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46)
2023(8539)
2022(6738)
2021(5951)
2020(4384)
2019(10007)
2018(9559)
2017(17511)
2016(9349)
2015(10308)
2014(10441)
2013(10580)
2012(10368)
2011(9860)
2010(10078)
2009(9469)
2008(9135)
2007(8371)
2006(7972)
2005(7139)
作者
(28586)
(24017)
(23718)
(22403)
(15039)
(11387)
(10656)
(9147)
(9124)
(8621)
(8262)
(7953)
(7774)
(7637)
(7361)
(7201)
(6850)
(6824)
(6817)
(6783)
(6159)
(5915)
(5720)
(5617)
(5418)
(5414)
(5370)
(5320)
(4901)
(4801)
学科
(50311)
经济(50261)
(27607)
(26923)
管理(20541)
地方(19667)
中国(18941)
农业(18802)
业经(16000)
(14726)
企业(14726)
(12403)
地方经济(10069)
(9960)
方法(9943)
发展(9893)
(9871)
(9690)
金融(9690)
(9574)
银行(9566)
(9432)
农业经济(8986)
(8480)
数学(8093)
数学方法(8039)
(7980)
环境(7882)
(7661)
贸易(7649)
机构
学院(141129)
大学(135825)
(61208)
经济(59784)
研究(56673)
管理(49933)
中国(44281)
理学(41300)
理学院(40749)
管理学(40172)
管理学院(39886)
科学(32574)
(30465)
(30096)
(28828)
(27094)
中心(25914)
研究所(25696)
(23566)
(22138)
师范(21973)
农业(21900)
(20165)
业大(20141)
财经(19990)
北京(19946)
(19299)
(19189)
经济学(18252)
(17990)
基金
项目(87457)
研究(69227)
科学(69148)
基金(60780)
(52085)
国家(51477)
社会(45452)
科学基金(43590)
社会科(42726)
社会科学(42718)
(36158)
基金项目(31671)
教育(29618)
(29238)
编号(29216)
(26746)
成果(24424)
自然(24024)
自然科(23390)
自然科学(23388)
资助(23066)
自然科学基金(22946)
发展(22301)
(21889)
课题(21251)
重点(19724)
国家社会(18686)
(18556)
(18361)
(17548)
期刊
(86161)
经济(86161)
研究(47827)
中国(38273)
(35698)
农业(23636)
科学(20672)
学报(19637)
(19397)
金融(19397)
管理(19285)
教育(18788)
业经(18433)
(18181)
大学(15912)
学学(14823)
经济研究(12476)
技术(11899)
问题(10883)
农业经济(10048)
(9992)
农村(9465)
(9465)
财经(9302)
世界(8880)
(8124)
经济问题(7874)
(7643)
(7490)
商业(7400)
共检索到2402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玉恒  阎佳玉  武文豪  刘彦随  
基于对国内外文献梳理总结,根据世界银行数据,从乡村人口、就业、粮食产量、公共服务角度,系统解析了半个多世纪以来世界乡村转型发展的历程,揭示了世界发展由乡村社会逐步向城市社会转型、由农业经济向非农经济转型、发展效率与公共服务质量逐渐提升的演化特征。研究指出,全球化、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乡村地区人口持续、快速减少,加剧了乡村发展的不稳定性和脆弱性,导致乡村衰退,严重影响到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为此,强调全球城市化进程中亟需高度重视乡村衰退问题,要积极推进村镇化,形成村镇化与城市化"双轮驱动"的城乡地域发展格局;要制定科学的规划来指导乡村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有序实施异地搬迁,鼓励和引导民众"自下而上"的主观能动性,构建乡村发展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要科学把控乡村转型发展过程,识别并培育打造乡村振兴极,不断提升乡村地域系统应对外界发展、环境变化与挑战的弹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昌盛  张春英  
乡村是文明物化形态之一。不同的文明体系下孕育不同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物化形态,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对峙,前文明中的影响因子常常能渗透到新的时代中,持续发生作用甚至参与社会改革的潮流中。通过对三种文明内涵与乡村发展特征的纵向梳理,总结不同文明的价值内涵,归纳不同文明体系下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乡村发展特征,提取前文明积极影响因子与乡村的优秀特质,并提出生态文明视角下乡村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念、行为导向、规划对策,以及因地制宜的物质环境与发展模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罗自力  张洋  
中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逐步实施 ,为西部乡村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充分发挥西部旅游资源优势 ,优化西部乡村地区资源配置 ,发展乡村旅游业 ,优化乡村产业结构 ,是西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杜江  向萍  
乡村旅游在我国是一种比较新颖的旅游形式,其市场需求将随着我国都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但是,如果对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供需矛盾缺乏科学的认识和妥善的处理,则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必将陷入困境。本文旨在运用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理论,探...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姚宁萍  
乡村旅游是传统农业的后续产业或替代产业,对新农村建设影响深远。本文通过对江西乡村旅游的现状进行剖析、乡村旅游对解决江西“三农”问题积极意义的探讨,提出了江西乡村旅游如何树立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办法和举措。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成波  
