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53)
2023(12839)
2022(10750)
2021(9904)
2020(7908)
2019(17841)
2018(17481)
2017(32683)
2016(17504)
2015(19768)
2014(19571)
2013(19553)
2012(19020)
2011(17859)
2010(18038)
2009(16731)
2008(16525)
2007(14551)
2006(13425)
2005(12686)
作者
(52104)
(43429)
(43291)
(41139)
(28171)
(20634)
(19516)
(16814)
(16717)
(15528)
(15221)
(14598)
(14288)
(14169)
(13825)
(13407)
(12868)
(12659)
(12547)
(12070)
(11277)
(10743)
(10485)
(10194)
(9876)
(9811)
(9541)
(9309)
(8763)
(8674)
学科
(99165)
经济(99070)
管理(42879)
(39655)
方法(31178)
中国(30007)
(28648)
企业(28648)
地方(27562)
数学(27445)
数学方法(27254)
(23043)
业经(19402)
(18477)
(17867)
贸易(17852)
(17256)
地方经济(16875)
(16392)
金融(16390)
农业(15916)
(15571)
(15505)
(15355)
银行(15334)
环境(15128)
(15110)
(14730)
(12291)
(11249)
机构
大学(264507)
学院(261931)
(124991)
经济(122816)
研究(106798)
管理(92044)
中国(82364)
理学(77448)
理学院(76350)
管理学(75276)
管理学院(74751)
科学(61225)
(58504)
(55137)
(54652)
研究所(49808)
中心(45731)
财经(42760)
(42004)
经济学(40934)
(39810)
(38953)
北京(38379)
(38226)
(38156)
师范(37918)
经济学院(36608)
业大(33288)
科学院(32737)
农业(32558)
基金
项目(166780)
科学(132888)
研究(124647)
基金(122590)
(107219)
国家(106389)
科学基金(89649)
社会(83323)
社会科(79150)
社会科学(79134)
基金项目(63129)
(62100)
教育(55664)
(53702)
自然(53421)
自然科(52147)
自然科学(52128)
自然科学基金(51227)
资助(50244)
编号(47916)
(43024)
成果(40721)
重点(39004)
(38395)
国家社会(36207)
发展(35553)
课题(35233)
(34992)
(34280)
中国(33815)
期刊
(150176)
经济(150176)
研究(90478)
中国(59446)
(40261)
学报(38405)
科学(38361)
(38229)
管理(36674)
(29705)
金融(29705)
大学(29458)
教育(29457)
农业(28095)
学学(27424)
经济研究(25592)
财经(22364)
技术(22082)
业经(21412)
问题(19707)
(19580)
(18252)
世界(18073)
国际(17523)
(15778)
技术经济(14303)
资源(13027)
统计(12455)
经济问题(12162)
(11987)
共检索到4269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汤梦玲  李仙  
本文详细论述了世界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演变基本态势,深入分析了世界各国国家区域政策最新的发展方向,并提出了国际区域协同发展先进经验对中国区域协同发展的若干启示。启示之一是进一步提高对缩小区域差距重要性的认识;启示之二是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促使区域绝对差距缩小转折点的到来;启示之三是尽快构建我国区域经济新体系,即空间市场一体化条件下的区域经济分工合作新体系——包括"四纵四横"的空间市场一体化的基本框架和"二实三虚"多层次区域分工合作新体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红莉  谭辉平  
伴随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快速推进,长三角地区的高职教育高度重视协同发展,以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为导向,主要采取了制度化保障、均衡化发展、集群化创新与高质量发展等策略。为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广东高职教育的协同发展应密切服务产业结构转型需求,以创新为动力,以资源的开放和共享为平台,以良性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为保障,并进行布局结构的合理调整与优化。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晓钟  
经济管理出版社于近期出版的经济学新著《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黎鹏著),以协同学思想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为基本理念,认为区域内各地域单元(子区域)和经济组分之间应该协和共生,自成一体,形成高效和高度有序化的整合,形成区域内各地域单元和经济组分的"一体化"运作与共同发展的区域经济发展方式;强调协同发展的区域体系应有统一的联合与合作发展目标和统一的规划,使区际之间有着高度的协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马广琳  刘俊昌  
本文以区域经济合作理论为背景,对中国区域协同发展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研究分析了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周毅  李京文  
早期"区位论"的启示:利用地区资源区位优势合理布局产业空间;中期阶段均衡与非均衡论启示:经济结构演进是发展主要动力;近期阶段区域创新体系的启示:区域网络管理结构及技术创新能力是国际竞争力的决胜王牌;当代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启示: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国情特殊性在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从全球视野分析,中国区域经济是世界特殊类型问题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静  
