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34)
2023(8513)
2022(6566)
2021(6078)
2020(4794)
2019(10861)
2018(10941)
2017(18783)
2016(11547)
2015(13173)
2014(13406)
2013(11901)
2012(11084)
2011(10098)
2010(10671)
2009(9539)
2008(9430)
2007(8637)
2006(8024)
2005(7554)
作者
(31924)
(26498)
(26367)
(25114)
(17149)
(12650)
(12066)
(10455)
(10010)
(9702)
(9133)
(9109)
(8614)
(8560)
(8479)
(8211)
(7928)
(7831)
(7672)
(7605)
(6910)
(6611)
(6546)
(6226)
(5990)
(5986)
(5943)
(5892)
(5405)
(5262)
学科
(37731)
经济(37671)
(22502)
管理(21667)
中国(21051)
教育(19599)
(16505)
企业(16505)
(13687)
(11812)
方法(11188)
理论(10138)
业经(9984)
(9331)
农业(9055)
数学(8759)
数学方法(8569)
发展(8239)
地方(8126)
(8117)
(7620)
贸易(7616)
(7524)
(7455)
(7399)
教学(6983)
(6832)
金融(6831)
(6479)
银行(6455)
机构
大学(159996)
学院(153748)
研究(65999)
(56010)
经济(54588)
管理(47544)
中国(42286)
理学(40067)
理学院(39364)
科学(39287)
管理学(38326)
管理学院(38009)
(37389)
(34757)
(32724)
师范(32512)
教育(31787)
研究所(31686)
中心(27255)
(27218)
师范大学(26923)
(25871)
(25532)
北京(24811)
(23597)
业大(21425)
农业(21200)
技术(20239)
财经(20079)
(19869)
基金
项目(98669)
科学(78679)
研究(78375)
基金(68517)
(61418)
国家(60402)
科学基金(49070)
社会(47559)
社会科(44530)
社会科学(44516)
教育(42927)
(38622)
(35400)
基金项目(34761)
编号(33754)
成果(31588)
自然(29389)
自然科(28693)
自然科学(28681)
自然科学基金(28186)
课题(27116)
资助(26725)
重点(24578)
(23283)
(23098)
(22334)
(21013)
规划(20423)
(20293)
教育部(20031)
期刊
(66308)
经济(66308)
研究(59023)
教育(51278)
中国(43312)
(26063)
学报(25878)
科学(24601)
大学(20550)
管理(18502)
(18015)
农业(17953)
学学(17573)
技术(15434)
(12633)
金融(12633)
职业(12489)
(10484)
经济研究(10394)
财经(9880)
业经(9777)
(9323)
论坛(9323)
世界(8995)
国际(8970)
问题(8811)
(8703)
(8650)
图书(8431)
技术教育(8177)
共检索到2550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顾高燕   刘宝存  
20世纪以来,世界主要国家人口变化呈现出少子老龄化的特征,带来经济增长放缓、劳动力短缺、社会保障和养老压力较大、应对国际安全挑战的能力下降及资源承载压力增大等深远影响。为应对少子老龄化带来的问题,世界主要国家在教育领域提出系列对策:创新教育教学手段,不断提升教育质量;挖掘国民人力资源潜力,提升现有人口素质;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补充劳动力缺口;缓解家长负担,促进人口增长。新时代我国教育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需抓住五个着力点:鼓励人口生育,同步推进婴幼儿照护服务;进一步加大教育改革力度,提高教育质量;在更高水平上普及教育,提高学历教育人口素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高非学历教育人口质量以及加大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缓解劳动力短缺危机。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秀英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颖  邓博文  
本文以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从老龄化的双向进程,即预期寿命以及抚养比两个角度考察人口老龄化与储蓄率之间的关系,并控制了抚养比与人均收入的交互效应,使用从1960年起已经进入老龄化的18个国家的面板数据构建模型,运用多种估计方法考察老龄化对储蓄的影响。结论表明,预期寿命和人均收入、储蓄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老年抚养比与储蓄率之间存在显著的负向关系,且这种关系受老年抚养比与人均收入增长之间交互相应的影响。人均收入增长越快,老龄抚养比上升对储蓄的负面影响则越大,这显示在收入增长较快的经济体中,老年抚养比下降对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颖  邓博文  
本文以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从老龄化的双向进程,即预期寿命以及抚养比两个角度考察人口老龄化与储蓄率之间的关系,并控制了抚养比与人均收入的交互效应,使用从1960年起已经进入老龄化的18个国家的面板数据构建模型,运用多种估计方法考察老龄化对储蓄的影响。结论表明,预期寿命和人均收入、储蓄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老年抚养比与储蓄率之间存在显著的负向关系,且这种关系受老年抚养比与人均收入增长之间交互相应的影响。人均收入增长越快,老龄抚养比上升对储蓄的负面影响则越大,这显示在收入增长较快的经济体中,老年抚养比下降对储蓄率上升的贡献效应比在收入增长较慢的经济体中更大。少儿抚养比与储蓄率之间的关系并不明确,有待未来研究进一步的考察。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林宝  
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具有程度高于城镇、速度快于城镇、地区差异大于城镇、老年人口多于城镇等特征,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更为急迫,任务也更为艰巨。未来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将继续发展,并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2010—2020年为快速发展阶段,是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的战略机遇期;2021—2034年为高速发展阶段,是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关键时期;2035—2050年为高位发展阶段,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常态化时期。农村人口老龄化将对农村劳动力供给、经济发展、社会保障制度风险、养老服务需求等产生深远影响。必须高度重视应对农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梅兴文  
