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54)
2023(13789)
2022(11503)
2021(10365)
2020(8532)
2019(18878)
2018(18635)
2017(34128)
2016(18890)
2015(21152)
2014(21272)
2013(21084)
2012(20478)
2011(18947)
2010(19799)
2009(18570)
2008(17537)
2007(16084)
2006(14734)
2005(13867)
作者
(58299)
(48456)
(48266)
(45963)
(30982)
(23033)
(21818)
(18695)
(18648)
(17730)
(16830)
(16231)
(16067)
(15709)
(15577)
(15042)
(14276)
(14181)
(13907)
(13877)
(12634)
(12102)
(11837)
(11338)
(11151)
(10873)
(10870)
(10629)
(10024)
(9847)
学科
(92610)
经济(92512)
管理(48759)
(45905)
(35810)
企业(35810)
中国(32508)
地方(28602)
(28340)
金融(28332)
(26240)
银行(26196)
方法(25637)
(25535)
(23250)
数学(21214)
(21062)
数学方法(20981)
业经(20925)
(19565)
(19543)
农业(16252)
地方经济(16221)
理论(14382)
(14376)
贸易(14360)
(13938)
(13807)
(13790)
环境(13120)
机构
学院(274915)
大学(273772)
(117850)
经济(115147)
研究(109192)
管理(93125)
中国(87544)
理学(77076)
理学院(76008)
管理学(74605)
管理学院(74100)
科学(65839)
(60730)
(57985)
(55797)
(52714)
研究所(52225)
中心(49267)
(45218)
财经(42468)
农业(41138)
业大(39894)
北京(39545)
(39005)
(38976)
师范(38518)
(38319)
经济学(36923)
(36254)
(34241)
基金
项目(170909)
科学(132182)
研究(125627)
基金(120110)
(106123)
国家(105173)
科学基金(87109)
社会(78466)
社会科(74277)
社会科学(74257)
(68506)
基金项目(62199)
(57738)
教育(56818)
自然(54081)
自然科(52751)
自然科学(52728)
自然科学基金(51762)
编号(50833)
资助(49261)
成果(43877)
(43459)
重点(40028)
课题(37850)
(36567)
(35358)
发展(34732)
(34168)
创新(33218)
(32471)
期刊
(149819)
经济(149819)
研究(91631)
中国(67745)
(50321)
学报(46953)
(42308)
金融(42308)
(42049)
科学(41952)
管理(38234)
教育(35067)
大学(34934)
农业(33525)
学学(32872)
技术(24517)
经济研究(24011)
业经(22522)
财经(21762)
(18967)
问题(18564)
(17494)
(15503)
国际(15343)
世界(14752)
技术经济(13897)
(13447)
图书(12692)
现代(12639)
(12598)
共检索到4607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何帆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主要经济体为促进经济复苏,纷纷采取了包括实行金融救助方案、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及推行各种产业促进政策在内的一系列应对措施。现有刺激政策对市场信心的恢复和加速经济回暖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要使全球经济再次步入高增长仍需经历较长的时期,并很可能导致通货膨胀等新的问题。这就需要各国政府继续出台新的政策,预计主要经济体政策走向的着力点会在继续刺激经济、防范新的风险、及时选择退出以及争夺未来制高点等方面。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刘锡良  
虽然全世界联手出台了很多反危机的措施,但当前的金融危机在短期内不可能结束,中国经济率先回暖的可能性也较小。我们要防止各种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失效以后出现的通货膨胀预期以及银行不良资产的增加,也要注意防范政府融资平台可能出现的风险。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郑建红  徐少华  
由美国次贷危机演变而来的全球金融危机正在向实体经济蔓延,作为世界经济体的一员,中国很难独身其外。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影响的传导机制如何?我们要如何应对?笔者试图从这些方面进行有益的探讨。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牛珂荣  孙毅  
新加坡是国际金融中心之一,金融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金融业收入占全国G D P的1 2%。在本轮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中,新加坡金融市场总体遭受的冲击较小,经济恢复较快,主要得益于其不断发展完善的金融监管体系和适时调整的金融管理政策。本文在简要介绍新加坡金融监管体系以及应对金融危机的主要措施的基础上,总结新加坡金融监管模式带给我们的启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皓  敬海燕  
为应对今后一段时间内主要发达经济体陆续启动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的冲击,需要对2008年金融危机后出台的非常规货币政策的措施和影响进行深入分析。危机爆发以后,主要发达经济体的政策重心和工具有所不同,在传统货币政策失效的情况下纷纷出台了"前瞻性指引""负利率""量化宽松"等非常规货币政策,极大地促进了经济恢复。但是,非常规货币政策也给世界经济金融市场埋下了新的隐患。实施非常规货币政策不仅导致主要发达经济体央行资产负债表大幅扩张,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同时,将引发新兴经济体货币升值,资本大量流入,形成资产泡沫;而退出非常规货币政策将引发新兴经济体货币贬值,资本大量外流,增加债务压力和资产价格暴跌,甚至引发货币危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段平方  
文章比较分析了美国、西欧国家和日本的反金融危机措施,并对发达国家的反危机措施进行简要评价,最后,总结了中国的反危机措施,认为中国政府经济刺激政策已经见效,但仍有诸多不稳定因素。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要以危机为契机,推进各项改革,通过制度创新释放经济活力,加大科技教育投入,使科技创新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赵叶珠  李盛兵  
