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43)
2023(7399)
2022(6294)
2021(5896)
2020(4917)
2019(10792)
2018(10559)
2017(19754)
2016(10092)
2015(11138)
2014(10375)
2013(9879)
2012(9330)
2011(8212)
2010(8546)
2009(7669)
2008(7480)
2007(6779)
2006(5880)
2005(5106)
作者
(25889)
(21849)
(21200)
(20153)
(13985)
(10198)
(9645)
(8162)
(8059)
(7588)
(7279)
(7211)
(6829)
(6732)
(6443)
(6437)
(6326)
(6113)
(6088)
(6064)
(5256)
(5157)
(5051)
(5017)
(4786)
(4772)
(4751)
(4567)
(4327)
(4214)
学科
(41748)
经济(41699)
(35572)
管理(31425)
(30842)
企业(30842)
技术(16537)
方法(13250)
中国(12536)
业经(12132)
技术管理(11896)
(11699)
产业(10716)
数学(10561)
数学方法(10470)
地方(10193)
(9200)
(8213)
(8157)
金融(8157)
农业(7929)
(7347)
银行(7334)
(7301)
贸易(7293)
(7117)
(7064)
理论(6645)
(6143)
(6089)
机构
学院(135013)
大学(134298)
(61844)
经济(60824)
管理(55343)
理学(47628)
理学院(47138)
研究(47057)
管理学(46659)
管理学院(46363)
中国(35091)
(27556)
(27083)
科学(24983)
(22046)
中心(21557)
财经(21281)
(20415)
研究所(19829)
(19429)
经济学(19056)
(17940)
师范(17821)
北京(17596)
(17464)
(17206)
经济学院(17134)
(16207)
业大(16175)
财经大学(15913)
基金
项目(91685)
科学(74787)
研究(72412)
基金(66630)
(57762)
国家(56818)
科学基金(49679)
社会(48533)
社会科(46205)
社会科学(46193)
(37168)
基金项目(35312)
教育(32101)
(30211)
自然(28884)
自然科(28254)
自然科学(28248)
自然科学基金(27845)
编号(27714)
(26397)
资助(24858)
创新(23517)
成果(22863)
(21799)
国家社会(20667)
重点(20520)
(20216)
课题(19907)
(19215)
(18706)
期刊
(70193)
经济(70193)
研究(43443)
中国(30787)
管理(24601)
(19936)
教育(18227)
(17286)
科学(17218)
学报(15466)
(13203)
金融(13203)
大学(12965)
技术(12751)
农业(12348)
业经(11892)
学学(11834)
经济研究(11520)
财经(10431)
科技(9891)
(9314)
世界(8992)
问题(8658)
(8482)
技术经济(7966)
(7945)
(7708)
论坛(7708)
国际(7558)
现代(6843)
共检索到2107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彭华涛  林琳  全吉  
本文以世界主要国家产业创新中心为例,提出其形态包括世界级创新中心、区域创新中心、非核心创新中心,由政府主导建立并运营,同时受到区域产业结构、经济实力以及科教资源等因素的影响。世界主要国家产业创新中心的成功运行离不开高强度的创新投入,具体明确的产业发展定位及发展目标,相适宜的组织结构与管理机制,高端人才培养与引进等建立运营经验。结合中国国情,本文提出建立产业创新中心需要构筑"区域+区块+平台"的产业创新中心组织体系、打造"主中心+次中心"的产业创新中心梯度运行机制、建立"科技+产业"的产业创新中心支撑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善庆  
美国、英国、德国、韩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产学研合作取得了诸多成功经验。根据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我国应在政府推动、法律保障、市场导向、完善机制、广泛参与、拓展功能、完善中介等方面促进产学研合作的有效开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蒋智华  郑玉华  
发达国家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由工业经济时代向信息时代迈进,产业结构呈现出一系列新特点,这些新特点对我国正在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给予极大的启示。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杨丹辉  
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后起国家产业升级提供了新的路径选择。通过发展服务外包,发展中国家可以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具吸引力的外包目的地国家,印度在服务外包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文章分析了印度发展服务外包的模式及其局限性,在承接外包的推动下,印度利用全球化和信息化释放出的知识资源,带动软件和信息服务等行业快速发展,使印度产业升级突破了"农业→工业→服务业"的传统线性升级模式。印度的经验对我国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产业升级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孙福全  
利用国家科技计划支持产学研合作是主要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本文从产学研合作计划的类型、目标、承担主体、计划管理、知识产权归属等5个方面对主要发达国家支持产学研合作的科技计划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我国产学研合作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提出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陈卫东  周景彤  
