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94)
- 2023(10966)
- 2022(9142)
- 2021(8209)
- 2020(7055)
- 2019(16235)
- 2018(15838)
- 2017(30534)
- 2016(16830)
- 2015(19467)
- 2014(19697)
- 2013(19658)
- 2012(18862)
- 2011(17461)
- 2010(17874)
- 2009(16854)
- 2008(16888)
- 2007(15598)
- 2006(13994)
- 2005(12645)
- 学科
- 济(92845)
- 经济(92764)
- 管理(47575)
- 业(41846)
- 方法(35704)
- 企(33253)
- 企业(33253)
- 数学(31438)
- 数学方法(31117)
- 地方(21232)
- 中国(20515)
- 农(20165)
- 学(19344)
- 业经(17524)
- 财(17014)
- 制(13986)
- 地方经济(13951)
- 贸(13734)
- 贸易(13726)
- 农业(13529)
- 和(13337)
- 易(13228)
- 环境(13099)
- 理论(11874)
- 融(11194)
- 金融(11192)
- 银(11090)
- 银行(11049)
- 资源(10783)
- 发(10686)
- 机构
- 大学(262099)
- 学院(260207)
- 济(113903)
- 经济(111506)
- 管理(94548)
- 研究(93725)
- 理学(80518)
- 理学院(79515)
- 管理学(78032)
- 管理学院(77525)
- 中国(70060)
- 科学(58598)
- 京(56136)
- 所(49476)
- 财(49264)
- 农(47671)
- 研究所(44946)
- 中心(42364)
- 江(40773)
- 业大(39705)
- 财经(39315)
- 农业(37682)
- 经济学(36118)
- 北京(35581)
- 经(35418)
- 范(35386)
- 师范(35043)
- 院(32575)
- 经济学院(32386)
- 州(31900)
- 基金
- 项目(165654)
- 科学(128605)
- 基金(118793)
- 研究(118573)
- 家(104228)
- 国家(103375)
- 科学基金(86904)
- 社会(75711)
- 社会科(71667)
- 社会科学(71638)
- 省(64768)
- 基金项目(62528)
- 自然(55337)
- 教育(54400)
- 划(54289)
- 自然科(53826)
- 自然科学(53805)
- 自然科学基金(52878)
- 资助(49321)
- 编号(47809)
- 成果(39928)
- 重点(37551)
- 发(37113)
- 部(36661)
- 创(33201)
- 课题(33082)
- 国家社会(31571)
- 科研(31557)
- 创新(31181)
- 教育部(31029)
共检索到3993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高淑琴
本文主要论述世界地缘政治经济转型的不同阶段中自然资源所扮演的角色和历史作用,试图建立起自然资源与地理环境和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关系,尤其是对我国周边地缘政治和外交战略的影响。自然资源要素影响世界地缘政治经济格局的途径和方式方法是本文核心论题之一:自然资源对国家内部的政治经济格局、国际环境都产生重要的影响,并通过世界贸易、工业文明和国家战略在改变着传统安全的概念,自然资源通过改变世界贸易的结构,改变国际经济要素和政治环境从而改变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分析了自然资源要素是如何促进世界经济分工与国际法发展:自然资源的开采使用,地理分布与工业发展密切相关,人类对自然资源开发使用的意识发展与某些国际法的确立和...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胡敏 王铮
对Mundell-Fleming模型进行扩展,得到多国(地区)GDP溢出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国际金融危机后中、美、日、俄、欧、印的经济形势以及这些国家间的合作或竞争关系进行了地缘政治经济学的模拟研究。模拟结果显示:中美经济、中日经济都存在一定的互补性;中欧之间的GDP溢出作用相对较小;美国与欧盟、日本之间的GDP溢出互为负向;中日、中欧是金融政策利益共同体;美国宽松的货币政策将给中国经济带来较严重的不良影响,并会对欧元造成进一步打击;日本货币量的扩张会加剧通货膨胀,并给其他国家带来不良影响。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黄先明
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和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进出口国间自然资源贸易矛盾日益突出。据WTO统计,出口限制的使用已占据了自然资源贸易的11%和全球贸易总量的5%。30多个经济体成为自然资源出口限制的主要发起者,这一趋势将在未来持续下去,出口限制给国际自然资源贸易带来了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高德步 刘文革 邵宇佳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这是解决国际合作关系而推行的现实举措。但在当今全球经济进入"新常态"、世界政治步入激变期和"黑天鹅"事件层出不穷的全球地缘政治经济格局新时代,需要在传统地缘政治经济学理论中融入中国特色,实现以中国特色为主要内涵的地缘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助力中国协同各国人民一道,共同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项义军 孙波 李丹
2016年以来,全球范围内的政治、经济领域"黑天鹅事件"屡屡发生,极大地影响着国家间、国家与地区间的地缘政治经济战略转向,以及双边、多边地缘政治经济关系的分化与组合,世界正加速迈入地缘政治经济格局深度调整的新时代。复杂的国际地缘政治经济格局需要我们拓展地缘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不断提升地缘政治经济学理论品质,增强对不断涌现的地缘新问题之解释力,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发展贡献理论智慧。同时,在当前全球经济发展进入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政治经济学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项义军 孙波 李丹
