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656)
- 2023(22811)
- 2022(19529)
- 2021(18214)
- 2020(15495)
- 2019(35710)
- 2018(35209)
- 2017(66357)
- 2016(36426)
- 2015(41210)
- 2014(41093)
- 2013(40703)
- 2012(37638)
- 2011(34235)
- 2010(34177)
- 2009(31767)
- 2008(31505)
- 2007(27877)
- 2006(24541)
- 2005(22035)
- 学科
- 济(154173)
- 经济(153987)
- 管理(104604)
- 业(97112)
- 企(80186)
- 企业(80186)
- 方法(65869)
- 数学(56928)
- 数学方法(56215)
- 中国(40470)
- 农(39640)
- 财(39519)
- 学(34041)
- 业经(33088)
- 贸(31847)
- 贸易(31826)
- 地方(31448)
- 易(30868)
- 制(30588)
- 农业(26249)
- 务(24266)
- 财务(24174)
- 财务管理(24118)
- 银(23548)
- 理论(23513)
- 银行(23458)
- 和(22916)
- 融(22798)
- 金融(22792)
- 企业财务(22741)
- 机构
- 大学(527576)
- 学院(523779)
- 济(214954)
- 经济(210398)
- 管理(197677)
- 研究(184056)
- 理学(170359)
- 理学院(168346)
- 管理学(165145)
- 管理学院(164208)
- 中国(137771)
- 科学(115142)
- 京(113111)
- 财(98697)
- 所(94705)
- 农(93554)
- 研究所(86345)
- 中心(82951)
- 业大(81809)
- 财经(78415)
- 江(77956)
- 农业(73812)
- 北京(71636)
- 经(71118)
- 范(67996)
- 师范(67201)
- 院(66380)
- 经济学(65490)
- 州(62025)
- 经济学院(58738)
- 基金
- 项目(352531)
- 科学(274354)
- 基金(255006)
- 研究(250488)
- 家(225394)
- 国家(223572)
- 科学基金(189320)
- 社会(157539)
- 社会科(149223)
- 社会科学(149182)
- 省(136995)
- 基金项目(134457)
- 自然(124787)
- 自然科(121846)
- 自然科学(121805)
- 自然科学基金(119595)
- 划(116120)
- 教育(115103)
- 资助(105849)
- 编号(100632)
- 成果(82530)
- 重点(79737)
- 部(77219)
- 发(75009)
- 创(72346)
- 课题(70014)
- 科研(68083)
- 创新(67744)
- 教育部(65529)
- 大学(65494)
- 期刊
- 济(238444)
- 经济(238444)
- 研究(154138)
- 中国(102946)
- 学报(91914)
- 农(85031)
- 科学(80289)
- 财(77087)
- 管理(72826)
- 大学(68499)
- 学学(64626)
- 农业(57658)
- 教育(53322)
- 融(45765)
- 金融(45765)
- 技术(44562)
- 经济研究(38921)
- 财经(38866)
- 业经(36692)
- 经(33400)
- 问题(31433)
- 业(30899)
- 贸(28397)
- 版(26545)
- 图书(25976)
- 技术经济(25386)
- 国际(24875)
- 科技(24747)
- 统计(24379)
- 世界(23924)
共检索到783869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熊豪 李天德 王岳龙
本文以1985—2006年中国实际GDP、东盟六国实际GDP和中国与东盟六国双边贸易额数据为基础,构建变量,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对中国与东盟六国经济波动的贸易传导机制给予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与东盟六国经济周期存在明显的协动性,中国与东盟六国的双边贸易强度对双边经济协动有大小一样的积极影响,且二者存在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
关键词:
经济周期 贸易传导机制 面板数据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李天德 宗建亮 熊豪
