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77)
2023(16973)
2022(14745)
2021(14035)
2020(12030)
2019(28399)
2018(28530)
2017(54616)
2016(30129)
2015(34854)
2014(35313)
2013(34790)
2012(32163)
2011(29039)
2010(29555)
2009(27078)
2008(26839)
2007(24013)
2006(20933)
2005(18218)
作者
(87707)
(73149)
(72679)
(69404)
(46495)
(35197)
(33232)
(28806)
(27750)
(26287)
(24901)
(24447)
(23336)
(23063)
(22708)
(22442)
(22388)
(21593)
(20954)
(20877)
(18351)
(17940)
(17876)
(16693)
(16503)
(16443)
(16296)
(16186)
(14872)
(14505)
学科
(120644)
经济(120523)
管理(81820)
(76385)
(62405)
企业(62405)
方法(57367)
数学(50221)
数学方法(49400)
(33535)
中国(32500)
(28752)
地方(27480)
(26841)
业经(25347)
农业(22277)
理论(21867)
(21227)
贸易(21212)
(20518)
(20383)
(19459)
教育(17940)
环境(17626)
(17566)
财务(17468)
财务管理(17428)
技术(17317)
(16679)
银行(16625)
机构
大学(426327)
学院(422957)
管理(163572)
(160367)
经济(156389)
理学(141192)
研究(141052)
理学院(139497)
管理学(136532)
管理学院(135768)
中国(104370)
(92378)
科学(91248)
(73513)
(73279)
(72247)
业大(66357)
研究所(65799)
中心(65210)
(64351)
(59628)
师范(59104)
北京(58717)
财经(58023)
农业(57681)
(52482)
(52192)
(50966)
技术(47478)
师范大学(47408)
基金
项目(284768)
科学(221497)
研究(207691)
基金(202176)
(176196)
国家(174690)
科学基金(148729)
社会(125907)
社会科(118956)
社会科学(118915)
(114106)
基金项目(107521)
自然(98438)
教育(98194)
自然科(96068)
自然科学(96040)
(95683)
自然科学基金(94239)
编号(87385)
资助(84623)
成果(72122)
重点(64081)
(62143)
课题(61267)
(60315)
(58315)
科研(54643)
创新(54321)
大学(54089)
项目编号(52894)
期刊
(176730)
经济(176730)
研究(124054)
中国(88812)
学报(70671)
(66997)
科学(62736)
教育(60236)
管理(58328)
(56551)
大学(53092)
学学(48392)
农业(46085)
技术(39973)
(33356)
金融(33356)
业经(29415)
经济研究(27438)
财经(27134)
图书(27030)
(25337)
问题(23230)
(23097)
(20861)
技术经济(20842)
科技(20838)
统计(20034)
理论(19854)
资源(19453)
书馆(18709)
共检索到6305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聂映玉  王斌  于依琼  
介绍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前沿科学中心麦戈文脑科学研究院的治理理念、组织模式和管理体系,对其与我国共建的3所麦戈文脑科学研究院等科研人员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得到前沿科学中心的科研评审机制、经费支持机制以及科研软环境建设是科研人员最关注的方面。借鉴麦戈文脑科学研究院经验,建议我国研究型大学在建设前沿科学研究平台中,注重依托实体化组织模式引进顶尖人才参与建设,提供稳定的科研支撑保障并拓宽科研资助来源,强化高水平国际交流与合作,鼓励学科交叉融合,营造协同创新的软环境,并提升国际化管理水平。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沈蕾娜  
世界一流大学的"选择性卓越"策略促进了学术分化和优势学科的形成,但前沿知识创新又需要学术整合和"差异的建设性管理"。互补且相容是一流大学之间合作的基础。在一流大学的社会关系网络中,大学之间的直接联系、间接联系以及联系的强度都对知识创新产生显著影响。通过"结构洞"实现的间接联系能够为创新提供多样化的信息,而密切的直接联系则会促进前沿领域缄默知识的转化。外力介入形成的耗散结构推动传统大学和学科结构发生根本转型,形成新的组织形式。原创性知识的生产和发展需要推进跨学科、跨行业和跨国家的学术整合,使知识创新与学科建设、地区经济和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协同发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秦惠民  鞠光宇  
随着网络在全世界的普及,许多大学在网上推出了自己的开放式课程,笔者以最早大规模推出网络开放式课程的麻省理工学院为例,分析麻省理工学院开放式课程的使用者、快速发展、影响、兴起的原因等几个方面,并分析了其对我国的借鉴作用。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黄晟  谭翱  成俊  
大学文化是大学的重要特征,大学组织文化的分析研究对于大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清华大学和MIT作为对象,采用OCAI组织文化评估工具进行组织文化的量化分析并进行比较研究,指出清华大学和MIT的大学组织文化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趋势。通过比较清华大学在创新文化中与MIT的差距,明确指出中国高校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过程中需要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创新氛围的建设。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曹盛盛  
