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41)
2023(9677)
2022(8795)
2021(8322)
2020(6974)
2019(16246)
2018(16303)
2017(31897)
2016(17362)
2015(19566)
2014(19566)
2013(19377)
2012(17745)
2011(15984)
2010(15735)
2009(14177)
2008(13753)
2007(11779)
2006(10223)
2005(8802)
作者
(50142)
(41219)
(40982)
(38889)
(26405)
(19844)
(18632)
(16344)
(15653)
(14643)
(14204)
(13739)
(13088)
(12947)
(12792)
(12453)
(12353)
(12267)
(11649)
(11587)
(10207)
(10045)
(9914)
(9406)
(9235)
(9137)
(9065)
(9012)
(8252)
(8146)
学科
(68978)
经济(68897)
管理(47812)
(46025)
(38287)
企业(38287)
方法(33666)
数学(29028)
数学方法(28704)
中国(18213)
(17323)
(15824)
(15725)
业经(14856)
地方(14041)
(12673)
贸易(12667)
(12287)
农业(11760)
理论(11713)
(11571)
(10961)
技术(10622)
环境(10566)
(10087)
财务(10027)
财务管理(10010)
教育(9732)
(9536)
金融(9535)
机构
大学(245645)
学院(242017)
管理(99748)
(95664)
经济(93560)
理学(87209)
理学院(86249)
管理学(84805)
管理学院(84370)
研究(82741)
中国(59102)
(52910)
科学(51605)
(41981)
(41333)
研究所(38475)
(37674)
业大(36949)
中心(36782)
财经(34071)
北京(33767)
(33109)
(32464)
师范(32177)
(31052)
(30103)
农业(29642)
经济学(27789)
(27496)
师范大学(26296)
基金
项目(171446)
科学(134290)
研究(125593)
基金(124255)
(108162)
国家(107276)
科学基金(92045)
社会(77639)
社会科(73448)
社会科学(73429)
基金项目(66679)
(66119)
自然(60795)
自然科(59363)
自然科学(59352)
自然科学基金(58277)
教育(56994)
(56008)
资助(51625)
编号(51534)
成果(41647)
(37902)
重点(37817)
(36172)
(35463)
课题(34817)
创新(33005)
科研(32798)
教育部(32373)
大学(31997)
期刊
(100453)
经济(100453)
研究(72641)
中国(41399)
学报(38151)
科学(36088)
管理(35716)
(33456)
大学(28717)
(28700)
教育(27135)
学学(26786)
农业(24071)
技术(20367)
(17847)
金融(17847)
经济研究(16041)
业经(16003)
财经(15389)
图书(14220)
问题(13043)
(13027)
理论(12996)
(12330)
科技(12283)
实践(12147)
(12147)
技术经济(11803)
现代(11073)
情报(10784)
共检索到3439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侯文若  
人口死亡率变动趋势研究,是当代各国人口学界共同感兴趣的课题之一。比较和分析各国人口死亡率变动之后,可从中发现异同之处,最后找出一般的趋势。根据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死亡率统计姿料的历史分析,现实对比和研究,大体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发达国家人口死亡率的历史变动充分反映了死亡率变动的一般趋势,发展中国家人口死亡率的变动无非是这趋势中的一个阶段,最终也肯定会走向这趋势的最后阶段。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赵明  米海杰  王晓军  
文章利用1950~2018年人口死亡率数据,研究中国人口死亡率变动特征,并以此为基础建立随机死亡率模型,度量中国养老金体系面临的长寿风险。研究结果表明:(1)1950~1981年中国人口粗死亡率快速下降,人口死亡率降低速度随年龄呈现先递增、后递减的趋势,且性别间的差异较小。(2)1981~2005年中国人口粗死亡率平稳下降,0岁人口死亡率下降速度大幅提高,15~59岁男性人口死亡率降低明显减速,导致平均预期寿命逐渐低于女性。(3)2005~2015年人口粗死亡率上升主要受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影响,年龄别死亡率仍保持下降趋势,且60岁及以上人口死亡率下降速度较前两阶段显著提升。(4)在人口死亡率预测方面,稳健模型考虑了死亡率变动趋势,提高了长期预测的合理性。(5)在长寿风险度量方面,稳健模型具有较低的模型风险,对长寿风险的度量更加保守,能够为养老金体系留存更充足的风险资本。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晓军  赵明  
本文采用1996-2010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死亡率数据,以70岁男性人口作为高龄人口的代表,基于中国人口死亡率数据较少的特点,突破了传统Lee-Carter模型的框架,直接从死亡率改善产生的原因入手,采取Monte Carlo方法建立中国高龄人口死亡率随机波动趋势模型。通过对不同死亡率改善原因进行组合,从中选取最优模型来探究死亡率的随机趋势性与波动性的关系,更好地克服了死亡率普遍被低估的事实,使得对未来死亡率的预测更加准确、可信。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明艳  
文章利用中国人口统计、卫生部门统计及WHO、UNDP等组织的系统数据,运用生命表等工具,分析了中国婴儿死亡率的变动趋势、区域差异、死因结构对人口预期寿命提高的贡献等。主要结论:(1)1980年后婴儿死亡率下降的减速不能完全用下降的极限来解释,同时,高收入国家婴儿死亡率的下降速度快于低、中收入国家也是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的规律;(2)城乡人口婴儿死亡率之间差距较大且多年来缩小的趋势不明显。我国乡村地区的婴儿外源性死亡比例比城镇高得多,且降低的慢得多。(3)无论城乡,女婴的外源性死因比例下降的程度均比男婴大,说明改善女婴生存环境的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4)乡村婴儿死亡率的下降没有达到应该有的水平,对预期寿命提高所作的贡献不够高。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成瑞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我国人口属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类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相当时期内成为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的类型;进入七十年代以来,正在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类型转化。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范勇  朱文革  汪丽萍  
