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89)
2023(11741)
2022(10222)
2021(9825)
2020(8359)
2019(19824)
2018(19836)
2017(38469)
2016(20899)
2015(24008)
2014(24009)
2013(23321)
2012(20860)
2011(18856)
2010(19050)
2009(17243)
2008(16640)
2007(14334)
2006(12455)
2005(10816)
作者
(58370)
(48191)
(47912)
(45862)
(30857)
(23055)
(21893)
(19094)
(18457)
(17321)
(16582)
(16060)
(15236)
(15225)
(14916)
(14567)
(14451)
(14397)
(13784)
(13710)
(11966)
(11792)
(11705)
(11124)
(10764)
(10729)
(10675)
(10657)
(9687)
(9481)
学科
(82196)
经济(82115)
管理(57198)
(53240)
(45388)
企业(45388)
方法(41045)
数学(35940)
数学方法(35234)
中国(20944)
(19954)
(18013)
(17703)
业经(17197)
理论(16459)
地方(15564)
教育(13939)
(13910)
贸易(13901)
(13479)
(13241)
农业(13224)
(12475)
技术(12403)
(11598)
环境(11548)
财务(11520)
财务管理(11500)
(11037)
企业财务(10852)
机构
大学(291749)
学院(285987)
管理(116276)
(107624)
经济(105123)
理学(101720)
理学院(100595)
管理学(98342)
管理学院(97841)
研究(92244)
中国(66442)
(62629)
科学(58790)
(47548)
(45496)
业大(43390)
(42988)
研究所(41685)
中心(41360)
(40400)
(40091)
北京(39865)
师范(39775)
财经(38775)
(35271)
(33887)
农业(33618)
(33374)
师范大学(32145)
技术(31082)
基金
项目(199898)
科学(156977)
研究(146926)
基金(143770)
(124466)
国家(123456)
科学基金(106661)
社会(89796)
社会科(85016)
社会科学(84989)
(78568)
基金项目(76148)
自然(70853)
教育(69806)
自然科(69250)
自然科学(69236)
自然科学基金(67924)
(66323)
编号(61193)
资助(60618)
成果(50129)
重点(44382)
(43675)
课题(42438)
(41473)
(41262)
大学(39192)
创新(38396)
科研(38148)
项目编号(38007)
期刊
(113590)
经济(113590)
研究(85065)
中国(55127)
学报(45300)
教育(43345)
管理(42845)
科学(41479)
(38702)
大学(35570)
(34813)
学学(32012)
农业(27707)
技术(26835)
(19817)
金融(19817)
业经(18690)
经济研究(18465)
图书(18182)
财经(17939)
(15189)
(14736)
科技(14582)
问题(14245)
理论(14117)
技术经济(14027)
统计(13238)
实践(13160)
(13160)
(13029)
共检索到4121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宝贵  
在“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的形成模式中 ,办学指导思想的核心是为推动社会发展提供一流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支撑 ,学校教育实力的目标定位是本国或本地区的一流水平 ,学校建设的逻辑步骤是根据一流办学目标 ,建设一流教师队伍、进行一流教学和科研、构建一流的学科体系。我国在创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中 ,当前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并加大教育投入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吴剑平  李功强  张德  
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再到文化管理,是世界大学管理的大趋势。文化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模式,注重发挥大学精神、大学文化在管理中的主导作用。在科学管理的基础上实行文化管理,是我国大学实现管理现代化和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然选择。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宝存  
世界一流大学是一个比较性的群体概念,大家公认的世界一流大学并不都是按照一种模式发展起来的,而是经历了多样化、个性化的发展历程,它们探索着不同的发展模式,实现着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别敦荣  张征  
世界一流大学是在大学现代化过程中涌现出来的杰出代表,依其办学历程可分为古典大学和创办于19世纪之后的现代大学。古典大学通过教育理念的革命而获得新生,后发的现代大学继承古典大学的合理传统,并通过教育理念的创新而实现了迅速崛起。在两类大学发展成世界一流的过程中,教育理念呈现出两种不同的演进方式,即强制性理念变迁与自主性理念变迁。世界一流大学教育理念的演进受社会环境、时代潮流、领袖人物、学校传统等重要因素的影响。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翟亚军  
通过对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建设模式的实证分析,认为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建设模式是一个由主体学科、主干学科、特色学科和支撑学科组成的学科体系;其中主体学科是大学的基础,主干学科是大学的品牌,特色学科是大学的优势,支撑学科则预示了大学发展的潜力。学科之间互相联系,互为支撑,有机地统一于一体。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翟亚军  王战军  
大学学科建设理念指引着大学学科建设模式。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建设模式遵循着大学学科建设是一个长期、连续和创新过程的共同理念,秉承着坚守与创新兼顾、和谐与一流同步、优异与广博并存、坚持操守与经世济纶相结合的共同原则。而世界一流大学的学科水平之所以一流,还源于其共同理念下衍生的特色理念以及由此生成的不同的学科建设模式。理念的高远,模式的恰切,成就了一所所世界一流大学。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丽媛  祁翔  
