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71)
- 2023(10395)
- 2022(8587)
- 2021(8100)
- 2020(6463)
- 2019(15010)
- 2018(14155)
- 2017(27078)
- 2016(14419)
- 2015(15839)
- 2014(15121)
- 2013(15220)
- 2012(14111)
- 2011(12885)
- 2010(12621)
- 2009(11706)
- 2008(11397)
- 2007(9778)
- 2006(8588)
- 2005(7876)
- 学科
- 济(66677)
- 经济(66617)
- 管理(37730)
- 业(37478)
- 方法(30587)
- 企(28394)
- 企业(28394)
- 数学(28273)
- 数学方法(28147)
- 中国(20476)
- 贸(20067)
- 贸易(20058)
- 易(19700)
- 农(16903)
- 财(16676)
- 出(13193)
- 制(12841)
- 学(12255)
- 业经(12121)
- 融(11188)
- 金融(11187)
- 银(10825)
- 农业(10793)
- 银行(10789)
- 行(10444)
- 地方(9590)
- 口(9435)
- 出口(9427)
- 出口贸易(9427)
- 环境(9350)
- 机构
- 大学(214924)
- 学院(210099)
- 济(102715)
- 经济(101393)
- 研究(81367)
- 管理(78930)
- 理学(68929)
- 理学院(68108)
- 管理学(67230)
- 管理学院(66853)
- 中国(63534)
- 科学(47580)
- 京(45562)
- 财(43698)
- 农(42096)
- 所(41710)
- 研究所(38320)
- 财经(35938)
- 中心(35324)
- 经济学(34566)
- 农业(33615)
- 业大(33536)
- 经(33263)
- 经济学院(31405)
- 北京(29007)
- 院(28750)
- 江(28067)
- 财经大学(27233)
- 科学院(25770)
- 范(24428)
- 基金
- 项目(145812)
- 科学(116333)
- 基金(112743)
- 家(102206)
- 国家(101490)
- 研究(98620)
- 科学基金(85737)
- 社会(68819)
- 社会科(65728)
- 社会科学(65711)
- 基金项目(59031)
- 自然(56093)
- 自然科(54928)
- 自然科学(54908)
- 自然科学基金(54058)
- 省(51579)
- 资助(46151)
- 划(45864)
- 教育(43741)
- 部(34460)
- 编号(34071)
- 重点(33507)
- 发(31394)
- 国家社会(31242)
- 创(30439)
- 中国(29723)
- 教育部(29415)
- 创新(28797)
- 科研(28631)
- 人文(27431)
共检索到3113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庆萍 朱晶
进口是中国扩大粮食供给空间、有效保障国内粮食安全的必要补充。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克兰等黑海地区小麦出口国在世界小麦出口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在带动世界小麦出口市场格局和贸易流向发生变化的同时,为小麦进口国调整进口来源结构,实现多元化提供了机会。本文通过分析世界小麦出口贸易格局变化过程中中国小麦进口来源结构的动态变化趋势以及在进口市场集中度、多样性、均匀性等方面的变化,认为当前中国小麦进口来源结构的供给脆弱性升高,安全性降低。为此,建议中国在未来小麦进口中应结合世界小麦出口动态变化,考虑适当增加从黑海地区新兴小麦出口国进口小麦,降低对传统小麦出口国的依赖,在实现中国小麦进口来源结构不断优化的同时...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宁
本文通过比较小麦产销和供求变化来分析小麦进出口对中国小麦市场供求平衡产生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自改革开放至20世纪90年代初期,高度依赖小麦进口填补国内产销缺口,90年代后期对小麦进口依赖度逐步下降,目前小麦进口以调节消费结构不平衡为主。中国通过稳定并提高国内小麦生产来减少国际小麦市场动荡带来的影响,把小麦进出口和库存调节作为平衡中国小麦市场的重要辅助手段。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杨艳涛 秦富
2012/13年度世界小麦减产,需求有所压缩,供需处于紧平衡状态,国际小麦市场价格出现了快速上涨态势,由于黑海3国的减产及出口限制政策使得世界小麦贸易量大幅减少。2012/13年度中国小麦产量实现九连增,但由于消费量增加以及优质小麦供给的减少,中国小麦供给处于趋紧态势,中国小麦市场表现出较为剧烈的波动,小麦进口量大幅增长。中国在小麦主产区继续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对后期小麦市场的托底效果明显。针对当前中国小麦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依靠科技提高小麦单产水平、按照比较效益原则完善最低收购价政策、完善小麦市场体制建设、加强小麦仓储基础设施建设等建议。
关键词:
小麦 市场 贸易 政策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利庠 陈秀兰
本文通过时间序列分解法对我国小麦价格的变动特点进行识别可知,我国小麦价格存在较明显的周期波动,波动周期平均长度为30个月。2001年下半年开始,我国小麦价格呈现出持续上涨的长期趋势;季节因素对我国小麦价格的变动不显著。随着粮食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和粮食市场的全面放开,小麦价格波动的幅度有越来越剧烈的趋势。国家政策对小麦价格的波动幅度尤其是价格下跌幅度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但是在国家政策对小麦市场特别加强管制的时期,波动周期会异常延长。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魏振香 李伟娟 李南
小麦作为我国第二大粮食作物,与国家粮食安全息息相关。本文首先统计了2009年7月至2010年7月全国三等小麦的平均出库价格,分析了从危机开始复苏到2010年第二季度小麦价格波动的态势,并从国内外经济、国家政策、客观条件、偶然因素、其它因素五个方面分析其如何影响小麦价格的波动,最后提出相应的策略,为更好地稳定我国小麦市场价格提供参考。
关键词:
小麦价格 影响因素 对策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于格 刘爱民
本文对我国小麦主产区与小麦具有耕地竞争关系的不同农作物之间的成本收益进行了比较,发现我国小麦主产区中黄淮海麦区的河南、山东两省小麦种植面积下降,但优质专用小麦播种面积扩大,长江中下游麦区中的湖北、四川和东北麦区中的黑龙江小麦播种面积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研究结果说明,在耕地资源有限并且不断减少的情况下,由于各主产区的小麦成本收益率较低,部分地区的小麦品质较差,小麦的耕地竞争优势下降,从而导致小麦种植面积持续下降,小麦产量不断减少。但优质专用小麦的品质和生产效益较好,我国优质专用小麦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大幅度提高。同时,产量下降会直接影响我国小麦市场的供求平衡,通过对建立的中国小麦供求平衡表分析,如...
