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30)
- 2023(10770)
- 2022(8926)
- 2021(8478)
- 2020(6942)
- 2019(16215)
- 2018(16219)
- 2017(30646)
- 2016(16694)
- 2015(18713)
- 2014(18628)
- 2013(18012)
- 2012(16765)
- 2011(15210)
- 2010(15863)
- 2009(14426)
- 2008(14441)
- 2007(13101)
- 2006(11737)
- 2005(10183)
- 学科
- 济(67742)
- 经济(67675)
- 管理(48509)
- 业(45484)
- 企(38301)
- 企业(38301)
- 方法(28241)
- 数学(24202)
- 数学方法(23599)
- 中国(21774)
- 农(18202)
- 技术(17457)
- 地方(17141)
- 业经(15451)
- 学(14311)
- 理论(13406)
- 财(13143)
- 制(12334)
- 技术管理(12195)
- 农业(12053)
- 融(10976)
- 金融(10974)
- 银(10429)
- 银行(10405)
- 贸(10392)
- 贸易(10383)
- 和(10307)
- 环境(10030)
- 行(10026)
- 易(9981)
- 机构
- 大学(234437)
- 学院(232682)
- 济(90709)
- 管理(89821)
- 经济(88388)
- 研究(80929)
- 理学(76884)
- 理学院(75885)
- 管理学(74240)
- 管理学院(73776)
- 中国(60112)
- 京(50876)
- 科学(50112)
- 财(40997)
- 所(40491)
- 中心(37048)
- 江(36818)
- 研究所(36770)
- 农(36520)
- 范(34103)
- 师范(33775)
- 业大(33334)
- 财经(32080)
- 北京(31988)
- 院(29652)
- 州(29626)
- 经(29085)
- 农业(28457)
- 师范大学(27461)
- 经济学(27088)
- 基金
- 项目(156762)
- 科学(124389)
- 研究(115785)
- 基金(112245)
- 家(98284)
- 国家(97466)
- 科学基金(83934)
- 社会(72602)
- 社会科(68677)
- 社会科学(68659)
- 省(62338)
- 基金项目(59268)
- 教育(54917)
- 自然(54421)
- 划(53331)
- 自然科(53273)
- 自然科学(53261)
- 自然科学基金(52284)
- 编号(46503)
- 资助(45297)
- 成果(38822)
- 创(37552)
- 重点(35991)
- 发(34346)
- 创新(34253)
- 课题(34220)
- 部(34198)
- 国家社会(29573)
- 教育部(29342)
- 大学(29186)
共检索到3584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靖华 李宗乘 朱岩梅
首先介绍巴塞罗那、赫尔辛基和东京三个典型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然后以创新资源、创新主体、创新文化、创新制度四个层面,对政府主导型、市场主导型和混合主导型三种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的各个方面进行梳理和比较,总结了不同模式下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混合主导型创新型城市建设对上海的启发。创新制度上完善创新机制、激发创新活力;创新资源上加强对外合作交流、培养引进各类人才;创新文化上倡导创新观念、营造创新氛围;创新主体上政府干预适度、鼓励企业自主创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潇潇 安同良
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源泉来自于创新,而城市这一多种复杂系统所构成有机体,作为创新组织的空间载体,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立足点,其存在和发展离不开地方政府的协调和管理。依据创新型城市发展的不同模式,地方政府的角色可以定位为"企业家"、"监管者"和"推动者"。通过梳理纽约市、伦敦市、东京市、大田市和深圳市五个不同国家典型的创新型城市发展路径,总结了政府主导型、市场主导型和混合主导型三种不同模式下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经验。从统筹安排,整体推进,全面落实创新型城市的目标和任务;突出主体,整合资源,走出具有自身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发挥优势,明确方向,打造创新人才高地;传承历史,开拓进取,弘扬城市创新文化等四个方面...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创新型城市 政府主导型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尤建新 卢超 郑海鳌 陈震
创新型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具有内在的路径和模式。上海和深圳是我国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典范,在城市创新战略和驱动要素方面各具特色、各有所长。在构建完整的城市创新体系的基础上,以上海和深圳为例,对两市的城市创新战略和驱动要素进行对比分析,并归纳、总结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上海模式"和"深圳模式",可以为国内其他创新型城市的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创新型城市 创新战略 驱动要素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何碧波 黄凌翔
建设生态城市有重建新城和改造现有城市两条路径。审视了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的先进理论和实践创新,从理论背景、实践案例、局限性等方面分别梳理了重建型生态城市和改造型生态城市两种建设模式及其建设经验。进而探讨我国借鉴国外生态城市经验时遇到的问题,包括国情差异造成国外经验应用的局限性和生态城市部分目标不被接受等,提出相应的建议,并分析我国生态城市建设模式的一般性选择路径。
关键词:
生态城市 建设模式 重建型 改造型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建生 玄兆辉 吕永波 田芬
本文以OECD统计数据为基础,总结了美英德法日韩等典型创新型国家在R&D经费投入规模、投入强度、来源结构与分配结构等方面的变化特征,通过分析中国现阶段R&D经费投入模式并与典型创新型国家比较,认为目前中国R&D投入存在着强度低、结构不合理,尤其是政府R&D资金占比偏低的问题,进而提出了加大R&D投资、改善投资结构的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为中国R&D经费配置提供依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薄建柱 曹杰 司福利