我国自古以来都是一个农业大国,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与变迁,因文化、地域等因素的不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乡村景观。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生产逐渐从城市向农村发展,由于农村的管理制度不完善,工业生产会逐渐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使人们产生诸多疾病,严重危害人体的身体健康,也使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所以,需要做好乡村景观的规划与设计,在保护自然景观、发展当地特色农业生产方面起到积极作用,若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出现冲突,则需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陈晓键  
从乡村居民点的界定及研究动态入手,探讨了乡村聚居环境的系统构成,分析了乡村聚居环境的特点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并提出其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对策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岳建  
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对于乡村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能够推动乡村地区实现可持续的发展。但是,在生态文明的视角之下,乡村的可持续发展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必须要结合实际的情况建立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路径。本文结合实际案例对乡村生态建设过程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就如何能够有效的提升该地区的生态建设水平,以及实现乡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林  王超恩  
作为人与人之间围绕财产或者资源等客观对象而建立的经济权利关系,产权内在地具有排他性、有限性、可交易性、可分解性等性质,不同的产权机制具有不同的制度绩效。本文在产权基本属性的基础上,分析了"公共地悲剧现象"、外部效应和失地农民补偿问题,针对现状对构建我国乡村旅游产权制度提出了一些建议,以协调各方的利益,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樊海林  
论乡村可持续发展及其产业结构优化○樊海林世纪转换之际,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待实现的重要命题,其目标概念已广为人知,而具体到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整体进程,乡村的地位和作用却往往被忽视。笔者认为,考察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正视乡村的相关问题,特别是目前我国乡村发展已...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焦剑  王艳华  
我国乡村旅游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至21世纪初步入全面发展时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然而,其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对乡土文化遗产的保护不力等问题,诸如在乡村旅游开发中过于强调现代化升级与改造,导致当地一些文物古迹、人文传统、民俗风情等乡土文化遗产遭到破坏;或一味模仿示范村模式,致使乡村原有特色与风貌丧失殆尽,千村一面、毫无特色,这些都严重制约了乡村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值此乡土文化遗产保护迫在眉睫之际,由鲍黎丝、黄明珠、刘明艳合著,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乡土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一书于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丽娜  
乡村旅游在推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乡村旅游通过吸引游客消费,增加了农村地区的收入来源,有助于农民脱贫致富。其次,乡村旅游的发展促进了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的改善,提高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同时,乡村旅游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促进了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然而,乡村旅游也可能带来环境压力和文化冲击,因此,需要在发展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和文化传承,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协调发展。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乡村旅游能够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时海燕  李学良  李晶晶  
发展乡村旅游是振兴乡村的重要途径,烟台市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探索了一些成功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烟台市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调研,分析了在推进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承华  
发展乡村旅游对于优化农业经济结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有重要作用,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战略步骤。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在经济、文化、生态环境以及社区居民参与和利益分配等方面都面临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延伸乡村旅游产业链,开展循环经济,引入文化保护和利益分配机制等途径,能够促进我国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