2016年以来,全球范围内的政治、经济领域"黑天鹅事件"屡屡发生,极大地影响着国家间、国家与地区间的地缘政治经济战略转向,以及双边、多边地缘政治经济关系的分化与组合,世界正加速迈入地缘政治经济格局深度调整的新时代。复杂的国际地缘政治经济格局需要我们拓展地缘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不断提升地缘政治经济学理论品质,增强对不断涌现的地缘新问题之解释力,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发展贡献理论智慧。同时,在当前全球经济发展进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丽君
到了20世纪90年代,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国家集团间较量的焦点从政治领域转移到经济领域。为此,我们要全面地了解地缘政治的涵义以及地缘政治学的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去分析和研究冷战前后地缘政治的发展及对国际关系的重大影响;如何用发展的眼光去洞悉世界的发展方向——地缘经济必然代替地缘政治,并以此来作为制定国家经济政策和外交政策的重要依据。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陈琪
经历了一年多的亚洲金融危机,东北亚经济和社会的稳定面临严峻的挑战,也使西方国家乘机加大了对东亚国家政治经济的压力。虽然东西方关系的调整发生明显变化,但同时也使亚太各主要力量之间的矛盾有新的发展,保障国家的经济安全成为东亚地区的重要课题。此次危机对东亚国家不仅是挑战,同时也给它们建立新型关系提供了机缘
关键词:
东亚金融危机,东西方关系,地区经济安全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宋效峰
东南亚在亚太地缘政治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其中湄公河次区域已成为大国东南亚外交的新焦点。美国把该区域视为亚太"再平衡"战略前沿,日本、印度等国也从自身战略利益出发,加大对该区域的外交资源投入。在亚太格局重构背景下,次区域中小国家希望相关大国维持某种均势,而大国的权力运用及其互动则在深刻塑造着地区新秩序。鉴于湄公河次区域在中国周边战略中的重要性,中国需进一步调整自身的参与策略,积极应对西南方向上复杂的地缘博弈。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宋冬林 孙尚斌 范欣
数字经济的发展使数据成为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与数字经济中的核心资源。数据成为现代生产要素具备理论科学性、历史必然性与现实必要性。在理论层面,数据成为生产要素符合马克思主义生产要素理论的根本特征,数据区别于传统生产要素的特殊性使其成为现代生产要素;在历史层面,数据成为生产要素符合不同经济时代的历史演进规律。数字化的数据在现代科学技术条件下而生,并且使现代社会整体步入数字经济时代,因此数据继承信息而成了现代生产要素。在现实层面,数据成为现代生产要素起步于对当代数据重要作用的深刻认识,发展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成熟于我国发展方式为适应不同发展阶段的科学转变。这一过程也反映出数据成为现代生产要素的必要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洪菊花 骆华松
着力于地缘政治学与地缘经济学学科之争、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内涵之争。地缘经济学既不从属于也不会取代地缘政治学;地缘政治学、地缘经济学对客观世界在时代特征、国际关系、国家利益、国家安全、领土等关键要素上存在不同见解,国家联盟、争夺领域、争夺地域、博弈手段在地缘政治时期和地缘经济时期亦存在显著差异,同时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殊途同归并有着深刻的互动作用。中国的现实是经济大国正在崛起、区域合作如火如荼地发展,但面临严峻的地缘政治环境,中国地缘战略应以地缘经济为重心,地缘政治为根本。
关键词:
地缘政治 地缘经济 地缘战略 中国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黄凤志 谭桂照
"一带一路"倡议地缘政治解读之所以长期受制于传统地缘政治理论框架,问题在于研究忽视了对地理逻辑的演进,造成对分工及其地理内涵的忽视。而分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它的发展使地表不仅是相对静态的自然特征的集合,同时还被层层叠加的社会生产关系包裹。产品内分工阶段,经济活动对社会生产关系的取用与改造,推动了新的地表动态变化过程。国家在追求自身发展中,通过国际区域合作参与到分工经济对地理的改造中,实现了国家对空间的再生产,控制空间生产资料功能的获得,决定未来分工发展空间形态,推动不平衡发展的再现。而"一带一路"倡议体现了中国介入分工经济"地理—经济"过程的创新方式,其本质是一项为推动分工发展而团结海陆国家以创造新地理基础的计划。它凭借解决分工经济两难冲突的新方案、立足正确地理观的空间设计以及对空间矛盾的精准定位和有效修正,超越以往国际区域合作框架,形成了一个能够促进分工经济持续发展、推动生产地理优化更新,并促使两者良性循环的崭新空间。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小华
摆脱两极体制的桎梏后,中日在两国关系史上第一次告别了过去“一强一弱”型的模式,走向“两强并立”的新时代。对这一全新的双边关系前景,人们开始用两种不同的思维来考虑问题:政治现实主义认为,两大缺少战略缓冲空间的地缘力量中心必将在“安全困境”的作用下重复过...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文革 谢杰 孙瑾
当前,世界经济格局正处于剧烈变动之中。随着中国等新兴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全球财富和战略资源加速向东转移,国际权力结构也正在发生着深刻重组,世界格局迅速从后冷战时期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向多极化方向演进,国家以及区域国家集团之间的地缘战略关系出现了新的分化与组合,世界正在进入新的地缘经济大时代。与此同时,世界经济进入经济增长低水平波动、"去杠杆化"和"修复资产负债表"两难、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各国政策周期非同步、全球治理真空等五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