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86)
2023(13039)
2022(10929)
2021(9975)
2020(8119)
2019(18255)
2018(17927)
2017(33717)
2016(18703)
2015(20658)
2014(20799)
2013(20284)
2012(19116)
2011(17687)
2010(18041)
2009(16707)
2008(16305)
2007(14727)
2006(13429)
2005(12096)
作者
(57581)
(48233)
(47987)
(45649)
(30992)
(22908)
(21733)
(18781)
(18387)
(17221)
(16809)
(15947)
(15841)
(15339)
(15332)
(14726)
(14316)
(14262)
(13981)
(13909)
(12307)
(12148)
(11837)
(11182)
(11106)
(10728)
(10593)
(10383)
(9744)
(9683)
学科
(91772)
经济(91677)
管理(52790)
(46432)
(36257)
企业(36257)
方法(31818)
数学(28184)
数学方法(27876)
(22606)
中国(22074)
地方(21456)
(20179)
(19509)
业经(17788)
(16726)
贸易(16719)
(16575)
(16230)
农业(14734)
地方经济(13837)
(13626)
金融(13618)
(13499)
银行(13443)
环境(12984)
(12952)
(12725)
(12644)
理论(11862)
机构
学院(275903)
大学(275135)
(122310)
经济(119869)
研究(103735)
管理(99529)
理学(85083)
理学院(84083)
管理学(82510)
管理学院(82034)
中国(77951)
科学(63516)
(57876)
(55336)
(54545)
(54442)
研究所(49628)
中心(45661)
业大(43374)
财经(43309)
农业(43055)
(42920)
(39282)
经济学(38410)
(36875)
北京(36439)
(35720)
师范(35239)
经济学院(34336)
(33437)
基金
项目(180396)
科学(140724)
基金(130725)
研究(127194)
(116689)
国家(115735)
科学基金(96709)
社会(82168)
社会科(77872)
社会科学(77852)
(70484)
基金项目(67881)
自然(62590)
自然科(61153)
自然科学(61128)
自然科学基金(60053)
(60017)
教育(57966)
资助(54043)
编号(49547)
重点(41384)
成果(41042)
(39974)
(39508)
(37114)
课题(36033)
创新(34877)
国家社会(34384)
科研(34358)
计划(34004)
期刊
(142752)
经济(142752)
研究(86105)
中国(54955)
(49431)
学报(49063)
科学(43399)
(40988)
管理(37620)
大学(36138)
学学(34566)
农业(32921)
(29981)
金融(29981)
教育(26896)
经济研究(24791)
技术(22717)
财经(22310)
业经(21559)
(19350)
问题(18257)
(17144)
(16252)
国际(15140)
技术经济(14358)
世界(14356)
(13878)
统计(13530)
商业(12826)
业大(12563)
共检索到4273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宇光  周宇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初晓   赵雪情  
<正>2024年,全球多国货币政策面临转向,美联储、欧洲中央银行将启动预防式降息并放缓缩表进程,日本中央银行已退出负利率政策,新兴市场货币政策分化程度加深,全球利率中枢小幅下移,流动性供给依然偏紧。本轮全球货币政策周期转换,对我国经济金融体系的影响总体有限,但需要重点关注对货币政策、资本流动以及经贸投资等领域的间接传导效应,
关键词: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姜跃春  
2014年,全球经济在保持温和复苏态势的同时,美、日、欧经济出现分化走势,美国经济强势上升,欧洲经济停滞不前,日本经济再陷衰退之中。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继续放缓,其中俄罗斯经济还将陷入零增长局面。美元强势上升,发达国家货币政策深刻调整。中国面临的外部经济环境更趋复杂。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邵磊  侯志坚  茆训诚  
文章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建立两国模型,研究货币政策的国际间溢出问题。由于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存在,中央银行不能准确预测货币需求的变化,很难对货币供应量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导致货币政策传导失效,不利于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通过构建空间面板模型,研究世界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直接效应和溢出效应。在考虑到世界主要经济体空间相互影响后,一国货币供应量增加的直接效应为负,而溢出效应为正,表明货币供应量增加会引起本币贬值和资本流出,进而对本地区的宏观经济造成负向影响,但是对相邻地区会造成正向影响。一国实际利率上升的直接效应为正,对相邻地区的间接效应为负,表明本国实际利率上升会引起本币升值和资本流入,进而促进本地区经济的正向增长,但对相邻地区会造成负向影响。世界主要经济体在充分运用价格型货币政策使用的同时,应加强各国货币政策的统筹协调,并增强自身的硬实力,以减少货币政策溢出带来的不利影响。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金亮  杨水清  刘园  
自2008年底以来,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实施了三轮大规模的资产购买计划(LSAP)和国债展期计划。大量的机构抵押支持债券,机构债务证券与长期国债的推出,为全球资本市场注入了大量的流动性。这些资金一部分在美国本土银行体系内循环,降低了美国本土的融资成本;一部分通过利差交易流向全球高风险市场,导致美元全面贬值、全球大宗商品价格飚升、新兴市场资产价格膨胀等。2013年12月美国相继减少证券购买、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国债金额,实施5年多的量化宽松政策迎来重要的转折点。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退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金亮  杨水清  刘园  