当前,我国人口问题表现为少子化与老龄化,其直接后果就是劳动力日渐短缺,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在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尚未形成比较优势的情况下,我国的劳动生产率、社会保障制度尚不能支撑老龄化所带来的巨大负担,不得不面对未富先老的局面。因此,需要高度重视人口结构的巨大变化,深入分析由此产生的影响,搭乘当前技术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亚欧国家人口老龄化与社会保障财经合作研究》课题组  苏明  杨良初  朱青  张晓云  
一、亚欧各国政府养老社会保障财经举措和面临的难题应对人口老龄化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亚欧各国在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过程中,积极发挥政府财政的参与、政策调控、资金支持作用,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徐睿  
我国人口走向超老龄化的趋势不可逆转。预测到2035年,成都老龄化将超过26%,上海超过35%。来自国内和跨境的外来人口有助于延缓两市的老龄化速度。从"抗老化"的角度看,两市人口调控思路有待完善。建议采取促进城市群发展、倡导人口自由流动、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建设老年友好城市、切实鼓励生育等措施加以应对。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邬沧萍,杜鹏  
中国是世界上总人口和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明,全国人口已达11.6亿人;1991年末,60岁及以上人口数已超过1亿。 在过去的10年中,随着中国人口的老龄化,人们对未来人口老龄化趋势及其可能产生的问题越来越关注,学者们还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和特点进行了一些分析。第四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翟振武  陈佳鞠  李龙  
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将对未来中国人口与老龄化变动趋势产生深远的影响,文章在充分考虑生育政策调整影响的基础上,依托201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对中国20152100年的人口规模和结构的变动趋势进行预测分析。结果显示:中国总人口规模将于2029年左右迎来峰值,此后将步入负增长时期,整个人口的年龄结构将不断老化;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将处于持续缩减之中,劳动年龄人口比例在21世纪前半叶将快速下降、后半叶则将在波动中缓慢下降;老年人口规模将不断攀升,于2053年左右达到峰值,此后将开始逐年下降,老龄化程度在21世纪前半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杨光辉  
文章以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建立预测模型,并在参数假定分析基础上预测中国人口的变化,再根据模型数据推算中国未来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预测结果显示,到2020年左右,60岁以上人口的比重将超过20%。按照目前的死亡水平计算,老年人口的比重到2055年左右将接近40%的最高点。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谢安  
This paper has botten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1)Describ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s population ageing, by using the forth and fifth national population census of China in 1990 and 2000. 2)Based upon it and by using the China's Population Prospect System, having done some forecasts about the population of China in next 50 years. 3)To summar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s population ageing comparison with other countries in the world which have gotten into the population ageing society. 4)Giving some suggestions guideline for the policy maker.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倪宣明  沈心如  黄嵩  张俊玉  
本文以Leslie矩阵为基础,结合生育率和死亡率假设,构建了人口动力系统,以研究我国未来人口结构的变化,并探索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的持续时间和发展轨迹。在一定假设下,本文证明了死亡率不变时我国未来人口年龄结构的遍历性和老龄人口占比的收敛性。对死亡率持续变化的情形,本文用数值模拟的方式加以验证,也得到了老龄人口占比收敛的结论。此外,本文研究指出,虽然人口结构具有收敛性,但是稳定之后的老龄人口占比依然很高,即老龄化的现象将是长期持续的。因此,面对庞大的老年群体,我国政策方案应以老龄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为宗旨,充分落实惠民养老政策,为应对老龄化的持久战夯实基础。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原新  
人口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长期性和关键性因素。21世纪的中国,人口老龄化是不可逆转的经济社会常态现象,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正在改变国家发展的人口基础。人口老龄化社会既蕴涵潜在的发展机遇,也是未来发展面临的重大风险考验。十九大提出到本世纪中叶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再到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两阶段、两步走"战略部署,这个周期恰恰是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最快的时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