面对严重的金融危机,欧盟委员会及欧盟国家提出教育领域的应对措施:努力通过提供财政刺激、资助和补助金的方式加大对人力资本投资,同时鼓励私有部门对教育、科研进行投入;重视提高投资效益,包括引进教育质量监测机制、减少辍学学生数量,尽可能使人力资本投资惠及普通人群;扩大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机会,有效开发终身教育战略和结构,保证每个人在年富力强时期均有机会参加培训;实施技能提升计划,一方面通过教育与培训来提高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另一方面提高欧盟对技能匹配的监测及信息提供能力,促进就业和复兴劳动力市场。欧盟的应对政策与措施既考虑眼前救市,又着眼于增强欧盟竞争力等长远发展目标。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叶辅靖  
美国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采取了一系列超常规措施拯救金融市场,阻止经济下滑,并对金融变革规划了初步蓝图。当选总统奥巴马也提出了一系列政策主张。显然,这些措施与主张对我国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特别是其行动背后的战略和哲学,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我们要眼睛向外,充分利用难得的历史机遇,开足马力促发展,要把扩大内需与推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结合起来,要根据本国的根本利益,处理好联合行动与自主行动的关系,对美国只能有限配合,而且配合应该附带条件。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申凯  林通  
金融危机的影响已经超出了金融领域,并向其他行业蔓延。对高校的影响也日益显现,本文就金融危机对高校财务的影响从资产的购置、专业结构的调整、就业投入的加大等几方面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些影响提出了应对措施。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段咏竹  
中美两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虽然从表面上看是相同的,但是由于中国和美国经济、政治体制的不同,两国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中国主张的是政府投资,以政府为主导型的措施,而美国则是拼命的救助金融产业,对中小企业采取减税让利的措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贾清显  王岳龙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金融危机频发,引发对金融发展、政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重新思考。本文收集了39个国家和地区1994~2007年间的年度数据,利用面板数据计量经济分析方法,针对发达经济体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不同,通过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和构建误差修正模型,检验金融发展、政策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关系及短期因果关系。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萍  
一、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增长和城乡就业的冲击巨大2008年9月15日,深受次贷危机拖累的美国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被迫宣布申请破产保护,引发了全球金融海啸,给中国经济增长和城乡就业都带来巨大的冲击。从GDP运行走势看,2008年上半年GDP还保持了10.4%的增长,三季度也还增长了9%,但到四季度增速迅速下滑到6.8%,2009年一季度进一步下滑到6.1%,经济增长形势十分严峻。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春法  
1997年金融危机后 ,韩国经济的复苏及其政策调整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认为 ,韩国政府的政策调整主要是针对传统的政治经济体制 ,目的是建立一个更加符合现代市场经济规范的西方化的社会经济体制。为此 ,韩国政府的改革措施主要集中于四大领域 :金融、企业、公共以及劳工部门。从这一政策调整的效果看 ,应该说改革是比较成功的 ,为今后韩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更为稳定牢固的制度基础。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吕和威  岳国强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受金融危机影响较为严重的发达国家先后采用非常规货币政策,意图帮助本国经济摆脱衰退的困境。本文对2008-2019年主要发达国家所采取的总量调整型非常规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进行实证分析。运用ARDL-ECM模型研究日本、欧元区、美国和英国总量调整的非常规货币政策在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前后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研究发现:政策性利率对经济增长的短期影响在金融危机后减弱,在金融危机后的低利率时期,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超低利率对经济增长和通胀有显著影响;样本地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在低利率时期不尽相同:美国和欧元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在金融危机后对通胀有显著影响。基于研究结论,需要密切关注发达国家非常规货币政策操作产生的溢出效应,不断丰富我国的货币政策工具篮子。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孟飞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这不仅是常态下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而且在金融危机下,法律亦是治理危机的有效方略之一。在美国金融市场恶化后,美国于2008年10月3日颁布了《紧急经济稳定法》,授权政府可以动用高达七千亿美元的资金注入处于困境的金融机构。但在该法案仅仅颁布的十天后,财政部就发布了资本购买计划(Capital Perchance Program,CPP),对《紧急经济稳定法》的执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