针对中国1994~2011年中国人口死亡率数据,在Reer修匀、平滑、去趋势后用ARIMA方法分年龄进行拟合、预测。结果表明带趋势的ARIMA模型在平均误差比(MAPE)、光滑度和BIC等指标上优于经典Lee-Carter模型,其预测结果与随机波动趋势法相比,期望大致相同而方差更小,且原始的抽样调查数据在青少年阶段死亡率整体偏低。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曾毅  冯秋石  Therese Hesketh  Kaare Christensen  James W.Vaupel  
文章对"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近两万名80~105岁高龄老人的数据分析发现,社会经济发展使得2008年高龄老人存活概率和自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比1998年有显著改善。医疗条件进步使健康较差高龄老人被"救"存活率提高,使2008年高龄老人客观量测的躯体功能和认知功能比10年前显著下降;这给社会和亿万家庭带来严峻挑战。研究表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寿命提高带来效益的同时,也会产生一定成本;但它不是以往不少国际文献解释这一现象时所称的"胜利的失败",所以没有必要为此恐慌,而需要全社会积极应对,努力实现人口健康老龄化。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钱建明,张强  
婴儿死亡率(IMR)的高低,不仅与医学卫生条件、妇幼保健尤以围产期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有关外,间接的还与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文化及城镇化等水平高低多种因素影响有关。当前,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要求准确、全面的获得婴儿死亡率指标是十分困难的,尤其在少数民族中更是如此。如要了解全国同期各少数民族婴儿死亡水平,除调查时受语言、交通等限制外,还要花费更多的人力、物力及时间。现利用1982与1990年两次人口普查登记中获得的各民族出生人数与不满一岁的死亡数为基数,同时调查搜集了各民族在同期内经济、文化、卫生等多种因素的资料,分别对42个民族按区域及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等条件进行分析,这样除可了解90年代初各民族婴儿死亡水平及影响因素外,还可反映民族间婴儿在改革开放10年间的变化趋势,为民族工作制订政策提供依据。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树茁  
本文在对中国婴幼儿死亡率进行评价的基础上,描述了婴幼儿死亡率性别差异的历史、区域和民族间的变化,以及婴幼儿死亡率性别差异与一些社会、经济、人口和文化因素之间的关系。本文还讨论了中国偏高的女性婴幼儿死亡水平可能导致的人口及社会经济后果,以及它们的政策含义。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曾毅  冯秋石  Therese Hesketh  Kaare Christensen  James W.Vaupel  
文章对"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近两万名80105岁高龄老人的数据分析发现,社会经济发展使得2008年高龄老人存活概率和自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比1998年有显著改善。医疗条件进步使健康较差高龄老人被"救"存活率提高,使2008年高龄老人客观量测的躯体功能和认知功能比10年前显著下降;这给社会和亿万家庭带来严峻挑战。研究表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寿命提高带来效益的同时,也会产生一定成本;但它不是以往不少国际文献解释这一现象时所称的"胜利的失败",所以没有必要为此恐慌,而需要全社会积极应对,努力实现人口健康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鸿斌  
文章利用中国1991~2010年监测地区婴儿死亡率数据,运用动态数列分析婴儿死亡率变化规律,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并探索了监测评估标准。研究发现,"八五"、"十五"期间婴儿死亡率平均下降的绝对量较大,且农村平均下降的绝对量大于城市,肺炎、腹泻、痢疾等感染性疾病及出生窒息、神经管畸形、颅内出血等非感染性疾病的防治效果明显,对中国婴儿死亡率下降贡献较大。经综合分析比较,作者选择了婴儿死亡率最佳预测模型并预测了2011~2020年婴儿死亡率。文章认为,中国婴儿死亡率呈下降趋势,将从快速下降向缓慢下降转型,"十二五"期间是相对快速下降的机遇期,未来下降速度将渐趋缓慢,预测"十三五"后期开始将进入缓慢下降阶段。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济东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姜琪  
据美国人口调查局1989年12月7日公布,今后世界人口将以每10年10亿左右的速度增长,比近年人口增长速度略有降低.现在世界上新生儿中每10人有9人是在发展中国家,目前世界人口已达到52亿.预计到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莱昂·塔巴,杨魁信  
基于下面三个主要原因,过去的10年在人口史上是最值得注意的10年。 第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速度从1960年到1965年都开始下降,这不仅已经成为事实,而且还要加速下降。 第二,在这10年中,举行了第一次世界人口会议,与会各国政府代表一致同意世界人口行动的计划,而且把“人口问题”也列入了政策的讨论范围,其重要意义在于指导而不单是反映人口的变化,从而把人口问题纳入了真正的轨道那就是纳入到发展中去。人口问题已经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沈秋骅  
目前世界人口是怎样的状况?它的发展趋势又是怎样?这是很多人所关心的问题。现在我们先来谈谈过去二、三十年来世界人口的发展状况。 大家知道,本世纪初世界人口大约只有十六亿,到1950年世界人口也只是二十五亿左右,1979年底,世界人口估计已超过四十三亿。1950至1979这短短的二十九年期间,世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