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53)
- 2023(6875)
- 2022(5725)
- 2021(5521)
- 2020(4827)
- 2019(11486)
- 2018(11434)
- 2017(21767)
- 2016(12026)
- 2015(14025)
- 2014(13807)
- 2013(13787)
- 2012(12453)
- 2011(11346)
- 2010(11742)
- 2009(10996)
- 2008(11078)
- 2007(10187)
- 2006(9125)
- 2005(8437)
- 学科
- 济(46914)
- 经济(46855)
- 管理(42826)
- 业(36439)
- 企(33407)
- 企业(33407)
- 方法(24088)
- 数学(20168)
- 数学方法(19629)
- 财(12963)
- 中国(11267)
- 学(11214)
- 农(11126)
- 业经(10808)
- 理论(10714)
- 制(9934)
- 务(8821)
- 财务(8763)
- 财务管理(8736)
- 策(8617)
- 和(8438)
- 企业财务(8219)
- 划(8201)
- 贸(8026)
- 贸易(8016)
- 银(7916)
- 银行(7886)
- 易(7790)
- 行(7394)
- 农业(7160)
- 机构
- 大学(170604)
- 学院(169099)
- 管理(67808)
- 济(63434)
- 经济(61797)
- 研究(58514)
- 理学(56384)
- 理学院(55749)
- 管理学(54439)
- 管理学院(54122)
- 中国(47230)
- 京(38440)
- 科学(37724)
- 农(31211)
- 所(31200)
- 财(30746)
- 研究所(28217)
- 江(27505)
- 中心(27316)
- 业大(26802)
- 农业(24777)
- 北京(24606)
- 财经(22951)
- 州(21837)
- 院(21427)
- 范(21162)
- 师范(20819)
- 经(20813)
- 技术(20403)
- 省(19772)
- 基金
- 项目(108866)
- 科学(84481)
- 基金(78289)
- 研究(74956)
- 家(70117)
- 国家(69604)
- 科学基金(59137)
- 社会(44671)
- 省(42748)
- 社会科(42254)
- 社会科学(42236)
- 自然(41627)
- 自然科(40706)
- 自然科学(40693)
- 基金项目(40158)
- 自然科学基金(39952)
- 划(36827)
- 教育(36181)
- 资助(34575)
- 编号(30158)
- 成果(25226)
- 重点(25005)
- 部(23440)
- 创(22577)
- 发(21996)
- 课题(21821)
- 计划(21416)
- 科研(21272)
- 创新(21125)
- 大学(19989)
共检索到2705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卢为民 刘君德 黄丽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周晔
对国际大都市聚集整合物流、资金流、知识流等要素及其全球控制能力的形成过程进行了梳理,归纳总结了当代国际大都市发展的九大特征,探讨了国际大都市城市职能的演变和城市发展的特色规划,以及国际大都市经济发展的最新理念和趋势。
关键词:
国际大都市 共生发展 逆工业化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邓智团 屠启宇
2012年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而大都市作为创新要素集聚地和创新源,研究其对创新驱动的空间响应,有利于推动大都市创新空间的塑造与优化,提升大都市的整体创新能力。本文从创新型企业在纽约、伦敦等大都市中心城区集聚出发,构建"新成本收益曲线"探讨创新型企业在大都市中心城区集聚的经济理性,并基于Logit模型以美国大都市区间和大都市区内为例,对影响创新型企业空间区位选择的决定因素进行量化研究。研究表明,中心城区可以通过"降低成本、提升收益"改变中心城区集聚的成本收益预期,让中心城区成为创新型企业新的可能区位选择,而原有创新型企业集聚水平、生活便利状况、风险资本和文化服务等因素是...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国平 孙铁山
本文将多中心、网络化的城市空间组织定义为网络化大都市,并阐述了网络化大都市发展模式的内涵及特征。在空间组织上,网络化大都市发展模式摒弃传统的单中心聚焦的发展模式,倡导城市空间的多中心化发展,强调构建面向区域的开放的多中心区域城市空间格局。在功能整合上,网络化大都市发展模式强调分工与合作,促进区域城市网络的形成,从根本上将实体空间上的多中心区域城市变为真正意义的网络化大都市。在区域治理上,网络化大都市发展模式强调通过对话、协调与合作实现权利平衡和利益分配,通过网络化管治实现公平与效率并重的区域治理。
关键词:
网络化大都市 城市网络 城市空间发展模式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谢菲
1970年代以后,美国大都市区发展呈现出新趋势,即分散、多中心模式大都市区的增加。城市地域面积不断扩大,对大都市区的治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对二战以来美国大都市区治理模式的理论、实践进行考察,分析其中利弊。
关键词:
多中心结构 政治巴尔干化 二元制治理模式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江若尘
在中国众多企业奉行“股东至上主义”或“消费者第一”的固定思维模式的今天,提出了利益相关者的思维模式。作者在综述有关利益相关者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利益相关者的定义、分类、特点。作者展望了对企业不同利益相关者的重要性及影响程度的研究、利益相关者满意度和企业绩效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将有助于企业更好的平衡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提高各利益相关者的满意度,提高企业综合竞争能力。
关键词:
利益相关者 利益相关者关系特征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安树伟 母爱英
大都市区化是中国城市发展的新阶段,未来中国的区域政策需要关注大都市区管治。目前中国大都市区管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重建轻管”和“单一式”的管治理念,“后果导向”和“管家式”的管治模式,部分大都市区管治行政主体缺失,大都市区管治的监督机制薄弱,政府的“越位”、“缺位”和“错位”现象普遍,非政府组织独立性不强,公众参与度不高等。为了实现中国大都市区“好的管治”,管治理念将不断地趋向于市场化、民主化、柔性化、信息化、“人本化”和“能本化”;在大都市区管治中必须协调政府与跨国公司、非政府组织、政府间组织以及市民社会等主体之间的关系;要构建完善的垂直管治体系和水平管治体系,实现由“后果导向”式管治向“原...
