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47)
2023(8107)
2022(6834)
2021(6250)
2020(5043)
2019(11247)
2018(11329)
2017(20676)
2016(11314)
2015(12560)
2014(12092)
2013(11352)
2012(10196)
2011(9210)
2010(9567)
2009(8894)
2008(8257)
2007(7138)
2006(6272)
2005(5503)
作者
(31047)
(25682)
(25500)
(24286)
(16278)
(12084)
(11801)
(10070)
(9787)
(9069)
(8706)
(8525)
(8073)
(8007)
(7944)
(7823)
(7725)
(7612)
(7477)
(7195)
(6287)
(6268)
(6136)
(6028)
(5812)
(5773)
(5633)
(5387)
(5182)
(5168)
学科
(38855)
经济(38791)
管理(26922)
(21101)
(16194)
企业(16194)
中国(15976)
方法(11528)
地方(11027)
(10690)
(9396)
数学(9140)
数学方法(8991)
(8825)
贸易(8822)
(8764)
(8621)
(8494)
理论(8480)
业经(8201)
(8096)
金融(8088)
(7214)
(7027)
环境(7009)
银行(7006)
城市(6845)
(6801)
农业(6719)
教育(6216)
机构
学院(146948)
大学(144669)
研究(55255)
(55037)
经济(53531)
管理(50344)
理学(42178)
理学院(41569)
中国(40757)
管理学(40667)
管理学院(40403)
(35273)
科学(34383)
(27944)
研究所(25399)
(25099)
(24999)
中心(24487)
北京(22718)
(22308)
(22091)
业大(21972)
师范(21850)
(21204)
农业(19770)
财经(19275)
(18213)
技术(18203)
师范大学(17598)
(17483)
基金
项目(99284)
科学(77064)
研究(73953)
基金(69196)
(60898)
国家(60393)
科学基金(51074)
社会(45447)
社会科(42948)
社会科学(42941)
(39090)
基金项目(36411)
教育(34027)
(33979)
自然(32263)
自然科(31521)
自然科学(31509)
编号(31280)
自然科学基金(30862)
资助(27381)
成果(25747)
课题(23107)
重点(22562)
(22393)
(20379)
(20339)
(19396)
创新(19071)
项目编号(18562)
科研(18434)
期刊
(66201)
经济(66201)
研究(46218)
中国(32029)
学报(24020)
(23305)
教育(21786)
科学(21577)
(18622)
管理(18247)
大学(17963)
学学(16640)
农业(16131)
(12978)
金融(12978)
技术(12245)
业经(11733)
经济研究(11037)
问题(10098)
国际(9506)
(8775)
财经(8583)
(8511)
城市(8228)
(8109)
世界(7579)
(7566)
职业(7364)
(7211)
图书(7179)
共检索到2302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欧阳杰  
构筑国际交通体系是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前提条件和物质基础。基于对国际航空交通、国际航运交通和国际铁路交通三方面的剖析,结合国外世界城市建设的实践经验,提出北京应依托京津冀地区共同构筑以航空交通为主体的国际交通体系。同时,在分析北京发展国际航空交通所存在的不足的基础上,提出北京建设世界级国际航空交通体系所应采取的对策及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智玲  王树兰  
分析了世界城市和世界会展名城的关系,提出了北京建设会展名城的优势条件。通过对世界城市基本特征的描述,认为在建设世界城市进程中,北京应把会展业的发展目标定位为"世界会展名城、中国会展中心、北京支柱产业"。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孙畅  
近年来,农村居民消费数额不断增加,促进农村消费升级对于拉动城乡双向商贸流通体系构建至关重要。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农村居民消费和城乡双向商贸流通发展现状,针对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构建农村消费升级背景下城乡双向商贸流通体系,以期推动城乡一体化,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发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江  魏晓欣  
高端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当中的旗舰行业,属于现代服务产业价值链中的高端环节。发展高技术含量、高产业带动力、低能耗的高端服务业,对于提升首都服务经济整体质量和层次,优化经济产业结构和加快世界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北京市高端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及其与建设世界城市关系等进行研究,探究北京市高端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伍宸  宋永华  
全面加快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建设是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在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改革内容与战略选择。"双一流"建设政策设计要强化绩效考核并实施动态调整机制,因此,有先进的价值取向并构建出科学、合理和系统的国际化办学绩效评估体系是前提。基于对当代世界高等教育及其国际化发展特征的理解和未来发展趋势的把握,在对国际化办学的目标、内容、实施和结果进行绩效评估时,要树立工具价值与终极价值相统一、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统一、显性与隐性策略相统一、质量提升和价值贡献相统一的价值取向,并以此为导向构建绩效评估体系,促进高等教育办学质量和国际竞争力稳步提升。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栗献忠  
2020年,党中央提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对流通体系及供应链体系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三链融合的纽带和润滑剂,中国流通体系在改革开放中取得了长足发展,初步具备了发展双循环所需的流通体系及供应链体系再构建基础。应采取进一步统筹推进双循环流通体系建设、适应双循环需要建设供应链服务新模式、以骨干物流企业为基础构建双循环全球物流网络、提高双循环流通体系供应链体系的信息技术运用等措施,更好适应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需求。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朱莉  李天德  贾立  
