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40)
- 2023(9368)
- 2022(8145)
- 2021(7482)
- 2020(6635)
- 2019(15457)
- 2018(15035)
- 2017(30163)
- 2016(16274)
- 2015(18394)
- 2014(18724)
- 2013(18823)
- 2012(17688)
- 2011(15900)
- 2010(16171)
- 2009(15010)
- 2008(15539)
- 2007(14339)
- 2006(12264)
- 2005(11272)
- 学科
- 济(73143)
- 经济(73073)
- 业(58980)
- 管理(54297)
- 企(51089)
- 企业(51089)
- 方法(38250)
- 数学(33659)
- 数学方法(33403)
- 财(24602)
- 务(18268)
- 财务(18243)
- 财务管理(18211)
- 企业财务(17576)
- 农(16865)
- 技术(16383)
- 中国(15747)
- 制(14510)
- 学(14226)
- 业经(14206)
- 贸(13972)
- 贸易(13968)
- 易(13636)
- 农业(11534)
- 地方(11359)
- 融(10766)
- 金融(10764)
- 银(10702)
- 理论(10692)
- 银行(10672)
- 机构
- 大学(248684)
- 学院(246183)
- 济(104574)
- 经济(102449)
- 管理(96801)
- 理学(83783)
- 理学院(82902)
- 管理学(81626)
- 研究(81545)
- 管理学院(81148)
- 中国(61500)
- 京(51643)
- 科学(49536)
- 财(49088)
- 农(42877)
- 所(42534)
- 财经(39639)
- 研究所(38530)
- 中心(37434)
- 业大(37332)
- 江(36466)
- 经(36128)
- 农业(34089)
- 北京(32441)
- 经济学(32197)
- 财经大学(29672)
- 经济学院(29376)
- 范(29330)
- 师范(28983)
- 州(28821)
- 基金
- 项目(160920)
- 科学(126255)
- 基金(118275)
- 研究(113696)
- 家(103965)
- 国家(103164)
- 科学基金(87975)
- 社会(72229)
- 社会科(68752)
- 社会科学(68728)
- 基金项目(62910)
- 省(61803)
- 自然(58414)
- 自然科(57109)
- 自然科学(57088)
- 自然科学基金(56125)
- 教育(52892)
- 划(52530)
- 资助(49523)
- 编号(44751)
- 部(37014)
- 成果(36479)
- 重点(36356)
- 创(33971)
- 发(33229)
- 创新(31818)
- 教育部(31642)
- 科研(31639)
- 人文(30472)
- 课题(30345)
- 期刊
- 济(109706)
- 经济(109706)
- 研究(69179)
- 中国(43917)
- 财(41730)
- 学报(40730)
- 农(36947)
- 科学(36658)
- 管理(35162)
- 大学(30498)
- 学学(29007)
- 农业(24934)
- 技术(22841)
- 融(22682)
- 金融(22682)
- 教育(21202)
- 财经(20566)
- 经济研究(18075)
- 经(17580)
- 业经(16196)
- 问题(14881)
- 技术经济(14822)
- 业(14734)
- 贸(13922)
- 国际(12517)
- 财会(12418)
- 版(12033)
- 统计(11905)
- 科技(11771)
- 理论(11619)
共检索到3587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姚利民
世界大型跨国公司具有显著技术优势,吸收500强大型跨国公司投资是我国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重要措施。但是大型跨国公司投资既有促进技术进步的作用,又有技术垄断的负面影响。吸收大型跨国公司的竞争性投资有利于营造竞争环境,打破技术垄断,并将我国国内产业竞争推进到国际竞争的前沿。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姚利民
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具有显著技术优势,500强企业的战略调整有利于我国利用大型跨国公司投资促进技术进步。吸收500强跨国公司投资是我国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重要措施。但是吸收大型跨国公司投资既有促进技术进步的作用,又有技术垄断的负面影响。吸收大型跨国公司的竞争性投资有利于营造竞争环境,打破技术垄断,并将我国国内产业竞争推进到国际竞争的前沿。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秀娟 崔新健
本文构建了跨国公司在我国各省区科技投入和产出的指标体系,通过2006年和2002年的实证分析结果对比,观察上述指标对我国各省区科技竞争力的作用效果是否显著,结果表明,2002年4个二级指标有显著正向作用,2个二级指标有显著负向作用,而在4年的时间变化中,只剩2个二级指标有显著正向作用,其余4个二级指标都变成显著负向作用。本文就此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洛林 江小涓 卢圣亮
