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50)
- 2023(14200)
- 2022(12174)
- 2021(11303)
- 2020(9301)
- 2019(21499)
- 2018(20973)
- 2017(40756)
- 2016(22269)
- 2015(25070)
- 2014(25350)
- 2013(25430)
- 2012(24319)
- 2011(22471)
- 2010(23078)
- 2009(21602)
- 2008(21587)
- 2007(19923)
- 2006(17961)
- 2005(16389)
- 学科
- 济(104137)
- 经济(104034)
- 业(66911)
- 管理(57477)
- 农(52259)
- 企(43311)
- 企业(43311)
- 方法(37521)
- 农业(34513)
- 数学(32847)
- 数学方法(32515)
- 中国(30830)
- 地方(28002)
- 业经(25816)
- 财(23137)
- 制(20442)
- 贸(19693)
- 贸易(19679)
- 学(19482)
- 易(19036)
- 发(17478)
- 银(17412)
- 银行(17378)
- 行(16801)
- 融(16669)
- 金融(16667)
- 策(16396)
- 环境(14682)
- 技术(14065)
- 地方经济(13894)
- 机构
- 学院(329471)
- 大学(324790)
- 济(141734)
- 经济(138617)
- 管理(123439)
- 研究(120292)
- 理学(104744)
- 理学院(103489)
- 管理学(101775)
- 管理学院(101155)
- 中国(93390)
- 农(72962)
- 科学(72094)
- 京(69701)
- 财(64103)
- 所(62590)
- 研究所(56194)
- 农业(55931)
- 中心(55847)
- 江(53417)
- 业大(52613)
- 财经(49022)
- 范(45785)
- 师范(45415)
- 北京(44362)
- 经(44302)
- 州(42115)
- 院(41998)
- 经济学(41974)
- 省(39592)
- 基金
- 项目(207744)
- 科学(163087)
- 研究(155726)
- 基金(148215)
- 家(128333)
- 国家(127101)
- 科学基金(107624)
- 社会(98861)
- 社会科(93246)
- 社会科学(93220)
- 省(83173)
- 基金项目(78085)
- 教育(70021)
- 划(69071)
- 自然(66772)
- 编号(65360)
- 自然科(65145)
- 自然科学(65126)
- 自然科学基金(63960)
- 资助(60099)
- 成果(54322)
- 发(50680)
- 重点(46810)
- 部(46180)
- 课题(45655)
- 创(42634)
- 发展(41299)
- 展(40639)
- 国家社会(39990)
- 创新(39803)
- 期刊
- 济(172503)
- 经济(172503)
- 研究(101766)
- 农(75265)
- 中国(73942)
- 农业(50640)
- 学报(50416)
- 科学(48517)
- 财(47314)
- 管理(42880)
- 大学(38742)
- 融(38498)
- 金融(38498)
- 教育(37073)
- 学学(36504)
- 业经(33262)
- 技术(28226)
- 经济研究(25563)
- 业(24941)
- 财经(23769)
- 问题(23745)
- 经(20504)
- 世界(18648)
- 版(17782)
- 贸(17442)
- 技术经济(17185)
- 农村(16841)
- 村(16841)
- 农业经济(16210)
- 经济问题(16121)
共检索到5217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杜志雄 张兴华
农村的发展情况可以从不同角度来考察,其中之一就是城乡关系的发展状况。城乡关系从理论上讲,就是反映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二元(城市现代工业与农村传统农业并存的结构)经济社会结构问题。因此,农村发展过程一定意义上就是通过农村工业化、城市化,不断缩小城乡差距, 逐渐弱化以致消除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过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宋隆福
农村经济改革的胜利,促使千百万农民冲击“庄园”、打破“城堡”,向城市进军,城市经济改革的深入,激发城市各种生产要素有组织、有步骤地向农村扩散转移。这两股潮流的撞击和汇合,使城乡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本文试就它的发展趋势作一些分析和探讨。一、建立新型城乡关系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城乡关系就其本质是一种生产关系,决定于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又受生产力水平的制约。城市是随着私有制的产生而产生的,是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发展的产物。因此,不同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段龙龙
新时期我国传统城乡关系正面临着人地关系、产业关系和公共资源配置关系的三个转型,而家庭农场作为未来我国农业经营方式创新的主流成为支撑当前新型城乡关系重塑的组织关键。未来我国家庭农场在新型城乡关系下势必面临着组织形式、生产劳动关系、进入门槛和经营规模的四大方位性调整,促使当前以家庭主导、小额雇佣、能人领办为特征的家庭农场向股份制、精细化的企业组织转型。
关键词:
新型城乡关系 家庭农场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鲁奇 曾磊 王国霞 任国柱
本文在系统分析影响城乡关联发展的几类因素的基础上 ,利用重庆直辖前后不同年份的数据资料 ,运用因子分析技术提取影响城乡关联发展的主导因子 ,并利用ArcGIS将主因子信息空间化 ,借以直观的对比不同时间城乡发展的空间变化 ,揭示影响城乡关联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得到的主要结论是 :影响重庆城乡关联变化的三大因子是城乡产业结构因子、城乡交流因子以及城镇规模因子。重庆城乡关联变化的特点是重庆都市圈发展稳定 ,一直处于一级中心的地位 ;空间分布特点是圈层性日益突出 ;包括基础设施在内的硬环境改善相对其他因子的改善更为突出。综合评价结果分析得知制度创新是重庆城乡关联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因素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陈奕山 吴重庆 张慧鹏
乡村生产要素通过流动实现集聚是提升生产分工规模和生产效率的重要途径,但要素过度流失不利于乡村自身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前,"乡-城"生产要素流动规模较小;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前,在重工业发展战略下乡村生产要素被约束流动;改革开放以来,"乡-城"生产要素单向流动趋于加速;党的十九大开启了乡村振兴新篇章,致力于改变乡村要素单向外流的局面。近代以来,立足于乡村且突破村庄社区规模的分工生产和集聚性生产没有大范围发展起来,乡村对生产要素的吸引力不强。新中国的综合发展成就为发展现代化的乡村集聚经济创造了有利条件,探索在县域层面整合资源和集聚要素是振兴乡村和构建新型城乡关系的重要方向。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县域经济 城乡关系 要素集聚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姚监复
