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17)
2023(10801)
2022(8842)
2021(8027)
2020(6339)
2019(14577)
2018(14128)
2017(26423)
2016(14322)
2015(16298)
2014(16042)
2013(15813)
2012(15073)
2011(13909)
2010(14420)
2009(13197)
2008(12915)
2007(11519)
2006(10761)
2005(10105)
作者
(40177)
(33683)
(33159)
(31543)
(21652)
(15985)
(15390)
(12907)
(12745)
(12246)
(11493)
(11227)
(10908)
(10878)
(10325)
(10298)
(9877)
(9813)
(9811)
(9731)
(8724)
(8168)
(8160)
(7828)
(7729)
(7531)
(7474)
(7465)
(6890)
(6593)
学科
(62745)
经济(62680)
(33606)
管理(32404)
中国(22977)
(22930)
企业(22930)
地方(20321)
(18202)
方法(16211)
业经(15697)
(14257)
贸易(14242)
(13779)
(13742)
金融(13741)
数学(12812)
农业(12619)
数学方法(12613)
(12262)
银行(12248)
(12039)
(11824)
(11764)
教育(11432)
(11343)
地方经济(10971)
(10880)
理论(10431)
环境(9411)
机构
大学(200018)
学院(197129)
(82145)
经济(80139)
研究(77698)
管理(68571)
中国(58782)
理学(56530)
理学院(55750)
管理学(54729)
管理学院(54331)
(45281)
科学(44475)
(39534)
(37863)
研究所(35306)
中心(34285)
(32465)
(32053)
师范(31790)
(31465)
北京(30200)
(28490)
财经(28329)
(26641)
师范大学(25591)
(25575)
业大(25447)
经济学(24591)
农业(24002)
基金
项目(122617)
研究(97684)
科学(95912)
基金(83997)
(72242)
国家(71504)
社会(60892)
科学基金(59822)
社会科(57593)
社会科学(57578)
(48953)
教育(45261)
基金项目(42684)
编号(41802)
(41334)
成果(37110)
自然(33922)
资助(33816)
(33371)
自然科(33101)
自然科学(33096)
自然科学基金(32454)
课题(30979)
重点(28499)
发展(27655)
(27156)
(26581)
(26025)
(25891)
项目编号(25473)
期刊
(104470)
经济(104470)
研究(70886)
中国(53211)
教育(38418)
(30911)
学报(28012)
管理(27601)
(26679)
科学(25774)
(23826)
金融(23826)
大学(22917)
农业(21598)
学学(19525)
业经(17689)
技术(17654)
经济研究(17202)
图书(16592)
国际(14596)
(13889)
财经(13461)
问题(13451)
书馆(12494)
图书馆(12494)
世界(12247)
(11941)
(11842)
(11223)
论坛(11223)
共检索到3400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田琳  
对61所世界一流大学官方文本进行编码与分析后发现,世界一流大学服务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共同路径包括教育与科研、外展与参与、校园运营与交通、环境与生态、全球影响与评估五个维度。世界一流大学服务全球可持续发展可从三个方面得以体现,即大学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大学促进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及大学在推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上的潜力。不同国家一流大学服务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关注点存在差异,可分属总体均衡型、学术主导型、外部关联型及内部建设型四个集群;不同国家一流大学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也存在差异,可分属采纳、试验和评估三个阶段;相关影响因素包括差异化的可持续发展挑战、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大学资金构成、大学内外部交流与互动机制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杰  
党的十八大是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十八大报告关于教育发展的有关论述,高屋建瓴,意蕴深刻,对于推动高等教育发展,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一、十八大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十八大报告强调,"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这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指明了方向。十八大强调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曾庆伟  
2015年11月,国务院公布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标志着国家"双一流"的号角奏响了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学科的"冲锋号";也标志着中国大学建设开始回归理性,从注重量的发展、外延式扩张开始转向质的提升。和外延式发展相比,内涵式发展不是显性的,但却是实质性的、科学的、可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杨亚辉  
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与教育基金发展的中国路径"研讨会上,财政部科教司、教育部财务司、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的有关负责同志,以及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多位专家学者和教育基金管理者,针对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凯  