构建完善的农村征信体系,对于促进农村金融发展、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城乡差异的角度出发,着重从城乡居民收入、城乡产业分布以及城乡金融服务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了要继续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差距,就要从创新农村征信产品和担保服务方式、发挥民间资本在征信体系中的作用、推进农村诚信意识和诚信文化建设3个方面健全农村增信机制,同时要合理调整农村信贷结构和完善农村风险保障体系,充分利用"互联网+"完善农村信用信息的征集、管理和评价,让"互联网+""大数据"在信用信息征集、管理和评价中为我所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愫芬  
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过程中,课程体系建设是其核心工作。构建"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基础。该课程体系由通识教育平台课程、学科教育平台课程、专业教育平台课程、创新创业教育平台课程和实践教学平台课程构成,每个平台分设必修课程模块和选修课程模块。"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兼具系统性和灵活性,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具有以学生发展为目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通识教育为基础、突出实践能力培养、重视创新能力培养等特点。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龙献忠  龚汪洋  
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体系是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质量监控手段和重要保障。现有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在评估主体、指标、手段、结果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可通过明确质量评估多元治理主体角色和职能分工,构建分类分层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加强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现代化信息建设,健全高等教育质量监督反馈与问责治理机制等路径优化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体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武峰  
农村现代化商贸流通体系是我国大力推动农村商贸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同时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文章通过对当前我国农村地区在商贸流通产业现代化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从农村商业网点现代化建设体系、物流体系以及电子商务体系三个方面进行探索,为进一步促进我国农村地区商贸流通体系的建设提出创建农村商业网点现代运作化体系、创建符合我国商贸流通体系建设需求的农村现代化物流体系等发展策略。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邓雪莉  
本文在我国大力推动双循环的背景之下,试图探讨扩大内需与现代流通业体系建设之间的关联性。首先本文采用全局熵值法对现代流通体系发展水平进行测算,再采取耦合度模型对选取的2011-2020年我国30个省份两者之间存在的关联性和协调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在研究样本期间,我国的现代流通体系发展水平处于上升趋势,同时我国的内需也在不断地扩大;第二,我国整体内需与现代流通体系发展水平之间的耦合度与协调度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并且逐渐由关联性较低发展到良性融合状态;第三,分区域来看,我国东部地区的耦合度与协调度均高于中西部地区,但是三个地区的相关性均得到了显著提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耿树海  赵青霞  
本文结合现行农产品直播带货的特点,构建了直播带货低客单价背景下农产品流通体系新模式,提出从建设农产品区域流通中心、树立农产品品牌、完善供应链系统、开发B端客户、培养壮大农产品流通市场主体、开展顶层设计等维度创新农产品流通体系,使农产品流通体系实现转型升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梁霄  郝爱民  
本文首先对优化我国流通体系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然后通过对我国流通产业现状的评述,说明了流通不畅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阻碍。针对我国流通产业存在这些问题,就如何通过优化流通体系,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出了几点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宋志金  薛哲  
随着国内"双循环"发展格局的加速形成,我国也正式进入了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流通产业能否随着动能结构的变动得到更全面的升华,是推动现代流通体系发展的重要命题。具有一定品牌价值的大型流通企业是我国流通体系的重要节点,代表着我国流通能力的最高水准。研究表明,在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过程中,政府对基础设施的关注度更强,而企业对品牌培育的重视程度也开始加强,数字技术成为流通品牌培育的重要法宝。然而从整体上来看,我国流通企业品牌竞争力不强,大部分流通企业缺乏对品牌建设的正确认知,而市场制度软环境仍然有待加强。因此,在优化流通企业品牌培育市场环境的基础上,应该引导流通企业形成正确的品牌意识,利用信息技术的发展赋能流通品牌培育工作。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维芝  
二元经济结构背景下,制约城乡双向流通商贸体系建设的因素有:商贸基础设施薄弱,物流体系尚未形成;农村商贸发展受重视程度不足,城乡市场规模有很大差距;现代流通方式和零售业态比较滞后;组织化程度低,市场主体规模较小。要积极建立城乡双向流通的农副产品、消费工业品及生产资料流通体系,积极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加速推进商贸流通现代化建设,实现城乡商贸布局一体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