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12)
- 2023(15848)
- 2022(13983)
- 2021(13099)
- 2020(11095)
- 2019(25848)
- 2018(25466)
- 2017(49883)
- 2016(26739)
- 2015(30276)
- 2014(30122)
- 2013(29517)
- 2012(27008)
- 2011(24252)
- 2010(24229)
- 2009(22011)
- 2008(21391)
- 2007(18514)
- 2006(15976)
- 2005(13634)
- 学科
- 济(111904)
- 经济(111786)
- 管理(75161)
- 业(72336)
- 企(60018)
- 企业(60018)
- 方法(56596)
- 数学(49649)
- 数学方法(48867)
- 农(28210)
- 贸(27141)
- 贸易(27129)
- 财(26344)
- 中国(26286)
- 易(26278)
- 业经(23366)
- 地方(23058)
- 学(22111)
- 理论(19014)
- 农业(18966)
- 制(17089)
- 务(17069)
- 财务(16983)
- 财务管理(16944)
- 技术(16752)
- 和(16591)
- 企业财务(15961)
- 环境(15959)
- 融(15343)
- 金融(15340)
- 机构
- 大学(378810)
- 学院(377883)
- 济(153783)
- 管理(151433)
- 经济(150737)
- 理学(132765)
- 理学院(131322)
- 管理学(128676)
- 管理学院(128006)
- 研究(123965)
- 中国(89616)
- 京(79511)
- 科学(76115)
- 财(66759)
- 所(61350)
- 农(58613)
- 业大(56487)
- 中心(56323)
- 研究所(56183)
- 财经(55133)
- 江(52690)
- 经(50289)
- 北京(49783)
- 范(49260)
- 师范(48773)
- 经济学(46272)
- 农业(46136)
- 院(45745)
- 州(43140)
- 经济学院(42063)
- 基金
- 项目(265374)
- 科学(208967)
- 基金(193320)
- 研究(192760)
- 家(168618)
- 国家(167290)
- 科学基金(144316)
- 社会(120585)
- 社会科(114377)
- 社会科学(114347)
- 省(102710)
- 基金项目(102063)
- 自然(95476)
- 自然科(93313)
- 自然科学(93295)
- 自然科学基金(91589)
- 教育(89929)
- 划(86689)
- 资助(81400)
- 编号(78622)
- 成果(62503)
- 重点(59334)
- 部(58946)
- 发(56044)
- 创(55142)
- 课题(53619)
- 创新(51415)
- 科研(51133)
- 教育部(50844)
- 大学(49973)
- 期刊
- 济(157086)
- 经济(157086)
- 研究(106769)
- 中国(63488)
- 学报(58297)
- 管理(54496)
- 科学(53543)
- 农(51758)
- 财(48989)
- 大学(44851)
- 学学(42262)
- 教育(41692)
- 农业(36546)
- 技术(34433)
- 融(28701)
- 金融(28701)
- 经济研究(26522)
- 财经(25808)
- 业经(25801)
- 经(21989)
- 问题(21209)
- 贸(20608)
- 业(19654)
- 统计(18998)
- 图书(18384)
- 技术经济(18253)
- 国际(17902)
- 商业(17501)
- 科技(17439)
- 理论(17291)
共检索到5344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月
比较中国、美国、俄罗斯、德国、法国和日本等世界六大国在中亚五国的出口贸易额和市场占有率,并运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分析六大国在中亚地区的贸易潜在比较优势。结果显示,世界六大国在中亚地区的出口额及市场占有率差距显著,贸易效率较低,且在2006—2017年间略有下降。其中,俄罗斯在中亚的贸易地位降低,逐步被中国超越;中国的贸易主导地位显现,未来仍有较大的贸易潜力;美国、日本、法国和德国与中亚贸易无明显增长,但日本、法国和德国贸易潜力较大。在中亚五国中,哈萨克斯坦是大国贸易竞争的核心国家,土库曼斯坦是大国贸易竞争最明显的国家。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贺书锋 平瑛 张伟华
北极航道的通航是对传统国际贸易环境的重大冲击。本文通过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对中国与贸易伙伴在传统贸易环境下和北极航道通航环境下的贸易潜力进行估计和比较,量化评估北极航道对中国贸易潜力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出口效率和进出口效率分别为0.73和0.22,与航运距离呈显著负相关;北极航道开通将使中国对航道受益国家的出口潜力和进出口潜力平均提升10.5%和28.1%;以现有贸易规模为基础,中国与北极航道受益国家的出口平均增长空间为24.1%,进出口平均增长空间为463.6%。
关键词:
北极航道 贸易潜力 随机前沿 引力模型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村璞 柏琳 赵娜
运用时变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和贸易非效率模型,以1998-2016年中国及东南亚九个国家面板数据为样本,测度中国对东南亚国家出口贸易潜力,并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998-2016年中国对东南亚国家出口贸易潜力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依然有较大提升空间,中国对东南亚国家出口贸易潜力差异较大。航空运输货运量、货币自由度、财务自由度、商业自由度及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均对出口贸易非效率具有显著的影响。
关键词:
东南亚国家 贸易潜力 随机前沿引力模型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赵青松 祝学军
