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51)
- 2023(9339)
- 2022(7551)
- 2021(7437)
- 2020(5897)
- 2019(13781)
- 2018(13335)
- 2017(24537)
- 2016(13143)
- 2015(15583)
- 2014(15034)
- 2013(14578)
- 2012(13423)
- 2011(12314)
- 2010(12499)
- 2009(11375)
- 2008(11279)
- 2007(10054)
- 2006(9135)
- 2005(8075)
- 学科
- 济(52075)
- 经济(52021)
- 管理(30922)
- 业(26271)
- 中国(21203)
- 企(19824)
- 企业(19824)
- 方法(18164)
- 农(15919)
- 数学(15727)
- 数学方法(15554)
- 贸(13169)
- 贸易(13157)
- 易(12925)
- 业经(11652)
- 教育(10886)
- 制(10429)
- 地方(10270)
- 财(10257)
- 农业(10116)
- 理论(9618)
- 银(9187)
- 银行(9184)
- 行(8928)
- 融(8717)
- 金融(8715)
- 学(8413)
- 发(8318)
- 关系(8140)
- 教学(8080)
- 机构
- 大学(179589)
- 学院(175813)
- 济(76355)
- 经济(74867)
- 研究(66882)
- 管理(60911)
- 中国(52095)
- 理学(50980)
- 理学院(50337)
- 管理学(49401)
- 管理学院(49071)
- 京(40163)
- 科学(36436)
- 财(34645)
- 所(32348)
- 中心(29638)
- 研究所(29077)
- 范(27163)
- 师范(26967)
- 北京(26787)
- 财经(26783)
- 江(26465)
- 经济学(24702)
- 经(24694)
- 院(24522)
- 农(24508)
- 经济学院(22056)
- 师范大学(21645)
- 业大(21180)
- 州(21177)
- 基金
- 项目(111979)
- 研究(90270)
- 科学(88066)
- 基金(79000)
- 家(68068)
- 国家(67490)
- 社会(57005)
- 科学基金(56749)
- 社会科(53817)
- 社会科学(53802)
- 教育(44009)
- 省(41727)
- 基金项目(40157)
- 编号(37579)
- 划(36313)
- 成果(33177)
- 资助(32456)
- 自然(32386)
- 自然科(31645)
- 自然科学(31638)
- 自然科学基金(31068)
- 课题(28321)
- 部(26270)
- 重点(26189)
- 发(25440)
- 大学(24261)
- 中国(24059)
- 国家社会(24038)
- 创(23946)
- 年(23757)
共检索到2911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项仲平
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开始了由"集结号"迈向"冲锋号"的全新历史阶段。"国际通行标准"建构了一流大学的"形","中国特色"则建构了一流大学的"神"。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着眼于最终建成发达的高等教育体系。国务院发布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吹响了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赵渊
国家的政治体制、文化底蕴及精神气质、社会发展阶段及战略重点、高等教育治理结构、高校办学传统等深刻影响着我国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新时代我国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要建立世界一流学科评价的"中国话语"及"中国标准";探索世界一流学科治理的"中国模式"及"中国体系";构筑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中国生态";强化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路径创新。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中国范式",构筑中国世界一流学科的核心竞争力,加速提升高等教育综合实力,为"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与智力保障。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杨亚辉
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与教育基金发展的中国路径"研讨会上,财政部科教司、教育部财务司、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的有关负责同志,以及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多位专家学者和教育基金管理者,针对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熊庆年
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得高等教育越来越成为国际竞争的"兵家必争之地",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则是高等教育国际竞争的制高点。当今世界发展的态势是,东亚正在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活跃、最有潜力的区域,因而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在东亚也就显得尤为激烈。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以及中国的台湾和香港地区,都先后出台了创建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沈红
美国最好大学评选与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沈红自1987年以来,美国著名刊物《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News&WorldReport》,以下简称《美新》)每年对全美重要的大学和学院进行调查评估,并将排名结果予以公布,被称作美国大学和学院排行榜。...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仙飞
探讨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中的意识形态问题,是一个敏感甚至让人忌讳的问题,但它是一个客观存在的问题。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准确定位,不能仅仅限于查找与现在存在于西方国家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现存的世界一流大学是中国所要建成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宝贵的参照物,但现存的世界一流大学并非必然是未来的“世界一流大学”。中国所要建成的“世界一流大学”对现存的世界一流大学进行扬弃的关键是认清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与意识形态的必然联系。
关键词:
世界一流大学 教育 文化 意识形态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建国
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战略部署,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世界强国崛起的普遍规律,是我国高校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需要高校加快实施步伐、政府加快推进步伐、社会加快支持步伐,共同发力,积极探索建设之路。
关键词:
加快 中国特色 世界一流大学 建设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史静寰
通过梳理我国20世纪5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和社会发展、国家现代化的关系,指出高等教育的重点大学建设政策,经"211工程""985工程"到"双一流"建设,具有很强的连续性和延展性。从"985工程"到"双一流"建设,走向2035的中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正在从"形似"走向"神备",即从全面追随模仿西方大学的外形,转向在实现可比指标与西方大学比肩的基础上,打造中国大学的气质和灵魂。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光礼 蔡三发 徐贤春 王顶明
"双一流"建设的目标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离不开国际标准与国际参照。在全球两大高等教育体系中,盎格鲁-撒克逊体系传统上遵循市场逻辑,奉行自由主义理念,认为世界一流大学是自由竞争的产物。罗马体系遵循行政逻辑,奉行国家主义理念,强调世界一流大学的产生是政府指定的。东亚地区的高等教育具有浓厚的欧洲大陆体系色彩。与此相适应,盎格鲁-撒克逊体系实行院校自主的改进性评估,罗马体系实行政府主导的问责性评估。"双一流"建设需要国际可比指标,我们可以通过世界大学排行榜的元评估解析出有用的评价标准。"双一流"建设的元评估包括技术性维度和合法性维度。通过对QS、THE、U.S.News、ARWU的元评估,发现世界大学排行榜在技术性标准上存在缺憾,在合法性标准上严重不足。因此,不能直接将其作为"双一流"建设动态监测和成效评价的依据。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建国
深入学习宣传,推动广大师生员工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十九大精神实质。要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坚持立德树人,努力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创新人才。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全面推进学校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对鼓舞和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谢和平
世界一流大学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要吸收先进办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扎根西部、服务国家、面向世界,努力探索世界一流大学共性规律。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北京大学时明确强调:"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习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新时期中国高校应该走怎样的发展道路、应该办什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仙飞
随着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政策的出台,我国理论研究界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展开了对我国建设一流大学的探索和尝试。作为一个重大而又全新的问题,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理论研究取得许多重大的、有意义的成果,本文概述其主要观点。
关键词:
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政策 理论成果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杨振斌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实际结合起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获得感、认同感。肩负责任使命,大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高等教育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今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大中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吴越
引入市场机制是发达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战略选择。以高等教育市场化理论为基础,基于教育、研究和资金的"三维市场"分析,发现教育市场的无序竞争导致院校"学术漂移",研究市场的不均衡淡化大学责任与大学精神,资金市场的完全竞争有损大学学术氛围。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三维路径:以分化发展遏制"学术漂移",为一流大学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治理环境;平衡市场逻辑与学术逻辑,重建一流大学精神与引领社会责任;促进行政力量与市场力量交互作用,确保一流大学建设资金渠道的多元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