关键词:
管治 大都市区 中国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张垒
高校参与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供给是其发挥优势履行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体现。文章基于知识产权公共政策的演变探究了高校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理念的形成,从可获得性、可接近性、可接受性、可适应性四个维度和三个层次阐释了高校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可及性内涵,并探讨其可及性提升机制和模式,提出相应的发展路径与策略。高校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可及性的本质是供需关系协同,要坚持政府主导、多元合作的整体设计和分布式供给模式,坚持供给侧数量与质量的协同,需求侧共性与个性统一,服务体系中国家和地方协调。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长全 杜旻
本文从国际大都市的内涵出发,分析了国际大都市的基本特征,与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特别是以纽约、伦敦、东京等城市为例,分析了这些城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逆工业化趋势,以及工业地位演变所表现出的“倒U型”特征。最后对国际大都市工业布局演变所表现出新特点进行了概括,即逆工业化和制造业扩散的趋势、都市产业在城区旧工业区的聚集,以及工业企业按价值链在都市区进行的布局调整。
关键词:
国际大都市 工业布局 逆工业化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唐燕
首先简要界定了多中心都市区的概念。从国家层面分析了德国大都市区的空间结构特征及其发展变化,阐述了联邦政府引导大都市区发展的具体政策和建议,并以莱茵鲁尔和柏林为例,从城市区域层面具体说明了德国大都市区的特点、问题和发展战略。
关键词:
德国 都市区 多中心 空间规划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姚诚伟 吴焕杰
针对传统计算机硬件实验课程中过程无法监控,设备利用率不高和评估规范化程度不够等问题,利用互联网思维和技术手段,以"互联网+实验设备"为思路创新实验课程管理新模式;以设备改造和流程优化为突破口,在实验课程统筹、实验过程考核、实验结果回溯3个环节提升实验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同时降低替做替考和设备损坏的概率。
关键词:
互联网思维 计算机硬件 管理模式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课程背景]全球人力资源大师尤里奇强调:未来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是人才管理中国著名人力资源专家彭剑锋教授指出:中国人力资源的未来一定是以人才管理作为核心要点的。著名经济学家刘福垣指出,无论是中国的互联+时代,还是美国的新硬件时代,或者德国的工业4.0时代,本质上都是指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人力资本时代。人力资本时代,人才管理早已超出了传统的组织人才管理的范畴,人才与战略的匹配、人才的盘点、招聘、人才继任、人才激励、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课程背景】全球人力资源大师尤里奇强调:未来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是人才管理中国著名人力资源专家彭剑锋教授指出:中国人力资源的未来一定是以人才管理作为核心要点的。著名经济学家刘福垣指出,无论是中国的互联+时代,还是美国的新硬件时代,或者德国的工业4.0时代,本质上都是指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人力资本时代。人力资本时代,人才管理早已超出了传统的组织人才管理的范畴,人才与战略的匹配、人才的盘点、招聘、人才继任、人才激励、人才效能等问题成为企业各级管理者特别是企业高管和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要点和工作难点。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李勇辉 潘爱民
后小康是指生活水平实现小康之后到富裕前的一个阶段,在这一阶段,人们的居住、工作、生活方式将发生很大变化,更加注意住宅环境和住宅功能的提升。本文通过对大都市住宅消费倾向的研究,探讨了后小康时期的大都市人居模式的变革,并针对这种人居模式提出了适应性建议。
关键词:
后小康 大都市 住宅消费倾向 人居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