在对中国、美国、日本及中国台湾地区四所案例大学的投入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后发现,中国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以中央政府主导、重点建设经费支持为特色的投入模式,在经费来源结构、学费收入体系、科研经费配置等方面仍存在进一步优化的空间。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应保障公共经费投入总量稳定增长,积极推动重点建设经费的动态支持,实现经费来源多元化,积极建构质优价高的学费收入体系,增加科研经费中的竞争性经费比例。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光礼  
近年来,国内已有多所大学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然而,世界一流大学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不同的人对它有不同的界定。英国泰晤士报的大学排名认为,社会声誉高的大学就是世界一流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的大学学术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杜宁凯  刘清伶  陈铸芬  
从历史上看,美国政府创办公立大学的目的是增加人们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并将这些大学的教学、科研使命导向更实际、应用性更强的学科。因此,优秀公立大学的意义不仅在于其提供受教育机会,更重要的是其大规模提供公众负担得起的教育机会。旗舰公立大学受到重视,应该不仅仅因为其学术品质卓越,还因为它们成倍地增加了获得卓越教育的机会。现在,如果我们优秀公立大学要坚持服务公共利益的使命,我们必须以新方式思考跨行业乃至跨国界的合作关系,因为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越来越是全球挑战。如果我们将全面应对这些复杂的全球挑战作为我们的集体责任,那么我们必须致力于在无论是公共还是私营机构之间建设新型伙伴关系,并通过各种方法来提升世界...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嫣  
一流大学构建个性化教育模式既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核心环节,更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关键举措。当前,我国一流大学的个性化教育模式仍存在诸多问题,如课程设置方式不够合理、教学制度体系亟待健全、教学管理模式刚性过强、教学评价方式亟待改革等。为改革个性化教育模式,实现教育模式创新发展,一流大学还需要不断优化课程设置方式,着眼大学生个性发展,健全教学制度体系,促进大学生个性发展,创新教学管理模式,服务大学生个性发展。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凤莲  安洪溪  江丕权  
早在1977年夏天,邓小平同志就指出:“要抓一批重点大学。重点大学既是办教育的中心,又是办科研的中心。”在邓小平同志这一教育思想的指引下,国内一些高校提出了“为把××大学办成世界一流大学而奋斗”的口号。清华大学校长张孝文同志在中共清华大学第八次代表大会(1988年)上提出了“主动适应社会需要,建设一流大学”的奋斗目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周文辉  贺随波  
世界一流大学的作用不仅仅体现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大学职能方面,更体现在它的符号意义,它像"理性神话"一样影响着其他大学组织,甚至是政府的行为。本文认为世界一流大学发挥"理性神话"的方式是合法性机制。具体而言,世界大学排名的兴起,并日益受到重视,界定了何为世界一流大学,同时强化了世界一流大学的社会认知合法性;研究型大学的垄断地位构建了世界一流大学的规范合法性;各国兴起的"世界一流大学运动"赋予了世界一流大学以政治合法性,并逐渐形成文化—认知层面的合法性;世界一流大学的制度扩散一方面传播并强化其规范合法性,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其社会认知合法性,这又与那些有留学背景的学者和大学管理者直接相关。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超  
国家与政府始终是大学兴衰的决定性力量之一,西方国家的世界一流大学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国家和政府不断干预的结果。西方发达国家干预世界一流大学的历程及其特点,显示了国家与大学之间存在自由与控制、合作与抗争的基本矛盾,过程干预、目标干预和选择性干预是其三种国家干预模式。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余晖  刘水云  
教育事业的发展不仅依赖高水平的实践者,也有赖于专业化的教育政策人才。英美国家在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教育政策人才方面积累了有益经验,为我国建设一流教育学科、促进教育政策人才培养提供了启示。本文基于对英美国家10所顶尖高校和智库中32个专业的案例研究,提出了教育政策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二维分析框架:在培养目标上可分为复合型人才、决策者、研究者与政策分析家四种导向,在学科组织形态上可分为跨学科、独立学科与子学科三种形态。基于该框架梳理出六种主要模式,概括出每一种模式在培养目标、组织形态与课程体系方面的特点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郑石明  
跨学科教育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大学实行跨学科人才培养已是大势所趋。探究世界一流大学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选取七所具有代表性的著名大学,通过文献搜集和调查分析,对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比较。研究发现,这七所世界一流大学已经构建完整的跨学科人才培养体系,并在课程体系、跨学科培养项目、组织形式和培养途径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特色。而我国大学的跨学科人才培养虽然在近几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总体上还有诸多不足,甚至存在无法逾越的鸿沟。借鉴世界一流大学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打破学科壁垒、建立健全学科群、增加跨学科教育多元投入,以及改革教学方式和壮大跨学科师资队伍,是我国大学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也是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经之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