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035)
2023(2932)
2022(2602)
2021(2502)
2020(2069)
2019(4790)
2018(4634)
2017(8840)
2016(4797)
2015(5416)
2014(5379)
2013(5263)
2012(5035)
2011(4593)
2010(4745)
2009(4333)
2008(4478)
2007(4075)
2006(3845)
2005(3553)
作者
(13264)
(11136)
(10997)
(10573)
(7258)
(5357)
(5171)
(4304)
(4215)
(4055)
(3801)
(3681)
(3674)
(3652)
(3643)
(3379)
(3325)
(3282)
(3226)
(3086)
(2811)
(2770)
(2657)
(2541)
(2519)
(2471)
(2390)
(2388)
(2205)
(2150)
学科
(21399)
经济(21379)
(16807)
管理(14726)
(14699)
企业(14699)
方法(6622)
中国(5851)
(5828)
地方(5804)
(5585)
贸易(5579)
(5483)
数学(5271)
业经(5224)
数学方法(5164)
(4875)
(4734)
(4109)
关系(3934)
农业(3915)
(3914)
经营(3571)
技术(3536)
(3484)
银行(3482)
(3382)
地方经济(3347)
(3259)
(3246)
机构
学院(69144)
大学(68675)
(30143)
经济(29520)
管理(26942)
研究(25894)
理学(22872)
理学院(22598)
管理学(22302)
管理学院(22142)
中国(19101)
(14812)
科学(14174)
(12960)
(12867)
研究所(11724)
(11090)
中心(10895)
财经(10140)
(9730)
师范(9657)
(9459)
(9399)
北京(9349)
(9130)
(8790)
经济学(8359)
业大(7865)
师范大学(7710)
商学(7452)
基金
项目(42325)
科学(33590)
研究(32592)
基金(30423)
(26053)
国家(25837)
科学基金(22116)
社会(20636)
社会科(19635)
社会科学(19630)
(16064)
教育(15480)
基金项目(15462)
(13901)
自然(13760)
编号(13694)
自然科(13458)
自然科学(13457)
自然科学基金(13236)
资助(12742)
成果(11613)
课题(9982)
重点(9819)
(9815)
(9630)
(9001)
教育部(8699)
(8563)
项目编号(8392)
创新(8315)
期刊
(36606)
经济(36606)
研究(22556)
中国(14423)
管理(12309)
(9654)
教育(9248)
(9119)
科学(9017)
学报(7994)
(7012)
金融(7012)
大学(6395)
技术(6345)
农业(6224)
业经(5895)
学学(5793)
国际(5762)
经济研究(5686)
(5642)
世界(5196)
财经(4991)
问题(4850)
(4412)
(4151)
论坛(4151)
(4127)
现代(3811)
图书(3368)
商业(3367)
共检索到1125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江永  
在世界大变局中,战后国际格局重大变化的主要标志是"世界老二"易位。苏联、日本皆不例外;21世纪以来欧盟也由盛转衰。未来国际格局可能有三种前景:1.中美两极对抗体制;2.中美竞争合作的"两极多元体制";3.世界各大力量多元并存,构建多元一体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这要看世界潮流是走向和平多边主义还是暴力多边主义。中国实现伟大复兴后的战略选择是"济弱扶倾",为世界可持续发展与可持续安全做贡献。日本面临的战略选择是:继续在《日本国宪法》下走和平发展道路,还是修改宪法,成为"能战国家"的一员,加入暴力强权的多边主义?坚持开放的地区主义与国际协调,还是搞排他经济集团,远交近攻,以中国为竞争对手?利用中美对立从中渔利,还是促进中美协调而避免在中美之间"选边站"?妥善处理中日两国围绕钓鱼岛归属认知争议和台湾问题,还是重走历史老路?囿于冷战思维和传统权力政治的现实主义决策逻辑,同中国搞战略对抗,还是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安全的新安全观,与中国加强合作?这些战略选择将关乎未来30年的中日关系。
[期刊] 求索  [作者] 陈曙光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大变局是涉及世界经济地理、全球治世界大变局根源于国际力量对比的深刻变化,新兴市场国家推动大变局,科技革命引领大变局,世界大变局中的聚焦点,是推动世界大变局的重要变量。世界大变局,就其深层结构和本质维度出场,是这场世界大变局的深层含义。世界大变局既蕴含着无限的机遇,也潜藏着巨大的不确定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人类才有光明未来。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霍强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也是世界经济格局大变局的时期。本文基于全球视域、历史维度和经济视角,从六个方面阐释世界大变局和中国新位势:世界经济增长面临分化分流变局,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世界贸易竞合面临体系重构变局,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秩序的共赢倡导者;世界产业分工面临加速洗牌变局,中国成为世界产业合作的积极建设者;世界技术变革面临轨道切换变局,中国成为世界技术变革的创新引领者;世界金融体系面临结构调整变局,中国成为国际金融合作的协调推动者;全球经济治理面临难以为继变局,中国成为世界共享发展的积极斡旋者。应把握好世界大变局的新挑战和新机遇,保持好中国新位势的趋势和优势,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趋利避害。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简军波  
国际社会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学术界对这场变局的根源探讨众说纷纭,对其前景的预测也各异其趣。本文在概括当今时代主要深刻变化的表征后,分析了大变局的根源在于现代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内权力结构的变迁,使处于该体系的核心力量通过作为其“上层建筑”的现代国际关系体系,部分抛弃自由主义而试图阻止体系内的权力变迁的持续,尤其表现为基于主权原则的开放交流日益被保护主义和大国间的地缘政治竞争和对抗意识所取代,从而导致时代巨变。未来世界秩序的前景取决于国际社会的共同选择。为结束国际社会大变局带来的混乱并重构一个更为公正合理的世界秩序,全球南方将承担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通过非激进主义的方式改造现代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所依赖的新殖民主义,并促进开放性主权原则的发展。
[期刊] 改革  [作者] 杨丹辉  
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大国竞争升级、地缘冲突加剧以及重大风险事件频发等因素交互叠加的世界大变局给各国产业转型发展和政策体系重塑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世界范围内产业政策随之再掀理论和实践热潮,其演进呈现一系列新动向新特点。各国加大产业政策实施力度,旨在促进前沿科技创新和未来产业发展,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和绿色低碳发展,并兼顾抢占前瞻全球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制高点、防范竞争对手、维护产业链安全等多元化目标。为此,应着力加强产业政策与创新政策、竞争政策、贸易政策、环境规制、区域发展战略的机制性体系性协同,在产业政策选择性与功能性导向再平衡的演进逻辑下,塑造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新型关系,探寻产业政策的动态合理边界,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的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要求,推动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徐坡岭  刘畅  