自2008年底以来,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实施了三轮大规模的资产购买计划(LSAP)和国债展期计划。大量的机构抵押支持债券,机构债务证券与长期国债的推出,为全球资本市场注入了大量的流动性。这些资金一部分在美国本土银行体系内循环,降低了美国本土的融资成本;一部分通过利差交易流向全球高风险市场,导致美元全面贬值、全球大宗商品价格飚升、新兴市场资产价格膨胀等。2013年12月美国相继减少证券购买、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国债金额,实施5年多的量化宽松政策迎来重要的转折点。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退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金亮  杨水清  刘园  
自2008年底以来,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实施了三轮大规模的资产购买计划(LSAP)和国债展期计划。大量的机构抵押支持债券,机构债务证券与长期国债的推出,为全球资本市场注入了大量的流动性。这些资金一部分在美国本土银行体系内循环,降低了美国本土的融资成本;一部分通过利差交易流向全球高风险市场,导致美元全面贬值、全球大宗商品价格飚升、新兴市场资产价格膨胀等。2013年12月美国相继减少证券购买、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国债金额,实施5年多的量化宽松政策迎来重要的转折点。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退出后,国际资本出现回流,加速了新兴经济体市场泡沫的破灭,有效降低了通货膨胀水平与大宗商品价格,也将新兴经济体的货币政策陷入两难境地。新兴经济体政策当局如何调节市场利率与加强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管理来调控本国经济是当前宏观调控的核心问题。文章以量化宽松政策的推出与退出为研究对象,侧重分析其对新兴经济体的影响,并探讨新兴市场如何应对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维持本国金融市场与经济稳定。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贾中正  
当前,美国和欧洲通胀率均持续攀升,并屡创新高,通胀压力不断加大。在就业形势相对转好的态势下,美联储决定加速退出资产购买规模(Taper),并暗示提前开启升息周期。相对而言,欧洲央行在退出超宽松货币政策方面与美联储存在明显差别,除了逐步退出紧急资产购买计划(PEPP)外,对加息并无明确的时间表。美欧在退出超宽松货币政策方面的差异或分化,会对国际资本流动、人民币汇率波动、大宗商品价格走势以及资本市场产生冲击和影响,对此应提早做好应对预案,将美欧货币政策有差别的转向所产生的负面外溢影响降至最低。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彭兴韵  张运才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是金融危机后局部流动性紧张、风险偏好下降、信贷配给增加下的举措,具有缓解金融局势,恢复市场信心和促进经济复苏方面的作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主要国家中央银行在大力实施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同时,创设了各类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针对特定的经济与金融领域采取有的放矢的政策操作,通过结构性流动性救助机制缓解流动性危机,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王宇  
该文展望了各主要经济体2011年经济形势与货币政策走向。分析指出,美国政府将维持"双扩张"政策,年底之前加息的可能性不大;欧元区复苏缓慢,下半年有可能加息;英国通胀压力增大,可能于上半年加息;日本政府面临减少债务还是克服通缩的两难选择;发展中国家完成退出战略,将进入加息通道。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崔百胜  葛凌清  
文章理论分析了中国货币政策溢出效应的传导机制与渠道,并构建全局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中国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对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国、日本、美国和欧盟)在实际GDP、通货膨胀、利率和货币供应量方面的溢出效应。理论结果表明,中国货币政策溢出效应,存在汇率、信贷、信心、财富和资产组合再平衡等5种传导渠道。实证结果表明,面对中国数量型货币政策正向冲击,3个国家和地区的实际GDP、货币供应量响应方向保持一致性,但响应程度存在差异,而通货膨胀、短期名义利率在响应方向和程度上均存在异质性;面对中国价格型货币政策正向冲击,3个国家和地区的短期名义利率、实际GDP响应方向保持一致性,但在各期响应程度上存在差异性,而通货膨胀和货币供应量既呈现响应方向的不一致性,又呈现响应程度的差异性。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文浩  
美元自2000年以来对主要货币大幅贬值。美元大幅贬值增加了全球金融的不确定性,易诱发金融风险。而且在美元不断贬值过程中,世界其它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政策亦陷入困境。本文首先分析美元贬值的原因,然后探讨全球主要经济体在此背景下货币政策选择的难点和挑战。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许欣欣  李天德  
美国2007年年底开始大幅下调利率,2009年以来又采取了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与此同时,世界各国,尤其是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发生了严重的通货膨胀。虽然美国的宽松货币政策确实提高了2008年以来的通货膨胀率,但是却不能解释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的通货膨胀普遍高于发达经济体的事实。高通胀的原因仍然在于各国国内的高货币供给。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怀清  
金融危机爆发后,发达经济体实施的宽松货币政策逐步增强。对于新兴市场经济体而言,关注的主要是发达经济体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和退出引起的全球流动性及其导致的国际资本流动对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冲击。在目前的国际经济金融格局下,新兴市场经济体及其他发展中国家货币政策空间选择有限,如何把国际资本的冲击减小到最低限度成为新兴市场经济体面临的问题。可采取的主要政策措施包括加强资本流动的控制等。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钟士取  
自2003年以来,我国宏观调控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适应不同经济发展要求分别提出不同的货币政策,经历了从稳健-从紧-适度宽松三阶段。本文试从存款准备金和利率政策的变化角度对温州区域经济影响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