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15)
- 2023(5479)
- 2022(3908)
- 2021(3648)
- 2020(2669)
- 2019(6072)
- 2018(6381)
- 2017(10331)
- 2016(6969)
- 2015(8055)
- 2014(8462)
- 2013(7089)
- 2012(6172)
- 2011(5649)
- 2010(5875)
- 2009(5017)
- 2008(4981)
- 2007(4642)
- 2006(4378)
- 2005(4298)
- 学科
- 济(19789)
- 经济(19767)
- 教育(18756)
- 中国(14939)
- 业(11784)
- 管理(11622)
- 农(8248)
- 企(8010)
- 企业(8010)
- 理论(7706)
- 发(7358)
- 发展(6907)
- 展(6785)
- 业经(6487)
- 教学(6483)
- 学(6130)
- 农业(5634)
- 地方(4960)
- 方法(4342)
- 财(4025)
- 技术(3996)
- 研究(3918)
- 制(3908)
- 产业(3749)
- 革(3579)
- 体(3552)
- 信息(3297)
- 思想(3282)
- 策(3272)
- 改革(3221)
- 机构
- 大学(88463)
- 学院(84811)
- 研究(34670)
- 教育(27469)
- 济(26982)
- 经济(26135)
- 管理(23319)
- 范(23125)
- 师范(23025)
- 京(21102)
- 科学(19787)
- 理学(19416)
- 中国(19311)
- 理学院(19068)
- 师范大学(19062)
- 管理学(18501)
- 管理学院(18314)
- 所(17145)
- 研究所(15579)
- 江(15099)
- 北京(14254)
- 中心(13961)
- 技术(13923)
- 职业(13864)
- 财(12611)
- 院(12498)
- 农(12111)
- 州(11657)
- 教育学(10542)
- 业大(10128)
- 基金
- 项目(51403)
- 研究(46411)
- 科学(41919)
- 基金(32887)
- 教育(29690)
- 家(27583)
- 国家(27182)
- 社会(27100)
- 社会科(25285)
- 社会科学(25279)
- 科学基金(22480)
- 编号(22189)
- 省(21880)
- 成果(20973)
- 划(20162)
- 课题(19084)
- 年(16571)
- 基金项目(16174)
- 规划(13971)
- 重点(13438)
- 发(13193)
- 项目编号(12892)
- 性(12702)
- 部(12665)
- 资助(12165)
- 度(12094)
- 自然(11569)
- 教育部(11557)
- 一(11364)
- 自然科(11291)
共检索到1445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何传启 毕晓梅
现代化是一个世界潮流,教育是世界现代化的一个决胜因子,教育是中国现代化的一个胜负手。努力实现教育现代化、提前实现教育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和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和战略需要。
关键词:
现代化 教育 胜负手 中国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傅维利 王东
国家的现代化离不开公民的现代化 ,而公民的现代化离不开教育的现代化 ,教育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之本。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 ,教育的率先现代化对于国家现代化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现代化教育包括全民教育体系、终身教育体系和适合社会未来发展的指导思想、运行机制、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方法等。中国教育现代化应实施“重点投入 ,优先发展”、“确保基础 ,高层统筹”、“集中几点 ,放开一片”、“经济制导 ,法规制约”四大发展战略
关键词:
国家 教育 现代化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周鸿
教育现代化:传统与现代的整合●周鸿教育现代化是教育由传统走向现代的不断改革的过程。在过去,人们往往片面地注重传统与现代相对抗的方面,在教育改革中多是以现代否定传统而放弃反映民族特色的传统,忽视了传统与现代之间互补互动而必须整合这个重要方面。在当今世界...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丰子义
从世界现代化的视野来看,中国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最大变化,就是由“现代化在中国”到“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不仅加快了中国的发展进程,而且对世界发展和人类文明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中国式现代化在有关现代化这样一些重大关系问题上尤其显示出其独特的意义与价值:在现代化的普遍与特殊关系上,中国式现代化既遵循现代化的普遍规律,又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能动选择和创造;在现代化的“外源”与“内生”关系上,中国式现代化经过自身努力,不再是外源现代化,而是内生现代化,实现了从外源向内生的深刻转型;在现代化的自主与依附关系上,中国式现代化在其发展过程中,既不“依附”,也不“脱钩”,破解了“依附”发展与“脱钩”发展的二元难题;在现代化的学习与创新关系上,中国式现代化成功地实现了从简单学习、模仿到自主创新的重大跨越,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重要示范。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根据《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实施意见的要求,国家教委于全国普通高级中学教育工作会议后,正式提出了《关于评估验收1000所左右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通知》,以推动教育现代化工程的实施。经过一段时期的学习和思考,关于教育现代化就多数人来说已形成了初步的共识...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禇宏启
教育现代化是指与教育形态的变迁相伴的教育现代性不断增长的历史过程。教育现代性是现代教育一些特征的集中反映,它体现了教育现代化进程中教育呈现出的一种新特点和新性质。人们对教育现代化这一历史过程的起点、分期和前景的认识并不一致,在此谈一下笔者个人的看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褚宏启