80年代在中国涌现出16万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这是在制度变迁和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期间出现的组织创新,既反映出新事物强大的生命力,又表现出许多不够规范、不够完善的弱点和客观环境还存在一些制约它发展的阻力。对它的发展前景有多种估测。现对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发展趋势与政策选择,提出一些看法供研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涛 李同昇 芮旸 李献波
以陕西省为例,在对近20年城乡关联度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测度的基础上,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模型,对其城乡关联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的关系进行了计量分析。研究显示:①1990年以来,陕西省城乡关联度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经历了同步发展到拮抗的演变过程;②陕西省道路、邮电通信、环保和教育卫生设施建设水平变化与城乡关联度变化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而城乡关联度变化仅是能源给水设施建设水平变化的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③陕西省城乡关联度变化一直受到自身及道路、邮电通信、环保和教育卫生设施建设水平的影响,且后者的方差贡献逐渐增大,其中道路设施建设水平的方差贡献率在第5期(即1994年)超过了其自身的贡献率。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芦千文 姜长云
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农业农村政策经历了从关注各自问题到相互融合、从关注单一问题到关注多元问题的演变过程。当前,美国农业农村政策关注重点是建设宜居宜业的农村居住社区、培育增进互信的农村合作组织、发展兴旺发达的农村多元经济、创新促进发展的农村资源环境保护工作。在美国农业政策的演变过程中呈现出更加注重提高农业产业的市场竞争力,更加注重支持中小农场、农村小企业、创业期农场发展,更加注重农业以外的就业增收机会,更加注重政策项目的执行效率、可获得性等趋势。美国的农业农村政策演变历程和趋势对于我国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
关键词:
美国 农业农村政策 乡村振兴 借鉴价值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溶花 曾福生
粮食贸易是农产品贸易的重要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程度的加深,世界粮食贸易也呈稳步增长。通过对近几十年世界粮食贸易格局变动情况的分析,文章得出:21世纪以来,世界粮食贸易规模逐步扩大,并将继续呈平稳上升态势;小麦是世界粮食贸易中规模最大的品种,但未来玉米和大豆的贸易增速将比之更快;北美洲、南美洲、欧洲和大洋洲是主要粮食出口地区,非洲和亚洲是主要粮食进口地区,未来的地区差距将更显著。
关键词:
粮食贸易 规模 品种结构 地区结构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卢良恕
90年代世界农村与农业科技发展的新动向、新趋势及我国的对策卢良恕(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100081)190年代世界农业与农村发展新动向当今世界,国家和地区间农业的发展是很不平衡的,这种不平衡直接导致国家和地区间的贫富差距。进入90年代后,一方面发展中国...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晓梅
1994年以来,我国农村市场虽然逐步摆脱了自1985年以来连续多年低迷徘徊的局面,但总体来看,目前我国农村市场总体规模仍不及城市市场,农村地区间消费差距较大,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偏高。本文就这些问题和今后几年农村市场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市场,现状,问题,发展趋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军
文章运用GINI系数、Theil系数、对数离差均值系数对1983~2006年中国农村商业发展的各地带间差异、省际差异进行度量,并在此基础上运用R/S分析方法对区域农村商业发展差异性的未来变动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农村商业发展的区域差异主要表现为组内差异。但Hurst指数表明,不管是组内差异还是组间差异,未来的差异性还要扩大;农村商业发展水平较低的省际差异最明显,其次是中等发展水平的省际差异,最后是高发展水平的省际差异。与此同时,Hurst指数显示:中部地带内农村商业发展的省际差异正在逐步缩小。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世群
本文以农业研究与开发的外部性为切入点,分析美国农业研究与开发政策的出台背景,相关立法过程、当前运行体系等。从较长历史时期把握美国农业研究与开发政策的演变与发展趋势。
关键词:
美国 农业研发 政策 演变 趋势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于莎 刘奉越
城乡关系是影响和理解建国以来乡村教育演变逻辑的重要维度。建国70多年以来,我国城乡关系的实践经历了计划性城乡二元结构、市场性城乡二元结构、城乡统筹发展和城乡融合等不同阶段,乡村教育在这些历史阶段中曲折发展,并且呈现出不同特征。在构建新型城乡关系的时代背景下,针对所面临的种种挑战,乡村教育发展将会呈现新的态势,即合理配置城乡教育资源、增强教师资源供给水平、注重质量提升和彰显乡土性。
关键词:
城乡关系 乡村教育 演进 挑战 展望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文余源 段娟
城乡互动发展是缩小城乡差距和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但由于不同区域在自然条件、经济基础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各区域城乡互动发展的态势也有所不同,正确衡量我国区域城乡互动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是科学制定区域城乡协调发展规划与对策的前提和基础。在综合评价1986-2005年我国省域城乡互动发展水平的基础上,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方法,对近20年来中国区域城乡互动发展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省域城乡互动发展水平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特征,相似发展水平的区域呈空间集聚分布态势,且20年来格局变化不大。该发现对促进我国区域城乡协调互动发展具有重要政策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