关键词:
小麦 耕地竞争力 供求平衡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新华 鲁艳 王锐 杜江
中国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麦生产国和消费国,还是小麦的国际贸易大国。本文以中国小麦进出口贸易为主要研究对象,先分析了我国小麦进出口贸易现状,接着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发现主要原因有:我国小麦产量占世界比重下降、我国小麦价格长期高于世界小麦价格、世界小麦进出口国家都相对集中等。最后提出了我国小麦进出口贸易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小麦进出口贸易 贸易政策 竞争优势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士功 禾军 王道龙 周应华 吴晓春 霍剑波
小麦作为我国第二大粮食作物 ,其种植面积和产量仅次于水稻 ,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小麦进口在我国粮食贸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随着我国加入WTO步伐的日益加快 ,研究加入WTO对我国小麦生产的影响及其相应的发展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何中虎 林作楫 王龙俊 肖志敏 万富世 庄巧生
根据生态因子对品质表现的影响 ,土壤质地、肥力水平及栽培措施对品质的影响 ,品种品质的遗传特性及其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性 ,以及我国小麦的消费状况、商品率和可操作性的原则 ,将我国小麦产区分为 3大品质区域 ,即北方强筋、中筋白粒冬麦区 ,南方中筋、弱筋红粒冬麦区和中筋、强筋红粒春麦区。还提出了推进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带建设的意见
关键词:
小麦 加工品质 基因型 环境 区划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林仁惠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赛德 潘瑞娇
本文采用扩展恩格尔-格朗杰检验对中国小麦期货市场效率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未来现货价格与距最后交易日前第7、14、28天期货价格协整,并且距最后交易日越近,期货价格越接近对未来现货价格的无偏估计,期货市场接近有效率市场;未来现货价格与距最后交易日前第56天的期货价格不协整,因此可推断距最后交易日超过56天的期货市场没有效率。
关键词:
期货市场效率 非平稳时间序列 协整检验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朱海燕 司伟
小麦作为我国重要的口粮之一,在粮食安全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其价格波动直接影响主产区农民和小麦消费者的利益。1990年以来,我国小麦价格波动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规律,但相对于其他大宗农产品其价格较稳定。本文通过构建小麦局部均衡模型进行结构分析和情景模拟,检验传统供求因素对小麦价格波动的影响程度,并找出价格相对较稳定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2007—2012年物质与服务费用、人均GDP的增长是小麦价格波动主要影响因素,且物质与服务费用的影响更大;补贴和最低收购价政策保证了小麦生产的稳定,贸易小国地位较大程度上规避了国际小麦价格波动对国内的传导,从而平抑了国内价格波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郝晓燕 张益 韩一军
[目的]小麦作为我国重要的口粮作物,其生产布局变化影响市场供给的均衡性,关系小麦生产稳定,也关系国家粮食安全。[方法]采用1978—2014年全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生产规模指数、集中度指数、生产重心指数及重心转变路径全面分析中国小麦生产布局空间演化特点,通过莫兰指数检验各区域小麦播种面积的空间相关性,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小麦生产布局的影响因素。[结果](1)随着时间迁移,小麦生产布局由分散逐渐变集中,主要集中于中部、黄淮海地区,该地区的面积和产量对全国小麦生产的贡献最大;(2)无论是从播种面积还是产量角度,中国小麦生产重心都表现出自北向南再向东的趋势;(3)小麦生产的空间集聚效应随时间变化越来越显著;(4)灌溉水平和化肥投入对该区、相邻地区和全国的小麦播种面积均有正向作用,机械投入、政策和技术水平对该区、相邻地区和全国的小麦播种面积均产生负向影响,比较收益和非农就业机会对该区和相邻地区的小麦播种面积均有影响,但作用方向相反。[结论]建议小麦生产布局优化要注重发挥相邻区域农民的学习效仿能力,促进小麦品种研发技术提升,增强小麦生长的环境适应性,提高小麦生产的要素配置效率,关注非农就业导致的小麦播种面积波动,保障主产省农民收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