在分析中印双边贸易结合度、相似度、互补性的基础上,利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测算中国对印度的进口和出口效率,以及中印双边的贸易潜力,提出了中印贸易合作的实现路径。研究发现:中印双边贸易额稳步增加,但印度对华出口增长乏力,中方贸易顺差逐年扩大;中印两国贸易关系紧密,贸易产品互补性较强,且在两国主要出口市场的竞争性较弱;中国对印度的出口效率小于进口效率,出口和进口贸易潜力最大值分别为794亿美元、177亿美元;互相削减关税增加了两国的总经济效应,且印度的收益大于中国;印度加入上合组织促进了其与中国的贸易增长。建议中国扩大对印度的投资,增加从印度进口,积极推动RCEP尽快达成协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文淑惠 张昕
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建设,是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战略节点和关键纽带之一。本文使用时变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研究中国对中南半岛国家的贸易潜力,并采用一步法分析影响贸易潜力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由于存在贸易阻力,中国对中南半岛出口效率不断降低,贸易阻力随时间变化而增加,使得出口潜力增加,未来出口潜力较大。中南半岛国家应完善相关合作机制,降低关税及非关税壁垒,改善运输、交通基础设施,增加金融自由度。中国则应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技术水平,从而提升出口优势,有效释放贸易潜力。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文淑惠 张昕
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建设,是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战略节点和关键纽带之一。本文使用时变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研究中国对中南半岛国家的贸易潜力,并采用一步法分析影响贸易潜力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由于存在贸易阻力,中国对中南半岛出口效率不断降低,贸易阻力随时间变化而增加,使得出口潜力增加,未来出口潜力较大。中南半岛国家应完善相关合作机制,降低关税及非关税壁垒,改善运输、交通基础设施,增加金融自由度。中国则应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技术水平,从而提升出口优势,有效释放贸易潜力。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李萍
本文将随机前沿分析引入贸易引力模型,通过构建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分析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边贸易流量的决定因素,测算贸易潜力,评估贸易效率;通过构建贸易非效率模型,从关税水平、贸易便利化水平、运输便利化水平、经济自由化程度、是否建立自由贸易区等5个维度进一步探究贸易非效率的构成因素,找出贸易阻力,并提出提升贸易效率、释放贸易潜力的可行策略。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姚鸟儿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宁波与中东欧的双边贸易合作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如何提升进出口贸易规模和贸易潜力,是宁波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选取了2007-2016年的面板数据,在分析宁波与中东欧16国(地区)进出口贸易现状、竞争性和互补性之后,基于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研究了宁波与中东欧贸易效率和潜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认为,宁波与中东欧的互补性在逐年加大,有很大的贸易潜力,贸易效率不断上升,而贸易非效率因素是造成实际贸易规模和贸易潜力差异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加强宁波与中东欧国家(地区)在工业产品领域的双边贸易合作,不断开发新贸易伙伴的潜力,加强优势产业的合作等对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方英 马芮
文章以20112015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的文化产品出口数据为基础,利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实证分析影响中国文化产品出口的因素,测算了中国与主要伙伴国及地区的文化产品出口潜力,并量化评估了人为因素对中国文化产品出口效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经济规模、人口规模等因素对文化贸易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而地理距离、文化距离等因素对文化贸易发展有阻碍作用。关税、自由贸易协定安排、进口清关时间等人为因素构成了影响中国文化出口效率的重要因素。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具有较大的文化贸易潜力,这种潜力在不同国家和地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谭秀杰 周茂荣
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推动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促进沿线国家共同发展的重大战略,国际贸易是该战略的基础和纽带。本文利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研究了"海上丝绸之路"主要沿线国家间的贸易潜力,并采用一步法分析了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效率在不断提升,中国对"海上丝绸之路"的出口仍有很大潜力。为进一步提高"海上丝绸之路"贸易效率,应加快推进自贸区谈判,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提高贸易便利化,加强海运互联互通,改善交通基础设施,并注重金融风险防范的合作。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豫新 杨萍
