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94)
- 2023(11103)
- 2022(8700)
- 2021(7737)
- 2020(6069)
- 2019(13792)
- 2018(13953)
- 2017(26778)
- 2016(14617)
- 2015(16785)
- 2014(17046)
- 2013(16864)
- 2012(16052)
- 2011(14876)
- 2010(15350)
- 2009(14362)
- 2008(14247)
- 2007(13119)
- 2006(12438)
- 2005(11448)
- 学科
- 济(71825)
- 经济(71750)
- 管理(36404)
- 业(34085)
- 中国(29847)
- 地方(24194)
- 企(23026)
- 企业(23026)
- 农(22642)
- 方法(19365)
- 业经(17438)
- 数学(16528)
- 数学方法(16440)
- 农业(15066)
- 发(14643)
- 制(14310)
- 银(13972)
- 银行(13957)
- 行(13628)
- 融(13078)
- 金融(13077)
- 财(12863)
- 贸(12170)
- 贸易(12153)
- 地方经济(11963)
- 易(11678)
- 环境(11618)
- 学(11380)
- 发展(10923)
- 展(10899)
- 机构
- 学院(215873)
- 大学(213846)
- 济(91973)
- 经济(89709)
- 研究(81629)
- 管理(75331)
- 中国(63653)
- 理学(61756)
- 理学院(60928)
- 管理学(60000)
- 管理学院(59575)
- 京(48844)
- 科学(47242)
- 财(44388)
- 所(41319)
- 中心(36611)
- 研究所(36611)
- 江(35838)
- 农(35239)
- 财经(33365)
- 范(32255)
- 北京(32097)
- 师范(31981)
- 经(30036)
- 院(29773)
- 州(29143)
- 经济学(28515)
- 业大(28209)
- 农业(26909)
- 师范大学(25589)
- 基金
- 项目(129222)
- 科学(100849)
- 研究(100361)
- 基金(89434)
- 家(76592)
- 国家(75859)
- 科学基金(63875)
- 社会(63786)
- 社会科(60340)
- 社会科学(60327)
- 省(51649)
- 基金项目(46844)
- 教育(45075)
- 划(43002)
- 编号(42381)
- 自然(36871)
- 成果(36109)
- 自然科(35891)
- 自然科学(35882)
- 资助(35403)
- 自然科学基金(35176)
- 发(34939)
- 课题(31390)
- 重点(29436)
- 发展(28972)
- 展(28491)
- 部(27842)
- 国家社会(26042)
- 创(26016)
- 年(25558)
共检索到3616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朱丕荣
城市化是世界经济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标志之一 ,本文根据世界城市化发展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 ,阐述中国城镇化建设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村劳动就业、缩小城乡差别的重要意义 ,并探讨加快城镇化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措施和途径。
关键词:
世界城市化 中国城镇化 小康社会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冯云廷
本文反省了我国目前推行的小城镇化发展战略,认为以分散为特征的城市化并非是一种新的城市化模式,而是一种资源错置的结果。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战略走向 ,认为中国未来的城市化道路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道路。
关键词:
小城镇化 聚集效益 城市化战略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朱丕荣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慧慧 胡秋阳 张云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同区域间城市化和镇化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东部地区城市化与镇化并重,中西部地区镇化快于城市化,东北地区镇化水平偏低。从省级层面来看,人口城市化与镇化之间的关系由正相关逐渐转为负相关,反映出城市化与镇化间并没有实现良好的协同发展。在此过程中,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协调性表现出先恶化后改善的趋势,其改善的时间节点在2005年前后。同时,由于镇化与工业化的正向互动不断增强且与城市化的竞争关系逐步显现,导致镇化与"两化"协调性间的关系渐趋负向。未来城镇化发展的战略布局,应明确城市化与镇化分工定位,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转型为城市化发展培育新动能。同时,打破行政化分割,促进区域间融合发展,推动国内大循环。
关键词:
城市化 工业化 镇化 协调性 耦合模型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温铁军 温厉
鉴于国情约束,中国不具备一般性地模仿欧美现代化进程中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的条件。1998年我国明确提出的"城镇化"战略,是对县及县以下城镇在国家没有投资的情况下仍然大量增加的客观情况的认可,但许多实际问题导致"城镇化"陷入僵局。中国应该借鉴国际经验,避免其它人口过亿的大型发展中国家大城市盲目扩张导致的大量贫民窟、黑社会犯罪等造成现代化进程中辍的不稳定问题。当前"城镇化"发展的关键在于改革农村社区土地和乡镇企业产权关系,优先发展中心镇,同时改革地方治理结构,理顺建制镇与村自治的关系。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冀延卿
实施城镇化战略是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大举措。我国的城市化水平是比较低的 ,发展小城镇是有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必然选择 ,也是推进我国城镇化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城市化 小城镇 生产力水平 工业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仇保兴
中国城镇化正处于向追求质量的城镇化转变的关键时期,这意味着数字城市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数字城市建设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十二五"期间我国城市精细化管理八个重点领域以及数字城市建设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
城镇化 转型 数字城市 精细化管理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余欣