在1979-2005年度经济数据基础上,用协整、VAR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等计量方法,以美国为例实证分析世界贸易是如何影响和传导世界经济波动的。结果表明,美国的贸易额和GDP的波动周期存在高度的协动性;美国经济的波动是美国贸易的Granger原因,而美国的贸易波动不是其经济波动的Granger原因;美国GDP方差分解中自身的解释成分高于贸易的解释成分,贸易方差的分解中自身的解释成分低于经济的解释成分;美国经济波动通过国际贸易对世界经济的传导作用呈正相关关系。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冯永琦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国际贸易已经是一个国家的经济波动在国际间传导和扩散的重要传导渠道之一。通过在1998-2007年十年间的季度经济数据基础上,用VAR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等计量方法,对中美经济波动的国际贸易传导机制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中美经济波动的国际贸易传导机制在长期中并不发挥作用,只是在短期内中国对美国出口贸易的传导在一定程度上还发挥着作用,并且美国经济波动只有在短期内对中国经济波动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而在长期美国经济波动对中国经济波动并没有影响。
关键词:
中美经济波动 国际贸易 传导机制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宋玉华 高莉
贸易究竟如何影响经济波动在世界范围内的传递?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必须结合与贸易有关的其他经济变量加以研究。实证研究证实了“贸易发展与经济周期的协动性具有正向关系”的结论,并且更深入地指出影响协动性的关键是贸易强度,而非受贸易模式影响的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在理论上,学者们在基础模型的基础上不断地加入了一些新元素,如不可贸易品、南北贸易模式等,试图对贸易传导机制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并力图解决两国模型中产生的“数量异常”和“价格异常”。
关键词:
不可贸易品 南北贸易 数量异常 价格异常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罗湘雄 李浩
文章采用中国、美国、日本、德国、韩国、英国和巴西1978~2011年的经济数据,建立VEC模型,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等方法并基于七国面板数据建立模型。得出结论:首先,大部分国家都显示出了明显的增长趋势趋同性,但存在差别。其次,国际贸易及他国的经济对中国GDP同时存在着短期效应和长期作用,贸易波动会在相当程度上引致GDP波动。最后,双边贸易往来对双边经济协动促进作用的大小一样,但各国固定效应不同。
关键词:
经济周期 传导机制 VEC模型 面板数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星 陈小虎 邹战勇
在开放经济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国际经济周期传导成为常态。文章在区分中美两国产业内、外贸易的条件下,控制资本账户,利用MSAR-TVTP与SVAR模型,引入中美产业结构、汇率制度等因素,深入分析美国经济周期波动通过直接与间接的国际贸易渠道对中国经济的阶段性影响。结果表明,金融危机前,美国经济周期波动通过国际贸易渠道对中国经济影响显著,但是之后,其传导效应发生了明显变化。同时,产业内贸易与产业间贸易在传导过程中也发挥着不一样的效果。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宗建亮
本文利用协整、VAR脉冲相应和方差分解等计量方法,在1980—2006年度经济数据基础上,实证分析了以G7为代表的世界大国经济波动如何通过对中国的FDI影响中国经济波动。结果表明,中国FDI增长率与中国GDP增长率存有相关性;世界大国经济的波动是中国FDI和中国经济波动的Granger原因,而中国FDI的波动是中国经济波动的Granger原因;中国FDI方差分解中由中国经济因素解释的成分远高于世界大国经济因素的解释成分,在G7和中国GDP方差分解中,由对方经济因素解释的成分处于上升的趋势,这表明中国与世界大国之间经济波动的相互影响在日益加深。
关键词:
经济波动 FDI 协整 VAR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蒋瑛 曾忠东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贸易溢出效应"初步显现,为此本文就美国金融危机通过贸易传导渠道对我国宏观经济稳定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一、金融危机贸易传导机制的理论分析金融危机的贸易传导机制是指一国发生的金融危机,以国际贸易为传导渠道,直接或间接对另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产生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薛昶
汇率波动会导致世界经济的波动,它的传导机制包括:物价水平,贸易收支,资本流动和收入分配。本文详细研究了汇率波动对世界经济波动影响的传导机制,以便为降低汇率波动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提出有效的对策。
关键词:
