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40)
2023(3794)
2022(3118)
2021(3067)
2020(2604)
2019(6047)
2018(6013)
2017(10754)
2016(6104)
2015(7176)
2014(6974)
2013(6517)
2012(6037)
2011(5606)
2010(5969)
2009(5362)
2008(5469)
2007(5185)
2006(4748)
2005(4048)
作者
(15220)
(12516)
(12307)
(11907)
(8013)
(5893)
(5856)
(4795)
(4792)
(4779)
(4280)
(4235)
(4077)
(3871)
(3846)
(3820)
(3718)
(3575)
(3572)
(3571)
(3188)
(3137)
(3057)
(3019)
(3005)
(2868)
(2796)
(2788)
(2631)
(2431)
学科
(19853)
经济(19825)
管理(12094)
中国(8479)
(8473)
教育(7576)
(6471)
企业(6471)
(6275)
地方(5924)
理论(5321)
业经(4651)
教学(4509)
方法(4202)
农业(4076)
关系(4005)
(3965)
(3953)
金融(3953)
(3835)
(3734)
(3478)
世界(3421)
(3367)
银行(3361)
(3293)
(3276)
(3233)
贸易(3228)
工作(3197)
机构
大学(77300)
学院(71809)
研究(28824)
(25549)
经济(24758)
管理(22666)
中国(21271)
理学(18216)
(18173)
理学院(17877)
管理学(17292)
管理学院(17123)
科学(16185)
(14347)
师范(14272)
(14092)
(13266)
中心(12962)
(12869)
教育(12640)
研究所(12408)
北京(12247)
师范大学(11553)
(11092)
(10909)
(10304)
技术(9314)
财经(9306)
业大(9097)
(8472)
基金
项目(42830)
研究(36937)
科学(32805)
基金(27498)
(23057)
国家(22800)
社会(21048)
社会科(19565)
社会科学(19558)
教育(19552)
科学基金(18725)
(17236)
编号(16806)
成果(16622)
(14932)
基金项目(13841)
课题(13411)
(11924)
资助(11119)
大学(10943)
自然(10259)
重点(10180)
项目编号(10144)
自然科(9967)
自然科学(9965)
(9865)
(9791)
自然科学基金(9766)
(9625)
规划(9526)
期刊
(34514)
经济(34514)
研究(29099)
教育(26212)
中国(26203)
(11569)
学报(10535)
管理(10289)
(10211)
大学(9744)
图书(8887)
科学(8705)
农业(8304)
技术(7718)
(7478)
金融(7478)
书馆(7055)
图书馆(7055)
学学(6993)
职业(6308)
高等(5622)
(5415)
世界(5274)
经济研究(5165)
(5041)
论坛(5041)
业经(4874)
高等教育(4765)
财经(4523)
(4378)
共检索到1359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冯倬琳  王琪  刘念才  
过去的十多年中,"世界一流大学"逐渐成为热门词汇,在全球各类教育政策议程里频频出现。在全球高等教育金字塔顶端占有一席之地的世界一流大学,是国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或者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之一。如何建设一流大学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话题,而世界一流大学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伍红林  
认为尊重学术的传统,与时俱进的改革,吸引与培养一流人才,追求个性与卓越,先进办学理念与使命的导引,激烈的竞争,缜密的制度及优秀的校长等因素造就了世界一流大学的辉煌。这对我国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提供了诸多启示,如必须尊重大学的学术逻辑与相对独立性,提倡"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构建公平竞争的大学生态环境及改革大学校长选拔制度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子实  平雪花  
本文通过对世界一流大学标准问题探讨,以美国斯坦福大学成功经验作为个案研究,立足我国国情,从坚守"中国特色"一流理念、加强师资建设和管理、完善高校内、外部管理机制以及打造一流学科品牌等视角,提出对策,以期推动我国一流大学建设有序发展,实现高等教育强国的中国梦。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英杰  
本文主要探讨了发展中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所必须研究的几个问题:首先要对大学精神、性质、功能和使命有深刻的认识;其次要把学术自治与学术自由作为大学的核心价值与制度;第三要选好校长;第四要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民主管理大学。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承波  
在"双一流"建设中,世界一流大学排行具有重要导向作用。分析世界一流大学排行评估存在的方法论缺陷,需要确立大学学术品质是世界一流大学评估排行的共同基石,回归世界一流大学排行学术品质导向。这对于我国"双一流"建设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大学的一些外在可操作性测量指标达到世界前列,较易实现,但不断提高自身的学术品质,则是大学的长期追求。学术品质评估导向有助于大学在推进学校整体或学科建设中清楚地看到自身的质量进展和在世界一流大学方阵中的位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包水梅  常乔丽  
