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19)
- 2023(2249)
- 2022(2013)
- 2021(2043)
- 2020(1666)
- 2019(4017)
- 2018(4268)
- 2017(8268)
- 2016(4882)
- 2015(5556)
- 2014(5535)
- 2013(5610)
- 2012(5530)
- 2011(5077)
- 2010(5003)
- 2009(4582)
- 2008(4559)
- 2007(4054)
- 2006(3595)
- 2005(3413)
- 学科
- 济(17961)
- 经济(17935)
- 方法(8515)
- 数学(7888)
- 管理(7853)
- 数学方法(7835)
- 业(7562)
- 贸(5585)
- 贸易(5582)
- 易(5503)
- 企(5338)
- 企业(5338)
- 中国(5012)
- 农(4651)
- 融(4273)
- 金融(4272)
- 银(3779)
- 银行(3767)
- 行(3682)
- 世界(3439)
- 制(3305)
- 财(3234)
- 理论(3038)
- 业经(2976)
- 学(2826)
- 动(2660)
- 农业(2624)
- 劳(2595)
- 劳动(2591)
- 市场(2461)
- 机构
- 大学(65257)
- 学院(63621)
- 济(28272)
- 经济(27598)
- 研究(25925)
- 中国(22389)
- 管理(20609)
- 理学(16904)
- 理学院(16677)
- 管理学(16333)
- 管理学院(16224)
- 科学(14610)
- 所(14417)
- 京(14285)
- 财(13221)
- 研究所(12966)
- 中心(12155)
- 农(11940)
- 财经(10352)
- 江(9735)
- 北京(9650)
- 农业(9571)
- 经(9540)
- 经济学(9393)
- 范(9060)
- 师范(8959)
- 院(8858)
- 融(8706)
- 业大(8610)
- 金融(8609)
- 基金
- 项目(38327)
- 科学(28866)
- 研究(28606)
- 基金(26778)
- 家(23710)
- 国家(23485)
- 科学基金(18617)
- 社会(16977)
- 社会科(16043)
- 社会科学(16040)
- 省(13808)
- 教育(13785)
- 基金项目(13335)
- 划(12708)
- 资助(12707)
- 编号(11930)
- 自然(11509)
- 成果(11277)
- 自然科(11240)
- 自然科学(11239)
- 自然科学基金(11064)
- 部(9283)
- 课题(8751)
- 重点(8715)
- 发(8042)
- 性(8026)
- 教育部(7821)
- 大学(7687)
- 创(7621)
- 科研(7371)
共检索到1082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址道 高小兰
2005年7月21日,我国宣布启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参照一篮子货币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从此,人民币汇率走上了波动之路。2008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从8.2765元/美元升值到了6.8271元/美元,3年对美元升值21%以上。直到如今,人民币升值问题仍然备受关注和引人热议。一方面,西方发达国家纷纷要求人民币继续升值;另一方面,我们国家也感到了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压力。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有必要加强对我国人民币汇率波动问题研究,如近期怎样看待和应对人民不升值问题;远期如何看待和应对人民币实现可自由兑换之后的汇率波动问题。本文从汇率波动的角度,通过对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
关键词:
世界主要货币 货币波动 货币稳定 启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琼 郭程翔
英国脱欧公投结果公布后,英镑兑美元汇率当天下跌幅度达到了9%,自此之后,英镑对主要货币的汇率不断下跌,同时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开始计划撤离伦敦,英镑币值稳定性面临着较大的压力,在这种背景下,通过对脱欧前后英镑与英国主要的贸易伙伴之间货币的汇率波动性进行研究,利用时间序列模型和GARCH、BEKK-GARCH模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英国脱欧前,英镑与欧元和瑞郎、人民币之间存在较强的因果关系和相互波动关系,然而在英国脱欧后,英镑与人民币之间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但是二者的联动性在加强,同时和欧元、瑞郎之间的波动溢出关系在减弱。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政府、企业和投资者提出防范英镑外汇风险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汇率波动性 波动溢出效应 英国脱欧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政 王子美 张亚宁
选取1999—2020年全球26种货币的汇率波动率数据,基于最新发展的Elastic-Net-VAR模型构建汇率波动溢出网络,考察全球主要货币的汇率风险溢出关系。研究发现:汇率风险总溢出水平经历了“稳步上升—震荡下降—急剧上升”三个阶段。汇率风险溢出网络具有同区域、同类型经济体聚集的特征,但国际金融危机等全球重大风险事件会加剧汇率风险的跨类型或跨区域传递。人民币的风险溢出对象主要为新兴经济体货币以及港币、韩元等亚洲发达经济体货币;国际金融危机后,人民币接受发达经济体货币的风险溢出明显增多。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李伟