21世纪的中国教育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2.0的中国版本,既要充分反映全球社会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对教育的共性要求,又要充分反映中国国家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的特殊要求。中国教育现代化2.0要承担"双重任务",既要完成2.0阶段的任务,还要完成1.0阶段没有完成的任务、解决1.0阶段遗留下来的问题。中国教育现代化2.0的目标定位是促进人的现代化、培养21世纪的现代人,聚焦于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公民素养、合作与交流素养、自主发展素养、信息素养等核心素养。教育现代化的实质是教育现代性的增长与实现,中国教育现代化2.0包括人道性、民主性、理性化、法治性、生产性、信息化、国际性等七个典型的现代性特征,其中人道性居于统帅地位。当前,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2.0,要聚焦于教育现代性的增长与实现。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杨琇智
科学地界定教育现代化这一概念,是对教育现代化进行科学研究的逻辑起点。本文在对教育现代化既有概念进行逻辑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形式逻辑的方法,对教育现代化作出科学的界定。 一、既有教育现代化概念的逻辑分析 从既有的研究看,学者们对教育现代化的界定差异很大。在此,谨列举几例进行分析。 1.“教育现代化不仅指校舍和设备的现代化,首先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现代化以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育手段的现代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邵泽斌
过度关注诸如获奖、等级、"帽子"等数字和符号的教育现代化实践方式,建构了教育的"数字现代化"和"景观现代化"状态。教育数字现代化的实质是一种浅层主义的教育发展、表层主义的教育实践、工具主义的教育评价和虚假主义的教育繁荣。我们需要一种超越数字和符号的、整体的、体验的、温暖的教育生态现代化。教育生态现代化是教育的传统气质在现代体制下的回归与超越,是教育向传统与现代的双向敞开,是积淀着传统气质、洋溢着现代精神、"最现代"和"最传统"的教育形态。推进教育生态现代化的转型发展,需要深化三个方面的反思性实践。
关键词:
教育现代化 景观教育 教育转型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孙锡敏
本世纪五十年代末期,一场史无前例的数学教育现代化改革运动(又称“新数学”)蓬勃兴起,但仅仅历经十余年时间,就在一片抨击声中宣告失败.如此大起大落的教育改革运动,自然引人注目,人们也从不同角度对这场运动作过评价.如“恢复基础”(Back to the Basics)参与者们认为,“新数学”(New Math)使学校成了实验的展示场,“教育工作者仅仅为了变化而在持续不断进行变化,新数学、新教科书对教育成效的改善毫无作用,他们不过是使用骗术,用了莫名其妙的专门术语愚弄门外汉罢了.”因此,“恢复基础”的倡导者们主张,一律取缔“新数学”,回到基础.历史证明,完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童世骏
邓小平在1983年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其中"未来"是时间概念,"世界"是空间概念,"现代化"则是一个既包括又超越了时空概念的价值概念:它是迄今为止中外文明的结晶,也是从今往后人类进步的目标。尽管学术界对"现代化"的概念有多种理解,也有许多批评,但如果我们像S.N.艾森斯塔特那样把"现代性"的核心理解为一种"深度的反思性"的话,[1]是有足够理由把"现代化"作为一个正面价值来"面向"或追求的。这种意义上的"现代化"可以进一步理解为在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何欢
进入新世纪以来,科技与人文之间的冲突已成为人类文化领域的主题。科技的进步与发展推动了教育技术的现代化,而教育技术的现代化在促进我国教育发展的同时也对人文教育产生了一些冲突与弊端。深刻分析造成这些弊端与冲突的根源,促进科学教育技术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发展,对实现我国现代教育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教育技术 人文教育 冲突与消解 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卢晓中
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与素质教育的密切关系决定了教育现代化与素质教育存在内在的、本质的联系。教育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的关系,在不同的教育领域实际上还有些许差异,如果说在基础教育领域"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这一命题的指涉是明确且有共识性,那么在高等教育领域这一关系仍是一个或然性的命题,以致大学素质教育难以真正地落地生根。大学素质教育要致力于促进学生的现代性要素的生成与增长,培养其现代素质,应当是高等教育不容回避的教育责任。新时期大学素质教育的新路向包括要着眼于人的可持续发展、人的素质
关键词:
教育现代化 人的现代化 大学 素质教育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姚志敏
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工作重点逐渐在向"注重信息技术应用"转移。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一项长期的战略工程,需要具有方向性、基础性理论体系的引领。加强"智慧校园"的建设,把智慧型学习环境建设作为基础。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软件技术等早已成为影响生产变革和社会历史变迁的最活跃因子。因此教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 教育现代化 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高布权
发达国家的农业现代化是借助于制度、市场与科技这"三驾马车"实现的,而我国农业发展却在制度、市场与科技方面存在严重的缺陷。为此,必须以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机理为指导思想,结合我国"国情",通过制度创新、产业创新以及科技创新,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机理 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