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29)
2023(10393)
2022(8847)
2021(7775)
2020(6541)
2019(14813)
2018(14678)
2017(27752)
2016(14819)
2015(17114)
2014(17418)
2013(16944)
2012(16096)
2011(15041)
2010(15440)
2009(14607)
2008(14149)
2007(12921)
2006(11760)
2005(11015)
作者
(43667)
(36939)
(36473)
(34936)
(23355)
(17323)
(16755)
(14265)
(13714)
(13055)
(12711)
(12206)
(12110)
(11936)
(11655)
(11250)
(10966)
(10770)
(10478)
(10421)
(9633)
(8993)
(8881)
(8564)
(8198)
(8115)
(8096)
(8058)
(7429)
(7214)
学科
(80940)
经济(80839)
管理(44897)
(36191)
(30301)
企业(30301)
方法(23896)
(20844)
贸易(20831)
地方(20237)
(20154)
数学(20028)
数学方法(19876)
中国(18572)
(17296)
(16565)
(15691)
业经(15640)
(14804)
(14650)
(13850)
金融(13842)
地方经济(13269)
(12063)
银行(12043)
(11653)
环境(11183)
关系(10911)
理论(10728)
(9840)
机构
大学(223095)
学院(222955)
(106825)
经济(104752)
研究(83827)
管理(78193)
理学(65504)
理学院(64786)
管理学(63878)
管理学院(63468)
中国(63277)
(49394)
(46747)
科学(45043)
(42229)
财经(37925)
研究所(37604)
中心(36648)
(35193)
经济学(34480)
(34107)
(33933)
经济学院(30683)
(30357)
北京(29751)
业大(28446)
(28072)
师范(27800)
财经大学(27689)
(27117)
基金
项目(137451)
科学(107705)
研究(104846)
基金(99101)
(85360)
国家(84702)
科学基金(71348)
社会(68563)
社会科(65112)
社会科学(65101)
(52931)
基金项目(50972)
教育(47926)
(44053)
自然(42046)
编号(42029)
自然科(41000)
自然科学(40988)
资助(40764)
自然科学基金(40239)
成果(36331)
(31593)
重点(31554)
(31078)
课题(30764)
(30626)
国家社会(29088)
(28221)
(27794)
教育部(27581)
期刊
(130715)
经济(130715)
研究(75910)
中国(48929)
(38447)
管理(32301)
(32165)
学报(31200)
科学(28595)
大学(24757)
教育(24420)
(24028)
金融(24028)
学学(23379)
经济研究(22501)
农业(21613)
技术(20038)
财经(20019)
(19694)
国际(19649)
业经(18408)
问题(17742)
(17488)
世界(15036)
技术经济(11537)
(11366)
商业(10528)
(10266)
论坛(10266)
经济问题(10183)
共检索到3656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曲云厚  
本文从乌拉圭回合谈判结束后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的角度研究东北亚国际经济合作,指出:在世界经济运行出现新特点的条件下,区域集团合作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并与多边贸易体制发生联系,即发生相互促进的关系,增强中小贸易国的地位,保护中小成员国在区域集团中的权益。多边贸易体制推动了区域集团贸易的自由化,削弱了区域集团化的作用。多边贸易体制有助于东北亚各国经济互补性的实现、缓解政治矛盾、排除各国由于经济运行机制不同而发生的影响经济合作的障碍,增强各国贸易法规的透明度,并有利于削减非关税壁垒。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晓华  
80年代后半期开始,世界经济集团化趋势日益加强和加快并构成了当今世界经济的主要特征。本文主要考察经济集团化与多边贸易体制的关系及其对多边贸易体制的影响。因为后者直接关系到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世界经济集团化现象在历史上就出现过。1929-1933年的大危机,导致了世界经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陈建国  
亚太经济合作与多边贸易体系陈建国多边贸易体系指关贸总协定(GATT)一套完整的处理成员国与贸易相关的问题及贸易政策的规则。国际经济合作所采取的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等制度性一体化的方式,虽然在协调规则和标准、投资原则方面的经验成为从国家标准向多边标准过...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何剑  
