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92)
- 2023(13822)
- 2022(12072)
- 2021(11005)
- 2020(9204)
- 2019(21060)
- 2018(20695)
- 2017(41020)
- 2016(21788)
- 2015(24458)
- 2014(24396)
- 2013(24477)
- 2012(22601)
- 2011(20566)
- 2010(20561)
- 2009(18963)
- 2008(18150)
- 2007(15911)
- 2006(14145)
- 2005(12510)
- 学科
- 济(111960)
- 经济(111857)
- 管理(62384)
- 业(57936)
- 企(47036)
- 企业(47036)
- 方法(46748)
- 数学(41142)
- 数学方法(40813)
- 地方(25691)
- 中国(24922)
- 农(24246)
- 财(22240)
- 学(21587)
- 业经(21430)
- 贸(17021)
- 贸易(17011)
- 农业(16994)
- 易(16355)
- 地方经济(15896)
- 制(15763)
- 环境(15544)
- 和(15179)
- 理论(14657)
- 融(14290)
- 金融(14288)
- 务(13543)
- 财务(13482)
- 财务管理(13456)
- 银(13354)
- 机构
- 大学(319687)
- 学院(316995)
- 济(139456)
- 经济(136737)
- 管理(126956)
- 理学(110332)
- 研究(110008)
- 理学院(109118)
- 管理学(107482)
- 管理学院(106904)
- 中国(80404)
- 京(67585)
- 科学(65416)
- 财(60691)
- 所(54707)
- 研究所(49730)
- 财经(49458)
- 中心(48606)
- 农(46579)
- 江(45130)
- 经(44994)
- 业大(44472)
- 经济学(43264)
- 北京(42918)
- 范(41340)
- 师范(41013)
- 院(40002)
- 经济学院(38865)
- 财经大学(36827)
- 州(36431)
- 基金
- 项目(216731)
- 科学(171501)
- 研究(159422)
- 基金(159029)
- 家(137723)
- 国家(136642)
- 科学基金(118007)
- 社会(102816)
- 社会科(97603)
- 社会科学(97578)
- 基金项目(84439)
- 省(82959)
- 自然(75537)
- 自然科(73732)
- 自然科学(73720)
- 自然科学基金(72424)
- 教育(72050)
- 划(69767)
- 资助(65917)
- 编号(63855)
- 成果(51529)
- 部(48475)
- 重点(48290)
- 发(47158)
- 创(44448)
- 课题(43591)
- 国家社会(42793)
- 教育部(41939)
- 创新(41499)
- 人文(41260)
- 期刊
- 济(154609)
- 经济(154609)
- 研究(98418)
- 中国(54968)
- 管理(47023)
- 学报(46887)
- 科学(44140)
- 财(44126)
- 农(41322)
- 大学(35744)
- 学学(33706)
- 教育(30912)
- 农业(28931)
- 技术(27184)
- 融(26996)
- 金融(26996)
- 经济研究(26034)
- 财经(24908)
- 业经(22581)
- 经(21302)
- 问题(19744)
- 技术经济(17270)
- 理论(16009)
- 图书(15286)
- 贸(15058)
- 统计(14600)
- 业(14578)
- 世界(14338)
- 实践(14295)
- 践(14295)
共检索到4657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崔娟,崔高峰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卫东 罗怀芳
本文运用环境约束下的SBM-Undesirable模型和GML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测算分析了2006—2014年中国30个省(市、区)及八大经济区域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及其变动趋势,研究了地区产业结构特征与经济增长效率之间的关系以及TFP变化的技术和规模特征,进而寻求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对策途径。研究结果显示:纯技术进步指数与TFP的变化方向具有较强的趋同性,技术进步是提升TFP最有效的途径;高污染、高能耗产业导致经济效率低下,以绿色产业为主的地区在考虑环境因素后TFP不降反升。环境、技术创新协同发展是实现TFP增长的关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卫东 罗怀芳
本文运用环境约束下的SBM-Undesirable模型和GML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测算分析了2006—2014年中国30个省(市、区)及八大经济区域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及其变动趋势,研究了地区产业结构特征与经济增长效率之间的关系以及TFP变化的技术和规模特征,进而寻求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对策途径。研究结果显示:纯技术进步指数与TFP的变化方向具有较强的趋同性,技术进步是提升TFP最有效的途径;高污染、高能耗产业导致经济效率低下,以绿色产业为主的地区在考虑环境因素后TFP不降反升。环境、技术创新协同发展是实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世进
文章基于"资源诅咒"学说,利用1995~2011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构建了一个以能源资源为代表的资源丰裕度指标,对资源充裕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省际层面存在"资源诅咒"现象。"资源诅咒"成为解释区域间经济增长差异的一个重要角度。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哲谈 张鹏
利用2000年~2013年中部六省数据构建了面板模型来分析科研投入、产业升级与区域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长期相互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产业升级与科研投入的增加均与区域经济增长存在长期正相关关系,并且产业升级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效果比科研投入对其的影响效果更显著。应该从进一步落实国家产业扶持政策、明确产业升级过程中两级政府角色划分、加大科研投入和科技项目扶持力度、促进产学研良性结合等角度入手,实现产业升级与经济增长。
关键词:
科研投入 产业升级 区域经济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宝礼 胡雪萍
文章利用2005—2014年我国23个省区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区域经济增长与城市首位度之间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城市首位度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呈非线性形式,并且其影响方向和强度与区域初始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基尼系数、区域行政区面积及人口规模有关;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最优城市首位度测算公式,给出了各省城市首位度的最优值,通过与实际值的对比发现,东部地区各省城市首位度实际值总体上低于最优值,中部和西部地区则相反。
