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36)
- 2023(14379)
- 2022(12005)
- 2021(11341)
- 2020(9684)
- 2019(21893)
- 2018(21783)
- 2017(41677)
- 2016(22385)
- 2015(25193)
- 2014(24885)
- 2013(24225)
- 2012(21948)
- 2011(19396)
- 2010(19186)
- 2009(17512)
- 2008(17474)
- 2007(15489)
- 2006(13036)
- 2005(11561)
- 学科
- 济(86771)
- 经济(86671)
- 管理(72422)
- 业(64952)
- 企(58092)
- 企业(58092)
- 方法(44878)
- 数学(37741)
- 数学方法(37033)
- 财(25710)
- 中国(21541)
- 农(20678)
- 业经(20007)
- 理论(19289)
- 学(18502)
- 务(17782)
- 财务(17712)
- 财务管理(17671)
- 企业财务(16815)
- 制(16564)
- 和(14775)
- 贸(14303)
- 贸易(14297)
- 银(14163)
- 银行(14147)
- 易(13906)
- 农业(13596)
- 划(13371)
- 行(13334)
- 技术(13310)
- 机构
- 学院(307004)
- 大学(306336)
- 管理(123333)
- 济(119518)
- 经济(116838)
- 理学(105967)
- 理学院(104819)
- 管理学(102722)
- 管理学院(102104)
- 研究(94286)
- 中国(73433)
- 京(63841)
- 财(58443)
- 科学(57780)
- 财经(46231)
- 农(46065)
- 所(45859)
- 江(45462)
- 中心(45093)
- 业大(43954)
- 经(42194)
- 研究所(41659)
- 范(39615)
- 北京(39347)
- 师范(39208)
- 州(36433)
- 经济学(36337)
- 农业(36161)
- 财经大学(34899)
- 院(34695)
- 基金
- 项目(209441)
- 科学(166033)
- 基金(153013)
- 研究(152695)
- 家(133195)
- 国家(132075)
- 科学基金(114979)
- 社会(96601)
- 社会科(91601)
- 社会科学(91573)
- 省(81956)
- 基金项目(80308)
- 自然(75826)
- 自然科(74132)
- 自然科学(74113)
- 教育(73024)
- 自然科学基金(72774)
- 划(68961)
- 资助(63103)
- 编号(62313)
- 成果(49820)
- 重点(47007)
- 部(46491)
- 创(44084)
- 发(43080)
- 课题(42620)
- 创新(40992)
- 教育部(40569)
- 科研(40453)
- 国家社会(39908)
- 期刊
- 济(128991)
- 经济(128991)
- 研究(85375)
- 中国(59280)
- 管理(49569)
- 财(49274)
- 学报(46861)
- 科学(43609)
- 农(40647)
- 教育(37506)
- 大学(36793)
- 学学(34596)
- 技术(30121)
- 农业(27737)
- 融(26654)
- 金融(26654)
- 财经(23418)
- 业经(20886)
- 经济研究(20787)
- 经(20153)
- 业(17132)
- 问题(15798)
- 版(15336)
- 技术经济(15124)
- 统计(15087)
- 财会(14615)
- 图书(14595)
- 策(13936)
- 商业(13745)
- 理论(13528)
共检索到4470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龚志强 王琬萱
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具有完整的人文景观体系和复杂的文化生态系统,因而以其独特的存在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人与自然长期互动所形成的独特的人地关系是世界文化景观遗产所具有的突出属性。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地的利益相关者可分为社会性、非社会性两大属性和核心层、战略层、外围层三个层次,同时也存在政府主导的激励机制和多方互动的反馈机制。在适应性管理模式下,本文结合对利益相关者的分析,构建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内核心利益循环与外动态利益循环管理模式,可以充分发挥适应性管理的动态管理特点,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应对策略以适应外部的复杂情况,从而有效提升管理效能。
关键词:
利益相关者 世界文化景观遗产 适应性管理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鹏宇 冯文勇 张慧 王选娃
运用内容分析法和扎根理论,对携程旅行网上游客发表的有关五台山景区的176篇游记样本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游客对五台山旅游形象有8大积极感知因素,分别为佛教圣地、静心拜佛、建筑精湛、艺术精美、清凉胜地、许愿还愿、朝台揽胜、典故传说,此外还有景色优美、佛缘之地、民风淳朴、红色旅游之地;游客对五台山旅游形象的消极感知因素可分为6个核心类属,分别为旅游体验、旅游服务、旅游设施、旅游环境、旅游安全、旅游供给。因此应从旅游体验、旅游服务、旅游设施等方面提升五台山的旅游形象。
关键词:
目的地形象 网络文本 五台山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晓黎 韩锋
在世界遗产文化景观三大类型引导下,立足中国风景名胜区杰出的自然与文化双重属性,借用文化景观分类办法及其价值阐释途径剖析了中国风景名胜区中文化景观类型、价值及其与世界遗产杰出普遍价值标准的关联性,进而提炼出中国风景名胜体系潜在的世界遗产文化景观价值贡献,将为未来遗产提名申报及保护管理提供重要目标导向。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徐聪荣 张朝枝
原真性是关于世界遗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它既是衡量遗产价值的标尺,也是保护遗产所需依据的关键。庐山世界文化景观的形成拥有一个漫长而复杂的发展过程,在理解世界文化景观原真性要素的基础上,结合庐山地域文化特征,其原真性主要体现在遗产单体、遗产单体所包涵的信息和遗产单体环境3个方面。充分理解庐山世界文化景观的原真性的内涵和产生背景,对保护庐山世界文化景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原真性 世界文化景观 庐山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贾鸿雁
文化景观是风景与文化的有机融合,对旅游者而言具有风景欣赏和文化体验的双重意义。在文化景观遗产旅游中,欣赏风景的需要与文化尊重会发生冲突。澳大利在旅游发展中提出对土著文化的尊重问题,指出施行以土著为主导的合作管理、多途径进行文化宣传、有节制地发展旅游有助于增强游客对土著文化的尊重。