中国将新疆定位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进程中,为新疆对周边国家出口贸易发展带来新机遇。在分析中国新疆对周边国家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趋势与特征的基础上,运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测度了2007年~2013年新疆对周边国家农产品出口贸易潜力,并建立贸易非效率模型分析了新疆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新疆对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蒙古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潜力较大,而对俄罗斯、印度、巴基斯坦农产品出口贸易潜力较小,对阿富汗农产品出口贸易潜力变动较大;周边贸易伙伴国对外开放水平、上合组织促进了新疆农产品出口贸易;关税壁垒、贸易便利化水平及政体民主环境阻碍了新疆农...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廖若凡 杜倩慧 黄梅
基于HM指数和拓扑熵分析2007—2021年中国与RCEP成员国数字服务贸易格局,运用时变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实证研究中国与RCEP成员国数字服务双边贸易的影响因素,并测算出贸易效率及潜力。研究发现:RCEP成员国间数字服务贸易额逐年呈上升趋势,贸易格局朝着均衡化方向发展,但贸易效率两极分化现象严重,贸易潜力有待进一步开发;贸易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可以促进数字服务贸易,人口因素则会阻碍贸易开展,而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削减了距离对贸易的不利影响。进一步研究结果显示,贸易国数字基础设施水平的提高会显著促进数字服务贸易,服务业发展水平、法律健全程度和政府监管程度的提高同样会对贸易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而经济自由度水平和政治稳定程度则不利于数字服务贸易发展。各国应积极推进RCEP进程,增强RCEP成员国特别是中低收入国家的数字基础设施水平建设与投资力度,加强贸易国间的政治沟通,助推更深层次的战略合作。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燕 高志刚
文章选取2008~2013年的面板数据,运用时变随机前沿引力模型估计中澳双边贸易效率和中对澳出口贸易效率,并测算前沿双边贸易潜力和出口潜力,最后从贸易通道、制度安排与合作领域三个角度提出对策建议。结果表明:人均GDP、自由贸易协定、有无共同语言对贸易流量有正向影响,人口、距离、有无边界、是否为内陆国家对贸易流量产生负向影响;2008~2013年中澳双边贸易效率值在0.8~0.9范围内,而出口效率值均在0.4~0.5之间,双边贸易效率明显高于出口效率,中对澳出口潜力远大于中澳双边贸易潜力。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侯敏 邓琳琳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之间的贸易发展迅速,中东欧成为中国"陆上丝绸之路"建设中非常重要的贸易伙伴。该文选取了中国与22个国家2007年至2014年的贸易面板数据,运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着重分析了中国与中东欧各国的贸易效率与贸易潜力。结果表明:中国与中东欧各国的贸易效率总体较低,在0.3-0.5之间波动。未来,双边贸易潜力及中国对中东欧的单向出口潜力都较大。从中国与中东欧贸易效率的影响因素来看,GDP、双方人口、双方人均收入差异、"一带一路"策略等因素促进双边贸易,距离、关税水平、欧盟一体化等因素阻碍双边贸易。未来,应从"一带一路"建设、贸易便利化、优势产业合作等方面着手,进一步提高双边贸易效率,释放贸易潜力。
关键词:
贸易效率 贸易潜力 中东欧 随机前沿分析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领 陈珊
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合作项目之一,也是中国与南亚进行交流合作的重要方式。以2007-2017年面板数据,采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估计孟中印缅的贸易效率和贸易潜力,并用一步法对影响贸易效率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和孟印缅三国的贸易效率总体偏低,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断下降;影响贸易效率的主要因素是区域一体化、进口的便利性以及海上运输的便利性;孟中印缅区域的贸易潜力巨大,尤其是中国和印度之间。未来,中国应该和孟印缅三国一起加快自贸区战略的实施,加强海运网络构建,减少贸易壁垒,尤其是要和印度进行双边贸易谈判,加强各国的基础设施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中国与RCEP国家数字贸易的效率影响及潜力不平衡性——基于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
中国与RCEP伙伴国的贸易效率与影响因素——基于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
中国与中西南亚国家贸易效率、潜力测算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随机前沿引力模型
中国向RCEP成员国数字服务贸易出口效率与潜力研究——基于随机前沿引力模型
中国服务贸易出口潜力研究——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实证分析
中国对CPTPP国家数字服务贸易出口效率与潜力研究——基于随机前沿引力模型
中国与中东欧16国贸易效率和潜力研究——基于非效率项随机前沿引力模型
中国对RCEP伙伴国数字服务贸易出口效率与潜力——基于随机前沿引力模型
中国与CPTPP国家贸易效率与潜力测算——基于时变随机前沿引力模型
中美双边贸易潜力及效率分析——基于随机前沿引力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