本文对人民币国际化从理论依据上进行了描述,对德国、日本货币国际化时的主要指标与当前中国进行了定性对比和计量分析,得出了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的结论。同时本文认为人民币国际化可借鉴德国、日本经验,而美国经验不可取,也很难实现;人民币目前仅仅实现了周边化,实现国际化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一国货币国际化必须具备币值对内对外稳定、汇率制度完善、综合国力强大、进出口额占世界比重较大等关键条件。
关键词:
货币 国际化 比较 借鉴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金中夏 陈浩
本文依据利率平价理论,构造出一种估计货币汇率升值或贬值压力的方法,并运用升值压力指标对欧元、日元的汇率变动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欧元升值压力对欧元汇率波动会产生显著的滞后影响,并且,欧元相对于美元汇率与利率平价理论所描述的均衡状态之间的差距,能够成为预测汇率走势的有效指标,但日元升值压力与日元汇率走势之间却不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
关键词:
利率平价 汇率 升值压力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曹玉瑾 于晓莉
本文回顾了19世纪中期以来主要国际货币的次序演进路径,对英镑、美元、日元、德国马克、欧元等主导货币竞争进行了历史考察,总结了货币国际化的历史背景和特定机遇。在一国货币国际化的过程中,政经实力与政策推进都是必不可少、相辅相成的,货币国际化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发达的金融市场、主动性的政策选择、完善的货币输出机制、物价稳定和汇率稳定等前提条件。提高人民币国际化程度需要不断增强我国政经实力;在遵循市场演化规律的基础上重视政策推动,在人民币国际化推进模式选择上,日元、德国马克国际化模式更具参考性;人民币国际化理论逻辑不足之处可在具体实践中不断试错予以修正;不应以人民币升值预期为国际化前提条件,贸易顺差并...
关键词:
主要国际货币 国际化 历史经验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徐沛
9.11事件属于一种不可预期的突发事件。在经济学上,这是一种典型的暂时性外生冲击(temporaryexternal shock)。事件发生后,美国股市和美元汇率双双走低。作为21世纪首次发生的突然事件,它将对全球经济的走向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试图从分析美国经济走向和对全球经济影响出发,探讨各主要货币的汇率走势。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王晓燕
本文紧扣国际货币和货币国际化的内涵,从货币的结算、计价和储备功能角度比较了当前人民币国际化水平同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等货币国际化水平之间的差距。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国际化水平正快速提升,但总体水平依然较低。为提高人民币国际化水平,要全面开展跨境人民币业务、增强人民币跨境计价功能、做大人民币境外资金池规模、疏通境外人民币回流渠道等一系列工作。
关键词:
国际金融 货币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自力
波动存在于一切经济现象之中.如果说投资波动、产出波动是经济学研究的重大领域,那么货币供应波动也同样是经济学研究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本文拟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首先考察我国货币供应的波动形态,然后以此为基础分析我国货币供应的波动特点,并说明认识这些特点对我国货币政策制定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货币供应的波动形态在研究货币供应的波动情况时,仔细地分析多年来我国货币供应增长的实际统计资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旭祥
本文从国际比较的角度出发,对英镑、美元、德国马克(欧元)、日元等主要货币国际化对其货币政策的影响进行了经验研究,得出了若干有益启示。
关键词:
货币国际化 人民币 货币政策 国际经验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崔百胜
本文通过TARCH、EGARCH、非对称CARCH模型,研究人民币对美元、欧元、港元、日元和英镑等主要货币汇率序列的非线性变化特征,并以EGARCH模型为例建立信息冲击曲线,研究不同信息条件下,汇率变动情况。实证结果显示,人民币对美元、欧元、港元和英镑四种汇率序列在面临负面消息时,非对称性效应更大,而人民币对日元汇率在面临正面消息时,非对称冲击更显著。在具体汇率预测时,需根据具体情况区别对待。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胡根华
本文选择1994年1月至2014年11月的人民币、美元、英镑、日元、欧元和港币等6种货币实际有效汇率的月度数据,首先采用AR-GARCH-t过程对收益率进行过滤,然后运用规则藤Copula函数对标准化残差序列进行建模,探讨人民币"第一次汇改"前后6种汇率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研究汇率之间的尾部相依和联动现象。研究发现:"第一次汇改"前后,人民币与其他5种货币实际有效汇率之间的相依结构发生了变化,且联动中的主导货币也由美元变为人民币,但仍可用同一类型的规则藤Copula结构来描述;人民币与其他货币之间都存在对称的或非对称的尾部相依,其中人民币与日元之间存在对称的负尾部相依,而与欧元之间存在负的上尾部相依。"第一次汇改"后,人民币与美元实际有效汇率之间正的尾部相依程度有所增加,且相依性最大,港币与美元之间正的尾部相依性有较大幅度的下降。此外,人民币与日元之间负的尾部相依关系也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