东北亚国际经济合作的前景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何剑一、东北亚区域国际经济合作的前景东北亚区域国际经济合作问题探索的兴起和实践的发展,是20世纪世界经济发展史和国际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正因为如此,人们对这一问题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和兴趣。对东北亚区域国际经济...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崇仪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在国际经济贸易领域实际上起着“联合国”的作用。重返关贸总协定将推动中国向市场经济转变,有利于中国产品与劳务的出口,同时也将以让出部分国内市场为代价,实现经济结构的改组,增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费贵麟  
东北亚国际经济合作的必要性已经在各国的有识之士中形成了共识,但东北亚国际经济合作的实际进展却起步艰难。由于近百年来东北亚诸国之间的一些政治障碍很难在近期化解,一些学者提出了建立朝鲜东海经济区、黄渤海经济合作区、纳霍德卡自由经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赵光锐  
东北亚经济合作问题过去曾风靡一时,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及域内有关国家的专家和政府曾就如何进一步加强合作提出了种种方案和构想,中、俄、韩、朝、蒙五国政府就图门江地区的国际合作开发问题达成了初步共识。然而直到目前为止,东北亚地区的国际经济合作仍停留在低水平的...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升  
阻碍东北亚国际经济合作最主要的和最根本的因素是非经济方面的因素。在影响东北亚国际经济合作的各种非经济因素中,文化心理因素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而且是一个具有特殊性的因素。东北亚各国由于社会文化背景不同,不可避免地出现矛盾。为促进东北亚地区国际合作,各国要“爱其所同,敬其所异”,求得文化价值观的共识。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于国政  
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是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最滞后的地区之一。制约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既有经济因素,也有非经济因素,目前非经济因素是关键性的制约因素。为此,要推动东北亚经济合作向前发展,必须使经济手段和非经济手段相结合,当前特别要注重非经济手段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何剑  
东北亚国际经济合作的特点和模式何剑八十年代中后期以来,国内外众多学者对东北亚国际经济合作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人们普遍认为,东北亚国际经济合作面临着十分有利的国际环境,区域内各国既有合作的深厚客观基础,又有合作的强烈主观愿望。在亚太地区,或者说...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池元吉  
近年来,在有关各方的支持和努力下,东北亚地区的国际合作取得一系列令人鼓舞的进展,区域内各国的政治关系大为改善,各国的国际合作战略重点开始移向东北亚地区,各国的贸易关系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然而这种合作还只是低层次的,尚未实现制度化,即区域内各国签订政府间的经济合作协定,建立多边的经济合作组织,按照共同的目标协调各国的行动,使该地区的国际经济合作有秩序地、稳定地向前发展,使区域内的生产要素和各种资源得到最合理的配置和利用,从而实现最大限度的比较利益和规模利益。为此,建议东北亚地区的国际合作以投资合作和次区域合作为先导,同时建议设立以参加合作的地方政府组成的组织为主导的两级官方合作组织,推动东北亚地区的国际经济合作由无制度化走向制度化。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煜  
地区主义并不新鲜,学术界对其有新旧之分,主要是针对本世纪出现的两次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浪潮:旧地区主义是指50-60年代盛行于全球的区域性经济贸易安排;而新地区主义则是指出现于80年代、盛行于90年代的另一轮全球经济区域集团化浪潮。而这一次区域集团化的强劲发展伴随着以世界贸易组织(WTO)取代关贸总协定(GATT)为标志的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的同时加强,第一次出现了二者共存共荣的“共生现象”,说明新、旧地区主义的区别绝不只是发生的历史顺序不同,还有着更深刻的背景、动因及作用的差别。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吴德烈  
一、韩国的新举措与中韩经济贸易韩国经济的增长率曾跃居“四小龙”榜首。但近年来发生了新的变化。1992年韩国外贸增长率仅为3.3%,大大低于香港(21%)、台湾(10.4%)和新加坡(6.4%)。这引起韩国经贸界人士的普遍关注。韩国外贸协会认为,韩国进出口增长率减低,主要是由于货币紧缩政策导致经济放慢。金泳三总统上台后就韩国的新经济政策问题发表讲话时,强调韩国经济在“稳定中求发展”。韩国政府将对企业包括金融活动放宽限制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颖宁  
本文试图从区域经济集团化与多边贸易体制中互惠原则,非歧视性原则及多边贸易体 制的实施机制之间的关系,从区域经济集团发展的新特点,如南北合作模式和开放性 地区主义,来阐述新区域经济集团的兴起、发展对多边贸易体制的巩固与发展的作 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