价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军 张玉龙 刘鸣达 代凤芝 吴晓良 薛德志 赵晓燕 吴彤宇 吴春红 于国锋
在辽宁省主要类型的水稻土上,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钢渣作为硅肥对水稻增产作用。结果表明:施用钢渣可改善水稻的生长状况;提高水稻植株中SiO2和籽粒中K2O的含量;增加水稻产量,增产幅度为8.3% ̄20.9%。
关键词:
钢渣 水稻 产量 辽宁省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国景 杨亚东 刘洋 朱文博
为厘清近年来我国水稻生产的区域差异,把握区域水稻增产能力,利用全国县级样本水稻生产数据(统计数据未含港澳台地区,下同),分析水稻生产能力的区域差异,采用对数平均迪氏分解法,从时间和空间维度上对县域水稻增产的驱动因素贡献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6—2019年我国水稻生产格局呈现北增南减变化趋势,黑龙江东北部的三江平原增产明显。县域水稻种植面积与总产量的空间分布格局较为接近。全国层面上,种植面积和单产共同促进了水稻产量增长,但单产累计效应的贡献度超过93%,种植面积贡献度较小;时间维度上单产提高对水稻增产的驱动强度逐步增强,而种植面积作用逐步减弱并转化为减产效应。区域上,东北平原区水稻产量总体呈现增长趋势,主要推动因素来自种植面积;长江中下游区和华南沿海区水稻产量的下降主要由种植面积主导;黄淮海区水稻产量呈现增长,来自于种植面积和单产的共同推动作用;西南区水稻产量呈现下降趋势,种植面积和单产均起到负向抑制作用。因此,东北平原区在稳住水稻种植面积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单产提升潜力;长江中下游区和华南沿海区继续强化单产提升,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构建适宜的早晚稻品种组合,加强城市周边优质稻田保护;加强西南区水库建设,解决季节性缺水问题。
关键词:
县域 水稻生产 区域差异 增产效应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董梁 许铁敏 徐广才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粮食产量站稳1.3万亿斤台阶,做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目的]着眼全球粮食安全大视野大格局,在系统分析谷物生产、区域布局、贸易消费的基础上,综合研判全球谷物增产潜力和动能,立足国内国际提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政策建议。[方法]基于此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球谷物生产贸易情况,综合运用历史、实证等研究方法,提出全球视角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点任务。[结果]我国粮食安全总体有保障,但也存在粮食供需紧平衡、国内外价格倒挂等困难和挑战。[结论]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坚持国内稳产与海外拓展统筹、适度进口与多元进口并举、自主创新与技术交流兼顾、市场实力与治理能力协同,以企业集团为依托布局全球粮食产业链,以科技服务为重点参与全球粮食生产,以渠道多元化为原则优化重点品种进口,以大豆为切入点增强农产品议价能力,把牢国家粮食安全主动权。
关键词:
谷物生产 粮食贸易 增产潜力 粮食安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马均 孙晓辉 罗玲
以杂交中稻汕优63为材料,研究了攀西稻作区杂交水稻施钾的增产效应及生理作用。结果表明,在攀西稻作区,杂交水稻施钾有显著的增产效应,但过量施钾其增产效应降低,施钾量与稻谷产量呈二次曲线关系,经济最佳施钾量为K2O117.9kg/ha,施氮量为N150kg/ha,施氮、钾比为21.57;施钾可促进稻株对N、P、K的吸收及干物质的积累,也有利于养分及光合产物向穗部的运转,但过量施钾时效应也会降低;在缺钾稻田,增施氮肥难以增产,必须增施钾肥才能达到增产目的。
关键词:
杂交水稻,钾,产量,养分,干物质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义丰,王大生,刘勇
水稻稻茬小麦因水稻收获晚、适耕期短、整地困难、播种质量差等因素的影响,很难适期播种,加之水稻稻茬土壤板化,理化性状差,导致稻茬小麦的单产长期低而不稳,在200kg上下徘徊。为改变这一现状,我们提出了以旱作水稻替代水稻,并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旱作水稻比水稻早熟10天,并能调整土壤理化性状,旱作水稻稻茬小麦比水稻稻茬小麦增产100kg。
关键词:
旱作水稻,稻茬小麦,增产栽培技术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春春 纪龙 李凤博 冯金飞 方福平
当前,我国水稻产业发展面临稳定面积难度大、产需对接难度大、突破性品种少、种粮效益偏低和轻简型高产技术储备不足等突出问题,水稻产业发展呈现种植规模化、品种优质化、技术智能化、消费个性化和经营兼业化趋势,据此本文提出稳面提质保供、优化政策体系、强化科技支撑和完善市场调控等战略对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蒋正琦 宋荣华 蔡阿兴 殷长锁 常运诚 汤其林
国外对内吸式杀虫刑的杀虫机理、抑制吲哚乙酸氧化酶活性,提高植物生长激素水平和水稻产量方面曾进行过诸多的研究,但缺乏稻田药肥施用方法及杀灭水稻害虫的试验研究,为此,我们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3年连续试验研究。应用内吸式杀虫剂与氮素化肥等复混合制成的水稻专用(Ⅰ)号药肥,对毒杀水稻害虫和促进水稻生长,增加产量效果明显。施药处理与对照相比,对毒杀二化螟幼虫、稻象幼虫防效显著,对稻飞虱也有一定防效。每亩可增产稻谷39.1一108.7kg,增产幅度为8.3%一22.9%。
关键词:
内吸式杀虫剂,化肥,混施,效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