随着中国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进程的加快,如何正确审视高等学校科研、教学和服务社会三大功能之间的关系,把一流人才的培养与一流大学的内涵建设统合起来,成为创建一流大学的重要一环。作者从一流大学的使命与定位、办学理念和特色、人才培养的文化底蕴、名师文化、追求卓越的培养思路等五个方面,结合上海交通大学的历史文化和人才培养经验,分析了一流大学的内涵发展对培养一流人才的重要性。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冯倬琳  眭祯  刘念才  
世界一流大学国际联盟已成为大学间国际合作的必经之路。本文选取十个一流大学国际联盟为代表,以成员数量、构成、使命和特色等分析为基础,探索联盟发展呈现出的四大趋势。进一步分析发现,世界一流大学国际联盟主要以资源、学习和竞争驱动为三大发展动力,并以解决科研难题、培养全球领袖和搭建国际化网络为三大核心目标不断发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辉  
<正>为了适应全球化变革带来的挑战和提升大学的全球竞争力,各国高等教育纷纷开始做出改革,建立全球性合作,培养具有全球视野、批判性思维和全球治理能力的全球公民。全球性大学就在这种内外部因素的影响下悄然出现。全球性大学不仅需要承担起人才培养、知识传承、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多种职能;更重要的是,全球性大学需要考虑到不断变化的世界,使学生适应变幻莫测的经济、政治、社会,最终参与到全球化和竞争激烈的劳动力市场。
关键词: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苏洋  赵文华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海外分校在世界各地建立。世界一流大学由于其优质的教育资源、良好的国际声誉,受到教育输入国的青睐。本文选取世界前100所大学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建立海外分校的目的、价值取向、办学特征,为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提供有益的启发和借鉴。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宝存  
世界一流大学是一个比较性的群体概念,大家公认的世界一流大学并不都是按照一种模式发展起来的,而是经历了多样化、个性化的发展历程,它们探索着不同的发展模式,实现着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彭庆红  
我们必须从战略的高度来重视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中的文化发展问题。世界一流的大学的文化功能不应是低层次的文化传承与研究 ,而必须使这些重点建设的高校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文化开发、整合、创新与传播中心。要建设具有世界影响的文化中心 ,必须抓住重点、加大投入 ,围绕世界性前沿课题或特色课题来建设一批高水平的研究基地或中心。同时 ,要加强图书资料建设 ,加大文化交流力度 ,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军伟  
美国是当前世界高等教育的中心,其世界一流大学发展经验对其他国家发展高等教育事业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在梳理美国一流大学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提炼出"持续得到联邦政府的经费资助""积极服务国家和社会发展""不懈坚持教育国际化"三大发展经验,并结合我国高校发展中的问题对我国"双一流"建设提出"优化经费资助模式""调整大学评价机制"和"改进教育国际化策略"的建议。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郭广银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内涵式发展是科学发展观对高等教育的具体要求之一,也是我国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转变必须选择的发展模式。作为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是:如何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全面提升办学质量,为建成世界高水平大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何红中  刘志民  
对中印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项目的目标原则、主要内容、资金使用与组织管理进行比较发现:中国相关计划启动早,项目规划系统,可操作性强,执行效率高,建设速度快,效果较明显;印度相关计划启动晚,项目规划构想多于实践,政策摇摆不定,执行效率低,进展不大。考虑到大学创新、合作办学等方面的优势,印度仍有发展潜力和迎头赶上的可能。中国若要在一流大学建设上继续领先、取得最后的成功,除发挥资源整合、效率执行等方面的优势外,还要积极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加快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提高国际合作办学水平与研究生创新能力。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熊庆年  
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得高等教育越来越成为国际竞争的"兵家必争之地",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则是高等教育国际竞争的制高点。当今世界发展的态势是,东亚正在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活跃、最有潜力的区域,因而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在东亚也就显得尤为激烈。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以及中国的台湾和香港地区,都先后出台了创建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项仲平  
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开始了由"集结号"迈向"冲锋号"的全新历史阶段。"国际通行标准"建构了一流大学的"形","中国特色"则建构了一流大学的"神"。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着眼于最终建成发达的高等教育体系。国务院发布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吹响了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