关键词:
文化景观 遗产 旅游 文化尊重 乌鲁鲁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孙业红 周洪建
传统葡萄园文化景观是典型的农业文化遗产,对其进行动态保护意义重大。西方传统葡萄园文化景观及其保护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的成功经验,对中国开展传统葡萄园文化景观保护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从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的视角,以法国波尔多和河北宣化传统葡萄园文化景观为例,对比中西方传统农业文化景观空间格局、内涵、动态保护方式和发展潜力,旨在为农业文化遗产的动态保护与适应性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周觅 邬东璠
运用文献计量方法和CiteSpace软件分析近30年国内外文化景观遗产期刊文献,梳理研究发展态势与特征。结果表明:国内外各有3个发展阶段,呈现关注热点增多与领域细化、概念认知扩展、保护管理目标转向复合化3点国内外相似特征,以及国外研究与社会发展议题整合更充分与国内前期研究对自然属性重视不足的差异。提出我国研究展望:填补国内尚未充分重视的国际热点,并促进本土文化景观价值认知和表达;与国家战略、社会发展议题建立更多关联协作。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若辰 代莹 李宁汀 宋峰
世界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精华,其意义不局限于一时一地,具有公共性。然而,遗产也是一种能够吸引大量消费者的稀缺性社会经济资源,遗产经济对遗产公共性的侵蚀严重威胁着遗产价值的认知与传承。我国已成为了遗产大国,有效地保护和管理遗产地是我国遗产事业的重要工作,而如何维护遗产的公共性正日益成为遗产保护领域的重要议题。首先从遗产事业发展历程的角度对遗产公共性的来源、内涵和表征进行了梳理分析;然后,对遗产经济侵蚀遗产公共性问题产生的背景进行了讨论;最后,以西湖文化景观为例,对遗产经济与公共性的关系进行了剖析,并初步提出了维
关键词:
遗产 公共性 遗产经济 西湖文化景观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若辰 代莹 李宁汀 宋峰
世界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精华,其意义不局限于一时一地,具有公共性。然而,遗产也是一种能够吸引大量消费者的稀缺性社会经济资源,遗产经济对遗产公共性的侵蚀严重威胁着遗产价值的认知与传承。我国已成为了遗产大国,有效地保护和管理遗产地是我国遗产事业的重要工作,而如何维护遗产的公共性正日益成为遗产保护领域的重要议题。首先从遗产事业发展历程的角度对遗产公共性的来源、内涵和表征进行了梳理分析;然后,对遗产经济侵蚀遗产公共性问题产生的背景进行了讨论;最后,以西湖文化景观为例,对遗产经济与公共性的关系进行了剖析,并初步提出了维护遗产公共性的策略。
关键词:
遗产 公共性 遗产经济 西湖文化景观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章建新 姚莹
目前,在我国职教集团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集团组织的集约化运行。文章借鉴公司企业治理的原理和方式,提出了集团内院校、企业、学生、政府、行业协会、债权人、社区机构以及教师与其他工作人员这些不同于公司企业的一组利益相关者,在分析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和冲突的基础上,构建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职教集团管理模式,并提出按照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要求应遵循集约化发展的原则、分层治理的原则、集中统一的原则等,对于克服集团组织运行中的体制性障碍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兴斌
本文从中国自然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管理的现状出发 ,比较分析了自然文化遗产管理的国际模式 ,指出旅游服务是为游客提供某种经历、感受与体验 ,而并非购买风景资源本身 ,从而提出自然文化遗产的所有权归国家所有 ,管理权由各级、各行政主管部门行使 ,旅游经营权可进入市场运行 ,同时建立完整而有效的监督保护体系 ,实行“四权分离”的管理模式。
关键词:
自然文化遗产 旅游管理 旅游资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睿文,刘衡
近年来,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很多珍贵的自然、人文遗产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受到全世界的共同关注与保护。但迄今为止,申报工作都是局限于我国范围内申报,尚未开展多国联合申报的尝试,模式比较单一。文章以丝绸之路为例,通过分析丝绸之路自身的特点,提出了多国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设想,并进一步对中国引入多国申报模式的必要性作以初步的论述,以供学术界参考。
关键词:
世界遗产 多国联合申报 丝绸之路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Parviz Koohafkan
在世界各地,世代居住的农牧民以多样化的自然资源为基础,通过因地制宜的生产实践活动,创造、发展、管理着许多独具特色的农业系统和景观。这些在本土知识和传统经验基础上所建立起来的农业文化遗产巧夺天工,充分反映了人类及其文化多样性和与自然环境之间深刻关系的演进历程。这些系统不仅产生了独特的农业文化景观,维持并适应了具有全球重要意义的农业生物多样性,形成了丰富的本土知识体系,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还为人类持续提供了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保障了食物安全和生计安全,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但是,许多这样的农业生产系统正面临着包括全球化在内的多种影响因素的威胁。为了保护这些农业文化遗产,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于2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飞
文化景观是人文地理学的核心概念,近年来,乡村旅游在促进乡村文化景观保护的同时,也使两者矛盾空前地尖锐化。为解决两者矛盾,从地格理论出发,探索适合我国乡村旅游促进文化景观开发与保护的模式体系。基于乡村文化景观具有的二元属性———乡村性和遗产性,提出了3种以乡村旅游促进文化景观保护发展的模式。研究认为:生态博物馆、乡村大舞台和景观嘉年华模式不仅有利于乡村社区和本土文化的结合,而且能够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和文化景观保护。
关键词:
乡村旅游 文化景观 保护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