与较早时期相比 ,2 0世纪 90年代中后期中国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最重要的变化 ,是大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数额的增加。大跨国公司增加在华投资的重要性 ,不仅体现在通过资本供给推动经济增长 ,更重要的是 ,对于提升我国产业结构、推进技术进步和加大经济国际化程度都产生积极影响。本文以全球 5 0 0家最大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企业为主要对象 ,分析大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行为和影响。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洛林 江小涓 卢圣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林江 秦军 黄亮雄 孙辉
本文拓展了Barros和Cabral两地区竞争FDI三方博弈的模型,通过引入成本缩小型的研发变量,尝试性地将R&D、跨国公司与引资竞争三者统一到一个分析框架之内。通过模型推导和模拟分析,我们得到在跨国公司从事研发活动且存在技术外溢条件下,若两地技术水平有差异,两地间不进行竞争,则跨国公司必然选择技术较先进地区投资;而两地间给予跨国公司投资补贴的竞争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改变跨国公司的选择;与不进行研发活动相比,跨国公司进行研发活动,对技术较落后地区竞争外商直接投资有不利影响并且也不必然会使两地福利水平增加,不过研发效率的增加会帮助提升两地整体福利水平。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研发国际化 技术外溢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尹孔阳 黄炜
当前,跨国公司已是全球范围内进行竞争的主角,其竞争策略也不断在外部竞争格局的变化和彼此间的竞争互动中得以演化。随着全球范围内许多产业多点竞争格局的形成,跨国公司的竞争策略演化也呈现出系列新特征。文章以丰田等排名世界100强在华跨国汽车企业为例进行研究,分析当前跨国公司在多点竞争格局下,其竞争策略演化所表现出来的新特征。
关键词:
多点竞争 跨国公司 竞争策略 演化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平 盛丹
文章从技术垄断和技术扩散两个角度考察了1985-2003年跨国公司策略性联盟对我国技术进步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国内研发和策略性联盟产生的研发溢出对我国技术水平的提高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而策略性联盟产生的技术垄断则阻碍了我国的技术进步,但这种作用并不显著。因此,我国应采取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与跨国公司的合作以及与之建立纵向的策略性联盟等措施,以有效地利用跨国公司策略性联盟来促进我国的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
关键词:
跨国公司 策略性联盟 技术溢出 技术垄断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杨克泉 吉昱华 马松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余光胜
大型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分析余光胜一、大型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现状近年来,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势头。截至1993年,全国累计批准外商投资项目174056个,实际投入外资金额600.42亿美元。1993年一年的外商协议投资额为110...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朱孟晓 胡小玲
伴随跨国公司来华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跨国公司在华经营中的垄断及限制竞争问题逐渐凸显。深入认识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制定有效的反垄断政策和反垄断法规,以遏制跨国公司在我国市场的垄断势力,对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意义重大。
关键词:
跨国公司 限制竞争 垄断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宏 封肖云
本文分析了中国本土零售业的市场结构形态,用主导厂商模型并结合我国零售业实际情况,得出我国零售业在跨国公司进入后将形成以跨国零售巨头占优的主导厂商寡头垄断市场结构;提出了引导这种市场结构向有效竞争方向转变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
跨国公司 主导厂商 零售业 有效竞争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周林松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孟宪伟
本文在回顾已有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民族企业和跨国公司不对称竞争的概念,并对这一概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描述,为分析民族企业和跨国公司的竞争明确了背景和前提条件。
关键词:
民族企业 跨国公司 不对称竞争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敏敏
跨国公司对东道国技术进步进行多方面的限制,包括跨国公司技术转移战略的限制,母国政府保护主义的限制,技术引进方式的限制,技术适用性的限制,消化吸收不足的限制,等等。针对这些限制,我国现阶段科技发展应实施“复合型战略”,以早日实现技术赶超目标。
关键词:
跨国公司 技术进步 技术引进 东道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