引进优秀人才,创建良好的人才服务环境是当前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提高教学科研质量、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而作为美国研究型大学典范,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为保持其科研能力的世界顶级水平,在人才引进工作中更是投入了大量精力。如何通过人才引进程序设计体现人才引进的严谨性和灵活性,如何注重人才甄选过程的细节规定体现公正性与客观性,如何在人才服务环境构建中体现人文性与和谐性成为两所大学努力的方向。而人才招募程序的合理性、合法性和高效性,人才甄选中的机会平等,人才服务环境的可持续性成为研究型大学需要探索的共同课题。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曾开富  
哈佛大学与麻省理工学院在学科布局上既有同一性,又有差异性。本文通过比较两校的课程设置和科研优势,对两校学科布局与大学功能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对我国大学学科建设提出了建议。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林青  夏清华  周潞  
麻省理工学院倡导的"创业生态系统"将创业活动与创业教育良好地结合起来,能够为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培养模式提供借鉴。案例研究发现,这个创业生态系统由众多的功能互补且密切联系的项目与中心、学生团体和创业课程等诸多要素共同组成。其中创业活动、学生团体和创业教育这三股力量交互作用,成为推动该生态系统不断演化的主要动力。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陈飞虎  黄胜  
麻省理工学院的课程教学成效显著,主要表现为课程设计、教学过程、课程教学目标、课程设置一体化,且与整体人才培养目标高度融合。其中,人才培养目标强调开阔学生视野,培育领导者和世界公民;课程设置高度关注时代的迫切问题,反思现实存在,洞见终极存在;教学过程注重培养学生以创新思维为主的关键性能力,为有意义的人生奠基。三者相互衔接,融汇一体,致力于学校的共同使命。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周满英  任树怀  
提升用户体验理念对图书馆未来发展至关重要。文章在介绍用户体验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通过深入分析和研究麻省理工学院图书馆用户体验具体实践,对我国图书馆开展用户体验实践提出五点启示。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赵婷婷  买楠楠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工程观越来越为美国工程教育界所认可。大工程观要求工程教育提供综合的知识背景,强调工程的实践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作为全美最好的两所工学院———麻省理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的工学院,在课程设置上充分体现了大工程观,其结构体系型和内容体系型课程设置模式,值得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借鉴。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英杰  
大学校长与大学办学方向──麻省理工学院的经验王英杰麻省理工学院是美国著名的研究型大学,美国科学研究的中心,也是美国科学家、工程师和工业家的摇篮。它的建立与发展对美国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的进步和工业生产力的提高都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1992年在其教师...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王爱华  汪琼  姜海标  
基于对互联网经济时代如何发挥领导力的探讨,麻省理工学院于2001年秋宣布启动开放课件项目,并带动了全球高校的开放课程运动。本文综合多种来源的资料,从思路形成过程、项目动员策略、项目组织结构、课程材料构成、项目工作流程、网站可用性设计、项目筹资策略、项目评估方法、项目推广策略等九个方面,对MIT OCW项目进行了详细考察,总结出15条可供中国高校组织开放教育资源项目时借鉴的经验,包括在学校层面重视教育技术变革、将项目目标与大学使命相关联、适度外包及内外优势组合等。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石子  
世界顶尖学府哈佛大学与麻省理工学院近日宣布,将斥资6000万美元合作推出一个免费网络教育项目,计划于今年秋季学期正式推出第一期课程。新项目名为"eDX",其网络课程及其他内容将由两校教师开发制作,今年夏天将公布课程详情。出任项目首任主管的麻省理工学院教授阿南特.阿加瓦尔认为,网络教育不啻为一项"革命性尝试",势必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郭葆玲  欧阳丽  
麻省理工学院与滑铁卢大学是北美两所著名的理工科大学,二者都非常重视人文教育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两所大学在人文教育课程结构、课程选择、修读要求上呈现出差异性,但在重视人文教育课程对理工学生的培养、重视沟通课程在人文教育课程中的比重、重视专业实践与人文教育的结合等方面呈现出共性。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嵩迪  
随着新兴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与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型,跨学科学术组织越来越多地在研究型大学中生发出来,改变传统学科组织间封闭隔离的状态,成为高校开展跨学科科研与教学活动的重要手段。麻省理工学院的跨学科学术组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获得蓬勃发展,而后成为跨学科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重要载体和工程教育转型的关键。基于类型丰富的跨学科学术组织,麻省理工学院构建起与传统学院间相协同的跨学科博士生培养模式,有效整合多学科教育资源,突破高校人才培养的学科化困境。这对麻省理工学院确立和保持在世界研究型大学中的顶尖学术地位、培养面向未来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