本文提出由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创新产业、创新制度、创新文化构成的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基本构架,归纳了创新要素的广泛参与性、创新要素之间的协调联动性、政府与市场之间双向互动性、城市间交流与合作的开放灵活性四条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主要特征,从城市发展、产业发展、社会发展、城市文化四个方面提出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的发展走向。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琦
区域创新网络是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在上海创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背景下,本文以硅谷为例,运用区域创新网络理论,探讨建立区域创新网络中政府与各行为主体间协作交流的关系链条,以期为上海全球科创中心的创建寻求路径。
关键词:
创新网络 关系链 硅谷 科创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琦
区域创新网络是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在上海创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背景下,本文以硅谷为例,运用区域创新网络理论,探讨建立区域创新网络中政府与各行为主体间协作交流的关系链条,以期为上海全球科创中心的创建寻求路径。
关键词:
创新网络 关系链 硅谷 科创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谭霖 唐红艳
本文在对清远地区信用户贷款、专业公司保证贷款和订单农业贷款等三类创新型小额农贷模式的分析基础上,对构建新型的农村金融体制提出了建立"一个体系"、突出"两个重点"、健全"三项机制"、实现"四个结合"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小额农贷 金融体制创新 农村金融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远 路迹
二战后,新的国际分工体系逐渐形成,跨国公司对各国经济渗透增加,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城市在全球经济发展中的角色日益重要,城市之间的经济网络开始主宰全球经济命脉,并涌现出一些在空间范围上超越国家范围、在全球经济中发挥引导及控制作用的世界城市。一、世界城市内涵及主要发展模式一般来说,世界城市是指在社会、经济、文化或政治层面直接影响全球事务的城市,在世界城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列辉
高端航运服务业可以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以市场交易为特征的伦敦模式,另一种是正在形成中的以知识经济为主的新加坡、挪威模式。文章分析了两种模式的不同特点,认为伦敦模式更多地是航运业和金融业结合,新加坡、挪威模式更多地是航运业和先进制造业相结合。上海在发展高端航运服务业的过程中,除了学习伦敦模式,大力发展航运金融、海上保险等之外,还可以利用已有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和技术创新能力,大力发展海洋研发,在海洋技术上占据制高点。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陆颖
对德国的科研之都柏林,从资源禀赋、成绩与优势、科技创新政策、融通创新、国际科研合作等方面,以政策和机制解读与实操案例解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其科研创新现状。柏林当前科技创新表现为强调合作,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1)政策倡导下的区域间科技创新协同,即在联合创新战略政策框架下,与勃兰登堡州以产业集群共建的形式挖掘创新潜力,激发协同效应,提升国际竞争力;(2)科研领域内的合作,即科研机构和科研设施主动构建或积极融入国际科研网络,提升在国际科研舞台上的影响力和话语权;(3)产学研合作,通过专门部门高效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柏林的经验为上海在长三角一体化的背景下加快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带来启示:形成以核心城市为龙头的区域科技创新联动体系,完善技术转移和应用转化机制,以及借大科学装置树立科学影响力和领导力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朱迎春
创新型国家基础研究经费投入规模呈稳步上升趋势,基础研究经费占R&D经费比例普遍处于15%25%之间。多数创新型国家基本形成以政府为主,企业、大学和非营利部门共同支持基础研究的多元化投入格局。尽管各国基础研究执行主体各异,但企业均对基础研究给予足够重视。从资助方式来看,主要创新型国家对基础研究一般都采取稳定性支持和竞争性支持相结合的方式。与典型创新型国家相比,中国存在基础研究经费占R&D经费比例不高,地方政府和企业对基础研究投入不足,高等学校R&D经费中基础研究经费占比偏低,基础研究经费长期依赖竞争性支持等
关键词:
创新型国家 基础研究 配置模式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任保平
西方国家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发源地 ,由于其进入工业化时间早 ,其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时间也比较长 ,且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若干比较有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模式。并且其经济依托、保障范围、保障对象、筹集来源、管理体制不尽相同 ,它们既有共性又各有特色。这些模式 ,我们虽然不能照搬照用 ,但对我们的改革和社会保障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模式 比较 启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司可 路洪卫 彭玮
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受多种条件共同影响的系统工程,在消费市场亟需提质扩容的背景下,各种条件如何搭配才能更好地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值得深入探讨的现实问题。构建多维度理论模型,运用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24个世界一线城市的数据进行考察,研究发现:营商环境是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必要条件;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有三种模式,即高企业入驻和优营商环境组成的商业金融模式,高国际来访和优营商环境组成的国际交往模式,高企业入驻、优营商环境、高国际来访和高环境宜居组成的文化宜居模式。基于此,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应从吸引优质跨国企业集聚、促进城市人口双向流动、展示城市特有文化魅力等方面着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