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22)
- 2023(14027)
- 2022(11994)
- 2021(11107)
- 2020(9585)
- 2019(21510)
- 2018(21371)
- 2017(41732)
- 2016(22430)
- 2015(25023)
- 2014(24702)
- 2013(24746)
- 2012(22594)
- 2011(20022)
- 2010(19931)
- 2009(18866)
- 2008(18520)
- 2007(16127)
- 2006(14234)
- 2005(12786)
- 学科
- 济(94832)
- 经济(94715)
- 业(91338)
- 企(80979)
- 企业(80979)
- 管理(77384)
- 方法(44247)
- 数学(35015)
- 数学方法(34672)
- 业经(29756)
- 财(28865)
- 农(28783)
- 中国(22882)
- 务(21886)
- 财务(21828)
- 财务管理(21801)
- 企业财务(20646)
- 农业(20514)
- 技术(19189)
- 制(18741)
- 理论(17913)
- 和(17758)
- 贸(16906)
- 贸易(16898)
- 学(16892)
- 易(16444)
- 地方(16281)
- 划(15846)
- 策(15438)
- 银(15046)
- 机构
- 学院(321185)
- 大学(318894)
- 管理(134551)
- 济(130653)
- 经济(128013)
- 理学(115909)
- 理学院(114725)
- 管理学(113036)
- 管理学院(112457)
- 研究(102312)
- 中国(81950)
- 京(68348)
- 科学(63108)
- 财(61184)
- 农(52139)
- 所(51150)
- 财经(49141)
- 业大(47364)
- 江(46773)
- 研究所(46450)
- 中心(46371)
- 经(44805)
- 北京(43189)
- 农业(41044)
- 范(38632)
- 师范(38317)
- 经济学(38004)
- 州(37808)
- 院(37490)
- 财经大学(36607)
- 基金
- 项目(217471)
- 科学(172166)
- 研究(159590)
- 基金(159477)
- 家(137903)
- 国家(136694)
- 科学基金(119272)
- 社会(100823)
- 社会科(95529)
- 社会科学(95505)
- 基金项目(85021)
- 省(84417)
- 自然(78588)
- 自然科(76788)
- 自然科学(76774)
- 自然科学基金(75419)
- 教育(71000)
- 划(70147)
- 资助(65605)
- 编号(64937)
- 成果(50835)
- 重点(47762)
- 部(47518)
- 创(47104)
- 发(45796)
- 创新(43284)
- 课题(43147)
- 业(42510)
- 科研(41488)
- 国家社会(41089)
- 期刊
- 济(145167)
- 经济(145167)
- 研究(95700)
- 中国(55984)
- 管理(52467)
- 财(48109)
- 农(47981)
- 学报(46404)
- 科学(45238)
- 大学(35568)
- 农业(33761)
- 学学(33756)
- 融(31479)
- 金融(31479)
- 教育(28593)
- 技术(28011)
- 业经(25336)
- 财经(23612)
- 经济研究(22196)
- 经(20086)
- 业(19791)
- 问题(18362)
- 技术经济(17834)
- 现代(16280)
- 理论(15850)
- 科技(15530)
- 财会(14886)
- 商业(14701)
- 资源(14530)
- 世界(14455)
共检索到4700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伟
气候变化正在使保险业面临严峻挑战。保险业作为以风险管理为己任的行业,有责任、有义务、有能力为了应对这次工业文明史上最大的挑战而积极行动。世界范围内保险业对气候变化的关注与日俱增,有远见的公司已经积极行动起来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不少新的险种兼顾了保险发展和气候变化问题,取得了较好的经营效果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
保险业 气候变化 机遇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晓峰 黄路
全球变暖已成为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近几十年来,全球自然灾害无论是发生频率还是损失程度总体呈不断升级趋势,对保险业的挑战也不断加大。保险业是唯一处于气候变化"谱"两端——"根源"和"影响"之间的一个行业,对气候变化较为敏感。在气候变化中,保险业将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应采取何种应对策略?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气候变化 保险业 影响 应对策略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子晗 李红坤