关键词:
城市首位度 区域经济增长 城市集聚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立泰 张祖妞
在运用H指数、区位熵指数测算服务业集聚水平的基础上,采用1995~2007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分析了服务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各变量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服务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负相关;在控制变量中,人力资本水平、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可支配收入、服务业资本存量与区域经济增长正相关,政府干预经济的能力与区域经济增长负相关。原因主要在于,我国服务业集聚的专业化效应大于多样化效应,这与我国服务业集聚的政府主导模式密切相关。
关键词:
服务业集聚 区位熵指数 区域经济增长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庞文 韩笑
本文通过因子分析构造经济增长的复合指标,并利用2005—2006年我国31个省市高校R&D的相关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和聚类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高校R&D的专利授权对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研发的经费投入和人员投入对经济的推动作用不明显;高校的基础研究对地区经济发展至关重要;高校R&D的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不同地区的高校R&D的经济效益差异较大,处于非均衡状态。因此,本文强调应在政策层面上重视基础研究,促进校企科研合作,提高研发经费的使用效率和研究人员的工作效率,加强区域协调,实现高校R&D与区域经济
关键词:
高校R&D 经济增长 专利产出 地区差异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张红波 彭焱
以长株潭地区为例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物流与经济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运用Logistic模型确定现代物流与地区经济增长的数量关系后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及假设检验。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定性和定量地分析现代物流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通过实证研究并结合理论分析得出的结论表明现代物流对区域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覃成林 彭宝玉
1978—2000年,河南区域经济增长没有发生σ趋同,但发生了β趋同。无论是σ趋同还是β趋同在时间上均是一个非线性的过程,并表现出同步性,在1978—1983年、1983—1993年、1993—2000年均经历了由趋同———停止(分异)———趋同的变化过程。在这个期间,各地区经济增长呈现出不同的方向,形成了2个向上趋同俱乐部,1个水平趋同俱乐部,2个向下趋同俱乐部。表明,河南区域经济形成了具有不同增长趋势的区域集群,值得引起关注。
关键词:
区域 经济增长 趋同 河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彭文慧
文章采用我国31个省(市区)2008年和2009年的截面数据,实证研究吸引外资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发现:(1)外资特征的区域差异是导致外资行为的重要因素,并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影响。外资企业的就业比重越高则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越大;(2)外资出口比重过高不利于经济增长,这会削弱本地的积累;(3)区域差异化的开放战略和引资政策仍然是影响外资经济绩效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外资特征 区域经济增长 经验研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天芸 岳科研 张幸
首先,构建区域金融中心发展指标衡量区域金融中心发展程度,使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对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区域金融中心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短期内金融中心的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增长具有促进作用,但区域经济的增长对金融中心的发展缺乏推进作用;长期来看,金融中心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增长具有促进作用,而且区域经济的增长对金融中心的发展也具有推动作用。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高秀丽 王爱虎 房兴超
根据1978~2009年的广东省年度数据,选取代表区域物流发展水平的3个重要指标,对广东省经济增长与物流业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建立VAR模型,运用脉冲响应模型分析经济增长与物流发展间的联动效应,并运用协整理论和Granger因果检验分析经济增长与物流业的长期关系和因果关系。结果表明,广东省物流业与经济增长之间保持着长期协整关系,长期来看,物流业的发展会促进经济增长。广东省经济增长带动了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但是,由于物流业仍然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还不是很显著。对广东省发展物流业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物流 经济增长 向量自回归模型 协整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覃成林
区域经济增长趋同(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con-vergence)是近10多年来西方区域经济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这方面的研究以新古典增长理论为理论基础,探讨区域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和内在机理,试图为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特别是加快欠发达区域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工具。本文拟从区域经济增长趋同假说的内涵,对该假说的检验,以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