消费升级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对于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但与此同时,居民消费升级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发服务业"成本病",而服务业"成本病"又会对消费升级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的过程造成影响。因此,本文基于服务业成本视角,采用GMM估计法,探究了居民消费升级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的关系,旨在为各地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前期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显著正向促进本期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即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有持续性;消费升级显著正向促进新型城镇化;服务业成本过高会负向作用于新型城镇化;服务业成本适度增加,则增强消费升级对新型城镇化的正向促进作用。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子真 欧国立 雷振丹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构建了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2004~2012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西藏除外)的城镇化水平进行测评,在此基础上分别就不同梯度的城市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效果展开分析,并动态评价城市梯度发展对新型城镇化的脉冲效应。结果表明,在短期内大型城市的发展对新型城镇化的脉冲效应远远大于中小城镇,相反在长期中小城市对新型城镇化的冲击大于大型城市。同时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城市梯度发展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效果存在差异,大型城市对东部新型城镇化的影响大于中西部。中小城镇的发展对东部和中部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影响不显著,相反西部地区中小城镇与大型城市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在伯仲之间。
关键词:
城市梯度发展 新型城镇化 脉冲效应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泉
实践表明,城市化的顺利推进仍然是构成中国城乡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之一。通过分类研究城市化进程中中心城市(区)带动区域城市化发展的不同具体表现形式和状态,不难发现中国保持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必须基于符合城乡发展实践的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和策略,不断引导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城乡形态进一步合理化,最终通过新型城市形态发展打破旧有城市结构布局,进而促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目标的实现。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松 刘海云
本文通过经验数据和实证分析证明,我国出口扩张及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根源于人口红利和低城镇化率。人口红利带来了充足的劳动力供给和经济的快速增长,但也造成了工资收入增长缓慢,国内消费能力不足。快速工业化和缓慢城镇化加剧了过剩供给能力和国内有限消费能力之间的矛盾。因此,扩大出口成为经济主体的必然选择。基于以上结论,本文就应对人口红利消失和扩大内需提供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人口红利 城镇化 出口贸易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清政 刘绪祚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中国梦"圆梦均具有不可替代的积极推动作用,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巨大资金缺口需要有效的金融支持。随着全面深化改革进程的纵深迈进,研究新型城镇化与金融支持的互动发展关系,对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与金融体制改革及创新均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金融支持与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有关理论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全国层面VAR模型与省际面板实证分析,找出当前两者互动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瞄准两者对接点及增强协同效应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支持 新型城镇化 互动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占斌
当前,我国的城镇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可称之为新型城镇化。本文在剖析新型城镇化的四个内涵及其战略意义的前提下,提出我国推进城镇化的基本思路和重点任务:确保城镇化速度与质量并重、降低城镇化门槛、建设包容性城镇、积极完善城镇化战略格局。最后,文章提出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深化住房制度改革、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市镇体制改革等推进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城镇化 基本思路 重点任务 体制机制创新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静 白中科 曹银贵 张雷
为定量研究资源型城市城镇化水平及其对中国城镇化发展的贡献性,以全国126个地级市(仅限大陆地区)资源型城市为研究对象,分析改革开放以来资源型城市城镇化发展的基本情况,并籍此为基础研究资源型城市城镇化发展对我国城镇化发展的贡献。结果表明:1)四大区域资源型城市城镇化水平发展不平衡,东北地区城镇化率始终保持领先,但增长幅度最小,东部地区城镇化率增长最快,各地区年均增长率呈下降趋势,增速放缓;2)地级市资源型城市城镇化发展对我国城镇化发展的贡献度为0.48~0.90,其中0.79%资源型城市城镇化对我国城镇化贡献度为中,40.48%资源型城市城镇化对中国城镇化贡献度较高,58.73%资源型城市城镇化对我国城镇化贡献度高;3)类型上,均有超过各自总量50%的非金属、金属、煤炭和油气型资源型城市城镇化对我国城镇化的贡献度高,而森工型资源型城市城镇化对我国城镇化贡献度高的城市数量不到其总量的1/3;空间上,东和中部地区资源型城市城镇化对我国城镇化发展贡献度大于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资源型城市城镇化推动了我国城镇化发展,但资源型城市的不同类型和区位,对我国城镇化的贡献度有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