汇率波动 经济波动 传导机制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星 陈乐一
文章在充分考虑中美两国贸易结构与贸易条件等实际因素的基础上,对美国经济周期波动通过货物贸易途径对我国经济周期的影响进行了测算。研究表明,美国不仅可以通过其与我国密切的货物贸易往来对我国经济周期产生影响,还可以通过其对世界经济的巨大影响力对我国经济周期产生影响。其中,美国进口波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大于美国出口波动所产生的影响,而两国贸易条件与贸易结构变动产生的影响则不明显。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熊豪
目前计算变量相关系数的方法需要设定滚动窗口,导致不能测算时点相关度,进而引发实证分析存在自相关、自由度减少等内在不足。在重新测度中美两国时点经济协动度基础上,利用SVAR模型分析1978—2011年中美双边贸易和两国经济协动的相互影响。结果显示:从相互影响来看,二者存在相互明显的短期正向冲击,长期内冲击作用较弱;从影响程度来看,二者主要受自身水平影响的短期强正向冲击。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万平 袁晓玲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的经济波动会通过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等资本的跨国流动传导到别的国家。鉴于美国已经成为中国主要的贸易伙伴和FDI来源国,其经济的波动会对中国的经济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本文运用基于VAR模型的广义脉冲响应函数法与方差分解法,在以双边贸易与投资为传导纽带,暗含汇率变化影响的基础上定量分析了美国经济波动对中国经济冲击的长期传导机制和短期动态影响特征。冲击响应分析结果表明,美国经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更大,美国经济的波动主要通过影响中国对美国出口的途径对中国经济增长造成冲击;方差分解结果显示,中国经济对美国经济的贡献更大。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会政 杨楠
国际贸易是经济周期传导的重要途径。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的发展使国家间贸易关联程度与生产分割程度提高,对经济周期协同性产生影响。本文使用2000—2014年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以中国与贸易伙伴国间经济周期协同性为研究对象,探究贸易关联程度以及生产分割程度对经济周期协同性及其贸易传导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1)高附加值的复杂生产贸易活动带来的贸易关联对经济周期协同性的影响更大。此外,生产分割程度越高,垂直专业化分工传递机制作用更明显,对经济冲击的传递性更强。(2)全球价值链分工通过提高增加值贸易与产业内贸易的供给和需求,通过提高产业结构差异度,提高经济周期协同性。(3)中国与发达国家的贸易关联程度高于中国与发展中国家,且更多集中于附加价值高的生产与贸易活动中,对经济周期协同性的影响效果更显著。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岳树民 卢艺
土地财政作为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密不可分。土地财政是否有益于经济增长以及土地财政如何影响经济增长是近年来常常被人们关注的话题。本文在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框架下,将经济体划分为马尔萨斯部门和索洛部门,并在模型中考虑土地财政的因素,通过对经济增长模型的数理推导,得出土地财政会促进经济增长的结论。根据数理模型的推导结果,土地财政促进经济增长主要通过促使劳动力从马尔萨斯部门转移至索洛部门实现。针对上述推论,本文通过对30个省份2004-2013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证实土地财政的确促进了中国经济增长,同时发现地方政府征用农用地转作商用的做法会反向拉动经济增长,提高土地出让金的做法对...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黄漓江 桑百川 郭桂霞
本文使用中国省级层面的面板数据,考察了贸易开放对中国经济波动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贸易开放所产生的外部风险显著增加了经济波动,而贸易开放减少了经济波动,其中出口贸易对经济波动的影响显著为负,而进口贸易对经济波动的影响为负但不显著;贸易开放通过进出口市场多样化减少了经济波动,而且进出口市场多样化对经济波动的负向影响是U型的,并且U型表现出较强的稳健性。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贸易开放所引致的外部风险破坏了经济稳定,而贸易市场多样化对保持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发挥了重要作用。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