创新型国家建设已成为大国全球竞争和长期发展的关键。文章在探讨创新型国家建设内涵及衡量标准的基础上,运用技术效率的随机前沿分析,对中美俄三国的创新型国家建设效果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发现,中美俄三国具有不同的技术效率,且距离最优前沿的距离也存在差异。产生差异的原因是,中美俄经济发展阶段、所处的国际分工环节和竞争地位是大相径庭的。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张一飞  
自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来,关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内涵界定、具体表现与发生原理的探讨主要集中于实力、科技与全球化三大方向。本文以世界范围、百年时长、质变现象、全新事物为边界,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定义为"全世界范围内,在至少过去百年的时间长度中所未见的质变现象",并从激情、理性和欲望的深度分别论述了全球性故事弱化、战争乏利可图、智能迅速崛起三种"大变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发生的根本原理在于人类正处于从物质主义时期向后物质主义时期的过渡时期,而后物质主义时期的图景尚未清晰,致使人类在新生变局中陷入各种两难境地。本文还为中国在大变局中提出了广泛承认他国独特性,专注解决国内后物质主义问题,尽快投入未来伦理与法律问题研究三种自处之道。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徐海芬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秩序重塑,大国力量对比日趋平衡、经济遭遇"反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充满变数、文化多样化催生"模式之争"、国际危机常态化、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中国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央,面对百年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当前中国必须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开放、科技兴国、大国外交等战略,积极谋求自身发展,主动参与全球治理,全面提升综合实力,全力打造大国形象。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廖峥嵘  
新形势下,中国需要适应世界,世界也需要适应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着眼于对内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对外跨越"修昔底德陷阱"两个跨越,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以推进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要切入点,以区域互联互通、贸易和投资便利化、自由贸易区建设为主要路径;以中国发展带动区域发展,通过中国的全方位改革开放,进一步融入并引领区域经济一体化,推动利益共同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廖峥嵘  
新形势下,中国需要适应世界,世界也需要适应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着眼于对内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对外跨越"修昔底德陷阱"两个跨越,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以推进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要切入点,以区域互联互通、贸易和投资便利化、自由贸易区建设为主要路径;以中国发展带动区域发展,通过中国的全方位改革开放,进一步融入并引领区域经济一体化,推动利益共同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黄泽民  
从经济全球化走到目前的去全球化,重要内涵是美国试图单边重构中国排除出世界经济体系。面临如此重大的外部变化,稳定人民币汇率水平是稳定金融、稳定外贸、稳定投资的重要一环。人民币大幅贬值,不但无法化解美国对中国出口商品加征关税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反而会带来诸多弊端。目前,尽管中国经济处于内忧外患的困境,但国际收支状况尚可,人民币汇率处于基本均衡水平,不存在贬值的内在要求。中国货币当局也拥有足够的控制人民币汇率水平的能力。展望人民币汇率,短期无忧、长期待变。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高蕊  
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发布了2021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展示了过去一年中国服务业企业所取得的发展成绩和发展特点。从数据来看,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在2020年共实现营业收入43.59万亿元,增长5.46%;净利润3.06万亿元,增长2.19%,增长势头放缓。然而,放到新冠疫情给很多企业带来毁灭性打击、国际经济局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看,这样的发展成绩可圈可点。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宁忠忠  
本文以CKLS模型为基础,运用计量方法对1997年以来人民币、美元和日元货币市场短期基准利率的动态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与美日两国利率相比,人民币短期基准利率具有均值回复、水平效应的特征。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唐伟霞  
本文通过比较分析中、美、日三国金融财富的结构和收益率,发现中国的财富实力距离美日发达国家会越来越远,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中国的实物财富被大量贱卖,金融财富的收益率却长期为负。提高中国金融财富的收益率关键在于调整对外金融资产和对外金融负债的结构,即大幅提高收益率比较高的对外直接投资比重,降低证券投资尤其是储备资产投资的比重;另一方面,大大降低外商来华直接投资的比重,提高本国国内投资效率。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贾生华  邬爱其  
本文通过构建创业特征跨文化比较的分析框架,利用国外研究成果和中国调查数据,对中国、美国和日本文化背景下的创业动机、创业企业成长因素、创业管理风险和创业基础设施等主要创业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创业特征,以期为探索适合中国文化背景的创业模式和推进中国企业成功实施跨国创业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