区域产业经济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的核心内容,珠三角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圈、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产业经济布局,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实施的优先发展示范区域,新时期重构区域经济与产业转型升级协同发展新格局,将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由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院院长刘秉镰教授主编的《中国区域产业经济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年7月版)一书,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马浩  
本文主要分析美国、英国及德国等国外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的历程及政策措施等。并从发展战略、政策措施以及产业体系等方面分析国外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经验对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的启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郭湖斌  齐源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复合系统理论和耦合度模型,本文首先构建了区域物流和区域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借助2001-2016年的数据,对长三角区域物流和区域经济的综合发展水平、区域内协同度、区域间协同度进行了具体计算。最后对长三角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演化规律和空间协同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两系统之间存在显著的协同关系,区域物流综合发展水平每提升一个百分点,就可以推动区域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提升1. 051个百分点。同时两个子系统对协同发展的贡献机制并不一样,上海市、浙江省的情况正好和江苏省相反。在空间协同发展特征上,整体协同度伴随着区域内地区之间协同度的趋同性而逐步提升,体现出良好的协同发展特征。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晓刚  
区域的经济发展都离不开职业教育的支撑,职业教育要谋求大发展也离不开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持,两者相互依存。目前,北京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新阶段,对产业结构、发展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区域经济将呈现出新的特征和发展态势。研究了首都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问题,对促进区域经济与职业教育的协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朱之红  常学洲  张志华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河北省的高等教育迎来了机遇和挑战。分析河北省高等教育现状,探析河北省高等教育与京津冀区域的发展关系,制定河北省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策略有着重要的意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琳  吴珊  
文章运用扩展的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水平进行实证研究,揭示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动态特征和变化趋势。首先,简析协同发展的内涵,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表现特征和影响因素两个方面确定评价标准;然后,运用扩展的DEA方法对我国不同空间尺度2002-2011年间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水平进行动态评价与比较分析,得出结论: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总体处于中级水平,东、中、西部梯级差异明显;十年间,东部与西部协同发展水平呈缩小趋势,而东部与中部间呈扩大之势。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范馨月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商贸流通业作为推动区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区域经济的活跃和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商贸流通业则是现代区域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推动力量。如何充分运用商贸流通业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并通过区域经济发展带动商贸流通业的升级,是各地方政府重点关注、研究的内容。文章从共生理念的内涵入手,深入分析商贸流通业对区域经济促进的作用机理,提出商贸流通业与区域经济共生发展的一系列建议,以期为提升我国经济综合竞争力做重要参考。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恕立  吴楚豪  
本文使用2002—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对自贸试验区建设引致的区域经济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自贸试验区建设显著降低了属地省份与其他省份的经济周期同步性,产生经济效应的影响范围介于1000~2000公里,在同板块(梯队)间产生的负向作用要大于不同板块(梯队)间产生的负向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自贸试验区属地省份与非自贸试验区属地省份间均存在转移效应,同为自贸试验区属地省份间的转移效应更为突出;在考虑了双边经贸合作的情况下,自贸试验区建设显著降低了其他省份的实际GDP增长率,中部和西部等内陆自贸试验区的负向影响更为突出。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力年  滕福星  
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增长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内在要求。抓住初级协同和高级协同这两个关键环节,坚持资源耦合、区域开放、目标一致、结构匹配等推进原则,促使各个经济要素相互配合、相互协作、互惠共赢,加速系统结构状态的优化,是实现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重要保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