本文在归纳和总结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房地产市场调控背景、抑制泡沫政策和住房保障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房地产市场调控、破解房地产市场难题的政策建议:政府要高度重视房地产问题,力争在"住有所居"和"保增长"之间取得最佳平衡,"保低放高",继续扩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覆盖范围,增大住房市场交易和保有环节税负,实行以实物建房为主的住房保障模式,加快我国住房市场和住房保障的法制化进程。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张于喆  
研究发达国家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经验得出的共性条件包括:政府在研发投入和组织模式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提升创新能力的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重视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培育创新所需人才;打造有利于创新的文化,激励创新行为;重视创新基础设施建设,为创新活动提供便利条件;重视创新主体间的交互性作用与合作,加速创新成果转移和转化;重视实施创新集群战略,推动创新生态系统的完善;打造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激发创新主体活力。虽然这些共性条件未必是创新能力提升所需的充分条件,但一定是创新能力提升所需的必要条件。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于喆  
发达国家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共性经验包括:重视政府在研发投入和组织模式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发挥教育在培育创新人才方面的基础性作用;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文化氛围;加强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创新主体合作和加速创新成果转化;实施创新集群战略;创造公平的制度环境和竞争性的市场环境。虽然这些共性条件未必是创新能力提升所需的充分条件,但一定是创新能力提升所需的必要条件,可作为我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参考。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妍  
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以建设创新型国家,是许多国家共同的选择和做法。在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较高、科技投入不足、科技体系结构和分布不合理、创新制度和创新文化缺失的情况下,我国应从国家战略层面加快创新体系建设,实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科技专项;制定非均衡区域发展战略,构建区域层面创新驱动;发展高端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产业技术制高点;建立以企业为生产主体、市场为需求导向、"官产学研用"协同发展的创新体系,以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进程。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卢中原  
现代市场经济摆脱了早期资本主义推崇备至的自由放任政策。为了实现宏观稳定和微观效率的协调,各资本主义国家程度不同地对市场经济采取了干预政策,包括从需求面进行管理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徐冬青  
本文考察了世界主要创新型国家的成功经验,分析了江苏自主创新的发展现状与问题,在借鉴世界主要创新型国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江苏自主创新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戴志敏  郭露  
如何发挥金融产业自身特性以服务于国家产业创新体系?以英国为代表的国家产业创新与金融融合为我们提供了经验启示:一个扎实的、产业内生性强的金融创新服务体系是我国未来国家产业创新发展的方向。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赵璐  
产业集群是一种高度网络化的国家战略性组织,网络化是其高质量发展的最佳路径。通过把握全球产业创新组织变革态势,全面总结德国、美国、日本产业集群网络化发展经验与启示,提出"一核心、三机制、五步骤"的中国产业集群网络化发展路径,即以产业组织变革为核心,构筑"政府-市场-集群"三位一体治理体系,以产业集群网络化发展国家战略为引领、以产业集群网络化协作组织为枢纽、以网络化产业集群创新为动力、以分类型分阶段推进为手段、以动态监测评估为抓手,构建多维度、多层次的集群发展命运共同体,不断增强集群创新力和竞争力,为新时代推动我国产业集聚向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等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秦启岭  
存款保险制度是保护存款人利益、稳定金融体系和机制的事后补救措施,它是国家银行监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已采用存款保险制度。存款保险制度要求所有经办存款的机构根据存款额大小按一定保险费率交纳保险费于一个保险机构,当投保存款机构经营不能支付存款时,该保险机构在一定限度内代为付现。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薇  
世界很多国家都积极采用碳排放交易体系或碳税制度来为碳定价,特别是在高收入的发达国家,碳税征收是主要的碳定价工具。通过系统地对世界主要征收碳税国家的碳税收入支出情况的分析,采用规范研究法、定性研究法、文献综合研究法和个案研究法,提炼总结其发展经验。从中得出对我国的启示:一是要采取包容审慎的态度正确评估征税的可行性;二是碳税政策要与碳交易体系形成良好的互补;三是要高度关注碳税对经济的影响并作出积极的制度安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