近年来,基于社会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力提升以及本土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各国(地区)纷纷出台并大力推行一流大学建设政策。在此背景下,1996年香港启动"卓越学科领域计划",2004年进一步发布"香港高等教育:共展所长,与时俱进"战略报告。香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政策现已取得显著成效。当前,我国大陆"双一流"建设战略刚刚启动,还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亟待借鉴香港的经验构建高效的政策运行机制: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政策取向;明确大学的角色定位,引导大学特色发展;科学规划政策目标,明确主要战略任务;建立严格的审核监督与淘汰机制,保障院校发展活力和竞争动力;组建独立的第三方组织,充分发挥高校在"双一流"...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苏洋  赵文华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海外分校在世界各地建立。世界一流大学由于其优质的教育资源、良好的国际声誉,受到教育输入国的青睐。本文选取世界前100所大学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建立海外分校的目的、价值取向、办学特征,为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提供有益的启发和借鉴。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陈文村  
作者从分析世界一流大学的主要表征入手 ,认为要创建世界一流大学 ,关键是把各个学科专业建成世界一流的学科 ;为要建设好学科专业 ,学校领导要重视研究生教育 ,重视博士点的建设 ,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则应加大对重点学科的投入和支持 ,加强对重点学科的规划和评估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庞青山  薛天祥  
在分析一流大学学科结构形成史的基础上,认为世界一流大学大都经历了单科性到多科性和综合性的发展历程,但是它们并非都是学科门类齐全的大学,它们走向综合性大学的途径和综合化程度各不相同;各大学的主体学科与强势学科不同,强势学科多为主体学科和特色学科;同类学科在不同类型的大学定位不同;各大学还建立了雄厚的文理基础学科,强大的有特色的应用学科,注重发展交叉性、边缘性、综合性学科。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世华  
一流大学的评价标准主要包括对社会的贡献、办学理念、师资力量、学生素质、学科建设及教育经费和资源等。其中办学理念是大学发展的灵魂,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理念具有改革创新、以人为本、求实崇真、使命导引、学术自由及服务社会等共同特点。这些理念特点对我国创办一流大学具有重要的启示。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超  
进入21世纪,在全球竞争的压力之下,美国的世界一流大学战略正从隐性走向显性。为维护美国高等教育的世界卓越地位,联邦政府从2005年起开始实施"国家综合战略",相继制定和启动了《高等教育行动计划》、《美国竞争力计划》等战略计划,该战略旨在通过增加美国高等教育的入学机会,增强其供给能力、社会责任和提高质量,以及改善学生的STEM教育(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维持美国高等教育的竞争力和世界卓越地位。它实际上是一项涉及面广、内容庞大的世界一流大学计划,对于当前世界各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乔东  
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不仅要学习国外世界一流大学的先进经验,更要继承和吸取我国优秀大学的历史传统。其中,我国历史上的西南联大在仅存的八年历史进程中,无论在师资队伍、管理模式还是大学文化方面都取得了非常成功的经验,在国内外教育界赢得了很好的声誉,被誉为中外教育史上的奇迹,对当前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启示。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星  张学敏  
城市是一流大学产生和生长的沃土,市场自发形成以及教会和政府主动创建的一流大学多依托于城市。一流大学是引领城市发展的大树,她可以催生城市,丰富城市生态,提升城市魅力,引领城市走向世界,促使城市基业长青。社会捐赠、政府支持、理念创新和大学系统是少数一流大学能适当远离城市的奥秘。经济竞争、战争和大国兴衰引发的城市没落,极有可能葬送一流大学的辉煌。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要抓住城市化进程中的现实问题,构建"大学-政府-企业-社区"的互利共生机制。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军伟  
美国是当前世界高等教育的中心,其世界一流大学发展经验对其他国家发展高等教育事业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在梳理美国一流大学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提炼出"持续得到联邦政府的经费资助""积极服务国家和社会发展""不懈坚持教育国际化"三大发展经验,并结合我国高校发展中的问题对我国"双一流"建设提出"优化经费资助模式""调整大学评价机制"和"改进教育国际化策略"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