保险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亦是受影响最直接的金融部门,在气候变化及其导致的极端气候事件频率加剧背景下,保险业面对的风险加剧。本文设计了一个反映保险业风险状况的气候变化风险指标体系,基于全球2012~2022年73个国家或地区1460家保险公司样本数据,检验气候变化对保险业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气候变化对保险业的风险冲击效应显著且具有时滞性、但时滞较短。异质性检验发现,气候变化短期内会更大程度引起保险业发展高水平组国家风险积累;对不同气候变化程度冲击组的检验显示,影响无明显异质性;对不同业务类型保险公司的检验显示,短期内财产保险公司较人身保险公司受气候变化影响更大。机制分析表明,对产险公司来说,气候变化提升了其综合成本率,对人身险公司来说,气候变化使其利差减少甚至为负,加剧了行业面临的风险冲击。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邢丽
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公共风险,其影响是超国家性的,超越了地理边界和社会文化边界的限制。面对全球性公共风险,单个主权国家无法应对,需要更多国家加入集体行动,构建国际气候制度共同应对。碳税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经济手段,若要发挥其全球范围内有效性,则需要进行碳税的国际协调。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何孝元
近几年来,随着西方国家经济普遍衰退,世界保险业进入了艰难期,业务萧条、收入减少、赔款增加、竞争日益加剧。在这种情况下,世界保险业出现了集中动向和国际化的趋势,来自本行业内外各方面的压力,迫使保险形式发生前所未有的重大变化,打破了历史上传统的做法。例如,银行和信托业经营保险业务、寿险与非寿险业务联合经营等。这些在过去都是被禁止的,而现今则壁垒减弱,其问题丛生,形势十分严竣。这种变化,在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也将不可避免地产生重大影响。对此,我们应当予以足够的重视和探讨。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陆燕 付丽
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着人类生存和发展,已成为21世纪人类社会必须共同面对的最为复杂的重大挑战之一。作为国际多边合作框架的一部分,世界贸易组织(WTO)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治理中无法置身事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晓旭 史俊怡
疫后全球经济绿色转型已经成为当前各方共识,加速应对气候变化融资是推动经济社会减排发展的重要举措。特别是2021年格拉斯哥气候大会的成功举办、2022年G20巴厘岛峰会等重要的国际多边会议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各方合作的重点领域,将应对气候变化融资作为重要政策工具。2023年以来,在世界经济论坛、G20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会议等多边合作机制上,国际社会普遍呼吁加速推进应对气候变化融资合作,确保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目标。
关键词:
应对气候变化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王信 姜晶晶
中国保险业发展水平与西方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异,气候变化造成金融风险的机理也有所不同。中国保险覆盖率低,气候相关风险理赔损失较小,保险公司投资组合的气候风险敏感性低,气候相关风险对中国保险业的直接负面冲击可控。但中国气候相关风险可能更多由银行等非保险金融机构承担,加剧风险向银行业集中;灾后财政救助支出可能加剧各级债务风险,最终转化为金融风险;气候相关风险保障缺口大,可能引发次生经济风险,气候风险的间接冲击可能较大,值得重点关注并及时应对。下一步,应推动环境与污染强制保险立法,广泛开展减排责任保险,开发针对风电和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的指数保险,推进碳保险市场建设。逐步建立政策性巨灾保险和商业保险相结合的多层次气候巨灾风险管理体系。加大力度支持商业保险机构参与养老体制改革,鼓励保险机构坚持中长期布局,开展可持续投资。
关键词:
气候风险 保险深度 风险管理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孝纯
全球气温升高,多数科学家认为是工业化以来大量排放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结果,联合国气候大会制订了《京都协议书》及《巴厘岛路线图》,目前中国已成为排放二氧化碳最多的国家,为此中国承诺2020年单位GDP能耗要下降20%,本文对中国今后所采取的措施包括水电、核电、太阳能、风电进行了论述和预测。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耀宗 张勃 刘艳艳 张多勇 王东
气候变暖是当前人类共同面临的一个难题,国际社会针对气候变化和人类共同发展问题已经开展了积极的磋商与合作,以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国际合作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由于对气候变化科学认识的偏差和国家利益的博弈,目前气候谈判还没有达成各方满意一致的协议,解决气候变化问题任重而道远。本文就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所做的努力和面临的困难做了分析,对未来中国气候外交坚持的原则、任务、策略做了进一步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
气候变化 中国 适应对策 气候外交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俊聪 王怀明 汤颖梅
本文基于2005~2014年中国省际(地区)面板数据,通过运用Nerlove提出的适应性预期模型与似不相关回归方程组模型,重点探讨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粮食生产能力以及农业保险政策的影响效果。研究发现:(1)气象变化影响了整个粮食生产系统的稳定性,其中降水增多、气温上升加快了我国粮食产业向东北地区、华北、西北地区转移,促进了北方地区粮食产业发展;降水减少、干旱天气增多对南方传统粮食产区如华东、华南地区粮食生产带来了显著的负面影响。(2)农业保险缓解了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的负面冲击,其中农业保险承保规模扩大对粮食单产增长具有正向作用,农业保险灾后赔付对粮食总产量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3)粮食价格、农村...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农业保险 粮食安全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课题组 魏革军
气候变化主要通过物理风险渠道和转型风险渠道对金融体系产生冲击,成为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要驱动因素。本文基于2000—2019年全国气候和金融时间序列数据,建立联立方程组模型,从气温偏离度和降水偏离度两个维度来实证分析气候变化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气候变化对系统性金融风险具有显著影响并经由直接和间接两条路径产生作用:一是气温偏离度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直接影响滞后且影响程度为0.2815,经银行业、证券市场和保险市场传导的间接影响为0.1193;二是降水偏离度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总体影响程度为0.0043,其中直接影响程度是0.0030而间接影响程度为0.0013。为此,我国积极探索实施了一系列应对气候变化风险的宏观审慎管理措施,但仍存在三方面主要不足,建议建立金融机构气候风险信息披露制度,创新开展对金融机构气候风险的识别和评估,进一步健全应对气候风险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以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可能引发的系统性风险。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应对技术研究",于2009年9月启动,先后持续5年。项目首次从国家层面组织农业科学界开展气候变化与农业生产的田间试验、观测研究和应对技术开发研究,集聚了来自我国农业与气候变化优势单位的作物学、耕作学、植物保护、土壤学、水资源、农业气象、生态学等30位年富力强的中青年科学家和农业行业岗位技术专家群体,项目专题研究覆盖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主要谷类作物种植业,棉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周洁红 唐利群 李凯
以增温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本文在对气候变化与农业生产间相互影响的关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对当前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农业生产转型的内涵、路径和农业产业链上不同主体参与农业生产转型行为的研究及其进展进行了梳理、归纳和述评,指出了当前研究存在的一些不足:学科隔阂较为明显,导致关于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影响的评估存在偏差;未区分不同主体适应气候变化行为的差异,缺少微观与宏观数据的有效对接;定性研究农户应对气候变化行为的文献居多,量化分析及其方法研究不足;研究视角较为单一,缺少农业生产转型视角的研究。本文最后对未来相关研究的重点做出了展望:第一,探索更全面的分析路径,优化模...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农业生产转型 农业产业链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钟林生 唐承财 成升魁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日益加剧,旅游业是全球变化影响下的敏感和脆弱的产业之一,科学分析气候变化对旅游业的各种影响,提出旅游业应对气候变化的对策措施,有助于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简要叙述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旅游资源、旅游市场格局与游客行为、旅游产品、旅游服务体系、旅游效益等5个方面分析气候变化对中国旅游业的影响,最后提出中国旅游业应对气候变化的对策措施。本研究成果可为中国旅游业应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决策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
旅游业 气候变化 影响 适应策略 中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